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消費型和返還型重疾險哪個好?

謝黴黴最愛


其實保險沒有好壞,只有合適,能解決問題的就是好產品,適合自己的就是好保險。


我知道大家為什麼糾結,例如消費型重疾險保費低、保額高,但不出險的話保費就算白交了,浪費那麼多錢;

但是返還型重疾險雖然有病理賠、無病返本,但保費卻很貴

其實,買保險真的不能這麼比較,不能糾結回報率,家人和自己的幸福安康就是賺了,這可是花錢都買不到的。


舉個例子:其實消費型保險和理財型保險,相當於租房和買房的關係。

★ 消費型保險好比租房子,物美價廉,但是所有權不屬於自己,價格會每年作調整,但是在房子被房東出手後,不可繼續租賃。

我們都知道,隨著被保險人年齡增長,消費型重疾險保費會很快提高,如某險企一款消費型重疾險。

此外,若干年後,若保險公司此產品停售,很可能不再核准續保,這時候就會面臨沒有保障的風險!

當然,保險更多是一種消費,用最少的保費買到最多的保障,花錢就是買個安心,然後用節省下來的錢,可以進行更高效的投資。

★ 返還型保險,就好比是買房子,雖然每月的按揭費用比房租要貴,但所有權歸自己。

在有效的保險期限內,不僅能夠獲得保障,還可以兼具儲蓄的功能,但是也需要考慮通貨膨脹的因素,因為它把我們的資金鎖定,不得2次投資。

當然,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返還型產品之所以能夠實現保費返還,奧妙就在於其保費要高於消費型重疾險。畢竟現在的1萬和10年後的1萬,可是有很大差別的。

並且約定期限內(一般為30年/20/10/年)每年都不能間斷,需要一定的繳費能力。若是中途違約,可是~

從保障期限上看,消費型重疾險保障期限更加靈活。

返還型重疾保障期限選擇相對少一些。

從變現角度來說,消費型重疾比較靈活,明年不喜歡,可以重新選擇產品。但是返還型保險是不可以的。

至於如何選擇,需根據自身的保障需求、交費能力、投資能力而定:

★ 消費型重疾險適合對象:

家庭條件一般,預算有限,希望獲得高額保障,以及一些年輕人。

★ 返還型重疾險適合對象:

收入不錯、獲得保障的同時希望實現一定儲蓄功能的人;

其實,無論我們買消費型還是返還型,並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

我們應該從自身情況出發,尋求適合我們的產品。

並且,時代在變化,我們的保障也是隨著發展,需要隨時調整的。買保險並不是一成不變、一步到位的!

保險最大的功能是保障不是投資,我們買保險不要拘泥於收益,應該全面對比,尋求適合自己的保障。


小司淘保


我一家三口的重疾險都是消費性的!

講個故事,大家就明白了。



1999年我在一家保險公司主管業務,那年公司推出一款新的重疾保險,我看完條款後非常認可,立即為我自己以及老婆、孩子每人都辦理了20萬保額的重疾險。那時的20萬真是一筆鉅款啊。

一段時間後,我發現這款產品的銷售很不好,買的人寥寥無幾,於是找了好些個業務員來詢問。他們告訴我,這款產品一點都不好!我很驚訝,問為什麼?他們說,無論是客戶還是業務員,都覺得這款重疾險有一個很大的缺陷——不還本。

過了幾天,針對這款不換本的重疾險,我專門在公司做了個分析會,會後,全公司幾百名內外勤員工,絕大多數都馬上為自己和家人買了這款保險。

當時,我是這樣講的:“各位同事,今天我不講賣保險,而是講買彩電。我賣的這個彩電和市場上的同類彩電相比,除了性能質量旗鼓相當以外,還有一個天大的優勢,就是今天如果你買回家,10年後,我把本錢還你,大家有興趣嗎?”絕大多數人紛紛點頭。

這時有人問彩電賣多少錢?我說市場上同類彩電賣5000元,這個“還本彩電”5萬一臺,10年之後還你5萬。有人馬上算賬,說多花的4萬5,10年之後,銀行的利息都不止5000元呀!



後來有人對我說,消費型重疾險不能永遠續保,而且隨著年齡的增加,繳費也會逐年增加。我告訴大家,隨著社會的發展,保險意識的不斷增強,購買各種保障型保險的人會越來越多,買的的人越多,保費就會越低,產品的形態和種類也會更加豐富,你大可不必擔心,今後買不到合適的保險。

今天,我對比了各家保險公司推出的消費型保險,其價格遠低於20年前的同類產品,因此,有理由相信:隨著保險營銷模式的不斷創新,保險在更加普及的同時,保費將會更加低廉,正如當前正在不斷湧現的各種網絡保險。


至簡保


2000年我在一家中國人壽保險公司做營銷員,那年公司推出一款新的重疾保險,我看完條款後非常認可,立即為我自己以及老婆、孩子每人都辦理了20萬保額的重疾險。那時的20萬真是一筆鉅款啊。

一段時間後,我發現這款產品的銷售很不好,買的人寥寥無幾,於是找了好些個業務員來詢問。他們告訴我,這款產品一點都不好!我很驚訝,問為什麼?他們說,無論是客戶還是業務員,都覺得這款重疾險有一個很大的缺陷——不還本。

過了幾天,針對這款不換本的重疾險,我專門在公司做了個分析會,會後,全公司幾百名內外勤員工,絕大多數都馬上為自己和家人買了這款保險。

當時,我是這樣講的:“各位同事,今天我不講賣保險,而是講買彩電。我賣的這個彩電和市場上的同類彩電相比,除了性能質量旗鼓相當以外,還有一個天大的優勢,就是今天如果你買回家,10年後,我把本錢還你,大家有興趣嗎?”絕大多數人紛紛點頭。

這時有人問彩電賣多少錢?我說市場上同類彩電賣5000元,這個“還本彩電”5萬一臺,10年之後還你5萬。有人馬上算賬,說多花的4萬5,10年之後,銀行的利息都不止5000元呀!

後來有人對我說,消費型重疾險不能永遠續保,而且隨著年齡的增加,繳費也會逐年增加。我告訴大家,隨著社會的發展,保險意識的不斷增強,購買各種保障型保險的人會越來越多,買的的人越多,保費就會越低,產品的形態和種類也會更加豐富,你大可不必擔心,今後買不到合適的保險。

今天,我對比了各家保險公司推出的消費型保險,其價格遠低於20年前的同類產品,因此,有理由相信:隨著保險營銷模式的不斷創新,保險在更加普及的同時,保費將會更加低廉,正如當前正在不斷湧現的各種網絡保險。


巨匠閱讀


針對消費型重疾保險和返還型重疾險,那個更好,其實爭議由來已久,但是那個更好呢?可能很多人都覺得,那還用說,肯定是返還型的啊,有病治病,沒病返錢,又不會虧錢,消費型沒病的話保費就打水漂了,虧大了。真是爭議嗎?

其實這真是大眾的一個誤區,理性的分析來看的話,消費型保險是更有性價比,更划算的。

  • 舉個簡單的例子以30歲男士為例,都是保障30年,保障50萬,都分30年繳費,如果是消費型保險,只需要每年2500左右就可以,如果是返還所交保費120%的話,基本需要6000每年,如果返還保額的話基本需要12000左右每年。

  • 看到區別了嗎?不同選擇,保費差距是巨大的,就簡單的以返還120%所繳保費為例,這種返還是最常見的。返還120%所繳保費,也就是說,6000*30*0.2=36000元,但是和消費型相比,保費差距是3500*30=105000,我們簡單計算,按15年,每年按5年定期利率4%計算,會有多少收益呢?105000*15*0.04=63000元,這還是按較低的利率,單利算的,還沒算複利,這就比我們得到的利息多了27000元,實際上的話,還要多的多。

  • 保險公司返還給我們的至少他們投資收益的很少一部分利息而已。他們拿我們的錢賺錢,卻只給我們一點點象徵性的安慰金,他們給我們的本來就是我們自己的錢,還把我們的錢拿走了一大部分,我們還樂呵呵的給人鼓掌?

看完這個你還覺得返還型保險划算嗎?要買哪個自己判斷吧。


拓之言


不知您所說的划算是啥意思?

如果您想要的是,保費低,保額高,出險了賠的多,那消費型重疾險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如果您想要的是,出險了就賠,沒出險錢還是我的,那返還型的重疾險最合適。

如何選擇?

這要問您想要的結果是啥?

如果您想要的是後者,那就選擇返還型重疾險,如果您想要的是前者就選擇消費型重疾險。

不同的,消費型重疾險價格都不是很高,跟咱們車險一樣,沒有出險,保費就白交了。但人家車險前一年沒出險,第二年保費有優惠。消費型重疾險出險了,就再不能買重疾險。

它比較靈活,比如我今年買的是甲公司的消費型重疾險,買了一年,覺得乙公司的更好,明年就換買乙公司的消費型重疾險;

隨著年齡增大,保費會增加;

產品停售,面臨無法續保,容易面臨失去保障的風險;

續保時保險公司會提前發郵件或短信告知,需要隨時關注郵件或短信,這年月,有幾個人天天看短信看郵箱啊?一不留神錯過了續保,還得重新投保;

這是不是最麻煩的,最麻煩的是什麼您知道嗎?最麻煩的是,投保大半年都沒事,臨近續保,身體出了狀況,醫生說不確定,或目前看不出是不是某某癌症,先觀察觀察看看。這時,您續保,萬一出險怎麼說?保險公司會不會賠?有的產品保險公司約定了“保險期間屆滿後,若您要繼續享有本產品 提供的保障,您需要重新投保”,這時,您是不是得重新告知?這一重新告知,保險公司會不會給您拒保?

“投保了卻沒出險,那多不划算呀,我的錢豈不白花了?”

如果有這樣的想法,就選返還型重疾險。它的特點是,繳費期內,保費一樣,相當於保險公司替我們保管這筆錢,如果出險了,保險公司賠付,若沒出險,等保險期限屆滿,保險公司把我們交的保費返還給我們,有的產品會返還全部所交保費,帶分紅的還會把累積紅利也返還回來。

返還型保險的保險期限,可以在投保時候自主選擇,可以選保30年,20年,也可以選保到65歲,或80歲,不同的產品約定的也不同。

比如有的保險約定,保險期限內,萬一罹患重疾,保險公司按三倍保額賠付,啥意思?就是比如咱們買一份10萬保額的重疾險,出險後,保險公司按30萬賠付,保險期限屆滿,保險公司按2倍保額返還,也就是保險期滿,返還我們20萬,若這個保險帶分紅,還會返還我們沒有領取過的累積分紅。

實踐中,多數經濟收入較低,收入不太穩定的人,多數會選擇消費型重疾險,等等收入高一些,較穩定了,再買返還型重疾險;個別的,會省吃儉用選擇返還型重疾險,他們覺得自己緊一緊還是可以的,經濟好轉就可以接得上,實在不行,過幾年退保,也算給自己留下些錢。不像消費型,沒出險自己啥也沒落下。

同樣的,大部分收入穩定的人選擇返還型重疾險,其中相當一部分人選擇投保時重疾險保額選得比較高,防的是萬一自己出險,能夠得到較高的賠付。這部分人的收入較高,也比較穩定。

究竟選哪個,怎麼選,還要結合自己實際需求和收入來定。


號角訊


但是由於消費型醫療險實報實銷的先天缺陷,無可否認,返還型重疾險的根本功能: 無需實報實銷,保額全額賠付,保障的不僅是醫療費用,更是因病導致失去收入而產生的財務風險。這一點是消費型醫療險無法取代的。

所以最優的投保方案應該是:

內地的消費型醫療險+香港的儲蓄型重疾險

話不多說,直接上圖



當有一種重疾險,每年交1.8萬保費,交15年,有病拿到最少170萬,66歲的時候沒病都可以取出600多萬的時候,還有什麼可猶豫的呢?關鍵是,可以無需實報實銷,保障家庭財務穩定。



並且可以就癌症心臟病中風申請多達四次的額外賠付,總共580萬的重疾保額。等於用1.8萬撬動了300多倍的槓桿。

保費低,保額高,有複利,抗通脹,多次賠付,再配合上內地消費型醫療險,是不是安全感爆棚?


香港保險菌


一、返還型&消費型的區別

一般來說,1年期的重疾險多是消費型的,長期的產品中也有消費型的重疾險(很多人都以為只有短期消費型重疾險),終身的重疾險中既有消費型也有返還型。

通俗地講一下,返還型也叫儲蓄型,這類重疾險要求固定繳費至約定的年數,到了合同約定的終止時間沒有出現疾病就可以領取已繳的保費(也有的是祝壽金,一般返還的都是已繳的保費),作為以後的養老金使用,無需再續保就可以在指定保險期內享受保障,說白了就是到保障後期還能再返給我們一些錢。

而消費型的重疾險則是在合同約定的時間內,發生重疾或輕症就賠付保險金額,如果到保障期滿都健康平安,未發生合同規定的疾病,那麼所繳的保費就歸保險公司了,保險合同也因此終止。

返還型的重疾險最大優點是保費可以返還,還可以根據經濟條件通過增加保費來提高保額,但保費相對來說較高。消費型的保費比較便宜,槓桿高,投保靈活,但是不病不賠錢,保費隨年齡增長而增多。

二、你適合哪類重疾險?

我們仍然以上面提到的的返還型和消費型重疾險為討論的對象。

整體來看,返還型的險種對投保人的經濟要求較高,需要其在繳費期間具備良好的經濟狀況,這樣不會因為經濟水平差而出現斷繳的情況;消費型則更適合年輕一族,身體素質良好,經濟水平一般,投保比較靈活,性價也很高,不會加重年輕人的經濟負擔還能獲得相應的保障。

很多人也把這兩者比作“買房”和“租房”,返還型就像是買房子,按揭還款(雖然比月租貴)幾年以後,房子就歸自己所有了,以後也不用擔心住宿問題;消費型像是租房子,雖然租金少但是最後也只是住一段時間,房子仍然是房東的。

有錢的人買房子,經濟條件一般的人租房子,買房的人不少,租房的也大有人在,這從側面告訴我們一個道理:適合自己當下狀況的選擇就是最合適的選擇。

如果年紀在20歲左右(剛參加工作),則要依據經濟條件選擇消費型險種,憑藉較低的保費獲得相應的疾病保障,對於事業剛起步的年輕人來說,經濟壓力比較小,槓桿高。而年齡至中年時期,事業和家庭也比較穩定,則可以選擇返還型的重疾險,一是年齡上漲身體素質下降,(倘若選擇消費型產品就要提高保費);二是最後可以領到返還的錢作為養老,且不用考慮續保問題。

所以大家糾結的問題應該轉換一下,不要總是去追問買返還型划算還是買消費型划算,而要結合本人需求去綜合挑選險種。

三、小管家的小建議

小管家建議選擇的最佳方案:如果你當前年輕又貧窮(比如小管家),那理應選擇消費型,幹嘛要選擇返還型的增加壓力使自己雪上加霜?相反如果你逐漸步入中年且不差錢兒,那就很有必要做一份保障+儲蓄的保險計劃,選擇返還型險種為未知的疾病和年老後的養老問題做好兩手準備。

不能總是想著:我經濟水平一般,不得不買消費型的產品,可是如果那麼多年內我都沒生病到最後就啥也沒有了,那多不划算啊!……

保險的保障作用就是為未來可能出現的狀況做保障措施,我們在一定時間內繳費保障的是特定時期內的權益,如果不幸罹患重病自然可以派到用場,而且保險公司要賠很大一筆錢;可如果健康長壽,不也是我們希望的結果嗎?畢竟世界上沒有兩全其美的好事兒,不然保險公司還如何經營下去?所以在投保時要問一下自己:我買這份保險是為了保障什麼?多少保額可以達到我的要求?換言之保險保的就是未來的風險,是在我們身體健康的時候為疾病做準備,在有錢的時候用小部分的錢準備以後可能遇到的大部分費用,是為自己未來的健康做投資。

最後說一下為什麼不要在較年輕的時候考慮返還型重疾險:不只是考慮到年輕人經濟壓力,還因為返還型重疾險保障至終身,但是我們在20歲的時候無法合理預測到未來幾十年的通貨膨脹率和醫療消費的價格。所以我們可以騎驢找馬,現在年輕且條件有限的時候買一份消費型重疾,等到中年階段經濟良好時考慮返還型產品保障至終身。

綜上所述,返還型還是消費型都是各有好處和壞處,選擇時要緊密結合自身情況去考量。以上是小管家的一些小建議,僅供參考~你也可以關注頭條號或者公眾號:好險管家,持續為你提供優質的保險服務~


用戶67206123552


消費型重疾險和返還型重疾險之中選擇的話,我會選擇消費型。先來了解一下:


一、消費型重疾險是什麼

首先,我們根據死亡責任的不同對重疾險作一個分類。

死亡保障責任對這三類重疾險保費的影響,可以按照下表由小到大排序,分為消費型重疾險、儲蓄型重疾險、多次賠付重疾險。

而我要選擇的就是排在最前面的消費型重疾險。

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國內重疾險基本上都是以平安福、國壽福等為代表的儲蓄型重疾險,他的特點是既有終身重疾保障,又有終身身故保障,但重疾和身故共享一個保額。也就是說患重疾並且身故,保險公司都只會賠一次錢。

消費型重疾險將帶儲蓄功能的身故責任去掉,只保留重疾責任,具有以下特點:

保障期、繳費期靈活:很多消費型重疾險保障期限可以選擇保到60歲、70歲、80歲、終身,繳費期可以選20年、30年,讓預算不多的朋友也有機會買到比較高的保額。

保障內容靈活多樣:除了獲得重疾保障,還可以選擇附加輕症、豁免等保障,同傳統儲蓄型重疾險打包銷售相比,更加靈活多樣。

獨立合同,重疾、身故可賠付兩次:傳統的儲蓄型重疾險,重疾與身故保障是共享保額的,賠付1次後合同就結束了。如果採用購買消費型重疾險+定期壽險的方式,重疾和身故責任是相互獨立的,重疾之後身故是可以獲得再次賠付的。

消費型重疾險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關注,對於普通收入家庭來說,消費型重疾險是重疾保障很好的選擇。

看完上圖的消費型與重疾險對比,你就知道我推薦購買消費型,具體哪一款性價比高,可以諮詢公眾號:奶爸保。

專業保險測評,讓買保險更簡單


奶爸保


你好

返還型保險和消費型保險各有特點,沒有最好的保險,只有最適合的保險。對於沒有投資習慣或穩定的投資渠道的消費者,可以購買返還型保險;而對於有高收益投資渠道的客戶,消費型保險會更合適。

具體分析將從這幾個方面出發:

  • 返還型與消費型保險

  • 返還型保險的保費構成

  • 返還型與消費型保險的收益演算對比

  • 返還型保險的適用人群

一、返還型保險與消費型保險

寫在前面:

保魚君想表明的是,任何保險的評價都不是孤立的幾個條款的描述,而是要進行全面的對比。

消費型保險相對於返還型保險來說,最大的區別在於,當風險沒有發生時,保費是白給保險公司的;而返還型保險,在一定年限之後,如果沒有發生風險,所繳的保費將如數奉還

對於返還型和消費型保險來說,它們的目的都是風險保障,我們首先要關注保障條款,只有保障到位了,再討論返還不返還才有意義。

二、返還型保險的保費構成

返還型保險跟同樣保障範圍和保障期限的消費型保險來說,保費會高一些。為什麼會高呢?因為它的保費成本里多了一項:儲蓄保費。

返還型保險和消費型保險的保費構成如下圖:

在圖中我們可以看見,兩種保險的保費構成大部分是相同的,不同的是,返還型保險多了一份儲蓄保費。這部分的保費用以對已繳保費進行管理,目的是在幾十年後可以得到返還款。

這就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的道理,可以理解為,返還的保費,是由多交的保費購買來的。

舉個栗子:以某安人壽的某款返還型重疾險為例,30歲男子購買30萬保額繳費20年,66歲返還保費,則需年繳保費10857;而選擇99歲返還保費,則需年繳保費7458。

兩者相比,多了3399元/年。因為大多數人活不到99歲,很難拿到這筆返還款,因此我們就默認將99歲返還等同於消費型保險來看待。

所以,相當於在這份重疾險中,相當於7458元是用以購買風險保障功能的,而3399元是用以購買保費返還功能的。

在明白了為什麼返還型保險的保費會高,高出來的保費是幹什麼的之後,我們就可以去計算一下這筆多出來的錢,是自己理財划算呢,還是給保險公司划算?

三、返還型與消費型保險的收益演算對比

當自己的投資理財利率不足4%時,可購買返還型保險;當自己的投資理財利率高於4%時,適合購買消費型保險。

為了能夠更好的作對比,保魚君選取了市面上我們能找到的收益率最高的返還型保險。

我們還是以上面這個例子來看,30歲男子投保30萬保額繳費20年,選66歲返還PK選99歲返還。前面說了,我們可以把99歲返還型保險看成是消費型保險,只要假設被保險人活不到99歲即可,假設只活到80歲。那麼下表的兩種方案都可以在66歲拿到一筆現金。

方案A:購買返還型保險(66歲返還),年繳10857,66歲約定返還217140。

方案B:購買消費型保險(99歲返還),年繳7458,每年省出來的3399拿來自行理財。

我們可以看到,66歲時,方案A和B拿到的現金多少與自行理財的收益率有關。當自己理財的收益率高於4%時,返還型保險基本沒有優勢。上面例子選的是收益率很高的產品了,市面上大多數的產品設定收益率只有3%左右,那這塊的劣勢就更大了。

返還型保險另一個要注意的是,返還的時間點是合同約定的,比如到70歲返還,如果被保險人在70歲之前身故,是無法拿到返還金的。

四、返還型保險適用人群

返還型保險的優勢在於:

1、強制儲蓄。

2、鎖定收益率。通過保險合同約定的返還金額,將收益率鎖定。避免了自己理財可能面對的利率風險。

3、不出險就返還,可以收回本金,迎合大眾消費心理。

所以,返還型保險和消費型保險並無優劣之分,只有是否合適之較。那麼,這兩種保險到底適合什麼樣的人群呢?

適合選擇返還型保險的人群特徵:

1、強制儲蓄。

2、注重本金。

3、沒有長期穩定的投資渠道。

適合選擇消費型保險的人群特徵:

1、想要保證手裡有更多流動資金。

2、有長期穩定的投資渠道。

希望可以幫到你,有其他問題可以聯繫,點擊上方關注,一條專啃保險的魚,以專業帶你瞭解更多保險知識,明白買保險,避免入坑


保魚君說險


本人買的平安智盈人生消費加儲物型保險,前幾天生病花了2017,報銷了1562,個人認為報銷比例還是比較大的!但是一般的住院上限是一萬。交了6年了,主險6000元,現在扣出少量的保費,本金應該還有5000多。頭兩年扣除的保費比較多。另外附加險是450元。這次報銷的應該是附加險起的作用。主險是針對重疾險額意外險的。

這是本人剛剛出險的情況,根據個人情況而定。消費型報銷的病種肯定多,我這種帶儲蓄型的保險報銷額度相對小些,附加險可以買高點,或者多買幾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