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6 中國文化之殤——七夕不是情人節

中國文化之殤——七夕不是情人節

乞巧圖

今天是中國傳統的節日七夕節,這個傳統節日在年輕一代人心中都有著非常深刻的烙印。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這個節日被不少人賦予了新的色彩,那便是中國的情人節。

七夕節對很多人而言,就是情侶之間吃個燭光晚餐,看場電影,送個鮮花,我說愛你,你說我也是,接著開個房。當各種商家、媒體以“中國的情人節”為主題來宣傳和包裝七夕節的時候卻早已忘記了這個從銀河兩岸閃閃發光的兩顆星,到被人們賦予了一個悲歡離合故事傳統節日背後的文化內涵。

七夕,絕對不應該是情人節。

七夕節又稱乞巧節,起源於大家所熟悉的牛郎和織女的傳說。

“大河之東,有美女麗人,乃天帝之子,機杼女工,年年勞役,織成雲霧絹縑之衣,辛苦殊無歡悅,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憐其獨處,嫁與河西牽牛為妻,自此即廢織紝之功,貪歡不歸。帝怒,責歸河東,一年一度相會。”關於牛郎織女最早的記載,見於南北朝任昉所著的《述異記》。

在中國古代,七夕與愛情無關。七夕節又叫做乞巧節,乞巧節,顧名思義就是家裡的姑娘向織女乞求心靈手巧。乞巧的方式,不同地區各有不同。穿針引線,小物品競巧是最常見的乞巧方式,也是最早有記載的。《西京雜記》說:“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具習之。”

漢朝的七夕節,有登樓曬衣的民俗。家家戶戶在這一天,都會把衣物拿到戶外曬。但這習俗到了魏晉卻開始變了味,成了土豪們炫富顯擺的日子。土豪紛紛把家裡的綾羅綢緞晾曬出來,屌絲們自然不意思把地攤貨晾出來。於是,仕族文人開始把家裡的書曬出來。南朝宋劉義慶的《世說新語》就描述了有一人“七月七日出日中仰臥”曬書,自謂滿腹詩書的故事。

隨著時間的推移,歷代的七夕節也不斷髮展演變增添新的內容。文*革時期,傳統節日的文化活動,被斥之為封建迷信。除了清明節以外,所有的傳統節日都被取締。七夕節在內的傳統節日遭受巨大的破壞,承襲上千年乞巧活動被中斷。文*革結束後,傳統節日滿滿地迴歸大眾視野。只是,經過的10年浩劫的侵襲,再難重拾舊日的風致。傳統的過節方式,文化生活大眾文化中漸行漸遠,只剩些模糊的背影。

在今天,同是中華文化圈的日本、韓國依舊在存在著七夕節。

七夕的風俗在奈良時代已由中國傳入日本。日本在明治維新後把七夕的日子,由中國農曆七月初七改為公曆的七月七日,不過還是有少數地區繼續沿用中國農曆七月初七。韓國的七夕節,和中國大一樣,都為農曆七月七。

值得一提的是,七夕節在日本和韓國都沒有成為情人節,反而保留著最傳統的節日方式。

日韓都延續了乞巧的風俗和習慣,都是在祈求姑娘們能心靈手巧。這一天,日本人用五在詩箋上寫下願望和詩歌,然後掛在院內的小竹子上。在韓國,年輕的姑娘們把瓜果放在桌子上磕頭祈求,讓女人們織布的手藝越來越好。

相較於日韓對中國這個傳統節日的繼承,再看看把傳統節日包裝成情人節的我們,是否感到慚愧呢?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我們失去的有多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