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地陽光
三強互免關稅,不是如果,而是已在落實之中。
最近美歐談了個框架,戲劇性成份多些(老大老二演給老三看),但方向不可逆轉。
日歐談妥。
美日之間沒得談,唯唯諾諾的日本會無條件服從美國安排。即使再不平等,日本能有什麼泡兒翻。
對世界經濟影響,主要看是促進還是阻礙。
阻礙的成份大些。
這三家佔了世界經濟55%份額,看上去體量龐大,但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就沒這麼大了,歐洲(27國)幾無貢獻,日本一點點,美國多些,三家加起來,還頂不上老三一家對世界的貢獻大。
也就是說,整個世界不只是歐美日,但歐美日消耗了世界大部分資源,對整個世界經濟增長貢獻卻不多。
為何說這套貿易規則阻礙了世界經濟發展?
這套貿易規則也可以這樣理解:發達國家賣技術和高科技產品,發展中國家賣中低端產品,相互零關稅,都不設門檻。
貌似合理,實則極不合理。
這些年,世界經濟展現活力,恰恰是發展中國家加大教育投入,努力掌握先進科技,提高本民族勞動者素質帶來的。零關稅對落後國家提高自己產品科技含量最具殺傷力,幾乎能將所有的發展中國家新興產業扼殺在搖籃中。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發展中國家發展快就是應用了科學技術,現在,有人要發展中國家放棄科技,自己國家會發展很好?受制於人能有出息?
不會吧。
這套規則不僅阻礙發展中國家科技進步,即使發達經濟體內部,早晚也會產生矛盾,美國一家自說自話,終究不能服人。
世貿組織貿易規則講求的公平,是考慮發展中國家能力的公平,二戰後全球經濟快速發展就得益於這套規則。也是美國人主導制定。有不適應形勢發展,但可以對等談判協商,而不是推翻。
新規則最大問題,就是沒有了發展中國家的發展權利。
布衣吳新建
隨著7月26號晨特朗普與歐盟主席容克達成推動除汽車產品外的其他工業品取消關稅、非貿易壁壘和補貼的共識,加之此前歐盟與日本已經達成一份高水平的自貿協定,這個假設性問題正在一步一步變為現實。現在不僅美國、歐盟、日本有可能互免關稅,建成一個高水平的自貿區,特朗普此前宣稱的G7自貿區成功的可能性也在日益增大。發達經濟體之間建成高水平自貿區,對全球貿易體系將造成重大影響,對新興經濟體尤其是正在努力實現發展中國家向發達國家超越的新興經濟體,影響更是巨大。
發達經濟體互免關稅增加了其他國家產業升級的難度
美國、歐盟和日本都曾經是響噹噹的製造業大國,經過幾十年的產業調整,他們仍然保留著一些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優勢產業。這些優勢產業本來就是一些技術門檻高、發展難度大的行業,如果再獲得美國、歐盟、日本三大經濟體統一而巨大市場的涵養之後,只會變得更越來越強。而其他國家如果想再發展相關產業,可供拓展的市場會越來越小、競爭會更加激烈,如果在價格方面再失去優勢,想要實現跨越的難度只會越來越大。即便是三大經濟體那些競爭優勢不是非常明顯的行業,由於關稅和非關稅壁壘的取消,內部競爭力也將明顯增強,其他國家的優勢產業今後想進入這三大市場的難度會增大、份額會縮減。
產業結構的升級,更多的是一個市場化的過程,如果市場上無利可圖或者競爭過於激烈,已經形成了紅海市場,其他企業乃至國家再進行產業升級的成本就會急劇上升,動力就會迅速衰減。特朗普積極推動與歐盟零關稅、零壁壘、零補貼,積極推動G7國家建立自貿區,除了為美國企業爭取利益之外,更重要的考慮就是想封死那些企圖超越美國國家的產業升級之路,將這些國家的產業層級始終鎖死在低端區域。
發達經濟體自建自貿區將改變國際貿易規則
國際貿易領域最大的矛盾是發達經濟體和發展中經濟體之間的矛盾。發達經濟體通過建立自貿區,結成統一市場,將在今後與發展中經濟體議價的過程中出於明顯的優勢地位。發達經濟體是全球最重要的消費市場,他們建立起統一的市場,內部可以零關稅、零壁壘、零補貼,但是對那些不能滿足他們要求的國家,就相當於樹立起一堵標準高、要求嚴、貿易標準嚴苛的高牆。其他國家如果想進入這個龐大的消費市場,要麼接受高關稅和複雜的貿易壁壘,要麼就必須滿足他們事先已經達成的貿易標準。對於那些經濟和科技發展水平都較低的發展中國家,很明顯是不公平、不公正的條件。
過去發達經濟體和發展中經濟體還可以通過WTO這一平臺討價還價,爭取達成一個雙方都可以接受的條件。如果美國推動的G7自貿區建成,意味著二戰之後形成的多邊貿易體系極有可能被終結。由於發展中經濟體之間的產業競爭更加激烈、矛盾更加複雜,他們不大可能像發達國家那樣結成一個貿易聯盟與其競爭。
今後發展中經濟體只有接受和不接受發達國家貿易條件的自由,只有加入或者不加入發達經濟體貿易圈的自由,只有被多剝削一些還是少剝削一些的自由。
衝擊時評
如果美國、歐盟、日本之間互免關稅,等同於新的世貿組織成立,三大經濟體總量超過世界GDP的一半,會對世界經濟造成什麼影響?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
如果美歐日互免關稅,對世界造成的影響
先來看一下三大經濟體各自的特點
日本:典型高度依賴進出口貿易的國家,國土面積小,資源匱乏,高度依賴原料進口,成品出口的國家。出口以高附加值的商品為主,如電子產品、汽車,其中汽車生產量居世界第一。另外日本的服務業高度發達,金融、保險、航運、商業服務都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美國是全能型的國家,地大物博,資源豐富,人口數量適中,科技發達。各方面的水平都是世界一流。但是,由於美元是世界貨幣,所以要向其它國家輸出美元,因此,中低端製造業轉移向發展中國家,然後通過貿易的形式對外輸出美元,輸入商品。為了刺激消費,降低進品商品的銷售價格,所以美國的關稅普遍很低。高端製造業技術領先於世界水平,公平競爭的話,世界上沒有那個國家是美國的對手。同時,頁岩油革命成功後,美國還一舉成為世界能源大國。
歐盟這個經濟體有點沒落貴族的味道,兩次世界大戰的主戰場都在歐洲,戰爭消耗了歐洲的經濟資源,拖慢了科技的研發水平,因此在三大經濟體中,資源方面居中,科技方面與日本基本持平,都落後與美國。
三大經濟體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都是中低端的製造業商品的市場,但三大經濟體這方面都不佔優勢,特別是美國;都是原材料的進口國,高科技產品生產者和消費者;能源、軍工方面美國優勢最明顯。
如果只是這三大經濟體互免關稅的話,對世界的經濟有影響,但不會太大。因為,沒有其它國家的加入,世界貿易體系只靠它們三家運行不起來。原料需要進口,成品需要出口,而這三大經濟體都是低附加值商品和原料的進口國,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國。真正可怕的是,三大經濟體聯合在一起,然後再利用各自的影響力,拉攏世界其它國家進入。就如2000年前,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前一樣,再玩一次孤立遊戲。
如果建立一個新的世貿組織,對世界經濟有影響嗎?
肯定有影響,誰是制度的制定者,誰就是最受益者,這一點不用多說。世貿組織就是這樣,創立者最受益,後加入者一般受益,不加入者被世界體系排除在外,和清朝的閉關鎖國一樣,只不過當時是主動的關上大門,而被排擠在世界經濟體系之外是打開大門也沒人來,其後果一樣,各方面的發展都落後於世界,朝鮮和韓國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
美日歐互免關稅的概率有多大
日歐之間已經建立起來了自貿協定,基本上是零關稅,因為,二者間的各方面實力相差不大,零關稅後誰也不吃虧。要說美國也加入有可能,同樣執行零關稅,直接不可能。誰也不是傻子,和美國貿易往來執行零關稅,等於慢性自殺。對貿易中公平競爭,誰也不是美國的對手。美國喊著零關稅,公平競爭,本身就不公平,這就猶如一個拿著槍的成年人,和一個拿著刀的少年在打架一樣。
兩次世界大戰都沒有影響到美國的發展,美國自南北戰爭後,國內就再沒發生過戰爭,安穩發展了一百多年,有豐富的資源、有優秀的人才、有安穩的環境,還有慢長髮展積累的時間,快速發展的條件都具備了。所以,現在沒辦法,世界其它國家公平競爭,都不是美國的對手。因此,美日歐互免關稅只會是一個夢想,只能有條件的加入,而加入條件的話,和原世貿組織就沒有多少區別了。美國不讓步,日歐不傻的話,三者間互免零關稅不會實現。
從另一方面來看,現在中國對世界經濟的貢獻作用在30%以上,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現在的中國不是以前的中國了,再建立一個世貿組織會把我們排除在外嗎?當然不可能。
我是禪風,點個贊加關注,還有更多精彩的財經內容與你分享。
淡淡禪風
美歐貿易戰停火的消息在國內輿論場引起了巨大的波瀾,尤其是美歐自由貿易區、零關稅等概念的出爐,以及“美歐經貿聯合聲明”中關於“推動WTO改革,去解決不公平貿易行為,包括知識產權竊取行為、強制性技術轉讓行為、工業補貼、國有企業造成的扭曲以及產能過剩問題。”的表述,被廣泛解讀為美歐即將聯合向中國開刀——而不出意外的話,這種聯合在未來還會擴散到日、澳、加等所有西方國家。在中美貿易戰已經引發國內神經高度緊張的當下,反華陣營將擴大到整個西方世界,這無疑讓國內輿論輿論更加驚惶。
那麼,西方聯合反華,真的有可能實現嗎?面對這種局面,中國應該如何應對呢?雲石君在這裡做個解讀。
首先要說明的是,美歐自由貿易區,這個其實還比較遙遠。很多媒體將這次容克與特朗普的聯合聲明,當成美歐已經達成協議,這其實是一個很大的錯誤。其實仔細看,這不過是雙方的一個共識而已,意味著接下來大家會向自貿區、零關稅的方向去努力,至於最後能不能成,多久能成,這都還是個未知數。
而從現實來看,美歐真要實現零關稅,其實是相當困難的,
所謂美歐自貿區,說白了就是當年的TTIP,也就是“跨大西洋貿易及投資夥伴協議”。這玩意早在奧巴馬時代就開始力推,試圖以此推進零關稅和消除貿易壁壘,但由於這套東西對歐盟產業傷害巨大,所以招致強力反抗,收效甚微。
當然,這次特朗普還是厲害,軟的不行來硬的,直接鎖定德國的汽車產業,從這個德國經濟命脈開刀,一下拿住了這個歐洲領袖的七寸,逼得德國不得不做出妥協,這才有了歐盟這次與美國的共識(特朗普收拾德國,進而挾持歐盟的經過,參見雲石君上一節《海外風雲1661:歐貿易戰停火,國際格局面臨大變,誰是最大輸家?》)。
但問題是,德國願意,並不代表歐洲其他國家就願意。德國雖是歐盟老大,但它只是個弱勢領袖,經濟上的優勢僅僅是相對的,並不具備力壓群雄的絕對力量,政治和軍事上更是廢柴一個,離開歐盟的框架,德國自身的政治影響力連二流都不到。此外,歐盟畢竟不是一個國家,而僅僅是個國家聯合體而已,加盟各國都保留有相當的獨立主權,並不完全受歐盟中樞控制。
德國為了保全自己的汽車等核心工業的最大出口市場,不得不對美國做出妥協,但一旦美歐自貿區成型,其他國家那些經濟產業,勢必受到美國的嚴重衝擊,這嚴重侵犯了它們的利益——這意味著它們會堅決反對。實際上,就在特朗普與容克聯合聲明出臺後的第二天,歐盟二元核心的另一家——法國總統馬克龍,既表態對此堅決反對。而南歐東歐那些工業體系缺乏有效競爭力,或者農業佔重要份額的國家,它們對美國工農業產品的恐懼更是可想而知。
這意味著,就算搞定德國,歐盟內部還有一片亂戰。以前TTIP時,美國在歐盟內部還有一個英國幫腔(英國是極力推動TTIP的),可現在英國已經脫歐了,管不了歐盟內部的事。至於德國,雖然被強綁上船,但它身份尷尬,推起來肯定不如英國那麼賣力。這意味著,美歐自貿區,就算在美德兩大巨頭這裡達成共識,但真要推下去,搞定歐洲,也絕非一日之功,還有相當很長一段路要走——甚至最後半途夭折也不無可能。
歐盟尚且如此,日本就更不用說。上週媒體熱炒美日自貿區,而且美歐談判過後,日美談判也箭在弦上。但仔細想想,歐盟好歹本身還算一個大型消費市場——這意味著美歐自貿區,美國還能從裡面刮到油。但日本不同了,日本本身經濟體量遠不如歐洲,國內經濟頹靡多年,消費持續不振。而且它是一個典型的外向型經濟體,靠外貿混飯吃。美日要搞自貿區,如果真的不加條件的去推零關稅,那等於是放任日本去吃美國——這不符合特朗普貿易保護、重振美國製造的理念。所以美日自貿區,就算真去談,也肯定是有無數附加條件的,這些條件必然會對日本有諸多約束和限制——而日本是否願意為此接受,還是未知數。就算接受,也少不了拉鋸扯皮。
總而言之,美日歐自貿區,這個理想很豐滿,但真要幹成,絕非一朝一夕之事。而且就算幹成了,是否能如大家所猜測的那樣,以全方位貿易戰的形勢來針對中國,也不太好說——畢竟歐洲在中國市場的收益也不小。
當然,按照美國貿易戰的邏輯,受傷只是暫時的,只要能扛下去,中國撐不住先繳械投降,西方獲得了重新書寫規則的權力,這些暫時的市場放棄所造成的損失,後面都會補回來。
但問題是,這僅僅是一種可能而已——這種收益的取得,必須建立在自己最終獲勝的情況下。如果最後沒勝,那這種戰爭就成了沒有回報的自殘。這本身就意味著風險。
而且,歐日可不是美國。美國家大業大,又可以全球剪羊毛,他們當然是夠條件去撐,但歐洲和日本,他們現在一個內憂外患,一個高度依賴海外市場,都經不起太大的折騰。也許到最後美國還能頂的住,但他們倆先就有可能受不了了。
當然,總的來說,無論歐洲還是,都在經濟層面與中國有著很大的矛盾。但這種矛盾是否大到要通過貿易戰的方式來解決,這個是需要各種因素綜合考量的。如果僅僅只是貿易摩擦和技術封鎖,這個沒問題——不用美特朗普來咋呼,歐日現在就已經在做了。但全方位貿易戰,各國自身國情的不同,決定了歐日還是有些顧慮,不會美國振臂一呼,就立馬響應。
最後,西方的經濟體系,尚沒有做好的對華貿易戰的充分準備。一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中美貿易戰熱火朝天的當下,美國參議院在沒有爭論的情況下一致通過一項議案,降低或取消烤麵包機、化學品及其他大約1660種美國以外地區生產商品的關稅——其中一半是由中國生產。
這是很中國完整工業體系的優勢。中國的廉價勞動力、體制、文化、基礎設施、產業積累等等,造就了中國製造的性價比優勢——這是西方現階段很難將之取代的。
但是,話又說回來,雖然美歐日自貿區組建依然有相當阻力,對華態度上也各有考慮,但這僅僅是階段性的,從長遠來看,這種聯合制裁恐怕難以避免。
畢竟中國崛起帶來的衝擊太大了。說直白一點,這地球上現有的資源,根本不足以支持這樣一個大國,再湧入發達文明這個高富帥的圈子。如果非要實現,那只有一個結果,既中國在崛起的同時,把部分原屬於現有發達經濟體的資源給奪為己用!
這是從宏觀上來說的,而說的具體點,中國經濟的崛起,已經奪走了很多原屬於美日歐的市場,而且隨著中國製造2025的啟動,如果中國產業升級計劃順利,核心技術這個現有發達經濟體的最大優勢也將受到嚴重威脅。從這一點來說,中國與現有發達經濟體,已經在根本層面構成了極為尖銳的競爭關係。基於這種現實威脅,縱然現在美日歐內部有各種分歧,但長遠來看,隨著中國挑戰的越來越大,他們內部協調的動力和緊迫性也會加強。
至於對中國製造的需求,隨著西方的逐步調整,一方面可以自我替代;另一方面也可以逐步轉移到其他願意遵守西方新規則的後發國家。雖然這種調整後的產品,性價比可能未必能完全比得上中國,但只要差的不太多,對自己的負面影響控制在一定範圍內,西方還是能承受得起的。
所以,最終守擂方形成經濟層面的遏華聯盟,依然還是會大概率出現。
從來就沒有哪個大國能一帆風順的崛起!就算現在武鬥不流行了,但文鬥卻絕對是不可避免。中國要想突破中等收入國家陷阱,邁入發達國家行業,就必須要面對既得利益者的貿易制裁,迎接這份挑戰!
不過,大家也不必太過驚慌。如果這場西方全方位制裁是現在就開啟,那中國確實會面臨較大麻煩。但上文中雲石君已經分析過了,雖然西方各國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特朗普甚至最先吹響了號角,但受制於西方國家內部的結構性困難,以及彼此間的利益掣肘,這種全方位的連橫要形成,還需要一個過程。
而這個過程,就是中國的寶貴戰略時間!中國有必要在這個時間段中,儘可能的擴大內需,形成足夠的消費市場——這不僅僅是中國工業體系在應對未來貿易戰時的後盾和避風港,也是與西方爭奪亞非拉,甚至吸引西方國家本身,逼迫他們放棄貿易戰的最大基本盤。
另一手自然是產業升級。擴大內需是鞏固基本盤,讓自己在面對貿易戰時立於不敗之地,而產業升級,則是未來轉守為攻,奪取勝利的根本。只有越來越多的核心技術掌握於己手,再依託強大的工業體系升級,這樣才能儘量擺脫對西方的依賴,甚至通過建立技術層面的優勢,瓦解掉西方制裁中國的基石——當中國有更先進的生產力時,其之標準就成為世界主流,西方的貿易制裁和保護,不可避免的就會淪為固步自封。到時候他們越制裁,就只能讓自己越小眾,越與主流脫節,被時代拋棄。只有當中國在足夠多的領域掌握核心技術,成為人類發展進步的代表,西方才能夠放棄貿易戰思維,主動與中國相容,全球化也才能重新煥發生機——當然,到那個時候,全球化的話語權,就要重新分配了。
總而言之,這就是一場時間的賽跑。中國這一邊,是擴大內需和創新,西方那一邊,則是內部的彌合分歧,以及製造復甦和替代,二者誰跑的更快,能搶在對方前面完成自己的內部整合,誰就能獲得最根本的優勢,並最終壓倒對方。現在,特朗普已經開始了西方的重新整合,中國方面,國家資本主義式的產業投入,以及稅法改革,也都是在沿著擴內需、促創新的道路前進。最終結果如何,就看雙方誰能夠跑的更快了!
這是從宏觀方面來說的。那麼具體到微觀層面,中國面對這場競賽,有該有哪些具體的舉措呢?關注微信公眾號:雲石,雲石君在下一節中繼續為您解讀。
本文為雲石海外風雲系列1862節。解讀大國博弈內幕,剖析政治深度邏輯,請關注本微信公眾號,持續收看全部雲石君原創文章。
雲石君
目前美國、歐盟、日本三者GDP總值相加己超過40萬億美元,佔全世界GDP的一半左右,如果三大經濟體都籤暑互免關稅協議,世界上就會形成一個巨大的自由貿易區,對現有國際貿易體系的衝擊將是巨大的,所有現有貿易規則也許會為之改變。
首先,這會降低三大經濟體之間的貿易成本,受其影響,其內部也會很快進行產業結構調整,進行新的產業分工。其次,為了貿易的便利化,他們還會制定新的貿易規則,建立新的產品技術標準。由於三個經濟體都是科技和經濟發達體,這對於其它沒有加入或者落後的經濟體來說,無疑是樹起了一道貿易和技術壁壘,世界經濟發展會更進一步向這三大經濟體傾斜,世界經濟發展不平衡問題會更加突出。
但這也不是完全沒有問題的,最重要的就是,歐、美、日之間從目前看來,雖然貿易額巨大,但大都是高附加值產品,產品之間互補性差,競爭力強,如果沒有其它市場作補充其優勢就很難發揮,如汽車、生物醫療、機械設備,電子通訊,農業產品,自動化技術等,相互之間都存在有很大的競爭關係。
如今日本與歐盟簽署互免關稅協議,無非是受美國高關稅的影響,把在美國被擠出的貿易份額來進行相互補充,並形成對美貿易優勢,這也可以說是對美國貿易戰的報復措施。受其影響,美國的很多產品在歐盟和日本市場將不再有競爭優勢,甚至會逐漸被擠出歐盟和日本市場。
現在大搞“美國優先”的特朗普似乎看出了其中的利弊,提出也想加入。可見歐盟和日本的這一貿易措施的影響已經很大,如果美國真的加入,其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也必將會成倍放大,只是特朗普會真的放下他的“美國優先”政策嗎?
十八子功
美國、歐盟和日本之間短期內是不可能互免關稅的。但是,這三者作為發達世界的代表,最有可能合作的是在規則和制度領域。具體而言,就是三方聯手重新制定世界貿易和投資規則,設立排他性和特權性的規則。同時利用各自的政治影響力,遊說其勢力範圍內的發展中國家加入其中,從而進一步分化和瓦解新興市場國家,阻礙其建構新型世界經濟秩序的努力,以遏制新興市場國家群體帶來的挑戰。
特朗普上臺以來,在貿易政策上奉行獨走主義,將此前美國一手創立和維護的世界貿易規則視若無物,極力強調美國採取單邊行動的權利。換言之,美國認為,現有的世界貿易規則已經束縛了美國的手腳,妨礙了美國的利益,因此果斷棄之如敝履。這一舉動,通俗來說,就是掀棋盤。
拋棄既有規則後,美國下一步將著力於為自己量身定做新的規則和制度,來謀求更大的制度性權力。歐盟和日本雖然仍有維護現有規則的動機與利益,但是在美國威逼利誘之下,最終也將不得不“順應”,與美國聯手攢一個新局。
萊茵的黃金
美歐日互免關稅的形成可以說是區域化的特別對待以及對於WTO制度下的藐視。WTO制度對於這三個地方已經失去了“免疫能力”,進一步打破貿易平衡,國際化貿易促進卻變成了經濟局部貿易的特別對待。會對世界經濟造成什麼影響?
一、原有的國際貿易制度、規則被打破,有無關稅已經沒有了壁壘關係,國際貿易將進一步向著“零關稅”階段進發。美國想重回“製造業大國”,所以拉上了日本作為主要出口國,現在又拉上了歐盟,下一步可能拉上更多經濟體。那麼,對於原有的WYO制度已經可以忽略,不存在遵守不遵守,肆意妄為。
二、特朗普的“特沒譜”將成為美歐日互免關稅的“過家家”化,經濟週期的復始將促使美歐日在經濟危機到來時更加的“不信任”。老特的“煙霧彈”時常發射也時有時沒有,對於拉上日本、歐盟經濟體來說,只是美國“重回製造業大國”的墊腳石,一旦存在風險就會捨棄。貿易競爭中對付日本、歐盟均存在下手,這一次雖然頂著“零關稅”的帽子,可是一旦發生經濟危機,美國肯定第一個“甩鍋子”,該怎樣就怎樣。最後受傷的還是其他經濟體。
三、短期看似重大利好,有利於促進各方進出口貿易,可消化能力依舊有限。人心不齊,總會解散。利用美元、經濟的優勢衝擊日元、日本經濟體,利用美債關係、美元手段打擊歐元區,這都是美國的手段。現在這樣的手段又在進一步“預埋”。美國想的是先利用、後打擊,顯然人心不齊。
老特的“零關稅”區域是在為下一次經濟危機到來埋下的引線,人心不足蛇吞象!
厚金說
歐盟與日本互免關稅,實乃醉翁之意不在酒。這種報團取暖的做法,一是抗衡第一大經濟體的制裁大棒,二是擠壓第二大經濟體的活動空間,可謂上演了一出一箭雙鵰的好戲。
歐盟和日本都屬於出口型國家和地區,而美國則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費國。就拿2017年來說,美國出口15467億美元,進口則高達24094億美元。日歐之間籤零關稅協議,可以說是互惠互利,呈現彼此雙贏的局面。美特朗普見此,肯定會火冒三丈,感覺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竟然促成了日歐的秦晉之好。倘若美國也想加入日歐零關稅協議,獲益最多的並非美國,並與特朗普倡導的“美國優先”完全背道而馳,只會加大美國的貿易逆差,好處則是壓制了第二大經濟體的步步緊逼。
俗話說,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日歐結盟其影響力如同一股衝擊波,徹底打亂了特朗普蓄謀已久的全球戰略構想。如果屈從於日歐的合縱,美國必須放棄如今的立場,虧損同樣巨大。最佳方案當然是第一和第二大經濟體連橫共同應對日歐的合縱,但特朗普即便知曉其中利害,也無法逾越國會這一關。最終兩害相權取其輕,美國只會選擇與日本和歐盟的相互退讓而結盟。只是不會一蹴而就,需要分階段的降低關稅,直至為零。
所以說,美、歐、日互免關稅將給整個世界帶來十二級強烈地震,但震中卻不在他們那一邊。
怡人之人148633009
如果美國、歐盟、日本之間做到互免關稅,會對世界經濟造成什麼影響?主要影響還是在美國、歐盟、日本內部,對其他經濟體的影響有限。該從其他經濟體進口的還是照樣得從其他經濟體進口。其實目前美國、歐盟、日本作為發達經濟體,相互之間的關稅的平均稅率也就在3%左右,已經很低;取消之後不可能說貿易只在美國、歐盟、日本之間互通有無,不從發展國家進口了。也不可能因此不對發展中國家進行出口與投資了。
另外,像我國進口的平均稅率其實也就在3.5%,已經只比發達國家的水平略高而已,可見我們的競爭力根本就不是依靠粗暴的貿易保護而來的!持這種觀點批判我們,是不公正也不客觀的。發達國家之間做到“互免關稅”,對我國的商品競爭力的影響依然還是很有限的。
認為美國、歐盟和日本互免關稅後,發達國家就可以聯合起來打壓發展中國家發展的想法,其實是缺乏最基本的貿易常識的。乍一說有道理,稍微仔細一推敲細節,就知道完全站不住腳。如果這能實現的話,美國、歐盟和日本早就聯合起來對當今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動手了。我們簡單想一想這個道理:他們相互之間商品與服務的關稅,怎麼會影響到其他國家的商品與服務呢?沒這道理。發達國家人員成本高,服務成本高,這是必然擺在那裡,無法取消的;因此最簡單來講,勞動密集型產業競爭不過發展中國家是必然的,這跟關稅成本沒有任何關係。
美、歐、日本之間現在做到零關稅、零壁壘還是不大現實的。最近歐洲與日本剛簽訂了自貿協定,規定協議生效後日本取消大約94%對歐盟商品關稅,在幾年內將逐步取消至99%;歐盟取消大約99%對日本商品的關稅。由此可見,要做到100%的難度依然還是很大的。畢竟,各經濟體都有自己的優勢產業,也各有自己的弱勢產業需要得到必要的保護。
美歐之間,美日之間現在都沒有自貿協定。美歐之間談判TTIP談了五輪,現在特朗普與容克又達成共識要重啟,但是法國的態度似乎想反對;美國退出TPP後,要與美日之間談雙邊自貿協定,但是日本一直不肯。原因是什麼?美國的綜合經濟實力確實比歐盟與日本強,雙方市場規模又有一定差距,如果完全走到絕大多數商品與服務是零關稅、零壁壘、零補貼這一步,確實相對會佔據較大的優勢。這對歐盟與日本來說,也是會帶來相當大的問題的。
所以,美國、歐盟與日本之間迄今為止沒有互免關稅,是有客觀原因的。
特朗普說要“公平貿易”,也即與各大經濟體之間的關稅全部是對等;否則美國就採取貿易保護。這是憑藉實力蠻不講理的做法。如果全部零關稅、零壁壘、零補貼,全部對等,在目前現有條件下,以歐盟與日本如此強大的國民經濟實力,照樣也會被美國蠶食的;因為美國在貨幣金融(美元機制)上的優勢是其他經濟體所沒有的;因此這種對等競爭,其實反而是不公平的。我們還得注意,等到美國公司壟斷全球市場後,全球市場也會同時跟著徹底失去生機,美國等於是殺雞取卵。因此特朗普這樣的所謂“公平貿易”並不公平,也不自由!
總結一句話:徹底的自由貿易也不等於就是“互免關稅”!
建章君
如果美國和歐盟與日本實行了全免關稅,實際上就已經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新興經濟體,而且還是一個經濟總量最大的經濟免關稅組織,對於世界的影響當然也是巨大的。
日本和歐盟簽署了自由貿易協議,讓美國的貿易戰爭感到了巨大的壓力。面對一個突然冒起來的新興經濟貿易聯合體,美國既感到驚慌。又感到無能為力。
正在世界各國都為這個新興組織進行研究的時候,美國也提出來了要和歐盟與日本進行談判,希望自己也能加入進來。
實際上美國一直都是對於歐盟的存在抱著很大存見,在搗鼓著英國脫離的同時,也在搗鼓著法國脫離歐盟,希望能夠幫助著美國把歐盟——這個美國最大的絆腳石解散。美國對外發動了貿易戰爭,就是希望能夠各個擊破。
然而,美國總統特朗普還在信心十足的時候,突然冒出了一個日本和歐盟簽訂了互相免關稅協議。實際上就是抱團取暖,日本正式加入到了歐盟裡面去了,成為了歐盟裡面的一員。
這樣的一個變化讓美國猝不及防。美國感覺到了要搞垮歐盟已無可能,要同時制裁加強版的歐盟困難重重。於是,美國也希望能夠加入其中,希望能夠成為其中的一員。
當然,對於美國是不是能夠加入其中,我們不作許判。但是,假如美國真正的加入其中了,對於世界的影響當然是很大的。
首先,從前是以美國為中心的經濟中心將會出現改變或者是變化;其次,美國的世界第一的地位將會徹底的動搖;第三,美國加入歐盟必將讓出更多的市場份額,以而失去自己的經濟優勢;第四,美國有許多的高科技發展也會同時要求歐盟公有化;第五,歐盟將引領世界新經濟潮流。
如果美國加入了加強版本的歐盟。對於世界經濟有著顛覆性的意義,而且還是非常深遠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