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2 端午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老農說的諺語,有科學依據嗎?

再過幾天就是端午節了,家家戶戶都會吃粽子, 插艾草,互道安康。但是端午的意義還不止這些,老農們通過不管總結生活經驗,總結了很多朗朗上口的諺語,你覺得他們有科學依據嗎?

端午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老農說的諺語,有科學依據嗎?

一、“端午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江浙)

端午一般在陽曆的6月份,這個時候白晝時間長,太陽光熱更集中,氣溫更高。

五毒指的是蛇、蠍子、蜈蚣、壁虎、蟾蜍,這是民間盛傳的害蟲,端午前後是他們繁衍的高發期。(三農,農村,農民)

端午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老農說的諺語,有科學依據嗎?

二、“喝了雄黃酒,百病遠遠丟”(山西)

雄黃酒是用雄黃研磨泡製的白酒或黃酒,古人認為它可以用來剋制蛇、蠍等百蟲,所以端午這天,老一輩會喝雄黃酒,並塗在小孩耳、鼻、額頭等處,希望他們不受蟲子的侵害。(三農,農村,農民)

端午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老農說的諺語,有科學依據嗎?

三、“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北方)

清明節天氣變暖,蚊蟲滋生,古人認為在家門口插柳可以擺脫蟲疫。

而艾也叫艾蒿,它的香味奇特,可驅蚊蠅、蟲蟻等,並有淨化空氣的作用。到了端午這天,大家都會在房屋或身上攜帶艾草。(三農,農村,農民)

你那邊過端午有哪些習俗呢?歡迎在評論裡留言討論。

端午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老農說的諺語,有科學依據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