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9 這種除草劑用途很廣!適合哪些作物?多少用量?(建議收藏)

溫馨提示:點擊右上方的“關注”,您就可以免費收到三農大喇叭每天為您推送的最新三農政策、實用技術、價格信息、市場行情等內容了。謝謝您的關注與轉發!

二甲戊靈是棉田、馬鈴薯、蔬菜地常用的土壤封閉類除草劑,它除草機理獨特,殺草譜廣,對作物安全性高等優勢備受各地老百姓的青睞。那麼二甲戊靈如何使用?二甲戊靈在各作物上的用量是多少?

這種除草劑用途很廣!適合哪些作物?多少用量?(建議收藏)

二甲戊靈在各作物上的用量用法

棉田 與氟樂靈相比較,操作技術簡單,同時對棉花安全性更高,對根部沒有傷害(氟樂靈用藥後會引起棉花根部腫大,導致棉花減產)。

使用方法:棉花種植播種前1—3天,土壤均勻噴霧。或者在棉花種植後3天內土壤噴霧處理。防除禾本科雜草為主畝用量150-200毫升,兌水30-50升,防除闊葉雜草(藜科)加大用量,畝用量200-250毫升。兌水30-50升。

註明:1、土壤噴霧後可以混土3-5公分(春播土壤水分含量低,建議混土),也可以不用混土(土壤對二甲戊靈吸附率較高、不易見光分解)。2、營養缽苗床育苗,播種覆土後噴霧,然後覆膜。用藥量相對應上述情況適當減少。減少1/3---1/2用量。3、對棉花的幼芽會產品觸殺性藥害問題,在使用過程中不能將藥液噴灑到棉花幼苗上4、二甲戊靈對龍葵無效,對鐵莧菜、田旋花無效。

玉米田 玉米播種後出苗前3天內施藥,畝用量200-300毫升,兌水30-50升。

註明:1、33%二甲戊靈(200—300毫升)+38%莠去津(150—200毫升):提高對龍葵、苣買菜、茼麻、鴨跖草、豚草等闊葉雜草的效果。

花生田 與乙草胺對比,毒性更低,殘留更少(出口花生要求較高,其中日本等現代國家要求膠東地區花生田土壤處理劑禁止用乙草胺,長期使用導致癌症的發病)

使用方法:露地春播花生:土壤處理畝用量150~200毫升

覆膜春播花生:播種後1—3天覆膜前進行土壤處理。覆膜春花生和夏花生對同一種除草劑的使用量較露地春花生使用量低1/3~1/4。畝用量130~150毫升。

註明:1、施藥後建議不宜混土。2、沙土地慎用或禁用。

馬鈴薯

覆膜田:最佳選擇在播種後覆土前隨之施藥,儘可能在播種後1—3天內用藥完畢。

畝用量150—200毫升,兌水30—50升。用藥後及時覆膜。

露地田:播後苗前,畝用量150—200毫升,兌水30—50升,如果天氣乾旱選擇淺層混土3—5釐米以及3—5天在土壤表層噴水,保證土壤溼潤,形成良好的藥膜層,以便提高除草效果。

註明:馬鈴薯出苗後禁止使用二甲戊靈。

大蒜田 播種後出苗前土壤處理。最佳施藥期:蒜瓣移栽後至出苗前,雜草未出苗時用藥。畝用量150—200毫升。兌水40—60升均勻噴霧。

土壤條件:土地平整細緻,保證形成的藥膜良好,蒜瓣移栽後儘量覆土3—5釐米,避免蒜瓣和藥土層直接接觸。

註明:二甲戊靈(150—200毫升)+24%乙氧氟草醚乳油(30—40毫升)防除薺菜和豬殃殃危害較重地塊。

這種除草劑用途很廣!適合哪些作物?多少用量?(建議收藏)

辣椒 辣椒對常用土壤封閉處理除草劑安全性要高,辣椒作為小粒種子種植方式分為直播田和移栽田,其土壤處理方式、施用量也不同。

直播田:直播田大多采取覆膜田,播種前或者播種後畝用量150—170毫升,兌水40—60升均勻噴霧。

移栽田:定植定苗前,土壤整理平整細緻,無大塊,均勻噴霧。種植後1—3天內施藥,畝用量150—200毫升。

註明:1、沙質土慎用或禁用。2、辣椒在使用二甲戊靈時,一定要保證水分的充足。3、噴霧均勻,整地要細緻。

韭菜田 韭菜分為育苗韭菜和老根韭菜。

育苗韭菜:播種後出苗前,畝用量100—200毫升,兌水40—50升,均勻噴霧。

老根韭菜:貼地收割後,韭菜傷口癒合出土前,畝用量100—200毫升,兌水40—50升,土壤表面均勻噴霧。

註明:老根韭菜必須經過傷口癒合,否則容易發生藥害情況。

洋蔥田 洋蔥分為直播和移栽田。

直播田:洋蔥播種後出苗前,畝用量60—80毫升,兌水30—45升,均勻噴霧。

移栽田:洋蔥移栽前,畝用量150—200毫升,兌水30—45升,均勻噴霧。

註明:沙質土壤適當減少用量。

蔥田 直播田、移栽田(溝蔥)、根茬蔥田均可使用。

直播田:播種後出苗前,畝用量100—150毫升,兌水40—50毫升地表均勻噴霧。

移栽田(溝蔥):移栽前,畝用量150—200毫升,兌水40—50升,地表均勻噴霧。

根茬蔥:根茬從返青前,畝用量150—200毫升,兌水40—50升,地表均勻噴霧。

註明:蔥田使用二甲戊靈過程中,儘可能做到土壤地表溼潤,利於藥液吸收,提高除草效果

十字花科(只限制移栽田使用)

甘藍:移栽前,畝用量150—200毫升,兌水40-50升,均勻噴霧

花菜:移栽前,畝用量150—200毫升,兌水40-50升,均勻噴霧

菜田:移栽前,畝用量150—200毫升,兌水40-50升,均勻噴霧

茄科蔬菜(採取定植前用藥、沙質土禁用或慎用)

茄子:定植前,整地平整細緻,畝用量150—200毫升,兌水40—50升,地表均勻噴霧。

番茄:定植前,整地平整細緻,畝用量150—200毫升,兌水40—50升,地表均勻噴霧

甜椒:定植前,整地平整細緻,畝用量150—200毫升,兌水40—50升,地表均勻噴霧

註明:土壤溼潤效果更好。

瓜類(西瓜、甜瓜禁用)

黃瓜:整地平整細緻後,瓜苗移栽前1—3天,畝用量100-150毫升,兌水30—45升,地表均勻噴霧。

冬瓜:整地平整細緻後,瓜苗移栽前1—3天,畝用量100-150毫升,兌水30—45升,地表均勻噴霧。

絲瓜:整地平整細緻後,瓜苗移栽前1—3天,畝用量100-150毫升,兌水30—45升,地表均勻噴霧。

豆類(大粒種子,耐藥性強)

菜豆:播種後或者移栽前,畝用量150—200毫升,兌水40—50升。地表均勻噴霧。

毛豆:播種後或者移栽前,畝用量150—200毫升,兌水40—50升。地表均勻噴霧。

豌豆:播種後或者移栽前,畝用量150—200毫升,兌水40—50升。地表均勻噴霧。

豇豆:播種後或者移栽前,畝用量150—200毫升,兌水40—50升。地表均勻噴霧。

蠶豆:播種後或者移栽前,畝用量150—200毫升,兌水40—50升。地表均勻噴霧。

扁豆:播種後或者移栽前,畝用量150—200毫升,兌水40—50升。地表均勻噴霧。

傘形科

芹菜育苗田:播種後出苗前(蓋草簾或者遮網前),畝用量100—150毫升,兌水30—50升,土表均勻噴霧。

芹菜移栽田:移栽前1—3天,整地平整細緻,畝用量100—150毫升,兌水30—50升,土表均勻噴霧。

胡蘿蔔:胡蘿蔔撒種後覆土2—3釐米(避免種子接觸藥液)、出苗前5天內,畝用量100—150毫升,兌水30—45升,土表均勻噴霧。

茴香:茴香撒種後覆土2—3釐米(避免種子接觸藥液)、出苗前5天內,畝用量100—150毫升,兌水30—45升,土表均勻噴霧。

中草藥(丹參、牛膝、介穗禁用)

柴胡:播種前5~10天雜草萌發出芽前 ,畝用量80~100毫升兌水40~50升,對藥田表土進行均勻噴灑處理。

白朮:播種前5~10天雜草萌發出芽前 ,畝用量80~100毫升兌水40~50升,對藥田表土進行均勻噴灑處理。

南星:播種前5~10天雜草萌發出芽前 ,畝用量80~100毫升兌水40~50升,對藥田表土進行均勻噴灑處理。

桔梗:播種前5~10天雜草萌發出芽前 ,畝用量80~100毫升兌水40~50升,對藥田表土進行均勻噴灑處理。

黃岑:播種前5~10天雜草萌發出芽前 ,畝用量80~100毫升兌水40~50升,對藥田表土進行均勻噴灑處理。

黃芪:播種前5~10天雜草萌發出芽前 ,畝用量80~100毫升兌水40~50升,對藥田表土進行均勻噴灑處理。

板藍根:播種前5~10天雜草萌發出芽前 ,畝用量80~100毫升兌水40~50升,對藥田表土進行均勻噴灑處理。

沙參:播種前5~10天雜草萌發出芽前 ,畝用量80~100毫升兌水40~50升,對藥田表土進行均勻噴灑處理。

果園

果樹生長期間,在雜草為出苗之前,畝用量200-300毫升,兌水30—45升均勻噴霧。

註明:二甲戊靈可與莠去津、百草枯、草甘膦混用與香蕉、菠蘿田、甘蔗田除草。

菸草田

二甲戊靈對菸草有兩個效果,一是田間除草,二是作為菸草抑芽劑。

露地栽培:整地平整細緻,畝用量120—200毫升,兌水30—50升對土表進行均勻噴霧1-3天后,進行菸草苗移栽。

覆膜移栽:整地平整細緻,畝用量120—200毫升,兌水30—50升對土表進行均勻噴霧1-3天后,然後對地表進行覆膜。最後菸草苗移栽種植。

菸草抑芽劑:大部分菸草現蕾時對其打頂,同時將菸草苗扶植。按照100倍液稀釋,每株菸草苗採用杯淋法從頂部灌溉或者施淋,並保持每個腋芽都接觸到藥液,達到明顯的抑芽效果。

水稻旱直播田

播種(將幹籽或浸種露白的種籽均勻撒播,不能催芽)→蓋種(蓋土2-3cm)→灌溉(洇透水)→排水(一般浸泡一夜後排出落幹)→噴藥(在田間排幹水後,墒面溼潤無積水時需立即用藥,畝用33%二甲戊樂靈150-200毫升,兌水60~90斤用手動噴霧器均勻噴霧,不宜使用彌霧機)→保溼(保持土表溼潤,乾旱時可灌跑馬水,如遇雨水天氣,要保持溝系暢通,確保不積水,不淹苗)→管水(秧齡大後正常管水)。

各個環節都要嚴格操作:A)平整土地,打碎大土塊,施藥前清除植物殘茬,以免封閉不嚴;B)畦面一定要平整,儘量減少畦面長時間積水;C)水稻浸種一般浸泡2天即可,一定不能催出芽;D)蓋種要儘量減少露籽,若不可避免可增加播種量;E)待落幹後1~2天施藥,畝用33%二甲戊樂靈150-200毫升,兌水60~90斤噴霧,以80斤水為宜,乾旱或覆土較深時,用水量可以增加至90-120斤,不能漏噴和重噴;F)施藥後溼潤灌溉,乾旱時灌跑馬水保溼,施藥後7~10天儘量減少大水漫灌,切記不能有積水現象,否則易傷苗,若不可避免應減少泡水時間。

大豆田 播種前或者播種後出苗前土壤處理。

最佳施藥時期:在大豆播種後3內施藥,畝用量100-200毫升,兌水30-50升,土表均勻噴霧。

如果長期乾旱,土壤水分含量較低,適當混土2—3釐米以提高藥效。起壟播種大豆也可以在施藥後培土2釐米,防治藥劑被風颳走。壟播大豆播後面前施藥也可以採用苗帶施藥法,苗帶施藥應根據實際情況噴灑面積計算用藥量,施藥後用旋轉鋤或中耕機除掉行間雜草。

註明:1、單、雙子葉雜草混生田,可與異惡草松、咪唑乙煙酸等混用。2、提高對蒼耳、鴨跖草、狼拔草、龍葵、茼麻、刺兒菜、問荊。3、苣買菜闊葉雜草的效果。

這種除草劑用途很廣!適合哪些作物?多少用量?(建議收藏)

如何防止二甲戊靈出現藥害?

1、作物播種過淺。種子處於藥層中,萌發後吸收藥物的量較大,容易受到藥害。因此,一般要求種子播種深度在3~5釐米。這樣,作物種子萌發初期吸收的藥量少,芽體穿過藥土層時雖然也吸收藥物,但因吸收的藥量較低,一般不會形成藥害。

2、施藥時要求土壤墒情較好。該除草劑一旦與土壤結合,很難再移動。施藥時如果墒情較好,施下的二甲戊靈才能向下和向四周擴散,形成2~3釐米厚的嚴密的藥土層,保證土壤封閉效果。施藥后土壤乾燥時,難以形成良好的藥土層,會影響防效。因此,為增加土壤吸附,減輕對作物的藥害,在用藥前應先澆水處理土壤後再施藥,以增加土壤吸附量,減輕對作物的藥害。如果在施藥后土壤溼度過大,或者短時間內遇雨,藥物有可能進入作物播種層,容易對作物特別是比較敏感的作物產生藥害。

3.用藥量過大。凡出現藥害的地方,很多都是因用藥量超過使用要求造成的。如用於蔬菜田除草一般要求每畝不超過120毫升;或者因噴藥時不均勻,局部用藥量過大導致產生藥害。因此,旱田施用33%二甲戊靈乳油,畝用量一般應在150毫升以上時才能保證防效,每畝用藥120毫升,土壤乾燥時除草效果一般不會太好。在使用時可根據作物受害田塊雜草防除效果,大致推算一下二甲戊靈的合理使用量,而不能任意加大用藥量。

4.用藥過遲。在用於蔬菜作物除草時,如果蔬菜種子已萌發,甚至已開始出苗,施用二甲戊靈後藥物被作物幼芽大量吸收,很容易產生藥害。幾乎所有的作物,在芽苗期接觸二甲戊靈都容易產生嚴重藥害。因此,在用藥時間上都有嚴格的要求,不能過遲,如用復配劑40%甲戊·乙草胺乳油用於生薑、棉花、玉米田的防除一年生禾本科雜草和闊葉雜草,必須於作物播後苗前施藥,嚴禁在種子拱土期用藥。生薑每畝用製劑100~150毫升,大蒜田每畝用製劑125~175毫升,對水40~60公斤,進行土壤噴霧處理,以保安全無害。

5.不要在敏感作物和作物的敏感期使用。番茄、辣椒等茄果類作物對該藥比較敏感,通常在作物移栽前施藥,移栽時儘量少動土,減少對土壤封閉藥層的破壞。如果在移栽後施藥,必須在田間進行定向噴霧,不能將藥液噴到茄科類蔬菜作物上,尤其不能將藥液噴到幼嫩的心葉上。直播稻出苗後的5~6葉期誤用二甲戊靈,特別是用藥量較大時,在溫度高時一般用藥後2~3天即可表現出藥害症狀。來源:綜合三農大百科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