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北京市新出爐的高考方案,對考生們有哪些影響?

螞蟻ling


從去年開始就備受關注的北京新高考方案,終於進一步敲定,跟其它省市不同的是北京新高考除了語數外必考外,加入高考成績評定的科目同樣是6選3,即在物理、化學、歷史、政治、地理、生物六科中任選3科選修計入高考成績,但與舊高考相比,新高考有很多新特點將影響考生的學習、畢業和上大學選專業。


一、考試形式的改變

其中考試形式分為合格性考試和等級性考試。

合格性考試面向高中所設所有科目,北京合格性考試科目共13科,與其它大部分省內相比又增加了體育健康、藝術(音樂、美術)、信息技術、通用技術。學生在高一或高三的第二學期在完成每科必修課程序後即可參加合格性考試,考試合格後方可達到高中畢業水平或者高中同等學歷水平。考試不合格可參加以後學期同科目合格性考試。沒有補考機會。

等級性考試,是對考生從6門課程中自主選擇的3門選修課進行的等級考試,以等級呈現,分為五個等級,而且等級性考試每學年6月份組織一次,以學生考試成績的最高等級計入高考成績。

統考語數外,每科依然是150分,不分文理,其中變化最大的當屬英語,英語考試增加口語考試,和聽力考試共計50分,聽力考試一年兩次機考,以最高分計入,再加最後的筆試成績100分,總分150分計入高考成績。

由此可見,學生雖然不分文理班了,但學習任務更加沉重,合格性考試,等級性考試及語數外統一,一個也不能放棄,特別是等級性考試和英語聽力考試表面上改變了一考定終身的高考制度,實行多次考,以最高分計入高考成績的方式,但是考生不考出最好的成績恐怕不會罷休,因此對自己考試成績或等級不滿意的學生不但不會減負,反而會增加負擔,必須精益求精,做到最好才行。

二、所選科目影響所填報院校及專業和未來的職業規劃。

雖然新高考的選擇由之前的文、理兩種選擇,擴展到新高考的20種選擇,但是所選科目必將影響將來院校及專業的填報。要提高熟悉所向往的院校及專業的選科要求。

例如:在試點新高考的院校填報中顯示有70%的高校對選考科目有要求。北京大學32個專來中有四成專業要求必選一門科目,比如生物科學類大多要求選考物理。另外清華物理基礎類要求選考物理,化學基礎類要墳選考化學,浙江大學則大多理工科要求選考物理和化學。

因此,新高考選考科目直接影響將來的志願院校及專業的填報。而且選考科目又決定了你的競爭對手的水平高低,因此要綜合考量,提高作出職業規劃和優勢學科的最佳選擇。

三、本學校的優勢教學資源也從一定程度上影響考生的最終高考成績。

新高考選科20個組合中,不可能每一科學校都能做到教學師資力量雄厚,有的學校可能理科教學師資力量較強,有的則文科更佔優勢,而且生物、地理做為新加入高考成績的學科來說,高三的師資力量是否欠缺?都要加入選科的實際考慮當中,因為考生競爭不是建立在學校成績和排名基礎上,而是要看全省或全市的成績總排名。

無論如何,新高考雖然因其沒有以往經驗可尋,對考生還有諸多隱性影響,但好在考生的選擇空間加大,特別是鼓勵考生培養自己的學科興趣,發揚優勢學科的優勢,這本身就是一個巨大進步,雖然選科組合不同,影響專業選擇,但是俗話說“溺水三千,吾只取一瓢飲”,最終決定自己高考成績好壞的還是總分,保證進入名校的可能性的也是總分,因此選擇自己的優勢學科,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專業來學習方為正道。也是新高考所鼓勵的方向。

以上個人解析,希望有參考價值。


指尖教育帝國


北京新高考方案對2019考生有何影響

2018年8月23日北京市教育委員會發布《北京市深化高等學校考試招生制度綜合改革實施方案》。文件的主要內容涉及2017年9月1日以後入學的高一年級開始實施的以“兩依據一參考”為核心內容的新高考改革,而首次依據新高考錄取的時間是2020年。所以一般可以認為此文件與北京2019高考生無關。2019考生可以不必過多為此分心。但是需要提醒2019考生和家長的是該文件在談及“開展高考綜合改革”時,除了已經從2018年就開始實施的“英語聽力考試與統考筆試分離,實行機考,一年兩次考試”在2019年會繼續以外,最後一部分“錄取方式”也對2019考生有重大影響。這就是所謂的本科批次合併。

北京市深化高等學校考試招生制度綜合改革實施方案

三、主要任務和措施

(三)開展高考綜合改革

(4)錄取方式。實行高考志願考後知分填報,普通批次按照“分數優先、遵循志願”的原則進行平行志願投檔。在總結本科二批與本科三批合併為本科二批經驗基礎上,2019年將本科一批與本科二批合併為本科普通批。

二、合併批次對考生總體錄取難度沒有影響

由於高校總量和各高校招生計劃總量都與分批次錄取,還是合併批次錄取沒有任何關係,因此合併批次對考生總體錄取難度和錄取結果沒有影響。

三、合併批次對採用分差法填報志願的影響

但是考生填報志願時候需要依據考生自身當前定位去選擇歷史數據與自身定位對應的高校。以往採用分差法(也叫線差法)定位的考生,考生定位賴以參考的某些錄取分數控制線消失,比如2019年將本科一批與本科二批合併為本科普通批後,一本線和二本線消失,新的本科線實際上相當於往年的二本線,而往年意義上的一本線不再顯現,在合併批次的第一年會給部分考生帶來一定困惑。比如一本二本合併的第一年,往年意義上的一本線沒有了,新的本科線相當於往年的二本線。原二本層次考生不受影響,只要拿新的本科線當做往年的二本線參考即可。原一本層次的考生則沒有可以參考“一本線”了。怎麼辦?

一本層次的考生可以換一種思維方式:雖然原來意義上的一本線不存在了,但是新的本科線就是原來的二本線。可以不再參考自己高於一本線多少分來選擇往年同樣高於一本線上多少分的目標高校了,換成參考自己高於當前的本科線多少分來選擇往年高於二本線上多少分的高校來選擇選擇目標高校。

舉個例子就清楚了。2018年北京市理科一本線532分,二本線432分。2019年本科批次合併後沒有一本線了,理科本科線假設是440分。某理科考生2019年高考600分,如何根據分差法選校呢?

第一步,得到當年分差:

600 – 440 = 160分

第二步,依據往年二本線算出等效2018年的高考分:

432 + 160 = 592分

第三步,選擇對應的目標高校:

前兩步的結果:2019年理科高考600分等效於2018年理科高考592分。只要從2018年提檔線大約在592分的高校中進行選擇即可。

按照這種思維方式雖然能夠解決本科批次合併以後的一本層次考生定位和選校問題。但是我們一定要意識到,新的本科線相當於原來的二本線,而原來的二本線有相當於更早的三本線。分差法定位本來就存在誤差,現在把原來的三條參考線的誤差累計到了一起,對於高分考生,相當於要用最早的三本線“大跨度”作為定位參考,準確度受到影響。但是本科合併後平行志願高校的可填報數量也會增加(估計不會少於10個),這點誤差應當不足以影響考生通過志願填報實現平行志願“夠上那個投檔哪個”的目的。

四、合併批次對採用排名法填報志願沒有影響

平行志願依然是考後知分知線知排名填報。如果我們使用排名法填報志願,則不受受到批次合併的任何影響。應為排名法用不到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一本線消失不消失它一點都不在乎。只要考生查出當年分數對應的排名,用這個排名位置去找往年相近排名的高校即可。也不會出現使用分差法所產生的累積誤差。所以筆者強力推薦考生和家長使用排名法。在高考前各次模擬考試後做模擬填報,如果十分方便得到了模擬考試的分數線可以採用分差法做粗定位。

五、自主招生最低錄取控制參考線的影響

還需要說明的是,由於有自主招生等特殊招生的存在,而自主招生等特殊招生錄取的一個基本要求是考生不得低於一本線。一本線沒有了,省市高招辦一定會有一條替代一本線的模擬控制線。根據《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做好2018年普通高等學校部分特殊類型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學廳〔2017〕15)》規定:

四、切實提高文化課成績錄取要求。各地各高校要高度重視並切實糾正部分特殊類型招生對考生文化課成績錄取要求偏低的問題,逐步提高錄取要求並提前向考生告知。實施高考綜合改革及合併本科批次的省份,合理劃定有關招生錄取文化課最低分數線,不得低於合併批次前的相應要求。

所以北京市應當也會劃定一條“自主招生最低錄取控制線”。劃定這條分數線的目的雖然不是用於普通一本錄取參考,但是一定是參考往年本科本科一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劃定情況,結合當年招生實際劃定的。所以也可以作為一個“一本線”的參考基準。

比如說已經合併了本科批次的山東省在今年6月24日除了公佈山東2018年本科普通批錄取控制分數線:文科505分,理科435分。還公佈了自主招生最低錄取控制參考線:文科550分,理科517分(下表)。所以,儘管一本二本合併,不再有一本線的說法,但自主招生最低錄取控制參考線仍可以作為報考原一本批次高校的重要參考線。

六、對位於往年一本線上下考生的影響

一本二本合併還帶來的影響是,處於往年一本線附近,略高於或者略低於一本線位置的考生能夠錄取的學校與填報志願的技巧有一定關係。因為在往年由於一本線的硬性“界限”作用,略高於一本線的考生,只要志願填報儘量保守低報,相對來說較容易被一所一本線附近的一本高校錄取。或者是往年的一本線對他們有一定的庇護作用。而往年略低於一本線的考生,則沒有可能主動通過努力被一本學校錄取。一本二本合併後,原一本線這個“界限”不存在了。略高於一本線的考生志願填報不好就極有可能落到原二本高校,而略低於一本線的考生志願填報得力則可能被原被一本學校錄取。因此處於這個分數段的考生要格外注意。

本分析主要針對北京2019年首年本科批次合併。本內容對所有一本二本合併第一年的省份都適用。


晨霧


北京市新出爐的高考方案,對考生們有哪些影響?


對於高考的信息,自從孩子上了大學後,再也沒有關注了。可是身邊老有不少朋友會諮詢相關的高考信息,加上又承擔過幾項與中學的合作項目,自然又開始關注起北京市的高考新方案來了。眾所周知,8月23日,北京市教委公佈了《關於進一步推進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和《北京市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方案》,這次方案對於北京的學生們有哪些影響?考生們應該如何及早應對?這是每一位考生以及考生家長們都要提前關注的問題!


要明確:分類考試及評分的變化

總的來說,今年的高考方向與2016年,2017年發佈的方案沒有太大的變化。保持了高考改革方案的一致性。但在細節方面還是有很多值得關注的變化。


下面可以先看看高中階段的考試科目,以及考試的時間安排:

記住了吧?根據這個要求,每個學期應該重點學習哪些科目應該有了一個大致瞭解了吧?對於馬上要開學的高中生們,一定要安排好你的每一個學期的課程!


重點在評分方面的變化!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分為合格性考試和等級性考試兩種,在合計成績方式上:

合格性考試科目

  • 考試成績以“合格/不合格”呈現,達到合格水平是普通高中畢業的必要條件和高中同等學歷認定的主要依據。當次考試不合格,可參加以後學期同科目合格性考試,全市不單獨組織補考。
  • 其內容以普通高中課程標準中的必修課程要求為依據;
  • 所有科目均設合格性考試。
  • 合格性考試的考試時間安排如下:
  • 體育與健康考試安排在高三第二學期,

  • 藝術(音樂、美術)考試安排在高三第一學期末,
  • 其餘11門科目合格性考試每學年組織2次,分別安排在每學期末。
  • 學生在完成每門科目必修課程後即可參加合格性考試,做到隨教、隨考、隨清。

等級性考試科目

  • 考試成績以等級呈現。
  • 其內容以普通高中課程標準中的必修課程和選修Ⅰ課程要求為依據。
  • 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門科目設等級性考試。
  • 考生根據報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長,從6門等級性考試科目中自主選擇參加3門科目考試(俗稱:6選3),
  • 等級性考試每學年組織1次,安排在每年的6月。


劃重點:等級性考試的成績計分形式

這個是很關鍵的問題!瞭解這個才能讀懂你的分數!

等級性考試成績以等級呈現,採用“5等21級”制進行判分。這個等級是根據原始分劃定。但是,所有學習過心理測量的同學都知道,原始分數是沒有多大意義的,因為作為一個兼具選拔和評價性質的測試,必須要把原始分數轉化為標準分數。仔細分析北京的方案,這個標準分數實際上是一個等級分數。每次考試根據你這門課的原始分數在這門課全市考生的得分中處在什麼位置,進行劃分。目前採用的“5等21級”對應的比例如下

也就是所有15%的學生會得A等,40%的學生會得B等,30%的學生會得C等,14%的學生會得D等,1%的學生會得E等。這個大致是符合正態分佈的規律。也就是說,強制把原始分數正態化。得到A1等級意味著有99%的考生得分比你低,A2等級意味著97%的考生得分比你低,A3等級意味著有94%的考生得分比你低.....以此類推。從上表中,你也可以看到會有40%的考生得到E等級!因此,如果是這個成績公佈的話,考生將不能知道自己的原始分數,而是知道自己的百分等級!比如70分會得到C1的評價,僅僅只是意味著有70%的人得分比你還低而已。


重要的是,這個成績當年有效,並且計入高校招生錄取當年總成績!


敲黑板:高考考哪些科目?

從2020年起,北京市統一高考科目調整為語文、數學、外語3門,不分文理科,每門科目滿分150分,總分450分。並且從2020年起,參加本科院校招生錄取的考生的總成績由語文、數學、外語3門統一高考成績和考生選考的3門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等級性考試科目成績構成,其中選考科目每門滿分100分,即高校招生錄取總分滿分值為750分。

其中,英語考試的變化,一定要牢記!從2018屆考生起,英語聽力分值保持30分不變,與統考筆試分離,實行機考,一年兩次考試,安排在每年12月和次年3月進行,取聽力最高成績與筆試成績一同組成英語科目成績計入高考總分。從2021年起,英語增加口語考試,口語加聽力考試共計50分,總成績分值不變。


要慎重:我怎樣“6選3”啊?

以前一直抱怨,原來的高考限制了學生們的選擇權利,要麼選文科,要麼選理科。現在的方案,給了學生們更多的選擇機會,由2種猛增到了20種組合的選擇!但對於那些“選擇困難症”考生們來說,這個選擇的確很困難!


但是,也請廣大考生一定要記住,你在高中階段所選的科目,會直接影響到你高考所填報的志願院校,以及大學時的專業選擇,尤其是會影響到你的未來職業規劃!


因此,從高中開始,你就要對心儀的高校對選考科目進行詳細的瞭解,因為在試點新高考的院校填報中顯示有70%的高校對選考科目有要求。比如,我所在的北京大學,有32個專業中將近四成專業要求必選一門科目,比如生物科學類大多要求選考物理,等等。我的本科母校浙江大學的大多數理工科都要求選考物理和化學。


無論如何,北京的新高考方案畢竟是給考生們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機會。特別是鼓勵考生培養自己的學科興趣,發揚優勢學科的特長,對於那些比較偏科的學生們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利好。但是對於大部分考生來說,選科組合不同,影響到自己的高考志願時的專業選擇,也會影響到你的將來的職業規劃。但是最終決定自己高考成績好壞的還是總分,保證進入到心儀高校的可能性的也是總分,因此選擇自己的優勢學科,重要的是要了解自己的學習興趣,以及結合自身的職業興趣、人格特質等因素,為將來的職業生涯規劃打好紮實的基礎,才是高中階段的重要任務,相信這也是新高考所鼓勵的方向。


如何選擇我感興趣的優勢學科?這個問題,我們是做了大量的研究的。也開發了大量的產品。最近開發的一個“心伯樂”系列產品可以給大家推薦下。具體做法是:

  • 在微信中查找“優智心理”公眾號(微信號:youcanwise)
  • 關注“優智心理”公眾號;
  • 點擊左下角“心理測評”--> 出現二級菜單,點擊“學生測評”,即可進入到測試系統中去。
  • 然後,在你自己的手機上,認真仔細地花20分鐘左右,做完測試。

然後,你可以在自己的手機上看到你的測試結果!注意,這些結果是你的個人隱私,不能分享給別人看!

然後,如果有問題,可通過關注“優智心理”公眾號,即可通過後臺與專家進行互動。

希望每一位讀者都能認識自己,瞭解自己。能夠在高中階段紮實地打好基礎,為將來的職業生涯奠定第一塊基石!也祝願考生們能夠在人生的重要階段,在高考中,能夠發揮出色,考上自己心儀的大學,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