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6 老師的社會地位是否不如從前了?

古之學者必有師。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尊師重道,是中國一直以來的傳統美德。

古人云:“人有三尊,君、父、師”

程門立雪的故事更是家喻戶曉。

老師的社會地位是否不如從前了?

《禮記·學記》:“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

古人對老師的尊重,可以說如同父親一樣的敬愛。

一日為師,終生為父。

我想古代尊師重道,也許是對知識懷有敬畏之心。老師教書育人,是知識的傳道者,便有了這樣的禮遇。

但是現在老師的社會地位不如以前了。甚至還有人說,老師只是一個拿錢教書的工具。教書只是為了掙錢,但是老師對學生的付出,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

老師的社會地位是否不如從前了?

教育不是那麼簡單的。

學生在學校讀書,除了上課學習知識,他還要在學校生活與成長。

學生在生活與成長中,未免會犯錯,必須要有人在一旁指導和約束。

於是,教師不光是一個教書的職業,他還是保姆,是醫生,是人生導師,是宿舍管理,有時還是警察,是法官,甚至是父母,是你心情低落時的知心朋友姐姐叔叔……

你要是有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教師都得負責起來,做不好就會被投訴,被家長指責,甚至被開除。

老師的社會地位是否不如從前了?

我想每個人在學生時期都會遇到這麼一個老師,每堂課上課前,都會給我們談談人生,給予我們心靈的指導,或者是講一道題目延伸出來的人生哲理,還有從早讀到晚修的陪伴,這些都是沒有人可以給予的。

你看老師有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開解學生心結的義務嗎?你看老師有自費給學生買獎品以作激勵的義務嗎?老師有下班後還接家長電話討論學生問題的義務嗎?

老師的社會地位是否不如從前了?

可能現在老師的負面新聞太多了,讓人開始懷疑起老師是否還當得起那厚重的感謝。

我們應該感恩那些,願意付出超越了工資部分以外更多東西的那些人,他們原本並沒有義務做得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