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2 香港客家阿婆躲家偷偷唱山歌,城市里的客家话已成奢侈品

远在香港,有一朋友在那边读书,他是三年级的时候从惠州惠东迁过亲戚家的,2004年左右,当时的惠东经济并不发达,而后,过了到现在十几年了,他还能说客家话,但是也常常被人诟病,就是不标准了,的确,在香港这样的城市里生活,出现这种状况并不意外,因为环境可以改变一个人,无论是从他说话,还是性格等等方面,而远在香港的一个阿婆,她是在香港的一个乡村里面务农,时常也唱客家的山歌,但是和我们这边不同,她唱歌只能躲在屋子里面唱。

香港客家阿婆躲家偷偷唱山歌,城市里的客家话已成奢侈品

图片与内容并无直接关联

在采访之中,老人的话让人感到无奈,她说,现在香港的年轻人,90后,80后,都是以讲粤语为主,即使自己是客家人,可能也并不会说客家话,自己关在屋子里唱客家山歌,也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特别是住在香港,连周围的街坊都是以讲粤语为主,突然讲客家话,他们会感觉到奇怪,所以跟街坊也是一句客家话也没说,而且现在整个香港社会都是向粤语看齐了,客家话难以续存,在街市能遇见讲客家话的,很奢侈啊。

据老人透露,他经常会去客家山歌组织里面唱山歌,那里聚集了很多老一辈的客家人,当问到是否能在当地开一个客家山歌培训班的时候,这个客家山歌组织的发起人只能无奈摇头,客家山歌能聚集到客家人过来唱歌已经不易,而且来唱歌的都是以前有过客家人生活经验的老人,干过客家的农活,吃着客家的食物长大的,现在的年轻人,连客家话都不懂,开办这个客家山歌的培训班,实在是意义不大,他们没有体验过这些生活,不会客家话,唱不出客家山歌的情感,也不知道山歌的内容。

香港客家阿婆躲家偷偷唱山歌,城市里的客家话已成奢侈品

两个客家老人正在对唱客家山歌

其实像这样的山歌组织并不少见,甚至不用去到香港,只要在广州走一走都能够见到,以前就看见过,在越秀公园内,大清早就有老人家各自组织,相约到公园唱歌,有唱客家山歌的,也有唱一些比较市井化的粤语歌曲,但是像这种歌曲,往往在别处都听不到,特别是当今发展迅速的互联网。

香港客家阿婆躲家偷偷唱山歌,城市里的客家话已成奢侈品

歌舞升平的越秀公园

看着这些不知疲倦宣扬自己的文化,这些我国来自不同地方,不同语言的老一辈,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情感油然而生,这一辈,我们连自己先祖传下来的语言都无法继承,我们还能继承一些什么东西?有什么理由让人信服,我们是被数千年传承下来的名族?

在上一篇文章里,有个评论,说是让城市走入乡村,让乡村成为繁荣发展的地方,像城市一样,但问题是,这样的一个地方,还是原来的地方吗?这样的地方,还有足够的耐心,听完一首完整的山歌,并且传唱?乡村永远是一个让人感到宁静的地方,不是声音的宁静,而是心灵的宁静,香港已经很难保持这种宁静了,看看这些老人,已经两鬓发白,年龄日渐长,山歌估计唱完一首,就没有这首了。

我是惠东的一个客家人,我在广州生活的经验来说,其实也有不少跟我一样的客家人来到这样的一个城市中来,稍微比我们年长的,我就有见到过一个五华的阿姨,平时如果有人在一旁,她都不敢跟我说客家话,只是说说普通话,似乎很害怕被人知道她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在城市,客家话似乎成为了一种奢侈品,能够遇到一两个客家人,定要好好珍惜,一起聊聊客家。

补充资料:

香港客家阿婆躲家偷偷唱山歌,城市里的客家话已成奢侈品

越秀公园方位地图

香港客家阿婆躲家偷偷唱山歌,城市里的客家话已成奢侈品

文自360doc个人图书馆——香港客家山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