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8 歷史文化常識:古代男女的那些禮儀

歷史文化常識:古代男女的那些禮儀


1.男女成禮儀

歷史文化常識:古代男女的那些禮儀


男子冠禮:也叫成年禮、成丁禮。男孩在15歲左右,把頭髮束成髻盤在頭頂稱為“弱冠”;年滿20歲時,不再梳童髻,而在頭上結髮,用笄束好,上面再戴上帽子。冠禮之後的男子就已具有成人資格了。

歷史文化常識:古代男女的那些禮儀

女子笄禮:笄是古代婦女盤頭用的頭飾。女子滿15歲要進行笄禮。笄禮,就是女子結髮插笄的禮儀。女子用笄標誌著已經成年了,可以進行婚配了。

2.男女婚嫁禮儀

歷史文化常識:古代男女的那些禮儀

六禮:古代婚禮中,一般要要經過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迎親六個環節,這六個環節就叫做“六禮”。

三書:即聘書、禮書和迎親書。聘書即定親之書,表示男女雙方正式締結婚約。禮書即過禮之書,是禮物清單,詳列禮物種類、數量。迎親書即迎娶新娘之書,結婚當日接新娘過門時用。

歷史文化常識:古代男女的那些禮儀

文定:即訂婚。

合八字:八字,古代星命家以出生的年、月、日、時,各配以天干地支,每項兩個字,合稱“八字”,據以推算人的命運。古時訂婚,男女互換“八字帖”,查二人八字是否相剋。

歷史文化常識:古代男女的那些禮儀


合巹:是指新婚夫婦各用一片瓜瓢喝酒漱口,表示自此後相親相愛。在早期,酒器是“四爵合巹”,即由四隻爵和用一個匏瓜剖成的兩隻共六隻酒器供新婚夫婦裝酒漱口。到宋代時,上古的合巹改稱交杯酒。把兩個酒杯用綵線連接成同心之類的彩結,飲交杯酒的方法是新婚夫婦交互傳杯共飲,這種禮儀一直流傳到後世。

見舅姑:古婚禮中新媳婦拜見公婆的儀式。迎迎親的次日,新媳婦早起,沐浴盛裝,天剛明即拜見舅姑。這是整個婚禮的最後一個環節。

回門:新娘在婚後3天或7天或9天由丈夫陪同回孃家,行拜門禮。

義絕:夫妻間情義斷絕。按照禮法,夫可休妻,妻不可休夫,但在義絕前提下,妻子可以離開丈夫。

七出:古代丈夫按禮制可遺棄妻子的七種理由:不順父母、無子、淫癖、忌妒、惡疾、多口舌、盜竊。

三不去:有三種情況丈夫不能遺棄妻子:妻曾為公婆守孝三年;娶時男方貧賤,後來富貴;女方孃家已無人。

3.夫妻禮儀規範

三綱五常:“三綱”指的是“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意思是要求為臣、為子、為妻的必須絕對服從君、父、夫,同時也要求君父、夫要為臣、子、妻做出表率。“五常”指的是仁、義、禮、智、信儒家提倡的五種道德品質,是古代社會用以調整和規範君臣、父子夫婦、朋友等各方面人倫關係以及個人行為的基本準則的。早期“三綱”的定義不是單向的,而是雙向的,就是君、父、夫必須要達到一定的境界,否則是不能夠成為“綱紀”的,但是後來君、父、夫的綱紀地位被無條件絕對化了,而“三綱五常”自然也就成了壓制人的社會意識形態。

三從四德:是古代禮法對婦女的規範。“三從”是指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意思是說女子在未出嫁之前要聽從家長的教誨;出嫁之後要禮從夫君,與丈夫一同持家執業、孝敬長輩、教育幼小;如果夫君不幸先己而去,就要堅守好自己的本分,想辦法扶養孩子長大成人,並尊重自己子女的生活理念。這裡的的“從”並不是表面上的“跟從”之意,而是有著工作性質的“從事”之本質。“四德”是指:婦德、婦容、婦言、婦工,就是說做女子的,第一要緊是品德,能正身立本;其次是相貌,即出入要端莊穩重持禮,不要輕浮隨便;再次是言語,即與人交談要會隨意附義,能理解別人所言,並知道自己該言與不該言的語句;最後是治家之道,包括相夫教子、尊老愛幼、勤儉節約等生活方面的細節。

授受不親:出自《孟子・離婁上》:“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親,神情民?”孟子:“禮也。”“授”是給予的意思,“受”是接受的意思,“男女授受不親”指的是男女不能互相親手遞受物品,以免肌膚直接接觸。

應該說,這項制度表示了從原始較為自由的民風轉入宗法社會的變化,本質上標誌了社會的進步。這一制度一方面讓社會的風氣比較嚴謹,使人們不至於在男女問題上太隨便;但是也限制了男女正常的表情達意,固然可以說造成了所謂的“內斂”,但也壓抑了人的正常性情。


說明:本文來源於譚龍曼編寫的《傳統文化常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