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饕餮阿里之无意识

饕餮阿里之无意识

关于阿里收购饿了么,这么个事儿。很多人在关注,因为它是今年最大笔的现金收购嘛。我看很多人都在探寻它背后的秘密,或者说背后的故事,或者说这场收购的潜在的价值啊,或者说试图挖掘更深远的意义,等等等等。还有吴晓波的应景采访,赶在收购的新闻前一天对张旭豪的一个访谈。那么都是要想揭示些什么别人不知道的秘密。

其实在我看这事儿,根本没有什么背后的秘密。也没有什么背后的故事。他就是阿里吃掉了一个独角兽。就这么简单个事儿。

咱们先说说饿了么,再去说阿里那个怪兽。

有人把张旭豪当成一个85后的创业偶像,其实他啥也不是。在吴晓波的采访当中,张旭豪说过自己的创业历程。饿了么这玩意儿诞生的时候,几个小伙伴儿凑一块,拍脑袋,到脑袋拍肿了,也没想出来要做什么,就是想创业。最后,实在啥也想不出来,仅仅因为这几天点了几次外卖,于是乎就做了互联网外卖。这就是中国的所谓创业偶像。

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真正的创业英雄,比尔盖茨、乔布斯、扎克伯格,对了,还有杨致远。他们有这么创业的吗?人家硅谷的英雄,不管做的是什么内容,都有清晰的定位,都怀着美好的梦想。杨致远发现了搜索的必要,扎克伯格呢发现了社交网络的魅力,而比尔盖茨和乔布斯,更是从一开始就打定主意,要把电脑这么个庞然大物搬上我们的桌面。这才是值得我们敬佩值得我们推崇的创业英雄。而中国现在的这些创业者呢?基本上都一个模式,什么模式?就是一个信念:老子要一夜暴富!老子要颠覆!颠覆谁呢?不知道!怎么颠覆呢?也不知道。啥也不知道!

此风不可长啊,可惜已经长了。此风也不当长啊,可惜有愈演愈烈之势。说到底,这还要怪雷军那个风口论,还有朱啸虎的反复投机反复成功。二十年前,我们期待VC、呼唤VC,十年前,我们为VC欢呼,现在我们才发现,中国的VC,不是雪中送炭,甚至连锦上添花都不算,中国的VC是助纣为虐。

饕餮阿里之无意识

再来看看阿里。

阿里口口声声要保持饿了么的独立运营,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否则你让创始人继续当CEO啊,把人家架空了还说什么独立运营。当然,这我们能够理解,就好像我吃下一个苹果,苹果到了肚子里当然是要被消化的,摧毁苹果的有机的自我同一性,是一个必然,这才能把苹果同化进我的身体。不可能到了肚子里,苹果还是一个苹果,那就该我难受了。

讲个故事。古典政治经济学早在马克思之前就已经发现了商品形式背后的“秘密”,就是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这个公式。但是这些学家们的局限是什么呢?是他们沉醉或者说迷恋于这个所谓背后“秘密”,无法自拔。这些古典的学家们对隐藏在商品形式后面的内容过于感兴趣,所以没有能力看破。那马克思怎么说的?马克思说“劳动产品一旦采取了商品这个形式,就立刻具备了谜一样的属性,这个属性来自哪里?就来自于这个形式本身!”这就是马克思超越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关键所在。

饕餮阿里之无意识

所以阿里为什么要吃掉饿了么这么一个独角兽呢?没有为什么,没有什么背后的秘密。现在的阿里就是一个饕餮,他就是想吃,根本停不下来。吃!就是阿里的生存之道。现在的阿里,除了马云不玩PPT以外,跟乐视又有多大区别呢?他发展的根本逻辑是一样的,就是用扩张来解决扩张带来的问题。乐视没有实现的所谓生态,马云实现了。至于能不能化反?鬼才知道。马云的生态叫什么?叫做新零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