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1 「心聲」“中國好老師”呼秀珍:幾多知心話 想對黨訴說

「心聲」“中國好老師”呼秀珍:幾多知心話 想對黨訴說

「心聲」“中國好老師”呼秀珍:幾多知心話 想對黨訴說

呼秀珍,1944年12月生,中共黨員,陝西咸陽市道北中學特級教師,全國道德模範。1965年工作至今,呼秀珍堅守講臺50餘年,沒耽誤過學生一節課,沒放棄過一個調皮學生,沒收過一分錢補課費。她在道北中學連續當了27年班主任,所帶班級均被評為優秀班、文明班。她也被稱為“永不退休的雷鋒”。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父親在“文化大革命”中的冤案得以平反昭雪,我調入咸陽道北中學任教。從此,我把“文化大革命”帶給我的巨大打擊和心靈創傷,全部封存在過去的記憶裡;把對黨的感激之情,都化作教書育人的實際行動。歲月匆匆40載,幾多艱辛,幾多坎坷,幾多奮鬥,幾多收穫,幾多知心話,想對黨訴說。

「心声」“中国好老师”呼秀珍:几多知心话 想对党诉说

2017年11月,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期間,全國道德模範呼秀珍(左)接受中國文明網專訪。中國文明網 張慧磊攝

40年,入黨心願終實現。

我叫呼秀珍,是陝西延川縣人,父親是1934年參加革命的老黨員。受父親影響,我不滿18歲就向黨組織遞交了第一份入黨申請書。但是,當“文化大革命”波及到我們呼家時,我一下子從大家羨慕的“紅色後代”一落千丈。因為這樣的家庭背景,為了入黨,我先後寫了9份入黨申請書,苦苦追求了23年。期間,我有過痛苦、委屈、困惑、掙扎。是父親堅定的政治信念,教我選擇了堅持。於是我下定決心:“未進黨的門,先做黨的人;進了黨的門,永做黨的人。”終於,我在1985年,41歲的時候,入了黨。來之不易則倍加珍惜,“用一生的努力乃至生命,來珍惜和捍衛共產黨員的神聖稱號”,是我對黨的莊嚴承諾。

入黨33年來,我牢記黨的宗旨,自覺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工作努力,嚴於律己,不怕吃苦,不怕吃虧,被評為陝西省“優秀共產黨員”。讀《梁家河》的時候,當我讀到習近平同志因為“文化大革命”影響,先後寫了10份入黨申請書時,相似的遭遇使我感同身受,淚流滿面。我更下定決心,在有生之年,堅守信仰,為黨旗增輝。

40年,教書育人志愈堅。

從1978年調入道北中學至今整整40年,我擔任了學校的初中語文老師和班主任。在幾十年教學中,我給自己定下了規矩,要堅持做到四個“認真”:認真備好每一節課,認真上好每一節課,認真批改每一本作業,認真進行教學反思。如講小說《夜走靈官峽》時,我翻閱了大量修建寶成鐵路的資料,精心設計了《放聲謳歌鐵路美》的學生演講,編了四句順口溜:“當代作家杜鵬程,《保衛延安》最著名,小說《夜走靈官峽》,選自《光輝的里程》。”這樣,原本枯燥難記的文學常識,讓學生能在一分鐘內記住。再如,“老舍原名舒慶春,字是舍予北京人,著名作家作品多,駱駝祥子茶館等”,為了蘊含信息更豐富,我查閱很多資料,修改很多次,編了很多這樣的順口溜。我的學生們說,在一篇新課文準備開授前,呼老師成了“導演”,他們則成了“演員”。他們說:“呼老師的語文課是快樂的語文課,而快樂的語文課收穫的不僅是好成績,更重要的是我們綜合素質的提高。”而這,或許正是語文教育的真諦之一。

「心声」“中国好老师”呼秀珍:几多知心话 想对党诉说

呼秀珍的課堂是快樂的課堂。圖片由呼秀珍提供

「心声」“中国好老师”呼秀珍:几多知心话 想对党诉说

“我愛課堂,因為課堂就是我的崗位。”呼秀珍最喜歡的就是在課堂中和學生們交流。圖片來源:咸陽文明網

在道北中學連續當班主任的27年中,我帶的班也連續27次被評為優秀班、文明班。由我定期給青年教師傳授經驗、答疑解惑,也成為道北中學的“保留項目”。1999年,由於教學上的突出貢獻,組織破例允許我推遲3年退休。2002年,學校又返聘了我。我還像過去一樣,按時上下班,哪裡需要,就會出現在哪裡。

我愛我的學生,一個都不放棄。我的學生李鵬患先天性視神經萎縮,視力僅有0.1。初中三年裡,我為他安排了最好的座位,組織了12人的學幫小組,帶他參加春遊,給他講身殘志堅青少年的故事,讓他從小樹理想、懂感恩、勤學習、愛勞動。現在的他,是一名社區按摩醫生,他也像我愛他一樣,關愛著他的每一個病人。我至今記得2012年春節,鵝毛大雪中,李鵬敲開了我的家門說:“老師,我結婚了,來給您磕個頭。”李鵬接著跪下,重重地磕了一個頭。我當時熱淚奪眶而出,我為學生付出了一點點,但收穫卻那麼多。如今,在學校《春華》文學社裡,我又開始帶起了李鵬的兒子。我指導小傢伙寫作,指導他朗讀,他在各種比賽中連連獲獎。多好啊!教育就是這樣,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園丁勤耕耘,桃李滿天下!

40年,愛的火炬永相傳。

從1999至2017這18年裡,我利用雙休日、寒暑假,應邀赴全省各地作師德報告、勵志報告、道德大講堂等共計1047場次,聽眾達30萬人。我不講條件、不計報酬、不拿講稿,用真情講述感動了許多人。其中,我連續4年走進咸陽市特殊教育學校,為全校師生作《紅領巾大講堂》公益講座。在這裡,我資助了兩名聾啞學生,每人每年1500元,直到幫他們完成學業。我的小外孫女林如歌說要學習姥姥,於是她用自己的零花錢資助了一名聾啞學生,奉獻了一份愛心。

“兒子和我打‘冷戰’怎麼辦?”“老師冤枉了孩子怎麼辦?”“17歲女兒上大學,我不放心怎麼辦?”……《咸陽日報》開闢了“呼老師家庭教育諮詢室”專欄,由我針對性地解答家長們提出的教育孩子中遇到的各種難題與困惑。許多家長打來電話,感謝我這位只在報紙上看到名字而並未謀面的“呼老師”。而我,只想用愛心惠及千萬家庭。

「心声」“中国好老师”呼秀珍:几多知心话 想对党诉说

“全國道德模範呼老師工作室”的一角。咸陽文明網 周洵 攝

一個人的力量始終是有限的,只有將大家的力量匯聚在一起,才能發揮更大的作用。今年4月,咸陽市首個“全國道德模範呼老師工作室”在渭城區文匯辦揭牌,我和志願者羅玉玲、“咸陽好人”李永田等模範好人們組成服務團隊,定期坐班,熱情接待來訪群眾,幫助他們解決難題,當好貼心人。他們說,有煩惱,不煩心,道德模範“坐診”出“妙方”,傳遞愛,接地氣。

40年,普通家庭不平凡。

我和雷鋒是同時代人,我是唱著《學習雷鋒好榜樣》長大的。因此,雷鋒精神在我們一家三代中傳承了半個多世紀。1978年我剛調入學校時,我家是有兩個女兒的4口之家;而今,我們家是有9口人的全國文明家庭、全國最美家庭。我的丈夫是退休工人,大女兒、女婿是人民警察,小女兒、女婿是軍人,除了兩個外孫女在上學,一個外孫還小,我們家六人都是共產黨員。愛黨愛國、愛崗敬業、助人為樂的雷鋒精神,也是我們家淳樸的家風。

「心声」“中国好老师”呼秀珍:几多知心话 想对党诉说

呼秀珍的家庭被評為全國文明家庭、全國最美家庭。圖為呼秀珍全家福。圖片由呼秀珍提供

「心声」“中国好老师”呼秀珍:几多知心话 想对党诉说

2015年,呼秀珍和大女兒郭巧作為全國先進人物,共同受邀赴京參加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閱兵觀禮。圖片由呼秀珍提供

74歲的我,至今仍然受聘於道北中學。從教53年,我沒有因個人生病或私事請過一天假,沒耽誤過學生一節課,沒放棄過一個調皮學生,沒收過學生一分錢的補課費。我的一家人也把平凡的工作崗位作為實現人生價值的舞臺。我的兩個女兒,都有了在各自系統被全面推廣、以她們名字命名的工作法,成為行業標杆,全家有五人被評為省部級勞模與先進工作者。我家也被譽為“呼秀珍雷鋒式家庭”,在陝西省思想道德及精神文明建設中起了積極引領作用。我5次受到習總書記親切接見,我和女兒共同受邀一起觀禮了“9.3”大閱兵,心裡充滿感恩與感動。“呼秀珍雷鋒式家庭”報告團在陝西省巡迴報告反響強烈,《愛滿人間——呼秀珍和她的雷鋒家庭》展室,6年來接待參觀者5萬餘人。

改革開放40年,我從一名進步青年成長為優秀共產黨員,從一名只有高中學歷的教師成長為中學特級教師,從一名普通公民成長為全國道德模範,唯有時不我待,只爭朝夕,才能不負時代,不負今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