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3 起初只是為了愛好而寫作的你,竟也開始追求利益了

起初只是為了愛好而寫作的你,竟也開始追求利益了

古時候的文人,十年寒窗求功名利祿,混上去的就成了高級文人,美其名曰士大夫。

混不下去的分為兩部分,一部分聽天由命,看透名利,坦然生活。另一部分故作清高,苟且生活的同時,酸腐終生。

士大夫是特殊的一個社會階層,人員多不勝數,其中最重要的一位卻鮮為人知,這個士大夫就是鄭譯。

鄭譯跨越北朝、隋朝,為隋文帝開國功臣之一。他不但是官二代,而是官三代。古代雖講求承襲制,但沒兩把刷子也絕不會肩負要職。所以暫不考究他託了祖輩多少福德,可以肯定的是,個人能力還是很強的,要不怎麼會混到長史、刺史?

鄭譯雖是士大夫,隸屬文人一類,但他沒什麼詩詞名著流傳百世,若因此斷定他對文學沒有什麼貢獻,那就大錯特錯了。

文學是文人創造的,鄭譯作為文人,忙於政務,因此並沒有詩詞名著流傳下來。但他很聰明,百忙之中無意之間發明了一個詞,足以令後世文人暗中跪拜,就像散文詩這一文體的發明一樣,妙不可言。且看看他的偉大發明吧:

《隋書˙卷三十八˙鄭譯傳》∶“上令內史令李德林立作詔書,高熲戲謂譯曰:‘筆幹’。”譯答曰:‘出為方岳,杖策言歸,不得一錢,何以潤筆。’”

時代造就英傑,也幸虧古時候除了毛筆沒有其他筆可用,否則鄭譯還真發明不來潤筆一詞。這個詞語實在太高雅,連後來的孔方兄都心生嫉妒。若與錢稱兄道弟雅量盡喪,因此,那些提筆談錢色變的文人雅士毫不客氣地扯來“潤筆”當做遮羞布。

這塊布真是良心造就,用了一千多年不但毫無破損,而且還升了值——成為了古董。因為現在大家都在說稿費了!

起初只是為了愛好而寫作的你,竟也開始追求利益了

既然潤的是筆,而拿筆的人還有畫家和書法家,所以這塊遮羞布不單只是文人在用,畫家和書法家也在默默享用,他們不但潤筆,還會潤格,而且是高筆格。

因此,畫家和書法家在提筆的時候,千萬別忘了膜拜鄭譯,否則內心有愧。

其實文人與書法家、畫家之間確實不公平。從職稱上看,在古代,文人可以做官,畫家最多是個宮廷御用畫師,文人可以自豪道:吾乃御史中丞。畫是隻能暗自感嘆:我只不過是個畫畫的。

可是到了現代,就不一樣了。一部分文人榮升為文學家,這類人真才實學,在文學史上的地位至高無上。不過,能稱得上文學家的文人都早已作古,活著的文人當然不敢自稱文學家,只能稱作家。能稱得上作家的文人都很厲害,所以許多文人更不敢以此自稱,要不然就不會有寫手碼農一說了。

而畫師呢?不論級數,均可以畫家自居。因為有太多文學家、科學家......所以,畫家算得上與古今的“家”們齊名,不論實力,反正從名號上足以光宗耀祖。

千萬別小看任何一個畫家,在大多數人眼裡,文人永遠也別想達到他們的階位,因為人家的潤筆永遠比文人高。畫家和書法家搞的是藝術,而在他們眼裡,文人只是在搞接近藝術的東西。

藝術這東西實在難以捉摸,畫家在半夜睡一覺起來,潑墨一副,賣出十幾萬甚至上百萬。書法家喝醉了酒,大筆一揮,幾千塊你別想拿走。而大部分作家寫手就不行了,辛苦碼字三五年,恐怕連這一半也掙不來哦。做夢醒來碼字上千,恐怕連一分都換不來。

起初只是為了愛好而寫作的你,竟也開始追求利益了

畫家書法家掙錢又快又多,人家是在玩藝術,誰讓你碼字了?畫家和書法家的真跡,留給子孫後代,幾百年過後,升值換錢能養活幾代人。而文人就不行了,碼的字能養活一家就不錯了,更多的是連自己都養活不了,更別說福澤子孫,最多給後代留段心酸史罷了。

因為物以稀為貴,畫家書法家的真跡不可模仿,你可以在別人家欣賞,但是你不花錢想拿回去掛在牆上看,沒門兒,無奈之下只好弄來一副贗品聊以自慰吧。而文字就不一樣了,粘貼複製掃描就搞定了,在任何一個地方都可以品味,而且和原作一字不差。

每個人的成就背後都是汗。汗的主要成分是水,流的多了,自然要補。無錢買水,何以潤筆?正所謂生存之道。

做任何事兒,首先要生存。寫作也一樣,以此為職業,掙稿費養家餬口有錯嗎?真不明白某些人,一聽到別人說寫作為了掙錢就怒了,慌忙蹦出來叫罵,生怕玷汙了文學這方淨土。但是叫罵也沒什麼用,反而急需潤喉,沒有潤筆,卻有潤喉,這功效也不錯。

但是潤喉還遠遠不夠,更需要潤腦。藝術高於文學,畫家和書法家描上幾筆,掙了半箱銀子,碼字掙錢有何不妥?網絡大神級寫手不也是如此?沒錢,工作不爽,喜歡看書,喜歡寫,所以就堅持下來了。不過那些人卻不敢斥責他們,反而還會頂禮膜拜。

某一天,突然發現,起初只是為了愛好而寫作的你,竟開始開始追求利益了,對此不要有任何愧疚。因為那些搞藝術的書法家和畫家從沒為此而臉紅過。

圖 / 網絡

文 / 漠北之艾【瘋狂小說寫作簽約作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