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4 銷售額增幅最高3683%!16個抗癌藥談判後以價換量催生30億大品種

精彩內容

新一輪國家醫保談判工作正緊鑼密鼓地籌備中,武漢先發制人了,近日,湖北省發佈《武漢市醫用物資採購管理辦公室關於印發2018年武漢市醫療機構部分進口藥品議價工作方案的通知》,共有24個抗癌藥入選議價目錄,涉及諾華、輝瑞、禮來等外企。前兩批國家談判共有39個品種降價進入醫保,其中有17個為高價抗癌化藥,據米內網數據,除了厄洛替尼,其他16個抗癌化藥在2017年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銷售額看漲,其中有6個銷售額超過10億元。

全面落實抗癌藥降價

新一輪國家醫保談判呼之欲出

抗癌藥短缺、價格昂貴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全面落實進口抗癌藥降價是今年政府醫藥改革的重點工作。在今年4月和6月,總理兩次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對進口抗癌藥實施零關稅並鼓勵創新藥進口,加快已在境外上市新藥審批、落實抗癌藥降價措施、強化短缺藥供應保障。而在影片《我不是藥神》上映引發輿論廣泛關注討論後,總理特別批示有關部門,要“急群眾所急”,抓緊落實相關措施,推動抗癌藥加快降價。

事實上,“降價”已經成為近年來抗癌藥的主要關聯詞。2015年10月,16部委(局)組織開展了首批國家藥品價格談判試點工作,為高價抗癌藥降價進入醫保打開通路;2017年7月19日,人社部公佈了第二批國家醫保談判目錄結果,共36個品種入選醫保目錄,其中包括15個高價抗癌化藥。

據新華網報道,7月11日,國家醫療保障局委託相關學協會召開部分企業溝通會,共10家外資企業和8家內資企業相關代表參加了會議。此次溝通會為抗癌藥醫保談判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據悉,新一輪國家醫保談判有了以下變化:一是談判層級變化了,新一輪談判由總理親自拍板;二是談判主體變化了,從人社部轉為國家醫療保障局;三是談判藥品不一樣,從即將過專利期的老藥變為原研新藥。

前兩批17個抗癌化藥降價入醫保

16個實現“以價換量”,銷售額上漲

價格談判的核心是國家通過醫保資格讓藥企放棄單品利潤率,實現以價換量,總體上來說,談判品種的銷售收入不受降價影響,並能進一步提高。2015年,首批國家藥品價格談判試點工作開啟,共3個品種納入醫保,其中2個為抗癌化藥;2017年,又有36個通過國家藥價談判的藥品被納入新版醫保乙類範圍,其中包括15個高價抗癌化藥。

銷售額增幅最高3683%!16個抗癌藥談判後以價換量催生30億大品種

銷售額增幅最高3683%!16個抗癌藥談判後以價換量催生30億大品種

注:銷售額以產品在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的平均零售價計算

通過醫保談判的抗癌藥,都有大幅度的降價,鹽酸埃克替尼片、吉非替尼片、注射用曲妥珠單抗、貝伐珠單抗注射液、注射用硼替佐米、鹽酸厄洛替尼片、氟維司群注射液、來那度胺膠囊等品種降價幅度均在50%以上。

據米內網數據,除了厄洛替尼,其餘16個抗癌化藥在2017年中國城市公立醫院、縣級公立醫院、城市社區中心以及鄉鎮衛生院(簡稱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銷售額均有不同幅度增長,銷售額超過億元的產品有13個(包括6個超10億大品種)。近年來,單抗類藥物、替尼類藥物在抗腫瘤領域“人氣”攀升。

銷售額增幅最高3683%!16個抗癌藥談判後以價換量催生30億大品種

作為羅氏在中國上市的抗腫瘤用藥“三劍客”,利妥昔單抗(商品名美羅華)、曲妥珠單抗(商品名赫賽汀)及貝伐珠單抗(商品名安維汀)均以超過50%的降幅進入了醫保,雖然價格上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降,但其在2017年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的銷售額卻有了不同程度上的增長。

國產單抗類藥物尼妥珠單抗注射液(商品名泰欣生)於2008年正式上市,它是全球第一個以EGFR為靶點的人源化單抗藥物。泰欣生進入醫保後銷售額有了較大幅度增長,主要體現在2017年第三及第四季度銷售額上升。

銷售額增幅最高3683%!16個抗癌藥談判後以價換量催生30億大品種

從2017年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銷售額看,埃克替尼(商品名凱美納)、吉非替尼(商品名易瑞沙)2個首批談判品種進入醫保後以價換量,其銷售額呈現不斷增長態勢,據貝達藥業2018年半年度業績預告,公司持續推進各地醫保政策落地,除了鞏固大城市市場外,還深度挖掘潛在市場,向二三線城市市場拓展,報告期內凱美納銷售繼續放量,銷量同比增長28.54%。

作為第二批談判品種的厄洛替尼(商品名特羅凱),通過價格談判後銷售額卻有所下降,可能跟首批品種進入醫保放量後快速搶佔市場有關。阿帕替尼(商品名艾坦)跟拉帕替尼(商品名泰立沙)作為第二批談判品種進入醫保後表現非常搶眼,尤其是在第三季度及第四季度,銷售額有較大幅度提升。

此外,氟維司群注射液、醋酸阿比特龍片、西達本胺片這幾個品種是屬於較目前主流用藥有所突破的新一代產品,這些新品種無法進入醫保目錄,銷售量難以增加,通過談判降價進入醫保不失為一個機會,而通過銷售數據顯示,這些品種通過降價進入醫保後,銷售額均得以增長。

武漢打響新醫保談判第一槍

24個抗癌藥入選議價目錄

7月18日,湖北省發佈《武漢市醫用物資採購管理辦公室關於印發2018年武漢市醫療機構部分進口藥品議價工作方案的通知》,按照武漢議價談判規則,在企業主動申報、資格審核之後,將根據目錄品種全國最低交易價格及進口降稅因素,設定逐個品種的降價目標價,並從專家庫中抽調臨床、藥學、管理等7名專家組成議價談判專家小組,在指定地點和規定時間與企業代表進行價格談判。

此外,相關品種的武漢談判議價結果也將同國家談判無縫對接。按照規則,本次議價談判結果確認後,將通過武漢市藥品帶量採購服務平臺進行公示,如目錄品種納入國家談判,後續將執行國家相關價格,實行動態調整。

此次武漢打響了新醫保談判第一槍,分析其議價目錄,可發現目錄共涉及28種進口藥品(36個品規),其中有24個品種(31個品規)為抗癌化藥,諾華、輝瑞、阿斯利康、默沙東、賽諾菲、禮來等跨國藥企赫然在列。

銷售額增幅最高3683%!16個抗癌藥談判後以價換量催生30億大品種

銷售額增幅最高3683%!16個抗癌藥談判後以價換量催生30億大品種

據2017年7月19日人社部公佈的第二批國家醫保談判目錄結果顯示,幾乎所有談判品種均為獨家,而此次武漢公佈的議價目錄中,只有5個品種獨家,分別是阿斯利康的醋酸戈舍瑞林緩釋植入劑(商品名諾雷得)、拜耳的甲苯磺酸索拉非尼片(商品名多吉美)、諾華的尼洛替尼膠囊(商品名達希納)、輝瑞的蘋果酸舒尼替尼膠囊(商品名索坦)以及默克的西妥昔單抗注射液(商品名愛必妥)。

從各個抗癌藥在2017年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的銷售額看,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鈉以48.16億元的銷售額領跑,注射用奧沙利鉑以29.08億元的銷售額緊接其後。

從品牌競爭情況看,枸櫞酸託瑞米芬片、甲氨蝶呤注射液、甲磺酸伊馬替尼片、注射用奧沙利鉑、注射用環磷酰胺這5個品種的原研佔比比較大,原研廠家的市場份額均在50%以上,最高達78.73%;重酒石酸長春瑞濱注射液、亞葉酸鈣注射液、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及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注射用磷酸氟達拉濱、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鈉、注射用鹽酸吉西他濱這幾個品種原研佔比比較小,原研廠家的市場份額平均在20%左右,最低僅為0.7%;替莫唑胺膠囊、注射用異環磷酰胺等這幾個品種的原研廠家與國內仿製藥企業所佔市場份額平分秋色。

通過前兩批國家談判結果證明,在目前的框架下“以價換量”的模式頗為成功,上述抗癌藥能否通過價格談判成功進入醫保目錄實現“以價換量”?讓我們拭目以待!

來源:米內網數據庫、醫藥經濟報、新華網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