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慈禧愛吃的炸響鈴

炸響鈴,就是豬皮。

您別覺得豬皮就是下等菜。做好,難。

正經的炸響鈴,不只是豬皮,而是烤乳豬的皮,起下來之後炸。

可不是隨便剝了豬皮就拿來吃的。

老北京,包括滿人,愛吃豬肉。鋼叉挑肉在炭火上烤,烤出來酥脆豐腴。又有口感,又不膩。誰都愛吃。老百姓買回家,蘸醬油下酒,用大蔥爆來下飯,很尋常。

小豬肉,尤其皮酥脆嫩。

宮廷裡炸響鈴,是烤乳豬的皮,起下來,回鍋再炸一遍,炸脆了,蘸著花椒鹽吃。

是不是想著都覺得好吃?

為什麼好吃?想想都知道了。小豬皮,嫩啊;先烤脆,起下來,再炸脆。

什麼豬肉皮、蹄筋、雞腳爪、豬腳,吃的都是那點膠質。還給你把這點膠質烤好再炸過,多脆口啊。

您別覺得豬皮賤。老北京飯莊子,什麼同和居之類,都有在豬皮上打主意的菜,桂花皮炸什麼的。

慈禧愛吃這個,屬於挺會吃的了。很正常。

當然,也有清宮本身的因素在。

清宮菜後期,因為得隨時預備著——擱久了怕壞,太精刁的怕不應時——所以御廚做菜,大多比較紮實粗陋。都在雞鴨豬身上找。魚都用得少。乾隆朝,他老人家愛吃蘇幫菜,還吃一點什麼“燕窩紅白鴨子南鮮熱鍋”,什麼“山藥蔥椒雞羹”。道光咸豐之後,吃得都很家常了,什麼韭菜炒肉片都能上御膳,許多就為了擺個好看。所以也不吃太精刁的。

在這些菜裡面,炸響鈴都算好吃的了。而且比較容易準備——烤完了放著,要吃隨時一炸就是。方便!

這裡多說句。道光有一次想吃炸響鈴,問花費,回說要一百二十兩銀子。道光嫌貴,把這個愛好給戒了。清宮裡各類上下剋扣,大多如此:慈禧有一次搭棚子,回說要三十萬兩。各環節經手的好處就不用提了。

所以慈禧吃炸響鈴,都算是小菜裡偏奢的了。

二一個,前清到民國,烤乳豬是新嫁娘回門時的慣例。比如娶媳婦了,過幾天回門,婆家按例要送烤乳豬回去。如果不送烤乳豬,意思是你女兒過門時不是處女,全家人丟臉。烤乳豬回門,炸響鈴是要給新娘子吃的。所以滿族女性,從小都對炸響鈴有點愛好。

三一個,清宮後期是很重視進補的。慈禧又特別在意肌膚。再加上各類山珍海味,吃膩了。炸響鈴這種脆口的東西,不容易膩啊。然後,清宮對豬肉又普遍特別愛好:吃祭肉也都是白切肉啊。

再者了,真正的大人物,吃東西,通常都返璞歸真,吃那幾樣了。

李鴻章吃鱸魚吃得很瘋狂。魏徵對醋芹嗜好得很兇殘。左宗棠天涯海角,就貪圖一口蓴菜吃,胡雪巖還得八百里加急給他送新疆去。

假設你有一天位極人臣,吃東西看著滿桌都是菜,已經不用吃東西拍照片上傳朋友圈炫耀“老子今天吃的是馬賽牡蠣、佈雷斯雞、德龍的松露”,你是不是也願意坐下來,慢吞吞吃點自己最愛吃的家常菜呢?反正我見過某幾位五湖四海吃過來的大人物,就酒的時候,照樣吃炒花生。

有些偉大人物縱橫四海,什麼沒吃過,最後不也只貪一口紅燒肉嗎?

慈禧也到了那境地了。不用再吃給別人看了。貪吃點老滿族人都愛吃的炸響鈴,又脆,又好吃,又隨時吩咐御膳房就有,又高蛋白。多正常啊。

何況如上所述,炸響鈴確實好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