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最強大腦主持人蔣昌建有多厲害?

生活在天津


一句經典的「讓科學流行起來!」,一夜之間讓多少認識了這位優秀的主持人——蔣昌建。

那麼你知道這個「最強大腦主持人」蔣昌建到底有多厲害嗎?下面我來給大家簡單歸納一下

一、基本信息

蔣昌建,1965 年 9 月 25 日生於福建省廈門市。中國內地節目主持人,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博士、副教授,畢業於安徽師範大學本科,並取得了耶魯大學政治學系博士後學位。

二、教育經歷

蔣昌建大學就讀於安徽師範大學,畢業後,在安徽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教書。1990 年考上覆旦大學國際政治系碩士。1998 年,在耶魯大學政治學系攻讀博士後,之後回國選擇留在復旦大學任教。

三、職業生涯

  1. 2001 年,《楊瀾訪談錄》
  2. 2007 年,擔任國際大學群英辯論會海外選拔賽的評委
  3. 2010 年,主持 中國信託業峰會
  4. 2012 年,擔任 CCTV-13 兩會特別節目《聚焦兩會》的特約評論員
  5. 2013 年 12 月,以主持人身份加盟江蘇衛視科學競技真人秀節目《最強大腦》
  6. 真人秀節目《跟著貝爾去冒險》
  7. 2017 年,擔任安徽衛視國學益智節目《少年國學派》辯論環節的主持人
  8. 2018 年 1 月,主持江蘇衛視科學競技真人秀節目《最強大腦之燃燒吧大腦》

四、風格特點

「大叔」當道的世風現如今,蔣昌建集可愛、睿智、幽默、儒雅、高學歷,高情商於一身。才智過人,行事精幹,歷經千錘百煉。

「最佳辯手」的美譽

時間來到 1993 年,新加坡電視廣播局與中央電視臺聯合舉辦的首屆「國際大專辯論賽」,在以「人性本善」為議題的決賽中,蔣昌建以「四辯」身份做總結陳詞,最終復旦大學隊戰勝臺灣大學,取得最後勝利,蔣昌建則獲得了「最佳辯手」的稱號。

五、題外話

當下最火的知識服務《得到 APP》創始人羅振宇,竟然是蔣老師的學生?

據悉當年羅振宇還在唸高一的時候,蔣老師恰好從師範大學畢業,在他們學校實行任教,蔣老師還給羅振宇上過課呢。有一次他倆同臺聊到當年,感慨當時一見如故,「名嘴對上名嘴」瞬間就產生化學反應。原來名嘴也相吸,名嘴也是從小就能說啊!

六、一點思考

對於我的印象,不知怎麼的,雖然蔣老師也算是人中豪傑了,但是比起知名度更大的各種大 V (比如喬布斯、比爾蓋茨、馬雲、馬化騰、李彥宏、劉強東及雷布斯等)來說,我更感覺到了他作為「普通人」的一面。畢竟更大的成功人士,除了有曠世奇才之外,還要有更大的好機遇才能造就一個英雄。而蔣老師這樣類似性質的人才還是挺多的,也是更能接近我們這一階層的「所謂成功」。

所以我們平時也可以除了瞭解、崇拜和學習一些大 V 的優點之外,也可以更為實際有效的多學習一下類似蔣老師這樣的成功人士,更或者這樣的模仿、學習對我們的現實指導意義更大一些。

最後這是我的一點思考,有更多的觀點,可在下方留言評論哦


stormzhang


《最強大腦》已經播出五季了,相信有關注的朋友一定也會為此節目的精彩以及舞臺上的那些厲害的嘉賓而撼動。



確實,每當打開電視劇觀看這節目時,都不由為此震驚。其實,值得注意的是,作為本節目的主持人蔣昌建,他的出色主持和應變能力,都讓我們感到此人不簡單。

對於蔣昌建到底有多厲害,我們不妨看看他的簡歷就知道了。

蔣昌建他出生於福建廈門,雖是一位60後,但他的學歷很高,畢業於復旦大學的國際政治系博士學位。如此高的學歷,也從側面說明他知識的淵博。



其實,在他讀博期間,他所參加的上海大學代表隊榮獲國際辯論賽冠軍,而蔣昌建也憑藉他的出彩言辭與敏銳反應,被評為本屆辯論賽的“最佳辯論員”。


記得當時,蔣昌建在結語時,用到了這麼一句話語:“黑色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要用它去尋找光明。”雖然這句原話出自他口,但他能如此引用,就足以說明他的氣勢有多強大。

蔣昌建這位博士生,他的閱歷可謂是非常豐富,曾經到耶魯大學、比利時自由大學做訪問學者,更在耶魯大學的博士後。

在2001到2005年,蔣昌建任《楊瀾訪談錄》的總策劃,現在的他還任上海復旦大學電子政務研究中心的主任。



這僅僅只是他前半生的簡歷,就如此的耀眼,雖然說學歷不能代表一切,但這樣的經歷,在那個年代卻是少有的,也是優秀的。

看完這些,我們再來看看他在《最強大腦》主持期間的風采。

《最強大腦》自2013年開播以來,每一季的節目都非常精彩,雖然最令人震撼的還是那些選手們的強悍大腦與天才學識,所創造出的一個個奇蹟,讓人無比激動。



當然,這裡不是讓蔣昌建與那些天才比某方面有多厲害,想當初,蔣昌建也是典型的“最強大腦”啊。作為本節目的主持人,蔣昌建的主持可以說是非常完美,臺上的每一個舉動都讓人感到他的高情商。

每當選手們破解一道題時,蔣昌建甚至比任何一個人都來激動,在那擁抱選手那一刻,真心感到好溫暖。



《最強大腦》本身就是一個極有挑戰性的節目,而作為主持者來說,也同樣需要有很強的主持能力,才能吼住這樣的場合。就如類似的節目《挑戰不可能》,就是由優秀的撒貝寧主持,可想蔣昌建的主持水平也是非常高的。

除了主持,蔣昌建在學術上也是略有研究,電子政府、大眾傳媒與外交政策等都是他所研究的方向。並且還所授相關的課程,所以蔣昌建在這些領域,就相當於一位老師,已有了很好的基礎。



所以,蔣昌建他不僅是一位魅力無窮、極為優秀的主持人,他還是在很多方面都有所研究的學者,厲害之處令人敬佩。

路過的朋友記得點贊哦,關注小練兒,更多娛樂資訊第一時間與您共享!

娛樂小練兒


蔣昌建是主持《最強大腦》的不二人選,他的男中音極富魅力。作為辯手出身的學者,他詞鋒銳利、反應敏捷、眼神睿智、舉止從容,在《最強大腦》節目中,展現了其儒雅、睿智、有深度又不失激情的主持風格,深受觀眾的喜愛。

作為《最強大腦》氣場爆棚的高氣質男主持,能穿梭在那麼多具有世界級最強大腦人群中的主持人,不厲害能行嗎?

蔣昌建有多厲害呢?

一、學歷高

出生於福建省廈門市的蔣昌建,大學就讀於安徽師範大學。1988年,大學畢業後,蔣昌建回到安徽,在安徽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教書。

1990年,考上覆旦大學國際政治系碩士。1998年,在耶魯大學政治學系攻讀博士後,並取得了耶魯大學政治學系博士後學位。

之後,他回國,選擇留在復旦大學任教,他的研究方向是電子政府、國際合作與國際衝突、大眾傳媒與外交政策。

此外,他不僅是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副教授,還是美國耶魯大學富布賴特訪問學者、比利時自由大學訪問學者。

二十年前的中國,有幾個留學回國的博士後?蔣昌建是當時中國的稀缺人才啊!

二、情商高

蔣昌建的情商堪比黃渤,暖心而不矯情,機敏、淡定又風趣。

因為蔣昌建身形瘦小,170CM左右,《最強大腦》在第二季時引來多位女神們加盟,從范冰冰到舒淇、再到佟麗婭,作為主持人的他自嘲著笑稱:“這裡走過來的每一個都沒有比我矮的。”一句自嘲勝過千句誇讚。

面對這麼多讓人“眼花繚亂”的女神,有人對蔣昌建發問:“如果讓你在《最強大腦》來過的女神裡找一個臨時接班你主持,你選誰?”這個主持了兩季節目的蔣大哥猶豫了一會,然後笑著說:“很難選!不是因為我想選誰,而是誰都不想選。

主要是太累了,每次錄製這一站就是十個多小時,我也是挺憐香惜玉的吧(笑),不捨得看到女神站那麼久的。”

當來自各個行業的優秀嘉賓和具有強大大腦的選手發生衝突時,只有高情商的蔣昌建才能做到中立、客觀,引導嘉賓間的討論,平衡場上的氛圍。

三、人氣高

在“大叔”當道的世風,可愛、睿智、幽默的蔣昌建絕對秒殺很多女性,他確實太可愛,忒有激情,身形精瘦矯健,心態年輕,既理性又感性。

主持《最強大腦》時,不顧自己的年長,為了和挑戰成功的選手熊抱,激動的把手稿給扔了;不顧鏡頭形象,看到可愛的小選手忍不住上去擁抱索吻;把和自己差不多重的選手抱起來360度轉圈,結果把腰閃了。

他表情豐富,被網民冠以“表情帝”的稱號,他的表現不是缺少修養不穩重,是有真性情,他很多時候是儒雅,也不刻意端出一副拒人千里的架勢,具有親和力。

正因其睿智而又有性情,本真而隨和,所以收穫了一大波“蔣粉”,人氣頗高!

四、善辯駁

1993年,蔣昌建參加新加坡電視廣播局與中央電視臺聯合舉辦的首屆“國際大專辯論賽”,在以“人性本善”為議題的決賽中,蔣昌建以“四辯”身份做總結陳詞,最終復旦大學隊戰勝臺灣大學,取得最後勝利,蔣昌建則獲得了“最佳辯手”的稱號。

從此,得一外號“蔣四辯”。

他在主持節目過程中,幽默風趣,總是金句頻出:1、生活就是湯湯水水加眼淚。2、教授和公關有啥區別?一不小心還會被學生稱“關公”。3、忘記榮譽,學會夾著尾巴做人,等等!

五、見識廣、歷練深

對於成功的人,我們總是看到他人前的風光,卻看不到他背後的滄桑。

精英的前身往往有過對生活的掙扎,蔣昌建如是也。他的求學之路並不順暢,他小學開始就由於父母工作的調動被迫要轉學,適應不同的學習和生活環境變成他生活的重心。

第一次高考時他甚至落榜,進入補習班進行復讀。

高考前蔣昌建的父親去世,他有機會可以頂父親的職直接去單位工作那時的一個工作機會對於年輕人來說太重要了,當時考大學的目的也無非是等到畢業時能夠找到一個在國家單位吃皇糧的好工作,但是他還是頂著種種壓力繼續堅持要上大學。

病重的母親全由兩位姐姐照顧,她們不遺餘力的支持他的學業。

蔣昌建大學畢業後,做過中學老師,然後又出國深造,回國當大學教授輾轉之中,不斷求進,他人生開始開掛。

2001年,在央視前副臺長陳漢元的牽線下,蔣昌建出任陽光衛視訪談類節目《楊瀾訪談錄》的總策劃。

從此他一直在不同的崗位中歷練,展示出非同尋常的學者風采。

他參加過CCTV-1談話類節目《實話實說——唇槍舌劍》;參加財經深度訪談節目《頭腦風暴》;還參加了東方衛視脫口秀節目《波士堂》。

主持過上海站的“沃德財富精神論壇”;主持南方週末第2屆中國社會責任年會暨頒獎晚會。主持“綠色創世紀”南方週末年度社會責任年會。還擔任CCTV-13兩會特別節目《聚焦兩會》的特約評論員。

2013年12月,以主持人身份加盟江蘇衛視科學競技真人秀節目《最強大腦》,這是他的綜藝主持首秀。第二年主持參加廈門衛視新聞言論類節目《兩岸直航》。

2015年,擔任陝西衛視教育類真人秀節目《超級老師》的點評嘉賓 ;同年,主持江蘇衛視《最強大腦第二季》。之後還主持第三季、第四季。

2018年1月,江蘇衛視科學競技真人秀節目《最強大腦之燃燒吧大腦》還是蔣昌建主持。

《最強大腦》欄目風靡天下,如果沒有蔣昌建這顆大腦,大概也不會有今天的精彩成果。

蔣昌建有著高學歷,高情商,才智過人,行事精幹,歷經千錘百煉,才有了今天的輝煌成就,他的厲害是有目共睹的!


24幀半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從苦寒來”越是貧困向人性發出強烈挑戰的時候,就更要談道德!

我們、你們和他們難道還要讓自己的心智像霧、像雨、又像風,以對道德的沉默來拯救這顆越發脆弱的星球嗎?

黑夜給了我一雙黑色的眼睛,我卻用他來尋找光明。

這些都是他的辯論詞中的一部分,蔣昌建已經二十來年不登辯場了,曾經的意氣風發,如今卻如世外高人,就像當年他在天天向上講辯論時所說“我是個閒雲野鶴的人”。

01.

從學渣逆襲為學霸,聽起來就已經是一段傳奇了,況且他更不止這一段傳奇。中學時期蔣昌建在學校混日子,結果高考落榜,在復讀期間被一位地理老師傷過自尊,此後發奮圖強,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重學所有內容,最終考上了安徽師範大學。

在大學求學期間,確定了自己研究政治學的主攻路線。1988年,蔣昌建大學畢業後,到安徽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教書。兩年後,考上覆旦大學國際政治系碩士。

至此,結束了他學渣逆襲為學霸之路,又開啟了他在華語辯論賽的傳奇。

02.

國際大專辯論賽如今已經更名為國際大學群英辯論會,現在已經是是華語辯論的最高賽事之一。這項賽事於1993年首創,兩年一屆,到目前為止已成功舉辦了十屆。蔣昌建的傳奇就從1993年的第一屆國際大專辯論會。在決賽對決臺灣大學時,他發言次數不多,但都從容不迫、條理清晰,而且一針見血的指出對方的邏輯錯誤,在最後四辯總結陳詞時,他言辭慷慨激昂,一展大獎風采,結尾引用顧城的詩“黑夜給了我黑色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所謂大氣磅礴,意氣風發,也就是如此了。

在1993年時,在改革開放掀起狂風之時,國內事業正在蓬勃發展時,人們的娛樂途徑有限,看電視算是一種比較稀奇又有趣的方式,而且當時的人們也對大學生的學識充滿著好奇,於是這場CCTV和新加坡廣播劇聯合舉辦的第一屆國際大專辯論賽,當年可謂是萬人空巷。

蔣昌建就是在那樣一個備受關注環境中,自己所在的復旦大學不僅奪冠,自己還拿到了“最佳辯手”的稱號。賽後,他就成為了全國的偶像,不論男女老少,對這位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才子,都是讚不絕口。

時至今日,蔣昌建當年的表現還被不少人津津樂道,那場精彩絕倫的辯論也被載入史冊,鑄為經典,為後世之辯論英才所學。

03.

大學校園現在幾乎每個學校剛開學,給新生辦的活動,除了新生籃球賽,就還有新生辯論賽等等,而我有幸在大學入學之時,也參加過辯論,而我也是四辯,輸贏各一場,得了一個最佳辯手,但是可能還不及蔣老師的億分之一。

只有打過辯論的人,才知道,雙方勢均力敵,而且雙方的觀點都不能完全主觀地評判誰對誰錯,可以說二者都有道理,只能憑藉自己的能言善辯、思維能力以及相關知識,來爭取這場辯論賽的勝利。

但是辨場不比賽場,你根本不知道對方會用什麼招,你也不知道自己準備的招能不能派上用場,往往打到中途,你自己準備的東西最後都配不上用場,蔣昌建當年的那場辯論之所以被人津津樂道,不僅在於他的語言功力,更在於他的從容不迫。

04.

蔣老師已經很久沒再登過辨場,做了教師也做了主持人,跨學術與媒體兩大領域。如今他是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副教授,還是美國耶魯大學富布賴特訪問學者、比利時自由大學訪問學者。當然除了這些身份之外,他還是法國政治革新基金會監事、中國商業聯合會專家組成員、上海市信息化專家委員會委員、上海市創意產業協會理事此外。

最近的2013年在新國辯致敬國辯20年明星表演賽上,也再次打了一次1993年的“人性本惡·善”的辯題,聚集了國辯二十年來大家耳熟能詳的巨擘,正方辯手為劉京京、鄭秋樺、胡漸彪、黃執中,反方辯手為陳銘、邱晨、馬薇薇、周玄毅,而蔣昌建、林正疆、蕭峻仁則擔任評委,路一鳴則擔任辯論賽主席。

熟悉的題目,卻是不一樣的味道,2013年的這場的確精彩,但是我還是懷念1993年的那場前無古人的辯論,雖未能親身經歷,但是光從視頻來看,我就已經膜拜萬分。


四月辣椒


1993年,國際大專辯論賽在獅城新加坡舉行,辯題是“人性本善or人性本惡”,當時有數十支國際知名大學的辯論隊參加,這是國內第一次將辯論賽搬上熒幕,央視選擇了在2013年10月1日晚上的黃金時間播出決賽,然後整個“十一”假期都在循環播放之前的比賽錄像。

蔣昌建所在的復旦大學辯論隊不負眾望,一路披荊斬棘殺到了決賽,作為四辯的蔣昌建一臉清瘦,精力充沛,一雙眼睛炯炯有神,辯詞咄咄逼人,在總結陳詞中以“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而我用它來尋找光明”結尾,將整個辯論賽的格局擴大提升,有氣勢有情懷,讓一眾國人感受了漢語言的無限風采,成為許多年輕人的偶像。

作為這場辯論賽的“最佳辯手”,新加坡《聯合早報》以“詞鋒銳利,反應敏捷”來評價蔣昌建的表現。然而這短短的八個字,卻是蔣昌建苦苦訓練才取得的成就,那時蔣昌建28歲。

一戰成名後蔣昌建獲“最佳辯論員”稱號。同年,獲碩士學位,1998年,蔣昌建遠赴耶魯大學攻讀政治系博士後。學成歸國後他選擇在復旦大學任教,安靜地做一個老師。一時眾人譁然,這樣的選擇豈不是太大材小用!但校園生活讓蔣昌建覺得踏實而滿足。

現在他是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副教授,還是美國耶魯大學富布賴特訪問學者,比利時自由大學訪問學者。

他時不時露面脫口秀。上海東方衛視有一檔商業脫口秀節目《波士堂》,他出鏡做觀察員。在鏡頭前侃侃而談,談吐不凡,舉手投足、一言一語都是學識的流露,氣場十足。

他偶爾也會在央視出現,2012年新聞頻道“聚焦兩會”他當起了特約評論員。結合自己的專業與知識儲備,將主持人拋過來的問題條分縷析,評論深入淺出,讓人印象深刻。

2016年、2017年擔任兩屆“全球外國人漢語大會”主考官。除此之外,蔣昌建還有一個被大眾熟知的身份:《最強大腦》的主持人。

《最強大腦》自2013年開播以來,每一季的節目都非常精彩,而第一季到第五季仍然還活躍在這個舞臺上的就只有主持人蔣昌建了,頭髮花白、理性睿智的主持人蔣昌建頗受大家的歡迎。還被眾多大叔控封為了“智慧男神”!單從從學歷上來看,小編認為現在的任何一個綜藝節目的主持人也比不上他!

END


微笑電影


最強大腦主持人蔣昌建語言表達能力強,

現在勝任主持人工作。

不理解題主問題的內涵?

蔣昌建學歷高,

知識廣,思維敏,

棒,棒,棒。

這樣的人才應該去科研所,

為國防事業加油。

我們的祖國,

現在急需國防科技,

捍衛和平。

戰爭危險就在身邊哦。

歡迎討論,謝謝留墨,飄香滿條。

歡迎大家互相關注,互相交流學習,做彼此優質粉絲,互相真實互評,為彼此打造優質文章。

謝謝溝通。性格爽直,認真問答,實事求是,喜歡幽默,期待能包容,不要有怨恨! 放鬆,理解,清正,幽香,寫實,互樂! 來到頭條,無功利色彩,純屬小娛樂。瀏覽原創!為優秀點贊,互評和詩,歡迎賜句,新老鐵們,互動起來哦。留墨飄香。請關注!誠意回關!真實互動!


嚴文兵


不吹不擂,我對蔣昌建老師的瞭解,,是看了楊瀾老師的那本《楊瀾訪談錄》紀實文學開始的。印象中他們團隊都是高學歷,大牛人,《楊瀾訪談錄》這檔節目很火,很有深度,接觸的大小人物也很多!

復旦大學國際政治博士 耶魯大學政治學系博士後

1993年第一屆國際(中文)大專辯論會MVP

2001-2005年, 《楊瀾訪談錄》總策劃

2011年至今,中央電視臺特約評論員

復旦大學國際政治系系副主任、副教授

研究方向: 電子政府、國際合作與國際衝突、大眾傳媒與外交政策 所授課程:國際關係概論、國際合作與衝突、大眾傳媒與外交政策、電子政府、制度設計與組織行為、形象塑造。

蔣昌建老師跟楊瀾是多年夥伴加朋友,楊瀾訪談錄裡每次都會提到他,一起打拼做節目籌劃……那年頭,電視媒體風頭正上,楊瀾節目業已成為當時收視強檔👍而且,提到楊瀾訪談錄,就像提到央媽的《高端訪問》。



以上履歷只能說明蔣昌建老師學歷高、資歷深嗎?沒關係,他現在還多次主持電視綜藝《跟著貝爾去冒險》、《最強大腦》等等!

蔣昌建老師為啥能主持《最強大腦》?學識豐富淵博,思維跳躍,加上本身就是老電視人。可以說無人匹敵了!!


足球Xman


當初蔣昌健頂著一頭花白頭髮做《最強大腦》的主持人時,一些觀眾置疑江蘇衛視的選擇。


但五年來,觀眾見識了蔣昌建的淵博學識、爽朗性情和堅實的主持功力,觀眾信服了,認為《最強大腦》的主持人非蔣昌建莫屬。



那蔣昌建到底有多厲害呢?


一、他是60後學霸的代表


1993年,新加坡電視廣播局和中央電視臺聯合主辦的首屆“國際大專辯論賽”,這場辯論賽轟動一時,後來被人們稱為“獅城舌戰”,有數十支國際知名大學的辯論隊參加。


28歲的蔣昌建代表復旦大學作為四辯出場,他的表現非常搶眼,尤其是冠亞軍爭奪賽時,蔣昌建的總結陳詞堪稱完美。


他用詩人顧城的詩句“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作為結尾,把整個辯論的價值觀上升了一個臺階。



最終,復旦隊奪得首屆冠軍,蔣昌建成為當年屈指可數的“最佳辯手”。


那真是風光無限啊!在現在來說他就是當之無愧的男神。


蔣昌建是60後學霸的代表,他本科就讀於安徽師範大學,畢業後被擇優分配到其附屬中學教書,工作三年後再考取復旦大學國際政治系的碩士研究生。


參加辯論賽時,他是研三的在校學生。


難能可貴的是蔣昌建沒有像現在有些明星那樣消費自己已有的名氣,獲得榮譽後,他仍然潛心讀書,完全學業。


1998年,在耶魯大學政治學系攻讀博士後,執教於耶魯大學辯論隊。


蔣昌建學成回國,選擇留在復旦大學任教,他的研究方向是電子政府、國際合作與國際衝突、大眾傳媒與外交政策。


在復旦他教的課程很多,包括國際關係概論、國際合作與衝突、大眾傳媒與外交政策、電子政府、制度設計與組織行為、形象塑造等。



二、他有豐富的工作經歷


蔣昌建現在不僅是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的教授,他還是美國耶魯大學富布賴特的訪問學者,比利時自由大學的訪問學者。


在學校潛學鑽研和實踐後,45歲的蔣昌建開始涉入電視行業,他擔任過《楊瀾訪談錄》的總策劃。


做過國際大學群英辯論會海外選拔賽的評委,主持過“中國信託業峰會”。


後來還擔任央視兩會特別節目《聚焦兩會》的特約評論員。


就這樣,蔣昌建充分了解電視行業後,他欣然接受江蘇衛視邀請,擔任《最強大腦》的主持人。


近幾年,他還做了一些傳播科學知識的電視節目的嘉賓和評委。


蔣昌建電視上給觀眾的印象始終是知識淵博的學者。


三、他恪守知識分子的道德情操


蔣昌建在辯論場和電視熒屏上能言善辯,但在生活中卻是一個感性的60後大叔。


他對外沒有公開妻子和孩子的照片,但他向媒體公佈,他和妻子是一見鍾情,兩人對各自的事業特別上心,屬於晚婚晚育。


這麼多年來,他們的感情內斂含蓄,從不在外人面前秀恩愛。


蔣昌建除了是主持人和教師的身份外,他還是法國政治革新基金會監事、中國商業聯合會專家組成員、上海市信息化專家委員會委員、上海市創意產業協會理事。


他在陽光文化基金會、復星公益基金會都有職務,不但會不定期地去參加愛飛翔鄉村教師的培訓,而且還參加了一個專門針對邊遠地區女生教育和先天性疾病救治的基金。


蔣昌建最厲害的地方就是堅持學習,不斷實踐,始終保持開放的心態。


有書博物館


蔣昌建最強大腦的主持人,出生於1965年9月25日,籍貫,福建省廈門市。



這我看過最強大腦的節目之後,我的第一反應不是這個節目裡的人有多厲害,是我覺得這個主持人情商很高,能言善辯,就拿林健東這事來講,叨叨魏傻呼呼拿隊長責任來逼他上,戰略忽悠局長更上拿什麼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這種騙小朋友的話來扯。而人家蔣昌建先吐下苦水,跟林健東講結果。如果他不上,中國隊就要棄權了。這句話才是最理性的反問。要麼你上,要麼派人上,要麼棄權輸.人家要的是結果。而不是傻呼呼扯什麼亂7亂8的



下面讓我們來看看他的學歷吧,復旦大學 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 學院博士,副教授畢業於安徽師範大學本科,並取得了耶魯大學政治學系博士學位,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這個主持人 不僅情商高 而且學歷高



作為主持人在主持行業也幹了很多年,在最強大腦的舞臺上 他不僅形象深入調侃別人,而且為人富有幽默形象,要說有多厲害,可能在節目中起到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吧!以上僅個人參考,有更多的觀點 可在下方留言評論哦


萊次狗看劇


與題主意見產生分歧,我認為蔣昌建最厲害之處並不是作為《最強大腦》的主持人,而是作為1993年那場空前絕後辯論賽的國辯手。

我曾在網上一遍遍的觀看過那場大賽,可能放在現在,他的水平未必是最優秀的;但是時光倒退到93年,他卻是第一屆國辯全程最佳辯手,代表著過去的歷史與成就的經典。

辯論結尾處引用詩人顧城的詩句:“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而我註定要用它來尋找光明!”將整個辯論賽的格局擴大提升,看著臺上那個年輕自信的身影,每每都引以為傲。

蔣昌建,很多人認識他可能都是源於《最強大腦》這檔節目。

作為主持人,他無疑是成功的:思維敏捷、大度理性、不失風趣同時很好的協調調動選手與觀眾的情緒。

除此之外,他還是個學者,任教於復旦大學。

“我的本職工作還是教書啦,當時就是怕打亂我工作學習的節奏,所以主持工作籤的是在週末。”《最強大腦》使蔣昌建走紅之後,他如此講到。

豐富的學識也恰好側面證實了為何他主持節目如此遊刃有餘。

只是依舊很可惜,當年以為會成為青年領袖的人,卻遠離了學術圈,進軍娛樂圈。

於很多人而言,蔣昌建最輝煌的時刻,永遠是辯論臺上那個意氣風發的少年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