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怎樣才能保護膝關節呢?

尚醫健康


隨著年齡的增加,體內的各項身體機能都在衰退,血液流通和代謝的速度也減慢了,對弈很多營養物質的吸收效果也沒有以前好了,體內的骨質、鈣質還會慢慢的流失,尤其對膝關節很容易出現問題,膝蓋的老化速度會增加,容易導致膝關節骨質增生、滑膜炎等問題,對身體的影響較大,而且日常的活動也會不太便捷,所以保護好膝關節很重要,下面就像大家介紹幾個小妙招。

平時若能做好以下這些事,或能很好的保養好膝關節

首先,運動前做做熱身。可能有不少人都沒有運動前做熱身的習慣,跑步直接就跑了、做俯臥撐直接就趴下做了,殊不知這樣的鍛鍊效果會大大降低的,還可能會傷害到膝關節、拉伸肌肉,因為身體沒有迅速的適應對你的活動,而若能在運動前做一下熱身,拉拉筋、伸伸手臂和腿部,就可以喚醒你的身體,促進全身的血液循環,使運動的效果更佳。

其次,平時可以多按摩按摩膝關節。人體是有很多穴位經絡的,膝關節又是比較大的關節,想要膝蓋健康,老了也能行動自如,不妨保養好膝關節,經常按摩按摩,通過按摩,膝關節的血液得到流通了,能夠有效改善膝蓋經常痠痛的現象,但在按摩的時候,要注意力度,不要太用力,動作輕柔的揉按或敲打膝關節。

再者,運動要適度。雖然經常運動,能促進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的速度,還能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對身體的好處非常多,但是運動若不注意適當的話,很容易會適得其反,經常高強度、超負荷的運動,一次運動量太大,沒有規律性,恐怕身體也會發生不適,膝蓋的骨骼就會受到損害,運動也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量力而行,不能攀比,每個人發體質都不同,當膝蓋不適的時候,最好停下休息,防止膝蓋受傷。

最後,要做好身體的保暖工作。天氣陰冷的時候,膝關節就會發酸、疼痛,這點可能很多中老年人深有體會,同樣年輕人也要注意,年輕時不注意保養,老了也很可能會落下病根,尤其現在天氣越來越熱了,很多人已經開始露腿、露腰,穿短裙了,殊不知膝關節預冷,血管會收縮,血液循環就會不暢通,關節就容易出現痠痛、僵硬的現象,時間一長,膝關節就會出現問題了,所以平時還是要做好身體的保暖工作的。

建議

想要保護好膝關節,以上的幾件事最好能牢記並做到,另外像一些容易傷害膝關節的事情就要少做了,比如經常一雙鞋穿到底,因為腳的舒適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膝蓋是舒適,選擇舒適合腳的鞋,對膝蓋也有保護;對老年人來說,不要經常搬重物爬樓梯,對膝關節的傷害很大。

所以由此看來,日常生活中保護好膝關節還是很有必要的,年輕人要重視,不想老了以後落下病根的話,還是提早預防為好,以上幾件事,大家不妨平時將其做好了;上了年紀的人呢,平時可以多吃些補鈣的食物,補充鈣元素,防止鈣質的流失。

風溼科專家王凱


膝關節是人體最重要最複雜的一個關節,包括了周圍的側副韌帶,十字韌帶,關節囊,滑膜,半月板,軟骨等等。而且像半月板和十字韌帶,關節軟骨一旦損傷就是幾乎不可逆的,所以,對於膝關節的保護一定要重視。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保護我們的膝關節。



1,增加腿部力量

強大的腿部力量是保護膝關節最好的方法,可以增加關節的穩定性,緩衝更多的外力,減少對於關節的負荷刺激。可以用靜蹲,負重半蹲,坐姿伸膝等練習。



2,增加臀部力量

學會在下蹲的過程中屈髖,藉助臀大肌的力量來緩衝外力,可以減少膝關節承受的力,這才是最科學的鍛鍊運動方法。

3,關節穩定性練習

膝關節周圍肌肉光有力量還不夠,你的讓你的神經能夠及時的控制調動你的肌肉來保護膝關節,這個就靠的是肌肉的本體感覺神經肌肉的控制性。藉助平衡球,平衡板練習,或者閉眼單腳站立,都可以訓練到。



4,裝備

我個人不建議使用護膝,應該過度依賴護膝反而會讓自己的腿部力量下降,但是有一雙緩衝好的鞋子還是可以的,能減少更多的衝擊力。

更多運動康復知識可以關注諮詢我,因為專業,所以專注。


運動康復王帥


您好!請關注“懷賢健康”膝關節是人體最大、最複雜的關節,也是最易受損的關節,那麼應該怎麼保護膝關節,下面為您詳細介紹:

1、避免運動量過大

現在很多人都有登山、徒步、騎車等一系列戶外運動的習慣,但這些運動往往對膝關節的損傷是比較直接的,尤其是那些平時運動量很少的人群。平常上班長期久坐鈣流失比較大,突然登山或徒步肌肉韌帶很容易拉傷。建議大家運動時量力而行。

2、運動後膝關節受風寒侵襲

很多人在流汗後,或鍛鍊完回到家中就直接對著空調風扇直吹來降低身體的溫度,這樣很容易導致關節受風寒刺激,還會造成局部血管突然收縮痙攣及局部組織代謝障礙,也會出現膝關節痛,這些往往都是因為疏忽不注意而引起的,並不是由於日常鍛鍊所致。

3、控制體重

體重是影響膝關節的一個重要因素,如果能較好地控制自身體重,就能有效防止膝關節過度負重,減少膝關節退變的風險。對於肥胖者應減輕體重,以減少關節的負荷,延緩病變的發展。下肢關節有病變時可用柺杖或手杖,以減輕關節的負擔。

4、保暖防寒

避免膝關節受到陰冷的刺激。膝關節遇到寒冷,血管收縮,血液循環變差,往往使疼痛加重,故在天氣寒冷時應注意保暖,必要時戴上護膝,防止膝關節受涼。

5、合適的場地

打籃球或進行其他跳躍比較多的運動時,一定要找不太硬的場地,如土地、木地板或塑膠地面,儘量不要在水泥地面上跳來跑去,這樣劉關節損傷比較大。

6、選擇合適的鞋子

日常生活中,女性的鞋跟以不超5釐米為宜,鞋底不宜太薄,運動時宜穿適合柔軟的運動鞋,以減少膝關節壓力。

7、運動前後拉伸

膝關節在運動前、運動後都要充分拉伸。很多同學都知道運動前拉伸,可以促進血液循環使韌帶預熱,關節增加滑液,減少運動中受傷的幾率。運動後的拉伸容易被忽略,運動後拉伸可以增加韌帶的柔韌性,防止出現韌帶纏繞關節過緊而發生磨損。

8、增加腿部力量

力量十足的腿部肌肉能夠大量的分擔膝關節的壓力。如:靠牆靜蹲,雙腳與肩同寬,雙腳位置在身體前方,整個軀幹緊貼牆壁,膝蓋彎曲,保持小腿與地面保持垂直。雙膝彎曲角度隨著鍛鍊的進行,大腿肌力的增加,再增加屈膝角度。

希望能幫助到您!關注“懷賢健康”瞭解更多健康小知識。


懷賢健康


人類能享受運動的樂趣,周遊世界,都是因為有兩條可靠的腿。一旦腿腳出現疼痛,就很難再這樣自由活動了。其中,膝關節是腿部當中的樞紐,支撐著人體大半個身子(除了小腿和腳)的重量,是人體重要的承重關節。

究竟,該如何保養膝關節?什麼動作又最傷膝?什麼樣的運動較好?如果膝蓋已經出現不適或有退化性關節炎,又該如何運動?

如想減輕膝蓋的負擔,需要把握以下幾個原則:

1、減 重

儘可能維持標準體重。肥胖是膝關節的大敵,要預防膝蓋痛,要先解除身上的重量。

別以為增加3公斤沒什麼,外表也看不出來,實際上每走一步就增加6公斤,上下樓梯則是增加12公斤。持續肥胖對膝蓋的壓力更不用說,這也是為什麼很多胖子的膝蓋都不好。

此外,如果膝蓋已經不適,儘可能少背、少提重物,減輕整體的重量。

體重指數計算方法如下:

體重指數BMI = 體重(kg) ÷ 身高的平方(㎡)

  •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健康的BMI為18.5~23.9,亞洲人為18.5~22.9。
  • BMI不適用於兒童,孕婦,運動員,和病人。

下圖為BMI值與體重的關係, 如果不會算,可以網上找到BMI計算器。

2、少做長期蹲跪的動作

儘量別蹲著做家事或跪著擦地板,至於深受許多人喜愛的太極拳,建議年紀大或膝蓋不舒服的人,不要勉強自己蹲太低,站著打高位太極拳就好。

3、加強膝關節周圍肌肉力量

像是大腿前側的四頭肌,大腿後側的二頭肌,增強這些肌群,可增加膝蓋的穩定性,減緩關節的磨損。

4、運動中感到不適,要立刻停下來,不要勉強

曾是史丹佛大學醫學院和哈佛公衛學院教授的芬瑞˙帕芬博格在《哈佛經驗–運動與健康》一書中指出,疼痛其實就是最好的警訊,告訴我們要休息、減緩速度或改變運動項目。

5、要有足夠的休息

帕芬博格教授也提醒,足夠休息對保護膝關節也很重要,因為疲累的肌肉無法讓膝蓋穩定。

6、瞭解自己的極限,盡力而為

運動傷害通常是超過能力負荷所造成的傷害,例如:40歲的人不能再把自己當20歲用,因為身體的機能都慢慢在退化,勉強的結果就很容易受傷。

7、循序漸進,慢慢增加時間與量

比如說,如果想開始走路運動,可以從每天10分鐘開始,習慣後再慢慢增加5分鐘、10分鐘…,一直到30分鐘,這是最能讓自己習慣且安全的做法。鍾佩珍觀察很多現代人,平常沒運動,週末跟著家人朋友去爬山,結果回來腿痠,膝蓋也痛,就是缺乏循序漸進的結果,當然很容易受傷。

8、不傷膝的運動處方

走路、騎自行車、游泳水中運動的交替多元組合,是保護膝蓋最好的運動處方,帕芬博格教授建議。相較於慢跑,走路對膝蓋的壓力較小。游泳及水中運動,因為水的阻力,對膝蓋關節沒有任何負擔。

至於騎自行車,既能訓練肌肉的力量又不傷膝。因為它不但可以很激烈,對關節的衝擊也較少。但是還是要注意調整高度,坐下來向前踩踏板時,腳尖能碰觸地面為宜,避免膝蓋活動角度太大,反而磨損膝蓋。

9、退化性關節的人該不該動?

有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運動能增加氧氣和營養物質在關節組織的流動,促進新組織再生。規律的運動能減輕體重,減少關節的負荷,進而減少關節的磨損,降低退化性關節炎的發生。不過,已有退化性關節炎的人,應該從事走路或其他活動前,增加溫和的肌力訓練,增強肌肉的能力,保護關節。

10、穿一雙合腳的鞋

不僅可以讓你走路舒適,還可以減少運動時膝蓋承受的撞擊與壓力。腳背部分能與鞋子緊密結合,寬窄、長度均合適,能正確保持足弓的弧度;鞋子的重量以輕為宜,鞋底不宜過軟,而且要有點厚度;鞋後跟可以高2-3釐米左右,鞋底太平則走路時容易疲倦;鞋底上帶有防滑紋。


白天的夜有多美


膝蓋如果不好好保護,隨著年紀增長,會逐漸出現關節變形,甚至失去走路的能力,所以,在年輕的時候,就要學會保護關節。

比如說,天冷了,要及時加厚衣物,特別是關節部位,注意保暖,平時不要因為為了美,長時間的穿高跟鞋,更不要穿著高跟鞋跑步。鞋子儘量要穿底子軟的鞋。還有自身體重過重,要適當減肥,給關節減負。更重要的就是有意識的增加腿部肌肉鍛鍊,這樣可有效的維持膝關節的穩定性,延長關節使用壽命。其中游泳是很好的鍛鍊方式。

若一旦出現關節問題,及時去看醫生,聽取醫生的治療建議,若是沒有時間看醫生,可以先試一試膏藥,如葛佑堂,它的成分是純中藥,對人的身體不會帶來什麼負擔,而且對這類疾病有較好的緩解作用,若是疼痛嚴重,也可服用止疼藥。


soulsky


可以的,氨糖就是一種關節營養,長期吃等於給關節源源不斷補充營養,所以氨糖也稱為跨時代的軟骨補給品,是關節疾病的首選保健成分,不過建議要選擇優質的產品,如健力多氨糖軟骨素,就是比較不錯的一款。


用戶102563349083


膝關節損傷首先要做影像檢查,看損傷程度。再進行系統的物理治療。



您好!請關注我“運動骨科高志醫生”,人體的膝蓋長期活動會導致關節表面的軟骨磨損,並且關節軟骨一旦磨損,是無法恢復或再生的。那麼,我們平時除了損傷它,還可以做一些保護它的措施,爭取緩慢的衰老,減少我們的病痛。

膝蓋的日常養護?

1. 減輕關節負重

肥胖者要通過減肥減輕關節壓力,平時也要少承重減少膝關節炎發病的幾率,降低關節被磨損的幾率。

2.堅持有氧運動

在允許情況下我們要適量運動,這樣可以促進血液流動,給軟骨提供足夠的養分供應,同時可以達到減肥的目的。

3.注意保暖

膝關節是特容易受涼的一個部位,因血管較少。因此建議不要讓膝蓋暴露在15攝氏度以下的環境中,平時在空調房可以穿長褲或蓋披風保證膝蓋的溫暖。

4.補充葡萄糖胺和軟骨素

葡萄糖胺被譽為“軟骨的守護天使”,它可以幫助軟骨細胞活化,修補受損的軟骨,減輕軟骨面的損壞。葡萄糖胺在人體內可以自行合成,但年齡越大,合成量變得越少,我們可以食用含葡萄糖胺多的食物來進行輔助補充,例如:蝦,貝類,螃蟹等為軟骨輸送營養,減緩關節的衰老。

下面為大家介紹幾種對膝關節有益的運動,有助於加強膝關節的穩定性。

1.游泳:蝶泳、仰泳、自由泳,但是不可蛙泳,是因為蛙泳有腿外翻及蹬夾動作會對膝蓋有一定損害。

2.騎自行車:騎自行車對於膝關節功能的保持、恢復和鍛鍊都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同時可以刺激軟骨自身代謝,增加四頭肌的肌力,有效促進讓膝關節“重生”。

3.走路:可以在平坦的道路上緩慢步行,雙腿要輕抬輕放,儘量伸屈,有利於軟骨的代謝及防止肌肉廢用性萎縮,同時避免膝關節骨面撞擊,加重損傷。

4.直腿抬高:對加強膝關節的抗負荷能力很有幫助,膝關節疼痛及腫脹也會慢慢減輕。

5.單腿直立:進行單腳站立的時候,具有保持髕骨上提,讓大腿肌群收緊。為了維持平衡能有效鍛鍊大腦的協調性,也能起到預防老年痴呆的作用。

6.靠牆靜蹲:靜蹲可以增強股四頭肌內側頭和股直肌的肌肉力量,通過改善髕骨對位不正,來減少髕骨軟骨的磨損來緩解疼痛。

希望以上解答能幫助到您,請關注我“運動骨科高志醫生”,關注您的健康。


運動骨科高志醫生


很多人經常會感覺到某個關節疼痛,特別是老年人。關節不好說明關節處有損傷。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這種疼痛是怎麼來的,是什麼引起關節疼痛發生的。由於人們對關節的保護措施未能做好,患關節病的人越來越多。而且不只是老年人,年輕人中也有很多是關節病患者。那麼,為什麼有些人的關節不好呢?該怎麼保護自己的關節呢?

關節不好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四個:

1、鍛鍊過度

鍛鍊過度是導致關節損傷的原因之一。大部分人都喜歡鍛鍊身體,但是,過度的鍛鍊對關節是有損傷的。有些老人為了能免受疾病的困擾,會選擇通過鍛鍊來增強自身的免疫力。其實,有些運動是不太適合老人的,而且老年人的體力明顯下降,不適合長時間鍛鍊身體。過度的鍛鍊只會讓老人更加脆弱,因為關節在慢慢的退行性變,在鍛鍊的過程中,關節可能會發生摩擦,導致關節磨損。

爬山、爬樓梯對老年人的膝關節不利,因為這些運動會加大膝關節承受的壓力,導致膝關節更容易磨損。長時間的走路或者跑步也是會傷到膝關節的。有些老人喜歡玩抽陀螺、甩鞭子,但是這項運動對肩袖關節不利。年輕人中也有不少患有關節疾病的,這也與運動有關係。例如:有些年輕人喜歡打籃球或者踢足球,在做這些運動的過程中,難免傷到手部或者腿部的關節。

2、關節受寒

短裙、熱褲很受歡迎,即便是冬天,也有很多人穿。但是,關節會因為沒有脂肪的保護,比較怕冷。當關節暴露在寒冷的環境中的時候,關節會受到影響。而且,受寒是誘發關節疼痛的主要原因,所以,對關節做好保暖措施是很重要的。

3、磨骨刺止疼

有些人對骨刺的認識有些偏差,認為關節疼痛與骨刺有關,所以要將骨刺磨掉,而磨掉的方法是多活動該關節,認為這樣就可以緩解或者消除疼痛了。但是,骨刺是關節在發展過程中的一種變化,是退行性病變。過度的運動並不會使其消失,反而會導致關節老化的程度更大,導致關節處更加疼痛。

4、受傷後不注意保護

人們對於受傷部位的處理是不一樣的,有些人認為是小事,傷口會自愈的,不需要處理或者保護。但是,很多人只知道是哪裡受傷,但是並不知道具體是哪裡受到損傷。例如:有些人在運動後會感覺到膝蓋或者腳踝疼痛,這種疼痛可能是由於半月板、韌帶損傷所引起的,也有可能是關節炎,所以當受傷的時候,需要重視,正確處理傷口。

總結一下,有些人之所以關節不好,可能是因為以上四個原因導致的。所以,要想保護好關節,可以從以上四個方面入手。


評論區各種神醫、神藥廣告請自行辨別!


骨科王健醫生


膝蓋老化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但靠藥物來緩解痛楚始終不是長遠之計,如果你也受膝蓋疼痛的困擾,可以試試這款我家老爸評價極高的科愛元素膝關節按摩器。一般膝蓋痠痛的人,雙膝都比較怕冷,總覺得冰冰涼涼的。這個按摩器擁有發熱的功能,通過25℃-60℃的恆溫熱敷,來加快關節的血液循環、舒活筋絡,從而起到驅寒祛溼的作用。使用的時候,能夠明顯感受到膝蓋的位置暖暖的,就像敷了一條熱毛巾一樣,整條腿的血液流通都加快了,疼痛感也在這種溫暖的呵護中減輕了很多。

機器內部圍繞著一圈的紅光設計的凸點,它們能夠發射630mm的遠紅外光波,深入滲透到皮膚底層,激活底層細胞的活力,緩解疼痛和麻木。而且遠紅外光能幫忙打開其氣孔,讓膝蓋受熱更加深入,對於關節勞損、風溼、關節炎症都有更好的改善效果。跟傳統那種擠壓捶打的按摩器不同,這款按摩器採用的是低頻脈衝的模式進行工作。簡單來講,它是採用了對人體無任何傷害的低頻弱電流,有節奏地來刺激你緊繃的肌肉和知覺神經,從而讓你的肌肉和神經放鬆下來並消除疼痛感。

而且這個按摩器不僅僅可以用在膝蓋,它還能用在肩膀、手肘等關節位置。別看它的設計感很強,其實用起來很簡單。使用的時候,只要先把機器固定在關節處,接上電源、按開關打開機器,然後就能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脈衝模式、加熱溫度、時間等等,帶屏幕顯示,所有功能一目瞭然。不過按摩時間不宜過長,最長不要超過60分鐘,每次加熱15-30分鐘就可以了。如果膝蓋不是疼痛得厲害,每天用個一兩次(不要連續使用)作日常護理就足夠了,每天使用次數不要超過4次。希望這個按摩器可以幫到你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