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如果保定是省會,會不會對京津冀的發展有更大的好處?大家有何看法?

旅遊大三通


如果保定是省會,可能就不會有京津冀這一概念了。

河北省的省會離開了保定和天津之後,才會有京津冀一體化,京津冀協同發展等概念,如果河北省省會一直在保定和天津的話,那麼北京與河北的關係,不會顯得高低差距如此之大。

京津保的概念在清末民初流行開來,這一觀念,甚至至今都在流傳。

在當時,京津保三城是中國北方最重要的三座城市,以三角形互成倚靠。

清末民初的諸項改革,也都是誕生在天津和保定。

迄今為止,河北省仍舊在沿用直隸省省會在天津和保定時期所積攢的家底。

例如河北省的大學,排名前六位的,除了燕山大學是外遷的學校,其他的五所,河北大學、河北工大、河北農大、河北師大與河北醫大,均是在保定與天津創校,建立時間基本都已經有了百年。

而河北省的醫院,例如河北省人民醫院,河北省第二醫院,也都是從天津和保定創辦起來的。

河北省的諸多重要資源,均在天津和保定,而隨著這兩座城市不再擔任河北最中心的城市,河北省話語權的喪失,似乎理所當然。

因為單憑河北省在石家莊的投入,不要說和北京對話,即便是面對舊省會天津與保定,也顯得底氣不足。

不少河北人不僅僅對北京的吸血不滿,對於天津只顧自己不顧河北也感到不滿,對於保定,其實不少河北人也是不滿的,大概因為保定和河北在歷史上的確有過很嚴重的衝突,畢竟河北省曾在保定被趕跑。

不過,其實對於保定來說,他可以沒有河北,但是,對於河北來說,他卻不能沒有保定。

河北一直在說,北京、天津阻礙了河北南北的交流。

京津離開了河北,一步一步壓垮了河北,如果保定也不再受河北控制,其實對於河北,才是最糟心的事。

去掉北京和天津,河北省版圖是這樣的。

如果再去掉保定,河北省將徹底成為一座南北分裂開來的三座孤島——北部的張家口、承德、秦皇島、唐山;中間的北三縣;南部的廊坊、滄州、石家莊、衡水、邢臺、邯鄲。

一些回答中,屢屢拿保定的GDP作為攻擊保定的理由,也會拿保定離北京太近作為保定作為省會不合適的理由。

實際上,保定由於偏離河北主流經濟格局,沒有河北省一直依靠的鋼鐵煤炭化工等企業,在GDP上,的確不佔優勢。

但是,保定的人文科教、以及戰略位置,加上雄安新區政策的加持,實際上也在一步一步地驗證,京津冀的破題,最終仍舊會和過去的“京津保”一樣,等待保定補齊短板。

保定不應該也不需要糾結於河北省省會是不是保定這件事。

同樣,河北也不應該糾結河北省省會是否脫離了保定陰影的影響。

對於保定來說,京津冀將會是其發展中濃墨重彩的一筆,從保定不少網友的發言中,就可以看出,保定地區對這一政策的支持度,基本上是最高的。

對於河北來說,應該仔細思考,在手中的資源與牌都不太好的情況下,如何去順應時勢而發展。

其實,不少河北網友對京津冀協同的態度還是十分矛盾的,一方面想跟上腳步,但是另一方面又害怕影響發展。

河北省的割裂性很強,每一個地區都有著各自的打算與算盤。

張家口和承德是雙重夾擊,一方面是環京地市,一方面是河北地市,處在北京上風上水,工業不能大規模搞起來,在河北省,又一直備受冷落。

秦皇島和唐山資源稟賦好,可以藉助京津發展自身,在河北省也有話語權。

廊坊從來沒打算融入河北,一直以協同北京發展作為基調。

河北省的重點在河北南部,河北的省會石家莊,以及滄州的黃驊港,是河北省的重要投資領域,無論是石家莊城市翻新,還是石家莊北部正定縣意欲變身正定新區,還有滄州黃驊港的政策優勢,均是河北其他地方無可比擬的。

這也是河北中部的保定以及河北南部的邢臺、邯鄲,對河北省的發展意興闌珊的主要原因。

不過,因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會帶來的改善,保定顯然比邢臺和邯鄲更加期待與重視這項政策。

總之,對於保定來說,河北省省會只會加持他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地位,保定最終要完成的,還是要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更好地完善自身。


林一行


雖然我是石家莊人,但是保定的位置(除京津外,省內接張家口/石家莊/衡水/滄州/廊坊5市,另加山西的忻州和晉北重鎮大同)和資質尤其是高校的確要好於石家莊。如果保定當初沒有丟掉省會,保定也許可以比肩現在的南京杭州,與京津互為犄角,像長三角一樣呈三足鼎立之勢。廊坊可能發展成現在的蘇州或者無錫,京津廊保可能已經建成四城聯動的環形高鐵。石家莊安居一隅做不到這一點。再來看河北的高等教育(河北高校的現狀就不多說了,境內無一所211,唯一無211的省會),如果保定是省會:河北大學穩獲211,穩坐省屬211第一的位置,收分比肩大部分985.華電的總部可能就不會搬離,保定兩所強211,對人才的聚攏作用不言而喻。即便總部搬離,也可能會形成北京保定兩地獨立辦學同時進入211,或者保定分部併入河大,形成雙贏的局面,重現與天大南開的平起平坐,甚至可以憧憬,河工也隨之併入,河大的電氣電力實力躍居前八,再收編中央司法警官學校,和百年農大,河大的電氣,法學,農學,新聞,歷史,生物多點開花,成為河北高校的一面旗幟。當然不是說一定實現,但是絕不是紙上談兵,只要拿出江浙一半的魄力就夠了。大家可以自行百度當年的川大和華西醫大和成都科大合併,四川省是如何賣力的。也可以百度山大是如何合併同為211的山工大;浙大如何合併杭大和浙江農大的。事實已經證明,石家莊做不到這一點。石家莊與其他省會差距逐年拉也與這兩點有關,另外石家莊的名字與其他省會名字比起的也很沒檔次,有人說你實力強叫啥沒關係,問題是你實力本來就弱,再起個沒檔次的名字,就能強嗎?還有就是城市管理水平和規劃的檔次,就不多說了。不是要推翻歷史,只是理性分析,謝絕攻擊。


黑巾瞎子


這個問題… 說多了都是眼淚。

作為一個在石家莊上過大學,在保定工作過的人,靜夜史見證了石家莊市和保定市近年來的快速發展,也看到了京津冀一體化戰略提出後對於河北省的積極影響。

雖然靜夜史很希望保定市能夠快速發展起來,甚至重新回到省會的位置,但是現實情況是保定市不僅難以實現經濟的跨越式發展,而且省會地位更是不可指望。最關鍵的是即使保定成為省會,也不會對當下的京津冀一體化格局產生更好的影響。

為什麼這麼說呢?靜夜史認為:

1、保定市不具備成為省會的條件

雖然保定自清朝以來一直作為直隸省的首府,但是從民國建立以來,特別是1913年到1968年短短55年時間,河北省省會變遷超過11次,創下了所有省份省會搬家的最高紀錄。

而1968年河北省會自保定遷入石家莊,看似是偶然事件,實則是必然結果。

因為從河北省全省發展的角度來看,將省會放在石家莊,比放在在保定更有前途。


我們知道一個城市的發展是需要經濟腹地的,省會更是如此,一般而言省會是全省的經濟政治和文化中心,其經濟發展需要全省作為其經濟發展的腹地,而省會又能夠有效輻射和帶動省內各地的發展,這是一個良性的發展循環。

但是河北省卻是一個例外,首先因為北京和天津市的存在,河北省被分割的四分五裂,北京北部的張家口、承德兩市,天津東部的秦皇島、唐山兩市,雖然屬於河北,但是由於京津的存在,他們受京津的影響要遠遠超過河北省省會。

同樣的情況還發生在北京南部的保定市,廊坊市,以及天津南部的滄州市。這意味著這些地區在受到河北省省會輻射的同時,更要受到來自京津兩市的影響,而因為京津兩市無論政治地位還是經濟實力,都遠超河北省省會,所以河北省省會在發展過程中必須要做出妥協。

今天的石家莊市,能夠作為經濟腹地的區域也僅僅包括石家莊,衡水,邢臺和邯鄲四個地區,這是京津與河北爭奪經濟腹地之後的結果。

而如果將河北省省會設在保定,首先保定就是北京的經濟腹地,其經濟發展首先要嚴重受制於京津兩市。再加上經濟腹地和京津兩市嚴重重疊,勢必要在競爭發展過程中做出巨大讓步,這本身就意味著保定無法發展得比石家莊更好。

如果說在講究政治地位的古代,保定是近水樓臺先得月,那麼在注重經濟發展的今天,保定的位置就是大樹底下不長草。

雖然保定在地理位置上更靠近河北省的中部,但是由於北京和天津兩市的存在,這使得河北省省會再靠北也是難以輻射到京北和冀東地區的。

所以從經濟發展的角度考慮,保定市不適合作為河北省的省會。

2、京津冀一體化需要平衡發展

京津冀一體化戰略的提出,是長期以來河北和京津兩地經濟發展互動的必然結果。

但是無論歷史還是現實,河北省與京津兩市的地位都是絕對不對等的。雖然河北省也處於京津冀戰略的其中一極,但是河北省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要遠遠落後於北京和天津。

北京作為我國的政治中心,也是我國重要的經濟中心;天津作為北京市的門戶,也是我國北方重要的港口和重工業城市。河北省歷史上雖然政治地位較高,但是經濟發展水平一直處於較低的水平,在京津冀一體化過程中處於相對弱勢的地位。

而這種局面在很長一段時期內是無法改變的。這就意味著即使提出了京津冀一體化,那麼河北省也註定只能作為北京和天津市的經濟腹地而存在。

作為直轄市他們必定以周邊區域作為經濟腹地,所以無論北京還是天津,都不希望周邊的河北省區域快速發展起來。這樣就無法與他們形成競爭,可以長久的作為其經濟腹地,因此處於京津旁邊的保定市是註定無法發展起來的。

而如果整個河北省經濟發展都長期處於弱勢地位,那麼河北省不僅難以在京津冀一體化過程中獲得任何紅利,而且其作為京津冀三集中其中一極的地位也名不副實。

所以河北省必須要提升自己,而最好的方法就是全力支持省會的發展,今天的石家莊快速發展,就證明了這一點。

當石家莊具備了一定的經濟實力,可以和京津兩市形成一定程度的制衡時,京津冀一體化也就可以更進一步。

在這樣的情況下,扶持石家莊比扶持保定更能夠取得顯著的效果,因此保定如果成為河北省省會,也不會對京津冀一體化有更好的改變。

雄安新區的設立,再一次說明了保定市作為京津兩市經濟腹地的宿命是無法避免的。將省會設在保定,只能作為京津兩市的附庸,而且對於冀中南地區的帶動性也會大大減弱。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如果當初保定是省會,也許就沒有雄安新區了,直接發展保定,保定將擁有五千萬人口,GDP5萬億美元,人均10萬美元,洛克希德馬丁,花期銀行,索尼,蘋果,谷歌,波音公司,輝瑞製藥,杜邦,巴斯夫,飛利浦,三星等公司總部和車間都在保定。


老郭ggg


那是肯定的,從歷史上看保定作為河北省會一直是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對周邊輻射影響那是有歷史基礎的,如果其作為省會,河北省周邊縣市對其認同感肯定比石家莊強,其次從地理位置看其與北京天津形成三角,如果作為省會,資源向她傾斜,發展壯大保定,形成可以媲美廣東江浙的經濟帶,那輻射帶動作用可就不會侷限於河北了,但是現實畢竟是現實,保定作為地級市的地位已定,沉湎於過去只能阻礙未來,現在保定藉助京津冀一體化和雄安新區已經在加快發展,期待她有一個燦爛的未來。


股者老孫


如果……如果……如果……!——無話可說了!


手機用戶79273020057


一句話概括 保定可以沒有河北省,河北省可以沒有石家莊但不能沒有保定。


濤濤濤大爺


國家發展哪裡,哪裡受益


AAA李5480


首先這是如果,因為現在不是!

我想首先從地理條件來講一下整個河北省的情況,因為京津的區位條件導致整個河北省割裂性十分嚴重,各自為戰,不統一!省會因為各方面原因認同感以及對於整個河北省的影響以及輻射十分有限!

這也是為什麼近代以來,無論是經濟以及政治逐漸被邊緣化!一方面是經濟的落後甚至停滯發展,另一方面是話語權問題因為內部的矛盾逐漸喪失!

再從矛盾方面談一下在以前的時間為什麼變成了價值窪地!因為一直以來直隸做為八省總督之首,其軍事以及戰略地位幾百年無可動搖!那為什麼到了近代以後沒了?我們來看一下2017年河北省各省市GDP排名!保定市做為人口第七大市,在過去將近30年的時間裡,人口紅利推動著中國的快速發展。但是在保定完全沒有發揮出來,這裡面的東西不能太深的去追究。

但是我所說的矛盾大多數要從這之間數過來!如果不是國家把京津冀一體化上升為國家級戰略,我相信還會持續下去!

那麼在談這個問題,如果保定是省會會不會對於京津冀發展有更大的好處!

答案是肯定的。不是因為我是保定人就覺得是肯定!事實上我認為保定這座城市政治化氣氛太重,這也是省會被“趕走”(也可能是打走的)原因!雖然我到現在也不能理解,但是事實就是如此!所謂政治氛圍就是顧全大局!

我建議不太瞭解保定的小夥伴來保定看看!主幹線的名字都是三豐路、七一路、復興路等。只要從整體角度出發就不會有矛盾!就會物盡其用,就會揚長避短!我覺得這就是發展的重中之重。


李九零


就說說京津冀城市群。啥時候能輻射到石家莊?去想吧。雄安新區的建設為啥建設在保定?地圖看一看就明白了。真正意義的京津冀城市群。京津保廊緊鄰的所有區縣這幾年緊促的發展形勢。比那個有個省會的石家莊底下的區縣哪個發展的差。本人保定人,在石家莊一個緊挨著石家莊的一個小縣城工作兩年,因為工作需要石家莊所有區縣都去過。石家莊把周邊區縣都吸乾了。石家莊本土人都沒有因為石家莊有榮譽感。就想想石家莊對國內的知名度。去外地說是河北的大家都知道保定,卻不知現在河北省會石家莊。能看到的石家莊人深思吧。在石家莊本地的都不認可石家莊還有啥可說的。承認保定市區的發展現在不如石家莊,大家其實都明白省會這個頭銜帶來的巨大發展,對其他城市限制的發展。雄安新區的建設和雄安新區定位的發展。在不受到省會的限制。緊鄰雄安的所有區縣會迅速崛起。多年後省會石家莊再一次會推到風口浪尖之上。存在感又一次的降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