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1 骨關節病變原因有哪些?四大潛在因素需留心

骨骼是人體的重要組成成分,在運動功能方面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於多種因素的相互作用,機體功能易出現退化,導致骨關節出現病變,進而引發骨質增生、關節炎、滑膜炎等各類關節疾病,其出現常伴有疼痛症狀,常讓患者倍感不適。因而在骨與關節方面,切莫忽視其健康狀況,而是應時刻警惕病變的出現。

骨關節病變原因有哪些?四大潛在因素需留心

骨關節病變原因有:

一、年齡因素。機體功能隨著年齡的增長髮生退化為自然規律,骨關節處也在所難免。主要表現為關節軟骨面的老化、滑液分泌的減少、關節內軟骨的剝落等,相應的退行性病變會引起相應的骨關節疾病如骨關節炎、滑膜炎、骨質增生等等。年齡因素無法控制,但可通過平時的飲食及運動加以預防,以延緩骨關節病變出現的時間。

二、體重因素。肥胖是機體不健康狀態的反映,其不健康不僅體現在外觀上,還會對機體的諸多器官造成過重的負荷,骨和關節即為典例。肥胖者體重超出正常範圍,會給骨骼、關節造成不必要的負擔,且其所施加的壓力會是體重正常者的好幾倍,長期予以骨與關節過重的負荷,容易造成骨關節的損傷,進而加快骨關節病變。因此,體重因素也是骨關節病變不容忽視的其中一點。為了身體處於更加健康的狀態,對體重的控制是必不可少的。

骨關節病變原因有哪些?四大潛在因素需留心

三、外傷所致。骨關節損傷在生活中十分常見,多半為運動性損傷。如若外傷出現初期沒給予及時的處理及治療,很容易落下病根,反覆治療卻難以痊癒,在此過程中還會導致併發症如關節炎症的出現。特別是年輕時遭遇的損傷,如若處理不當,很可能會加快骨關節病變的過程,導致“未老先病”。

四、疾病所致。部分疾病會誘發骨關節病變的出現,糖尿病即為典例。糖尿病患者體內血液所含糖分過多,其會與體內部分蛋白質結合,使其變性,進而導致關節內和附近骨質結構的改變,繼而出現韌帶鬆弛、軟骨軟化及脫落,反覆持續,易導致骨關節病變。

骨關節病變原因有哪些?四大潛在因素需留心

疼痛是骨關節病的普遍症狀,其所造成的痛感有時能讓患者“痛不欲生”,嚴重影響平日的正常生活。因此對於可能引發骨關節病變的潛在因素應多加註意,並加以預防,以緩解骨關節病變的出現。

指導專家:王健(頭條號:骨科王健醫生),副主任醫師,副教授,南方醫院關節與骨病外科副主任,廣東省醫學會關節外科學分會副主委。

專長:骨關節炎和股骨頭壞死的階梯治療,在微創髖膝關節置換手術方面經驗豐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