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3 8個石油國或正式向美元“叫板”,石油人民幣或將成新王牌

近半個世紀以來,“石油美元”一直橫亙在全球經濟的石油交易中間,無論是石油出口國,還是進口國都是要依託美元才能完成石油交易。對於一些石油國而言,一旦美元對其展開金融限制,則可能無法正常結算外匯,石油也就落為無法“換美元”的尷尬。近期,在美國經濟提出能源優先計劃後,石油美元更為變本加厲。

這是美元通用貨幣壟斷到一定程度的註腳,多個石油國的經濟狀況,證明了美元已由過去為全球經濟帶來便利,變成了某種桎梏。因此,打破石油美元及美元的壟斷地位正在成為多個石油國經濟的關鍵訴求。而在這一過程中,一種全新的石油貨幣則會應運而生,走到石油交易的國際舞臺。跡象表明,這一目標正在接近石油人民幣,全球多國投資者或已十分青睞石油人民幣。

8個石油國或正式向美元“叫板”,石油人民幣或將成新王牌

圖片來源Fnra Web

例如,上海原油期貨SC1809合約9月7日順利完成首次交割,交割量共計60.1萬桶原油,交割金額2.93億元(單邊),交割結算價為每桶488.2元,較3月26日開盤價440.0元/桶上漲10.95%。

自今年3月原油人民幣期貨合約誕生以來,目前上海原油期貨已經成為全球第三大原油期貨市場,市場規模已邁入世界前三名。來自新加坡、美國、英國等的涉油企業、涉油貿易公司、金融機構以及基金公司等境外投資者已順利開展了原油期貨交易。海外投資者的參與程度不斷加深,國際交易者持倉量佔比從上市兩個月時的5%提升至目前的15%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據路透社今年5月報道,中國一家石油企業已經簽署了首筆以人民幣原油期貨計價的中東原油進口協議,並且計劃簽署更多此類合約。分析認為,接下去,中東地區的原油訂單或出現更多用人民幣購買的情況。比如,據伊朗新聞媒體(Press TV)近期報道,伊朗央行宣佈其旗下的外匯牌價網站Sanarate.ir已經將人民幣列為三大主要換匯貨幣之一,另兩種貨幣為歐元和阿聯酋的迪拉姆。華爾街日報在援引上述外匯牌價網站的聲明稱,此舉是為了拋棄美元。目前來看,不僅是中東原油,更多地區的原油或都具備了用人民幣計價交易的條件。

8個石油國或正式向美元“叫板”,石油人民幣或將成新王牌

圖片來源psuv

非洲石油國尼日利亞在2014年油價暴跌以後,至今依然陷入美元荒困境中,為了促進商業聯繫並減少在雙邊貿易中使用美元的必要性,中國與尼日利亞今年已達成了價值24億美元的貨幣互換協議。另一個非洲石油國安哥拉已於數月前拋棄了美元這個曾被認為最為牢固的錨定目標。而安哥拉原油佔據著大量中國市場份額。這些跡象,意味著,人民幣或將順理成章成為非洲這兩個石油國的新選擇。值得一提的是,南美石油大國委內瑞拉去年就提議全球石油國用人民幣等貨幣替代美元,交易石油。

我們多次提及,俄羅斯已在向中國市場出口原油過程中,提前創立了部分無美元化交易環境。中俄四年前就簽訂了本幣互換協議。數據顯示,人民幣在俄對中國出口收入結算中所佔比例上升至15%,而3年前這一比例還不到5%。分析認為,隨著中俄經貿合作力度的加大,人民幣將更廣泛地被用作交易貨幣。俄羅斯衛星通訊社9月12日報道稱,俄羅斯和中國不可避免地將減少使用美元,向人民幣和盧布過渡。分析認為,這也是原油人民幣參與更多國際結算的潛在預期。

8個石油國或正式向美元“叫板”,石油人民幣或將成新王牌

不難看出,去石油美元,向原油人民幣接近的趨勢或正蔓延至全球範圍。而根據一些石油國近期正式向美元“叫板”的進程以及中國作為全球第一大原油進口市場所帶來的商機看,石油人民幣或正在成為多個石油國亮出的新王牌。目前,俄羅斯、伊朗、委內瑞拉、安哥拉、尼日利亞、卡塔爾、阿聯酋、伊拉克,至少這8個石油國或正紛紛向石油人民幣傾斜。同時,這些石油國與其他市場交易石油過程中,或也增加了人民幣的想象空間。(完)

BWC中文網原創文章,本文不得以任何形式摘編、轉載或轉化視頻等,違者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