06.27 大多受訪歐企 仍將中國作為投資目的地

大多受訪歐企 仍將中國作為投資目的地

中國歐盟商會近日發佈的《2018年歐洲在華企業商業信心調查》首次顯示,大部分受訪歐洲企業(61%)表示中國本土企業與歐洲公司相比具備同等甚至更高的創新能力,較之去年同期增長14個百分點。中國本土公司正在追趕歐洲公司進入國際市場和商業模式創新的能力。

雖然,中國目前仍然是歐企重要的投資地區,但未來作為投資首選地區的地位正在動搖。新興市場的成長及投資多元化需求也驅使歐洲企業將目光轉向其他地區,如東南亞(34%)、東亞(18%)和歐洲(17%)。

但是,目前歐洲企業對中國市場仍然持堅定態度,有61%的受訪企業將中國列為未來進行投資的三大目的地之一。正在考慮擴大在華經營的歐洲公司數量同比小幅增長4%。總體來說,歐洲企業仍致力於在中國投資。

當前,中國已在歐洲企業關切的重點領域上取得明顯進步,如知識產權保護、環保法規的平等執法和對創新的支持等。這主要是由於知識產權保護正在成為中國政府的工作重點,因為越來越多的本土企業需要依靠技術創新來推動其增長和盈利。

中國的知識產權保護總體環境正在改善。2018年年初,中國發布了《知識產權對外轉讓有關工作辦法(試行)》,加強對中國知識產權出口的監管。

儘管歐盟是中國最大的貿易伙伴,而中國又是歐盟第二大貿易伙伴,但由於市場準入不對等,中國與歐盟的雙向直接投資流動明顯失衡。

2017年中國在歐洲的年度對外直接投資額為300億歐元,創下歷史第二高的紀錄,而在2010年至2015年間歐盟在中國的對外直接投資則停滯在100億歐元左右,2016年和2017年進一步下降至80億歐元。這與2017年歐洲在美國約1490億歐元的投資額形成鮮明的對比。

更為廣泛、更為具體的市場開放將大大激發歐洲企業的投資潛力,如果能夠獲得更好的市場準入,57%的受訪企業可能會增加對中國的投資。

《中歐投資協定》的順利簽署將直接解決許多市場準入和其他重要問題,同時也有助於緩解日益上升的政治緊張局勢。因此,中國與歐盟現在應儘快藉此機會開展有意義的對話,以達成更深入的互相理解。

歐洲企業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參與度低,67%的受訪企業認為倡議與其產業/商業模式相關度低。

但是,有超過半數受訪企業從“一帶一路”倡議中看到了機會。該倡議旨在增進沿途各國之間的關係,並建設和升級沿線的交通基礎設施。因此,土木工程和建築等行業從中發現了巨大商機。

“一帶一路”倡議項目的融資、建設和保險得到了歐洲金融行業參與者的積極響應。律師事務所也對“一帶一路”倡議所帶來的機會表示樂觀,因為他們在國外司法轄區的經驗可以協助處理跨境交易,並有助於解決合同糾紛。

目前,仍有許多阻礙歐洲企業深入參與“一帶一路”的問題有待解決,這包括提高透明度和拓寬獲取項目信息和資金的渠道。


投稿/建議:[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