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川縣:推進專項整治 確保群眾滿意

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 李雙勝

天水市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在主題教育活動中主動承接和細化配套專項整治舉措,全力推進8個專項整治和民生領域10個突出問題整治工作,為全縣主題教育縱深延伸、取得實效提供了有力支撐。

張家川縣將8個專項整治內容細化為34條具體問題,民生領域10個突出問題細化為31條具體問題,督促各鄉鎮、各單位按照項目化推進方式,真刀真槍逐項解決。縣裡研究制定了整治措施,建立健全整治臺賬,逐條明確了責任領導、牽頭單位、配合單位、整治時限,扣緊擰好了整治責任鏈條。建立問題整治“包抓制”和“銷號制”,做到整治完成一件、臺賬銷號一條。縣裡成立專項整治和作風督查組,按照“一提醒二通報三問責”機制,深入一線,嚴督實導,跟蹤問效,倒逼各責任單位特別是主要負責人履職盡責抓整治。

在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和農民黨員參教信教問題專項整治方面,張家川縣34名縣級領導對全縣255個行政村“村村走到、村村分析”,按要求按程序篩查確定軟弱渙散村黨組織21個,將年初確定的10個軟弱渙散村黨組織一併納入限期整頓。對排摸出的148名黨員參教信教人員,按照“教育轉化在前、組織處理在後”的原則,開展了黨性意識提升專題培訓。9月份以來,共查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12件、扶貧大數據平臺數據整改錄入錯誤等問題6件、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1件、形式主義問題6件,辦結涉黑涉惡腐敗及“保護傘”問題線索5件,開展全面從嚴治黨“兩個責任”落實約談120餘人,對駐村工作隊管理中不擔當不作為的1名幹部進行了問責處理。

針對脫貧攻堅及縣域經濟發展中存在的短板弱項問題,張家川縣對標“兩不愁、三保障”逐項補缺,籌資5392萬元,實施東水西引、水毀維修、戶用供水設施鞏固提升工程,徹底解決了部分農村供水不穩定的問題。對中央掃黑除惡督導轉辦的44個案件辦結情況全面盤點,集中開展打擊“盜搶騙、黃賭毒”違法犯罪專項行動,全面落實安全生產、校園安保、交通秩序管控、防災減災救災各項措施,及時消除了一些領域的風險隱患,打掉了一批涉惡犯罪團伙,查處了一批“官傘”“警傘”。

對於群眾關切的有關市容環境、醫德醫風、勞資糾紛等問題,縣裡對城區路面和道路防護欄進行“地毯式”“循環式”清掃保潔,改造城區道路5公里,重鋪人行道3公里,新增自行車停放點19處,維修水衝式廁所13所,拆除違法亂搭亂建房屋84處,清理城區亂擺攤設點380家,縣城面貌煥然一新。協調解決了縣醫院遷建歷史遺留問題,配齊配全醫療設施,集中整治醫德醫風問題,有力提升了全縣公共衛生和醫療服務能力。聯合檢查藥品生產銷售企業149家,責令整改13家,督促68家違規定點銷售藥店限期整改,解除醫保服務協議14家,形成了打擊欺詐騙保行為的高壓態勢。

對農民工用人單位實施勞動監察35次,受理調解中小企業職工電話投訴6起。指導居民小區依規成立業委會,協調解決物業糾紛23起。為了深化“接放管服”改革,建立營商環境評價機制,在政務大廳設置6個功能區、72個窗口,公佈投資審批事項清單340項,“最多跑一次”事項650項,打造了便捷高效的“政務超市”,有效解決了辦事難、辦事慢、辦事繁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