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2 中國第一個派出所:懲奸除惡還“捉妖”

中國第一個派出所:懲奸除惡還“捉妖”

1944年剛剛組建時的竹鎮派出所

1948年年底,南京六合竹鎮解放。勝利的喜悅下,卻有暗流湧動,一則關於“毛人水怪”的恐怖傳言悄悄蔓延——“竹鎮有水怪,渾身長毛,專吃小孩”,在“有心人”的煽動蠱惑下,傳言愈傳愈烈,鎮上人心惶惶。

關鍵時刻,竹鎮派出所精銳盡出,循著蛛絲馬跡,民警設伏蹲守一個月,終於揪出了始作俑者,平息了這場掀起滿城風雨的鬧劇。

原來,所謂的“毛人水怪”是國民黨特務身披蓑衣、頭戴面具假扮的,目的就是製造恐慌,破壞社會穩定。

不過,“毛人水怪”萬萬沒想到,自己的這次興風作浪,選錯了地方,遇到了剋星。抓捕他的竹鎮派出所,是我黨領導建立的公安派出所的鼻祖,該所從成立之初便開始執行清匪反霸、打擊特務的任務了。

“新四軍第一所”

竹鎮,地處六合西北,四境環山,三面帶河,從軍事角度看,有著易守難攻的地利。同時,它與安徽的天長縣和來安縣接壤,是各方勢力的交匯處,非常有利於新四軍展開活動。

1939年8月,新四軍第五支隊司令員羅炳輝率部進駐竹鎮,開闢了以竹鎮為中心的抗日根據地,自此六合地區的抗日烽火燃燒了起來。

根據地是軍隊的支持和依仗,因此,維護根據地的安定尤為重要。為了保衛根據地,預防和打擊敵人的破壞活動,1940年4月,六合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不久,即建立了隸屬駐軍領導的軍法室,履行公安部門的職責。1943年2月,建立東南、來六辦事處時,改稱公安局。

1942年8月,根據革命鬥爭發展形勢的需要,經淮南行署批准,“竹鎮市(鄉級)抗日民主政府”在竹鎮仇莊成立,張晶之任市長。

1944年4月,津浦路東八縣聯防保安總處偵察科長洪沛霖(新中國成立後曾任江蘇省副省長、省公安廳廳長)來到竹鎮組建派出所,設址竹新街,隸屬於竹鎮市政府,成為抗日戰爭時期新四軍淮南路東第一所。

“派出所”,意為新四軍的派出機構。抗戰時期,派出所人員都是新四軍戰士,接受新四軍領導,同時要協助地方政府維持社會治安。

竹鎮派出所是有據可查的我黨建立的第一個派出所,被稱為“新四軍第一所”。第一任所長由當年的竹鎮抗日民主政府警衛排排長黃經農兼任。

照此傳統,我黨此後建立領導的公安基層組織都叫做“派出所”。

鋤奸、懲匪、防特

竹鎮由於地處“兩省三縣”交界,來往人員雜多,治安狀況比較複雜。特別是抗日根據地建立以後,常有漢奸、特務潛入,藏匿於民眾間,蒐集情報,伺機搞破壞,嚴重擾亂社會治安。

竹鎮派出所成立後,配有兩個班的新四軍戰士,主要任務便是鋤奸、懲匪、防特,捍衛革命根據地。

在工作中,派出所堅持群眾路線,緊緊依靠群眾,通過各抗敵協會發動群眾,積極參與偵查破案工作。在廣大群眾的大力配合下,許多化妝成百姓的漢奸、特務無處遁形,紛紛落網。

抓住這些敵人的爪牙後,派出所會在竹鎮公開審判,並依法將其處決,槍斃地點就在距離派出所不遠的烏龜橋。

此外,竹鎮派出所還主動出擊,派出精幹人員打入敵人內部蒐集情報。來六支隊副排長王世隆,“退伍”回鄉後,按照上級佈置,打入偽程橋區任鄉丁。1944年12月,當他得知偽警衛三師七團一個營將於22日來程橋換防時,立即將情況報告中共程橋區委。由於情報可靠及時,來六支隊在羊山頭一舉殲滅日軍一個班和偽軍一個加強營,繳獲大批武器彈藥。

竹鎮派出所的這一系列舉措,及時地清除了危害根據地的“毒瘤”,同時也有效地震懾了敵人,保衛了新生的人民政權。

中國第一個派出所:懲奸除惡還“捉妖”

1946年,國民黨發動內戰,竹鎮派出所工作人員隨部隊北撤,派出所建制被撤銷。僅兩年後,竹鎮解放,竹鎮派出所重建,“新四軍第一所”的榮譽與傳統一直傳沿至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