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美軍能輕鬆擊潰薩達姆幾十萬軍隊,為何遲遲不願出兵敘利亞?

婷婷的美麗新世界


美軍能輕鬆擊潰薩達姆幾十萬軍隊,是因為伊拉克在國際社會上比較孤立,沒有國家支持他。所以,美軍才如此肆無忌憚的出兵伊拉克。而敘利亞就不一樣了,敘利亞有盟友,俄羅斯直接軍事介入。美國要想出兵,也會掂量一下後果,到底能不能在短時間內獲勝。如果不能,只能找代理人戰爭了。所以,美國就支持敘利亞反對派對抗敘利亞的政府軍。

敘利亞能堅持這麼久,就是有俄羅斯作為靠山,不然阿薩德政權早就垮臺了。敘利亞政府根本沒有能力打持久戰,打仗要人力物力,軍隊需要大量補給。沒有補給這麼多軍隊吃什麼,武器彈藥都要花錢。而敘利亞有俄羅斯的支持,堅持幾年不倒,這是有原因的。

美國人也不打沒有把握的仗,美國名義上是軍事第一,經濟第一。但是打仗也需要人,需要付出生命的代價。美國人是民主國家,人權看得非常重要,總統敢貿然出兵的。如果美國直接出兵敘利亞,在沒有其他大國介入的情況下,美國可以輕鬆碾壓敘利亞。但是有俄羅斯這樣的軍事強國介入,美國就沒有那把握,在短時間將敘利亞政權推翻。現在,俄羅斯直接出兵,美國在出兵也就是公然和俄羅斯直接軍事衝突,美國政治家們也會衡量後果的。

有人說敘利亞的石油不夠多,所以美國不願意打敘利亞。其實,這不是主要的原因,美國的人命太重要,他們不敢輕易拿美國士兵的人命去做交易。曾經美國出兵伊拉克和利比亞,都是沒有第三方軍事介入。所以,美國很快就把這兩個國家幹掉了。說白了,敘利亞是西方和俄羅斯的政治博弈場所。沒有俄羅斯的軍事介入,敘利亞早就完蛋了。以前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的經歷,美國應該沒有忘記。美國不出兵,也是這個原因。


謀士說


美國可以輕鬆擊潰薩達姆數十萬大軍,但是同樣的模式不可能在敘利亞複製,美國沒有全面介入的機會,鉅額軍費美國也要認真考慮一下。


美國當然想控制敘利亞,但是俄羅斯和伊朗已經向敘利亞派出了大量的地面部隊,美國已經失去了先機,貿然全面出兵,等於與俄羅斯正面戰爭,戰爭規模難以控制,美國也不願意看到這一點。

美國不能出兵敘利亞,當然也沒有必要,美國正在努力把敘利亞變成無底洞,通過支持敘利亞反政府武裝,美國把俄羅斯拖進去,敘利亞政府軍經濟收入不穩定,俄羅斯已經投入了數十億美元,甚至就在九月份,敘利亞還向俄羅斯請求5000噸小麥的支援。



美國通過敘利亞戰場消耗俄羅斯的經濟實力,這比在俄羅斯家門口進行軍事演習有用多了。

第二點,經濟原因,大炮一響,黃金萬兩,整個伊拉克戰爭當中,美軍的勢如破竹是依靠先進的武器裝備完成的,武器越是先進,價格越昂貴,根據《世界上下五千年》記載,美軍所花費的軍費是7630億美元。現在美國顯然不願意花這份錢。


戰後的伊拉克並不是統一穩定,各民族,各個政黨都有自己的訴求,甚至薩達姆的女兒要競選總統,如果當選,美國的努力很可能白費。

美國出兵敘利亞,結果難免不會與伊拉克一樣。


視野新觀


美軍完全具備擊潰敘利亞政府軍的能力,但不全面進攻,一是師出無名,二是擔心和俄軍全面開戰。

從兩國軍事實力來看,海灣戰爭前薩達姆統治的伊拉克完全碾壓敘利亞,即使在2003年伊拉克戰爭前,薩達姆的軍事力量也是和敘利亞全國兵力相當,更何況現在敘利亞陷入內戰,政府軍人員、裝備損失很大。

美軍能夠在1991年迅速擊敗薩達姆的百萬大軍,在2003年迅速令薩達姆的數十萬大軍崩潰。如果真的發動全面進攻,也確實可以很快打垮巴薩德的敘利亞政府軍。但美國未能這麼做,主要是兩方面原因。

第一個原因,美國缺乏全面出兵的藉口。

美國作為當今世界一哥,不但實力領先全球,而且做事也都要找冠冕堂皇的藉口,這樣對內可以跟民眾交代,對外可以在國際上說得出口。

1991年打薩達姆,那是因為薩達姆入侵科威特激起全球公憤,在聯合國授權下進行的正義行為。

2003年打薩達姆,雖然美國繞開了聯合國自己動手,但好歹當時藉著“薩達姆有違禁武器”和“薩達姆包庇恐怖分子”這兩個藉口。雖然此後都證明是謊言,但至少當時拿去說還稱得上理直氣壯,尤其在美國民眾正為911恐怖襲擊而憤怒傷感的時候。再說,薩達姆本人當年入侵科威特名聲已經臭了,又確實是個獨裁者,不但在兩伊戰爭中用毒氣殺死上萬伊朗軍民(在美國支持下),還曾在同期用毒氣殺死庫爾德人。美國打他,法理上站不住腳,但感性上還是能得到很多人認可的。

而巴沙爾.阿薩德就不同。雖然阿薩德家族也是父死子繼,而且同樣被美國扣上血腥獨裁的帽子,但整體名聲比薩達姆還是要好不少。敘利亞這幾十年除了和以色列打仗,沒有入侵過別國,也沒有薩達姆這樣惡劣的大批屠殺記錄。巴沙爾本人是2000年才當政,之前在歐洲當牙醫,見過世面,也比較會做人。他當政後採取了一些改革措施,放寬言論,整體來看比薩達姆開明得多。

這樣一個人,美國可以噴他口水,可以扶持代理人打他,可以派少數部隊進入敘利亞,但要全面開戰還是阻力比較大。看看美國用巡航導彈炸巴沙爾,還要千方百計找出“敘利亞政府軍又用了化學武器”的藉口(雖然是個一看就知道撒謊的藉口),可知美國在這方面還是很謹慎的。


第二個原因,美國擔心和俄國全面衝突。

雖然敘利亞政府軍的實力不比伊拉克軍隊強大,但是巴沙爾相對薩達姆,可以說“得道多助”了。巴沙爾手下的什葉派部隊,對其的忠誠度遠超過伊拉克軍隊對薩達姆,後者在2003年幾乎是閃電般地崩潰了,很多直接倒戈或投降。巴沙爾的什葉派盟友,如伊朗、黎巴嫩什葉派和伊拉克什葉派政府等,對巴沙爾的支持力度都很不小。當然,這些力量雖然足以幫助巴沙爾穩定其面對叛軍時的陣腳,在美國看來都不值一提。真正讓美國需要掂量再三的,是巴沙爾背後的俄羅斯。

俄羅斯對巴沙爾的支持,主要源自俄羅斯在敘利亞的戰略意義,以及巴沙爾本身也是個可造之材。現在俄羅斯雖然整體實力遠不如美國,但其全球第二的軍力還是不可小看。美國如果在敘利亞與俄羅斯全面衝突,雖然能夠獲勝,也要付出不小的代價,更別提俄羅斯還有數千枚核彈。這就決定了一旦俄羅斯出手,美國只能把武裝力量投入控制在有限範圍內。雙方通過打代理人戰爭,或者小規模特種兵衝突的方法暗自掰腕子。這不是一場掀桌子的較量,而是一場彼此試探、迂迴的對弈。


實際上,巴沙爾以區區敘利亞,能從美帝的雷霆萬軍下保全,正是靠了這內外雙修。自助者天助之。


巴山夜雨涮鍋


講真,不管對當年的伊拉克軍隊,還是現在的敘利亞軍隊,美軍都佔據壓倒性優勢,只要願意出兵,美軍僅僅用腳尖就能踹到巴沙爾政權,但美軍為何就是不出兵呢?原因就在於,這根本不是一個軍事問題,而是一個政治問題。

當年的薩達姆出兵佔領科威特,不僅跟兩伊戰爭中一直支持自己的阿拉伯國家翻了臉,而且幾乎是犯了眾怒,對海灣政治局勢的破壞,影響了世界原油供應,誰也不想讓薩達姆這個狂徒掐住世界能源供應的命脈,因此,美國領導的多國部隊是一呼百應,蘇聯和中國等國也是隔岸觀火,放手打就是了。

但敘利亞就不一樣了,雖然巴沙爾被美國等國恨之入骨,但其有靠山啊,伊朗還不算啥,關鍵是俄羅斯,雖然俄羅斯在敘利亞打的十分艱難,鉅額的軍事支出和複雜的國內外軍事形勢,讓莫斯科現在騎虎難下,但俄國人不走,至少是莫斯科不同意,美軍還真不敢斬首巴沙爾,要知道,現在美國領導的西方,跟俄羅斯的緊張對峙僅次於冷戰,一旦美國飛機將炸彈投到駐敘俄軍頭上,誰知道現在已經內外交困的普京大帝會幹出什麼來。

另一方面,比起直接打擊敘利亞軍隊需要花費的,動輒數百億美元的鉅額軍費來說,美國現在給敘利亞民主軍等敘利亞反對派的援助,總額一年不過幾億美元,頂多幾十億美元,花小錢辦大事兒,敘利亞政府軍現在在苦苦支撐,俄羅斯和伊朗,本身經濟就困難,還要在敘利亞消耗大量資金,美國的策略十分成功,消耗俄羅斯和伊朗國力的同時,這兩國民眾對政府不關心國內經濟和百姓福利待遇,卻花費鉅額資金在遙遠的敘利亞,本身就已經十分不滿,天知道哪一天會變成一場革命,將莫斯科和德黑蘭的獨裁政權推倒呢?

有時候,達到目的並不需要動刀動槍,軟刀子有時候更致命。


深遠防務觀察




伊拉克當初的形勢和現在敘利亞的形勢是兩回事。

伊拉克最初是美國的小弟,在美國的武裝和慫恿下幫美國火中取栗,跟伊朗打了八年的兩伊戰爭。薩達姆當時入侵科威特也是打錯了算盤,以為美國充其量嚷嚷幾句,不會真的收拾自己這個美國在中東的馬仔。



誰知道他一侵略科威特就捅了馬蜂窩,因為科威特這個中東油桶是美國的掌上明珠,可不會允許誰從嘴邊奪去。而且中東大局一直是美國在主持,在沙特阿拉伯等盟友及那幫石油土豪眼巴巴的求助下,他不得不出來維持秩序,主持公道。


再說科威特也不讓他白乾,不但花錢遊說,所有軍費全部買單,科威特啥都缺,就是不缺錢。這一仗美國打下來賺的盆滿缽滿。

由於伊拉克本來是美國的小弟,跟蘇聯關係一直不好,跟伊朗又打的不可開交,我們當時力量弱小,又奉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本來就反對侵略。薩達姆一動科威特,身邊的盟友人人自危,一下都變成了敵人,整成了孤家寡人。所謂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就是這個道理。所以歐美收拾他的時候全是看熱鬧叫好的,連個勸架的都沒有。



美國二次打伊拉克時,蘇聯變成了俄羅斯,俄羅斯自己車臣那個爛攤子都還沒有收拾完,又要著力國內穩定和經濟建設,那個時候俄羅斯的軍力還處在輸血恢復階段,薩達姆又變成了窮光蛋,而且小布什擺明了態度,老子說打就要打,不怕死的就來,要麼是朋友要麼是敵人。伊拉克那些年也沒有增加什麼朋友,局面比海灣戰爭也好不到哪裡去。在美國繞開聯合國痛揍伊拉克時,有人口頭勸架,但沒人出力拉架。


敘利亞就不同了,敘利亞並沒有招誰惹誰,是歐美到處搞顏色革命,為了這個模式的成功非要拔掉巴沙爾這個釘子戶,在道義上敘利亞是受害者。歐美不是主持公道,而是制度輸出和侵略。

其二敘利亞局勢從一開始背後就有大國影子,伊朗、俄羅斯是敘利亞堅定的盟友,俄羅斯軍力也基本上滿血復活了。當年伊拉克離我們很遠,他的顛覆對我們影響沒有那麼大,而且也沒有人預料到伊拉克會成為恐怖分子的溫床,變成現在這個樣子。



但是敘利亞離大家都近了,而且妄圖顛覆敘利亞政府的武裝分子本身就是恐怖分子,如果敘利亞失去穩定,我們就要面對身邊出現恐怖分子輸出中心的危局,所以從戰略安全來講我們和俄羅斯都不會接受這個結果。


於是在敘利亞政府的邀請下,俄羅斯和伊朗合法出兵幫助敘利亞解決國內亂局,美國這個時候進攻敘利亞,道義上站不住腳,還要面對俄羅斯,直接跟俄羅斯衝突,那將是一場無法預估的災難。最起碼,美國老大的江湖地位必將不保,這是美國那幫習慣了指手畫腳的政客們最無法面對和接受的。

所以美國在普京的高超政治手腕的耍弄下喪失了最佳出兵時機,被俄羅斯搶了先手,便再也無法赤膊上陣、長驅直入了。


謝金澎


美國在冷戰結束後,有著一超獨霸的地位,其國際影響力以及軍事實力都很強大。讓讓美國自信心膨脹過度,在阿富汗戰爭之後,美國又將戰火燒到中東的伊拉克。自入侵科威特後,薩達姆·侯賽因掌握的伊拉克政權就與美國關係徹底鬧掰了,被美國人視為眼中盯,一定要徹底推翻其政權。

為了能顛覆伊拉克政權,美國提前做了大量的輿論鋪墊,用並不靠譜的所謂伊拉克有大規模殺傷武器的情報,不顧國際社會上許多國家的反對,悍然對伊拉克發動戰爭。2003年3月20日,美、英再加上澳大利亞和波蘭部分軍隊,只用一個多月就全面控制伊拉克。12月14日,薩達姆被美軍抓捕;2006年12月30日,薩達姆被處以絞刑,這位中東政治強人就此謝幕。

成功推翻薩達姆政權一度令美國人極為振奮,美國人所規劃的“大中東民主計劃”,似乎有了實現的可能。但伊拉克在被美國軍事佔領後,原來薩拉姆手下的伊拉克軍人因得不到美國以及伊拉克新政權的信任,沒法掙錢養活家人,不少人因此加入了反美武裝。混亂的伊拉克戰亂不斷,成為基地等恐怖分子滲透、擴充勢力的大本營。

美國在阿富汗和伊拉克連續打了兩場反恐戰爭,美軍可以迅速打垮成建制的敵軍,但無法徹底消滅反美武裝。美國與恐怖分子戰爭了十幾年,取得的成效很有限。近幾年,中東地區地區的混亂局面,反而導致恐怖勢力得到快速擴張。為了打贏反恐戰爭,美國投入了大量的兵力,花費了大量‘軍費,仍然無法解決問題,深陷戰爭泥淖的美軍早已經深感疲憊。

2010年開始,中東地區爆發“阿拉伯之春”運動,多個國家領導人被趕下臺。自北非的突尼斯之後,這股風潮又吹向利比亞、埃及、敘利亞等國。統治埃及近三十年的穆巴拉克總統被迫下臺;利比亞的卡扎菲被推翻,在逃跑的路上被抓,武裝分子將其直接槍殺;敘利亞也很快陷入到內戰,之後又成為恐怖分子伊斯蘭國武裝IS的大本營。

敘利亞政府軍在戰爭中損失嚴重,差點就支撐不住了。關鍵時刻,俄羅斯出手對巴沙爾政權提供了及時而有力的支持。俄軍調動幾十架戰機對伊斯蘭國武裝組織進行軍事打擊,徹底扭轉了敘利亞戰爭的戰場形勢。敘利亞軍隊得到俄軍的配合,成功收復了敘利亞大片國土。伊斯蘭國武裝也基本上被消滅,原來岌岌可危的巴沙爾政權也得以穩固。

美軍輕鬆擊潰了伊拉克薩達姆的幾十萬軍隊,為何不遲遲不願意出兵推翻巴沙爾政權?其實原因有三條,首先,美國明白了,發動戰爭很容易,何時能順利結束就不得而知了。其次,美國打了兩場反恐戰爭,花費直接軍費超過二萬億美國,間接費用達到六萬億美元,美國的財力因此快被掏空了。再則,美國顧忌的是敘利亞背後有俄羅斯的強力支持。與俄國直接發生軍事衝突,這並非美國最高決策層理智的選項。

美國的策略就是藉助其支持的代理人武裝組織推翻巴沙爾,為了藉助伊斯蘭國武裝組織與敘利亞政府軍作戰,美國甚至對其在敘利亞的勢力擴張睜一支眼閉一支眼。美國可以動用巡航導彈或軍機打擊敘利亞軍隊,但是,美國絕對不願意再次動用大量地面軍隊進入敘利亞去幹涉敘利亞戰局,美國人很清楚,再次陷入中東戰爭的泥淖可是件不太妙的事情。


冷鋒點兵


1.伊拉克戰爭中,美國擊潰薩達姆軍隊很容易,善後的代價卻非常大。2003年3月20日,美國與英國的聯軍向伊拉克發動了代號為“斬首行動”大規模空襲行動以及“震懾”行動地面攻勢;2003年4月15日,美國宣佈在伊拉克主要軍事行動已經結束,只用了25天的時間。其中,美國軍隊只陣亡了139人,耗費230萬億美元。可以說,美國在短時間內以極小的代價打敗了薩達姆幾十萬軍隊!不過,美國在伊拉克贏得正面戰爭很容易,善後卻花了非常大的代價。美國佔領伊拉克以後,即使是以前反對薩達姆的遜尼派,也發起了規模浩大的反抗行動。以5月份贏得伊拉克大選的薩德爾為例,在2003年7月就組織了多達3000人的“邁赫迪軍”,與美軍爆發了激烈的衝突。根據美國國防部的統計,從2003年-2011年,美國在伊拉克陣亡了4400多名軍人,近50000名軍人傷殘,耗費軍費超過8000億美元,為伊拉克重建支付了500億美元。

在伊拉克戰爭中陣亡的美軍士兵

2.商人總統特朗普不會花費高昂軍費出兵敘利亞。敘利亞內亂爆發於2011年,時任總統是奧巴馬。對於曾經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奧巴馬,沒有直接出兵敘利亞,也沒什麼好解釋的。但是對於商人總統特朗普為何沒有直接出兵,答主為大家詳細分析一下。首先,特朗普是反戰的,小布什發動伊拉克戰爭的時候,特朗普就曾經強烈反對;其次,特朗普擔心美國在敘利亞與俄羅斯發生衝突,也因此批判奧巴馬的敘利亞政策;最後,也是更為重要的是,特朗普是一位商人,早在1988年參加訪談節目時稱,如果他當美國總統,美國一定會賺很多錢,出兵敘利亞即使不會如伊拉克戰爭那般耗費8000多億美元,至少也是1000億美元以後的耗費,特朗普怎麼會捨得花這一筆錢?

商人總統特朗普任內,不會出兵敘利亞。特朗普熱衷於打貿易戰,為美國賺很多錢;而不是打軍事戰,因為那會花很多錢!


美國觀察室


美軍在短短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輕鬆擊潰薩達姆100萬大軍。但!我們卻忽略了在這兩月的戰爭後面,美國做了多少戰前準備?正義不會讓敘利亞成為美國的盤中餐!


第一,情報收集!經過核查和衛星偵查等手段,把伊拉克所有的軍事基地、防空部隊、指揮中心摸得一清二楚,甚至電力系統、新聞媒體、醫院、……等等都在地圖上早已標識。

第二,後勤到位!在發動對伊拉克入侵戰爭之前,後勤補給基地已經部署完畢,據說,美軍地面部隊進入伊拉克之前,美軍地面進攻部隊所需的輕重型武器裝備和物資已經堆滿了沙特的各大港口!(當然,他的一個航母編隊就是一個移動的小型後勤基地。)

第三,軍心!請不要告訴我伊拉克的軍心在戰前如何穩固,我只相信結果。在防空部隊被消滅了以後,伊拉克百萬軍隊突然消失,美軍基本沒有遇到像樣的抵抗,就佔領了伊拉克全境。本以為伊拉克軍隊會化整為零和美軍打一場全民的游擊戰爭,可這樣的局面在後期並沒有想象的那樣豐富,說散就散!

第四,民心!當伊拉克軍隊被擊潰以後,伊拉克民眾以為伊拉克的上帝——美國來拯救他們來了,他們會給伊拉克這個國家和人民帶來福祉和民主,於是配合美軍推翻了薩達姆政權,想建立一個全新的伊拉克,結果大家已經看到,美國並沒有給這個國家帶來富強、民主、和平……

敘利亞是否在走伊拉克的老路?

第一,情報!以美國強大的衛星偵查手段,敘利亞軍隊和俄羅斯軍隊的部署已沒有秘密可言,敘利亞的防空部隊基本喪失還擊能力,美聯軍和以色列空軍繞開或調動俄羅斯的防空系統,對敘利亞政府軍給予沉重打擊。如果沒有俄羅斯的保護,相信美軍會在短時間內完成對敘利亞的佔領。

第二,後勤!在敘利亞周邊有著數量眾多的美軍事基地,這些基地在戰時完全可以成為美軍的後勤補給基地和發動入侵戰爭的前沿陣地,甚至成為美軍訓練敘反對派的培訓基地和“保護傘”。

第三,軍心!阿薩德總統是一位深得人心的好總統。在美軍和以色列的猛烈空襲下,敘利亞軍隊損失慘重,流血犧牲已是家常便飯,為了苦難的國家,如此不利的情況下,還常常打得美國訓練的敘反對派武裝抱頭鼠竄,士氣是如此高昂!信念如此堅定!

第四,民心!說美國沒有出兵,是不正確的,在敘利亞境內有2000多美軍,在沒有消滅ISIS恐怖組織之前,他們以消滅ISIS為藉口進入敘利亞,ISIS被消滅以後,現在以“敘利亞政府軍使用化武傷害敘利亞民眾為由”繼續留在敘利亞,不禁要問,難道美軍留在敘利亞是為了保護敘利亞人民不受傷害?答案是否定的!有目共睹,美軍從進入敘利亞那天起,就一直在傷害敘利亞人民!空襲讓敘利亞人民死傷無數,流離失所;扶植地方武裝,讓他們和敘利亞政府軍打了八年的戰爭,造成敘大部城市已成廢墟、莊稼被毀、農民不能種地、工人不能正常上班、商人不能經商、學生不能上課……而這所有的一切,都拜美帝所賜!敘人民心如明鏡,自然不會和侵略者為伍,更不會引狼入室!


當“化武事件”被俄羅斯和敘利亞所揭露,真相大白於天下,讓全世界人民知道,誰才是這場戰爭的正義方!誰才是這場戰爭的罪魁禍首!

正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值得美國人反思一下!

在出兵入侵敘利亞的問題上,美國就一強盜,不要指望他會網開一面,或許他在等待機會:在敘利亞,除了俄軍的上空,美國和以色列空軍一改往日的偷偷摸摸,變為明目張膽,不誇張的說,美以已掌握了敘利亞制空權。既然一切盡收眼底,他沒有必要派出大量地面部隊,人多手雜,難免哪天一個不小心“擦槍走火”,和俄羅斯軍隊槓上了,他真的怕吃不了,兜著走!他在等待一個局面,俄羅斯無力支撐這場戰爭,俄軍退出敘利亞,那時候,山中無老虎,猴子稱霸王;等待一個口實,敘利亞人民在如此惡劣的戰爭環境下生活,美指望敘人民把這一切罪過歸罪於阿薩德政權,併發起倒阿薩德的一系列浪潮,美帝好順理成章地發動入侵戰爭(痴心妄想)……

敘利亞戰爭已經第八個年頭,和平何時才是歸期?還他們一個太平!


秋天裡的孤狼


當年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能夠在伊拉克長驅直入,直接把M1A1坦克開進了巴格達的市區,並且活捉了薩達姆,著實是讓人震驚,因為當時的伊拉克軍隊也擁有非常雄厚的實力,多國部隊要打起碼也要折損大量兵力,可他們實際損失少的讓人難以置信。

但是,今天的美國雖然還是擁有世界第一的軍隊,卻不敢對敘利亞輕易出手,只是不斷進行空襲,絲毫沒有出兵的意思,是美國慫了嗎?當然不是。

當年打伊拉克戰爭的時候美國損失了四千多人,還有三萬多人因此受傷;美國在阿富汗的軍事行動中每個月都有士兵陣亡,這對於美國民眾來說是無法接受的,他們不可能再支持美國打下一場局部戰爭,而且上次攻打伊拉克的時候,美國是聲明瞭出兵的原因,後來則有人證明是那是美國政府蓄意找的藉口,戰敗的伊拉克並未找到任何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但是在敘利亞,美國不可能再騙民眾一次了。

而且每打一次戰爭消耗的資金可不少,不光要消耗打仗的錢,戰後的重建資金、軍人的撫卹費以及重整軍隊的資金加起來超過上萬億美元,打仗就是燒錢的,而如今的美國已經燒不起了。美元貶值越來越厲害金融危機的打擊至今都未消散,特朗普上臺的口號就是縮小對外軍事開支,要求自己的盟友承擔不更多防務費用,其實就是美國沒錢的節奏。

而且全世界都在關注敘利亞,如果貿然出兵,無疑會遭到世界的譴責,而且俄羅斯已經聲明要協助敘利亞的當前政府,幫助巴沙爾的軍隊剿滅恐怖組織了,而美國因為支持的是反對派,所以美國出兵就相當於是與俄羅斯宣戰,兩個核大國之間爆發戰爭是誰都不願意看到的,美國自然不會這樣做。


利刃巨透社


1.美軍在2003年迅速擊潰薩達姆的“百萬大軍”,幾乎毫髮無傷,在推翻薩達姆政權的戰爭中大獲全勝。但隨後在伊拉克人民多年的反美游擊戰中,美軍傷亡數萬,被迫於2011年宣佈撤軍。

2.在2011年敘利亞戰爭爆發後,美軍不請自來。雖然沒達到伊拉克戰爭的出兵規模,但也出動了數千軍隊來反恐,俄軍公佈資料顯示美軍在極端組織轄區與恐怖分子卻能夠和平相處。

3.美國一度對反對派和庫爾德人給予大力支持,阿薩德確實快撐不住了。但普京大帝在2015年底迅速出兵敘利亞,依靠數十架戰機迅速扭轉了局面,至今協助阿薩德控制了過半的國土和絕大多數的人口。俄羅斯的核彈數目比美國還多,美國還是不敢跟俄羅斯直接開戰的。

4.特朗普上臺後,更是不願與俄羅斯對抗。把資助的重點轉向庫爾德人,想盯住做著奧斯曼美夢的埃爾多安,以及急速擴張的伊朗,而對於推翻阿薩德有點力不從心了。再派大規模部隊,現今經濟困難的美國難以掏出數千億美元,也難有膽量跟普京大帝一較高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