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4 毛主席重視的三樣東西是什麼?

“有三種東西即糧食、棉花、煤油,這是幾十年來入口貨的大宗,中國的外匯主要買這些東西。只有這三種東西靠自己,經濟建設問題才能徹底解決。”毛主席在講話中還列舉了清朝皇帝、北洋政府、國民黨政權對這三種東西的漠視,成為政權垮臺的重要原因之一。

毛主席重視的三樣東西是什麼?

毛主席曾專門打聽“的確良”

原國家計委主任陳錦華曾長期在紡織工業部工作。他生前給我不止一次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毛主席到地方視察都是乘火車專列,到了一個地方晚上也住宿在專列上,但允許身邊工作人員進城觀光購物,回來向他講述見聞。有一次,一位女工作人員回來較晩,毛主席問她為什麼回來晚了?她說,今天遇到百貨商店賣的確良褲子,她排隊買了一條,買的人多,所以回來晚了。毛主席問,的確良是什麼?為什麼那麼多人買?她說,的確良洗了不發皺,褲縫不用熨就有,還耐磨耐穿。

毛主席回到北京後找周恩來總理說,聽說有一種的確良的衣服,老百姓都喜歡買,為什麼不多生產點?周總理回答,我們國家還不會生產。毛主席問,買人家技術和設備來生產行不行?周總理說,那可以。後來,國家集中了當時十分寶貴的外匯,進口了生產維尼龍化纖的設備,1972年開始了中國的化纖生產。四川維尼龍廠、南京化纖廠等都是那個時期建設的項目。

陳錦華主任說,他沒法核實這個故事的真偽,但很快紡織部收到了一份國務院文件,這個文件裡很多篇幅談到的確良,所以陳錦華主任認為,這個故事還是可信的。後來陳錦華主任擔任全國政協副主席後出了一本書,書名是“國事記述”,書中記載了以上的故事。

這本書出版後他贈給我一本,我給他回信也講了一個故事:

上世紀90年代,我任國家計委投資司副司長。有一次到安徽去,安徽省政府的一位秘書長跟我講說,在80年代初,穿衣問題還十分困難,多數人都穿打補丁的衣服,紡織原料仍以棉麻天然纖維為主,化纖是緊俏的產品。當時,從日本進口的化肥用完後,將尼龍的包裝袋清洗一下,染成藍色,做成勞動布褲子,由於尼龍耐磨,這樣的褲子也只能是公社幹部才能買到,8塊一條。農民有氣,編了個順口溜:“鄉里大幹部,八塊買條褲,前面是日本,後面是尿素,褲襠含氮百分百,屁股淨重四十五。”(尿素一袋45公斤,包裝袋染後字跡仍依稀可見)

這可能是個段子,但反映了當時穿衣問題的困難。現在即便是在災區,也很少看到穿打補丁的人了。中國曆朝歷代都沒能解決全體老百姓的穿衣問題,唐詩中就有“出入無完裙”的詩句。60年代“四清”運動時,我到北京郊區密雲縣的塘子公社,就在與北京近在咫尺的山區,那裡不少結了婚的女子幹活時上身不穿衣服。在董必武回憶進北京途中看到的貧困景象也講到了這個情況。70年代,我在陝西秦嶺山區參加三線建設,那時農民靠用雞蛋換幾尺布票。我們這代人沒有誰沒穿過打補丁的衣服,當年我們離家上學,補衣服、補襪子是生存的基本功,現在年輕人已經無法體會。

烏吉苗寨婦女楊秀芝在非遺傳習所裡進行蠟畫。貴州省榕江縣塔石鄉烏吉苗寨是中國文化藝術之鄉,其苗族刺繡、苗族蠟染、苗族百鳥衣等民間技藝均被收錄進國家或貴州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新社記者賀俊怡攝

穿衣曾與吃飯爭搶土地

2014年9月16日,陳錦華老主任在人民日報發表文章《新中國是怎樣實現糧食、棉花、煤油靠自己的》。文中一開頭寫道:1950年4月12日,毛澤東主席在第一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會擴大的第四次會議的講話中指出:“有三種東西即糧食、棉花、煤油,這是幾十年來入口貨的大宗,中國的外匯主要買這些東西。只有這三種東西靠自己,經濟建設問題才能徹底解決。”毛主席在講話中還列舉了清朝皇帝、北洋政府、國民黨政權對這三種東西的漠視,成為政權垮臺的重要原因之一。

陳錦華主任在文中指出:2013年中國人口已增加到136072萬人,為1950年5.5億人的246.53%。2013年中國生產的糧食為1950年的4.55倍,遠遠大於人口增長的2.46倍。中國的糧食自給率高達99%,用全球8%的耕地面積,養活了全球21%的人口。這是了不起的成就,是多少個朝代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問題。

糧食問題的解決大家都關注到了,穿衣問題的解決沒有解決糧食問題講得多,但同樣是最了不起的成就之一。1972年,中國引進石油化纖技術裝備,當年化纖總產量佔全部紡織原料的5.5%。到2013年,化纖產量達到4121萬噸,佔全部紡織原料的比重高達80.4%,成為世界第一化纖生產大國。不僅解決了14億人口的穿衣問題,還岀口到全世界227個國家和地區,出口量佔全球紡織服裝貿易總額的38%。這是多麼了不起的成就。解決全國這麼多人口的穿衣吃飯問題,還能向全世界提供紡織品,功莫大焉!我們要記住老一輩創業之艱難。

陳錦華主任的這篇文章講清楚了中國靠什麼來解決14億人口的穿衣問題。上世紀70年代前,中國的紡織品全部靠棉、麻、絲等天然纖維,要和糧食爭地,有限的土地資源要解決吃飯問題,又要解決穿衣問題,不堪重負。而現在化纖佔全部紡織原料的80.4%,棉、麻等天然纖維只佔一個小頭,這是解決中國穿衣問題的根本,也就是說解決中國的穿衣問題要感謝石油化學工業。

化纖裝備國產化是關鍵

1976年,文化大革命結束。中國開始轉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在最初引進的13套重大裝備中有幾項涉及到石油化工的化纖產品。例如,遼陽化纖廠、江蘇儀徵化纖廠。1991年,我在擔任國家計委投資司原材料及加工工業處處長時,儀徵化纖廠是我國最大的化纖生產企業,廠長任長俊是從遼陽化纖廠調來的,後來相繼擔任紡織部副部長、中石化副總經理。當時,儀徵化纖廠是9個單元,每個單元6萬噸聚酯生產能力,以後改造提升到9萬噸。聚酯所需的原材料精對苯二甲酸(PTA),由鄰近隸屬中石化的揚子乙烯的一套年生產能力22.5萬噸的PTA裝置提供。在當時,22.5萬噸PTA和6萬噸聚酯均屬最大規模,設備全部靠進口。那時聚酯和長絲、短絲都是市場的緊俏貨。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各地上了一批6萬噸聚酯和22.5萬噸PTA項目。例如,浙江紹興的地方國營企業浙化聯,湖南湘潭聚酯和海南省海口聚酯等,這些企業曾經輝煌一時,可惜的是,後來在發展大潮中裝置顯得落後,有的破產了。這段時期,外商投資的化纖原料企業也紛紛建設起來,例如珠海美國阿莫科公司的22.5萬噸PTA(現在歸BP公司了)、廈門的臺資企業翔鷺等。一批民營的化纖企業也成長起來,並且以江浙一帶居多,例如浙江榮盛石化、浙江恆逸化纖、江蘇三房巷等。後來一些民營化纖原料生產企業居然超過了國有大企業,當年鼎盛一時的儀徵化纖已經不再是行業的龍頭老大。而民營企業浙江恆逸的聚酯年生產能力達到370萬噸,超過了儀徵化纖。

在這個發展過程中,生產裝置的國產化和生產規模的大型化起了重要作用。在1999年之前,60條聚酯生產線全部是引進的,後來大力抓了化纖裝備的國產化,單套聚酯的生產能力可達30萬噸,僅國產化後價格的降低就至少為企業節省1000多億元的投資。同時,還向印度出口了900噸/日生產能力的聚酯裝備。

2002年,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撥專款支持作為聚酯原料的PTA的國產化研發,我國已經成功研製了年產百萬噸級的生產裝置,最大可達到年產150萬噸,設備價格降低了40%。民營的逸盛石化成為世界上最大的PTA生產商,年生產能力達到1350萬噸。

中國一躍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化纖生產國,同時也是化纖設備的重要生產國,這才使化纖佔了全部紡織原料的80.4%,不再與糧爭地。

這是我國石化工業為解決14億人口穿衣問題做出的貢獻,也是一代紡織人和石化人篳路藍縷拼力奮鬥為祖國富強做出的奉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