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4 全市近40個小區,2萬餘條業主信息遭洩……這些人因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獲刑

全市近40個小區,2萬餘條業主信息遭洩……這些人因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獲刑

“您家最近需要裝修嗎?”

■ “我們這裡的材料,質量上乘、價格實惠。”

■ “近期我們公司有促銷活動,家裝產品一律打折,有興趣來看看嗎?”

每當家裡在裝修或者正打算裝修時,

總會“恰好”接到類似的推銷電話?

全市近40個小區,2萬餘條業主信息遭洩……這些人因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獲刑

還沒開口,

對方就準確報出你在哪買了房子,

多少平米,戶型如何?

全市近40個小區,2萬餘條業主信息遭洩……這些人因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獲刑

近日,我院審結幾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案件

,被買賣的涉及全市近40個住宅小區、2萬餘條業主個人信息,涉案的17名被告中有房地產銷售、小區物業、建築裝飾行業從業者等等,最終幾人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刑罰。

全市近40個小區,2萬餘條業主信息遭洩……這些人因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獲刑

2015年,高某擔任某定製衣櫃店的店長,負責拓展店裡的業務。為了推銷自家產品,高某找到了同是家裝行業的“戚總”,從“戚總”那裡免費要來了一份業主名單,上面詳細記載有慈溪十數箇中高檔小區的業主的個人信息,包括樓號、房間號、戶型面積、聯繫方式等信息,多達3000餘條。

我需要做業績,他給了我這份名單,我手上有的客戶也可以介紹給他”。拿到業主信息後,高某“按圖索驥”,有針對性地開展“掃樓”,發現有業主正在裝修的,再根據名單上聯繫電話進行推銷。

除了高某外,這個“戚總”還將自己手上的住宅小區業主信息或是免費、或是有償的發送給其他9位建築裝飾行業從業者。

據這位“戚總”交代,他早年間在裝修公司公打工,之後自己開辦了一家裝修公司。為了開拓客源,他從多個渠道購買了慈溪本地多個住宅小區的業主個人信息,一方面用於電話推廣自己公司的業務,另一方面再將這些信息轉賣並從中牟利。2013年至2016年間,這條違法犯罪產業鏈涉及業主信息達2萬餘條,涉及慈溪本地的住宅小區近40個。

戚某因違反國家規定,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並向他人出售或提供,情節特別嚴重,已構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三個月,並處罰金6000元,違法所得予以追繳,犯罪所用的電腦、手機均予沒收。

高某等10人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亦構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被判處不同程度的刑罰。

全市近40個小區,2萬餘條業主信息遭洩……這些人因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獲刑

全市近40個小區,2萬餘條業主信息遭洩……這些人因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獲刑

景某是某裝飾公司的老闆娘。去年6月,為了拓展市區西邊某小區的業務,她通過微信聯繫到了房地產公司的銷售人員凌某。凌某因曾在該小區的售樓處工作過,於是他便利用還未作廢的賬號進入銷售系統,下載了2700餘條業主信息,並以800元的價格賣給了景某。最終,兩人因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均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四年,並處罰金4000元。

無獨有偶,某裝飾公司的老闆王某為了提升自家業績,也動起了購買業主信息的“歪腦筋”。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間,他陸續從在某小區擔任物業經理的莊某處購買了700餘條該小區的業主信息用作電話推銷。兩人還約定,若裝飾公司在經過電話推銷後能成功與小區業主簽訂裝修施工合同,莊某還可從中抽取一定的提成。至案發時,莊某已從中獲利2000餘元。最終莊某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三年六個月,並處罰金6000元;王某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三年六個月,並處罰金4000元。

全市近40個小區,2萬餘條業主信息遭洩……這些人因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獲刑

全市近40個小區,2萬餘條業主信息遭洩……這些人因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獲刑

網絡大數據時代,商家利用網絡資源獲取商業信息越來越普遍,但同時也催生了大量非法獲取、倒賣公民個人信息的行為,對社會造成了嚴重的危害。

提醒廣大群眾

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違法行為既包括販賣個人信息,也包括以購買方式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

網絡服務提供者和其他單位在業務活動中收集、使用公民個人信息時,應當遵循合法、正當的原則,不可觸碰法律的警戒線;另一方面,廣大社會公眾應提高個人信息保護意識,儘量不要隨意提供個人信息,若發現有洩露個人信息的,可及時向公安部門、消協等管理部門和相關機構投訴舉報。

【法條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將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給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從重處罰。

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單位犯前三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各該款的規定處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