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如何評價莫臥兒帝國皇帝阿克巴?

周名湖


在印度的史詩級英雄之中,有一個可以徒手斬殺猛虎,並可以一刀將敵人劈為兩半的神一般的人物,他就是阿克巴大帝。迄今為止,勇敢且具有智慧的阿克巴一直是印度人心目中所崇敬的歷史人物。

阿克巴是莫臥兒王朝第二代皇帝胡馬雍的長子,有著榮耀的血統,他是帖木兒的直系後代,母系則流著成吉思汗的血。在胡馬雍統治莫臥兒的年代,這個國家的政權依舊不是那麼穩定,外部的戰亂和內部的鬥爭時刻充溢在胡馬雍的身邊。可到了阿克巴做皇帝之後,這一切全部被改變了,無論是對外還是對內,不論是貿易、經濟、軍事和宗教等方面,都在阿克巴的領導下迎來空前的繁榮。

阿克巴全名艾布·烏爾法特·賈拉爾丁·穆罕默德·阿克巴,(這麼長的名字念起來很麻煩的樣子)他出生於1542年,在經歷了祖父巴布爾、父親胡馬雍執政莫臥兒王朝之後,他接手了這個龐大的軍事帝國,並且給這個帝國帶來繁榮和強大。

莫臥兒王朝從第一代領導人巴布爾開始,就一直處於動盪混亂之中。祖父巴布爾是個超級大英雄,以喀布爾為基地,從一箇中亞小領主,成為莫臥兒帝國的第一代統治者。在巴布爾死後,帝國出現了分裂,為了爭奪王位在其內部發生了戰爭。阿巴克的父親胡馬雍本來是繼承人,但卻被元老和兄弟們逼迫到不得不發動戰爭,但胡馬雍是個倒黴蛋兒,戰爭開始不久就被打得節節敗退,被迫逃亡波斯,在逃亡的過程之中,王妃生下一個男嬰,這就是阿克巴。

或許上天憐憫阿克巴命運多舛的童年,也或許是天意註定這個孩子的命運不一般,童年之時的阿克巴就有著不同於一般人的思維和膽識。在那些大師們的教誨之下,阿克巴在槍術、刀術、射擊術、馬術等方面成為全才,在他12歲的時候,父親胡馬雍在波斯薩斐王朝的支持下終於奪回了本就屬於自己的王位。

雖然胡馬雍成了帝王,但此時的莫臥兒王朝已經元氣大傷,胡馬雍雖然也是個有才能的帝王,但是卻力不從心,一次意外的墜樓事件讓他的生命終於走到盡頭。在臨終之際,胡馬雍將王位傳給了年僅13歲的阿克巴,並且親自委任大臣培拉姆汗(也稱拜拉木)等有能之士來輔佐阿克巴。很快胡馬雍結束了自己悲催的人生之路,將偌大的莫臥兒帝國留給了孤獨的阿克巴。

胡馬雍親自委任的攝政王培拉姆汗當年在胡馬雍逃亡時一路追隨,在胡馬雍奪回王位的戰爭中也立下汗馬功勞,更是在帕尼帕特戰役中重創阿富汗人,因此培拉姆汗受到胡馬雍的信任和器重,讓他做為阿克巴的輔佐者再合適不過。但令人沒有想到的是,成為攝政王的培拉姆汗並不把自己的小主人阿克巴放在眼裡,他專權驕橫,為莫臥兒帝國和朝廷帶來消極影響。

培拉姆汗與阿克巴之間的矛盾,如同鰲拜與小皇帝康熙一樣,都是依仗自己的功勞和威望目空一切,不把帝王放在眼中,大有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架勢。在培拉姆汗攝政的四年後,阿克巴終於憑藉自己的智慧和威望奪過了所有權利,培拉姆汗被解除所有職務。好在阿克巴對於這個叔叔保留一點仁慈之心,並沒有要了他的性命,而是讓他的後半生過衣食無憂的貴族生活,但不再允許在宮中行走。

親征後的阿巴克只有17歲,這時的印度依舊紛亂一片,他雖然佔據了印度的中央位置,但四周力量比他強大的王公們卻依舊還有許多。這些王公們時刻想要吞掉莫臥兒的領土,阿克巴不得不將他們一一剷除。

憑藉著祖先帖木兒和成吉思汗傳給他的血液中奔流著征服者的各種要素,包括野心、信心、堅強、榮譽、智慧、毅力和才能,阿克巴帶領他手下的勇士們,騎上快馬,拎起彎刀,開始在征服印度的道路上狂奔起來。

在連續征戰的十六個年頭中,阿克巴先後佔領了馬爾瓦、拉吉普特、古吉拉特、孟加拉等地,將北印度地區的王公全部剷平。又經歷了十九個年頭,阿克巴的大軍將西北地區全部佔領,並奪回了祖宗的龍興之地阿富汗,還吞併了脫離印度很久的信德和克什米爾等地。1591年開始,針對征服印度南部的戰爭打響,但很遺憾阿克巴沒能看到這場戰役的結束,就死去了,但這場征服者的戰役並沒有結束,被他的子孫後代延續下來。

阿克巴時代是莫臥兒王朝的黃金時代,他的兩個後繼者賈漢吉和沙加汗,維持了帝國的強大繁榮。但到了奧朗則布時代,極端的擴張思想嚴重損害了帝國的根基,終於在日不落帝國的聯盟之下,這個昔日輝煌強大的帝國被滅亡。

阿克巴在世界帝王排行榜上名列第23位,一生之中汙點很少,但因為攻打梅瓦爾的戰爭中放任士兵屠殺3萬平民和破壞文物而留下惡名,但他的多數政令是仁慈並博愛的,不但廢除了將戰俘販賣為奴隸的習俗,還廢除了印度由來已久的燒死寡婦殉夫的陋習。可惜在他死後,這些陋習又被找了回來。

不論怎樣,阿克巴的人生軌跡始終是功大於過的,在今天的印度以及穆斯林世界中,阿克巴的故事依舊被傳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