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7 張家川縣張志博:不忘初心勤耕耘 甘當黃牛做奉獻

張志博,男,漢族,中共黨員,大專文化程度,甘肅張家川縣張棉鄉人。2011年5月參加工作,現為張家川縣張棉鄉政府組織幹事。自參加工作以來,張志博同志始終堅持幹一行愛一行,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工作踏踏實實,任勞任怨,團結同志,愛崗敬業,克己奉公,贏得了廣大黨員群眾的一致好評。先後榮獲縣委 “優秀共產黨員”、 “全縣勞動模範”全鄉“優秀共產黨員”、“先進工作者”、“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個人”等稱號。

張家川縣張志博:不忘初心勤耕耘 甘當黃牛做奉獻

前排左一為張志博做為勞動模範代表參加張家川縣2018年勞動模範表彰大會

精鑽細研,紮實學習提升本領。“要把工作做好,首先就要把政策學習好!”這是張志博將常掛在嘴邊的話。他始終把學習當成一種習慣,邊工作邊學習,邊學習邊工作,在他的辦公室裡,總是能夠看到各種各樣的學習資料和學習筆記。不管是召開黨委中心組學習,還是機關黨支部開展集中學習,他都是事先把所有的學習材料認真通讀一遍,詳細記錄好哪些是應該重點學習的那內容,哪些是要反反覆覆學習的內容。黨的十九大召開後,為了能夠使黨員幹部更深的理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他總是想方設法查找學習資料,先後負責制定了《黨員幹部應知名詞100解》等小冊子,並制定了應知應會試卷,有效幫助廣大黨員幹部提升了學習水平。在黨建業務上,每開展一項新工作,他都要先認認真真的學習上級單位的各種文件精神,再結合全鄉實際一件一件抓好落實。鄉政府幹部蔡贇說:“每次到他房裡去,不是看見他在網上找學習材料,就是在看文件、看書、看雜誌。他對於黨建業務這麼熟悉,完全離不開學習!”

一心為公,始終如一默默奉獻。“你離家這麼近,為什麼天天不回家?”,這是很多認識張志博的人最常問的一個問題,面對大家的疑問,張志博總是笑笑說,“工作忙,顧不上回去!”。參加工作以來,他一心撲在工作上,無論颳風下雨,不管正常上班還是節假日,他都是默默的堅守在工作崗位上,對他來說,工作是第一位的。“我在這裡幾十年了,從來沒有見過任何一個幹部像他那樣,週末不回家,放假了也在加班!”鄉政府門衛老李說“張志博幾乎天天都在鄉上,不是加班、就是值班,晚上,他房裡的燈熄的最遲,早上打開的最早!”。加班,對張志博來說幾乎就是家常便飯,他總是要把每一項工作認認真真的做好。2013年遠程教育站點改造工作中,為了能把各個站點建設好,從運送設備、安裝、調試,都是他一手在操作,每天騎著一輛破舊的摩托車,在各村陣地之間來來往往,直到所有設備全部正常播放時,他才鬆了一口氣,張棉鄉遠程教育衛星站點安裝工作也得到了上級部門的一致認可。幾年來,他已經忘記了有多少次週末都在村上和田間地頭。他經常說:“工作,最基本的是要對得住自己的‘俸祿’,要對得住,就要花比別人多的時間在工作上,這樣才能把工作做好!”。

牢記初心,紮實服務不忘群眾。“這幾年來,要不是張志博,有好多事情我根本做不了!”。廟川村黨員許少奇是一位近80歲的老黨員,也是一名五保戶和退伍軍人,家中只有她和老伴兒兩人,無兒無女,由於長期患病,行動不便。瞭解到老人的情況後,張志博總是想方設法幫助老人,2014年,老人無意中丟失了合作醫療報銷卡,看病花費無法報銷,老人找到張志博後,他主動幫助整理材料,填寫補辦手續,老人生病期間,他也多次看望,並幫助辦理各類報銷手續。他始終把困難群眾的事情當做自己的事情來辦,面對每一位前來尋求幫助的群眾,他總是耐心的解釋並並給予幫助。上蔣村村民馬喜軍一直想通過養殖發家致富,卻又缺少技術和資金,為了能讓他順利發展養殖業,張志博通過各種渠道給馬喜軍提供養殖技術方面的書籍和專題講座的視頻資料,並多方協調幫助馬喜軍貸款5萬元,讓他順利辦成了養羊場。像這樣的事情,對張志博來說還有很對很多,當別人問起他,他總是笑笑說,“那都是舉手之勞,其實我什麼也沒做!”

清正廉潔,始終堅守黨員操守。工作幾年來,張志博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始終把工作放在第一位。他始終牢記共產黨員的操守和品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從來沒有向群眾伸手,面對各種各樣的酬謝,他總是堅決拒絕。他說 “我是個共產黨員,就要有共產黨員的樣子,總是想著吃群眾的、喝群眾的,那不是共產黨員應有的!”,他這樣說,也一直在這樣做。“這個娃娃太老實了!人家辦個事,最少要一包煙,找他辦個事,連一包煙都不要!”,聽到這樣的話,他總是嚴肅的說:“我有自己的工資,夠吃夠喝就行,要那麼多有什麼用!”。

作為一名黨務工作者,工作幾年來,張志博始終不忘為廣大黨員群眾服務的初心,始終堅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默默無聞,踏實工作,盡心盡力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為張棉驛鄉的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穩定發展貢獻了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