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6 遊覽頤和園裡的政治中心仁壽殿,地位堪比故宮太和殿

遊覽北京的皇家御苑頤和園,如果你從東門進入的話,就會直接來到仁壽殿。這裡曾是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處理國家政務的地方。現在頤和園的東門就是當初的東宮門,它始建於清乾隆十五年(1750),1860年被英法聯軍燒燬後,於光緒十二年(1886)重建。東宮門正中懸掛著光緒皇帝的御書匾額 “頤和園”。“頤”是頤養、修心養性之意;“和”是心平氣和之意,“頤和”則指頤養性情、心氣平和,以求延年益壽。

遊覽頤和園裡的政治中心仁壽殿,地位堪比故宮太和殿

東宮門

進入東宮門,來到一處古柏森然的庭院,南北兩側各有九間房屋,稱為南北九卿房,是清代軍機各部九卿值班辦公的地方。再往前走就是仁壽殿的宮門仁壽門了。仁壽門也是光緒年間重建的,門上懸掛著漢滿兩種文字的“仁壽門”匾額。

遊覽頤和園裡的政治中心仁壽殿,地位堪比故宮太和殿

仁壽門

大門兩側各有一個長達七米多的青磚照壁,照壁中心和四角都雕琢著栩栩如生的游龍。照壁前有兩塊高大的太湖石,都是從圓明園遺址公園搬來的。

遊覽頤和園裡的政治中心仁壽殿,地位堪比故宮太和殿

照壁與太湖石

走過仁壽門,迎面又一塊巨大的太湖石立於面前,色青潤澤,造型奇特,就象一位拱手躬身的老人,因而被稱為“壽星石”。它原是嗜石成癖的明朝官吏米萬鍾勺園中的珍物。光緒皇帝重建頤和園時,將其從墨爾根園(現在的北京大學校內)移至此處。

遊覽頤和園裡的政治中心仁壽殿,地位堪比故宮太和殿

壽星石

仁壽殿前還有春、夏、秋、冬四塊太湖石,被稱為“四季石”。這些太湖石原來放置在圓明園的水木明瑟景區,石身上尚有乾隆皇帝的題詩《水木明瑟詞》,描寫皇家宮苑溪水淙淙、山鳥啼鳴的美妙景色。

遊覽頤和園裡的政治中心仁壽殿,地位堪比故宮太和殿

仁壽殿

仁壽殿始建於乾隆十五年(1750),最初名為勤政殿。1860年被英法聯軍焚燬,光緒皇帝重建後改名為仁壽殿。“仁壽”出自《論語》中的《雍也》:“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樂,仁者壽。”意思是說有仁德的人可以長壽的意思。

遊覽頤和園裡的政治中心仁壽殿,地位堪比故宮太和殿

麒麟

仁壽殿前正中的怪獸就是傳說中的麒麟,人稱“四不像”,它有著鹿角、龍頭、獅尾、牛蹄,是隻仁義之獸。原是圓明園內的一對麒麟,另一隻在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後,不知所蹤。

遊覽頤和園裡的政治中心仁壽殿,地位堪比故宮太和殿

銅龍銅鳳銅鼎

仁壽殿前還排列著銅鳳、銅龍、鼎式香爐各兩個,均為空腹,是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舉辦朝會時點燃檀香之用。當檀香燃起時,香菸即從龍鳳口中嫋嫋冒出。我國古代歷來以龍象徵皇帝,鳳象徵皇后,龍居中間,鳳居兩側。但仁壽殿前卻是鳳居中、龍居兩側,顯示出慈禧太后的權威居於皇帝之上。

遊覽頤和園裡的政治中心仁壽殿,地位堪比故宮太和殿

仁壽殿

從這個角度可以看到仁壽殿的全貌。在大殿明間的外簷和內簷,高懸著用滿、漢二種文字書寫的“仁壽殿”及“大圓寶鏡”匾額。大圓寶鏡中佛家用語,諭示統治者如蒼天一樣可以洞察內外、無所不知。仁壽殿內的陳設保持了清代的宮廷原狀,殿內明間正中擺放著九龍寶座,寶座後面是一對孔雀羽毛掌扇和飾以226個不同寫法的壽字屏風,寶座上方懸掛著金字匾額“壽協仁符”,與仁壽殿的寓意相呼應。

仁壽殿背依假山,山上松柏繁茂,兩側由牡丹花臺簇擁,庭院中佈置盤曲的蒼松翠柏,使莊嚴肅穆的仁壽殿坐落於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觀之中。仁壽殿的北側有口水井,名叫“延年井”。開鑿於1903年,是帝后茶膳的專用水源。“延年井”三個字是當代書法家王遐舉題寫的。

遊覽頤和園裡的政治中心仁壽殿,地位堪比故宮太和殿

延年井

清朝晚期,慈禧太后常年居住在頤和園,這裡成為紫禁城外的又一個政治中心。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在仁壽殿臨朝理政。清末許多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奏章政令,都是在這座大殿內發向全國各地的。光緒皇帝發動維新變法時,曾在這裡召見過變法領袖康有為,密謀維新之事。仁壽殿作為一朝的政治中心,目睹了清王朝由盛而衰的全歷程,是中國近代歷史的見證。

本文為遊覽頤和園的系列文章之一,由天涯色影人原創,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