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如何正確看待普京吞併克里米亞這件事?

溪茈


此事對西方人的震撼,不啻於希特勒發動二戰。

在很多西方人看來,俄羅斯對克里米亞的吞併,是二戰結束幾十年後,首次有一個歐洲國家能被另一個國家入侵併且分裂國土。從這個角度或許能理解,為什麼歐洲人對俄羅斯如此討厭,以至於特朗普想和普京見個面,似乎都成為一種被政敵所鄙視的罪惡。

另外一個故事也能說明這個事情的嚴重性。比如共和黨大佬麥凱恩剛剛去世,他的葬禮其實是他在生前安排的。

距離他棺材最近的一名外國領導人不是別人,正是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麥凱恩要以這種方式表達,他以及美國共和黨主流人士,對烏克蘭這個歐洲小國遭遇俄羅斯入侵的同情,以及用這種無聲的抗議,表達對俄羅斯的憎恨,用中國人的俗語說——死也不放過你。

這是木叔所要表達的第一個觀點:克里米亞問題的重要性確實不能低估,俄羅斯因此成為眾矢之的,是咎由自取。

木叔的第二個態度是,多年前一直以來的看法——與俄羅斯做鄰居很危險。這是很重要的啟示。

本來與烏克蘭問題和克里米亞沒有直接關係。動盪主因是親俄的亞努科維奇暫停了烏克蘭加入歐盟的步伐,導致親西方一派的集體反擊。可以說是一次西方與俄羅斯的“代理人戰爭”,結果親俄一派不爭氣,被革命趕下臺,俄羅斯只好親自出馬。選擇既刺激烏克蘭親西方勢力,又讓美歐難堪,且最容易插手的克里米亞問題上做文章。普京拍板,烏克蘭遭殃。

普京的大膽令人吃驚。原本西方還抱有幻想,以為克里米亞公投後,俄羅斯會利用這一有利籌碼與美歐討價還價,雙方距離撕破臉還有緩衝期。但普京一迅雷不及掩耳的態度,把克里米亞收入俄羅斯囊中。連與西方溝通的餘地都沒有了。

這個問題給現代社會的最大啟示是,與俄羅斯做鄰居很危險。即使是歐洲面積第二大國家烏克蘭,即使身處21世紀的文明社會,叢林法則仍然當道。

其實歷史上與俄羅斯做鄰居,危險不只是烏克蘭。

木叔舉出幾個例子看看,比如曾為其東歐友邦的波蘭。這個國家在歷史上被多次瓜分,俄羅斯是主要參與人。不說遠的,就是二戰吧!

蘇聯竟然能和德國簽署一個《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公開將波蘭一分為二,分別佔領。這種行為其實和納粹沒有區別。以至於蘇聯解體後的普京時代,對此也曾經有過一些反思。

而波蘭革命後成為蘇聯的附庸,長期在國際分工體制下畸形生長,讓波蘭其實失去了很多主權。

波蘭受了這麼多年被俄羅斯人的壓制,於是,蘇聯解體後波蘭就爆發了,馬上投入西方的懷抱。如今不僅加入歐盟,還早就成為北約成員國。美國警告俄羅斯在烏克蘭問題上小心點兒的時候,波蘭隨聲附和並派兵參與。

與此相類似的遭遇還有立陶宛、愛沙尼亞和波斯尼亞這波羅的海三國。它們是俄羅斯西部鄰居,這三個小國的近代史幾乎就是一部被俄羅斯欺負的歷史。特別是1939年蘇聯和納粹德國簽訂的《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犧牲了包括波羅的海三國在內的東歐國家的利益。


你如何看克里米亞問題?

歡迎交流、關注!


木春山談天下


從戰略上看,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是一著絕妙好棋。

它不僅奪回了黑海的控制權,還徹底堵死了烏克蘭通往北約的路。因為克里米亞,俄羅斯把烏克蘭全境變成了它與北約之間的緩衝區,為自己爭取到了廣闊的戰略空間。


北約吸收成員國的其中一個重要條件是: 申請國不能與別國有未解決的領土爭端。現在烏克蘭有了克里米亞問題和東部武裝分裂問題,它沒辦法加入北約。而如果烏克蘭為了加入北約宣佈放棄克里米亞並允許東部地區獨立,那麼它的政府就失去了合法性,它的人民不會答應。

關於克里米亞到底屬於誰,各有各的理。

屬俄派認為,克里米亞本來就是俄羅斯的領土,只不過當初俄烏都是一家人的時候被一個烏克蘭出身的領導人做主劃給了烏克蘭,之後兄弟分家倒也算了,反目成仇俄羅斯拿回本來就屬於自己的東西也說的過去。


屬烏派則認為,你東西都給了我現在又搶回去就是不合法,我要申冤!

然而這個世界從來就是如此,弱者講道理,強者伸拳頭。沒有什麼道理可講,強權即真理。


至於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之後受到西方國家一致制裁,其實那時候它就是什麼都不做也一樣會被制裁,奧巴馬早就鐵了心要把普京逼到牆角的。有沒有克里米亞都一樣。

(關注周志宏,看有態度的評論)


老粥科普


首先,我們必須知道什麼是國家利益!

可以說任何大國的崛起都伴隨著“野蠻”“血腥”“不道德”,這就與資本的最初原始積累相同。世界的本質是弱肉強食,是優勝劣汰,而不是所謂的“仁義道德”。

翻開人類的歷史,無論在哪個大洲,強權即是真理。

比如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興盛,伴隨著歐亞非大批國家的分崩離析,但對於奧斯曼來說,默罕默德二世就是最偉大的征服者。再比如更加著名的羅馬帝國,哪怕不喜歡歷史的人也知道,羅馬帝國的鐵蹄所到之處,就代表征服與佔領。

什麼叫國家利益呢?對於國家利益而言,沒有仁慈,沒有憐憫,哪怕被當今世界所公認的國家行為準則,也可以暫時拋開!

所謂的二戰後的雅爾塔體系,不就是美蘇英幾國牽頭,集體瓜分世界的玩意兒嗎?那是戰勝者的慶功宴,對於弱小落後國家而言,又有幾分公平性存在。

所謂的經濟上的佈雷頓森林體系,也是類似的事情,是美國為首的強國玩弄的手腕而已。

故!在世界大舞臺上,沒有真正的公理,有的是強權!



回到俄烏關係上,我們都知道,對於90年代的分崩離析,俄是無奈的,也是無法選擇的。具體到烏克蘭所在的那片區域,看看地圖就知道,它對俄有多麼重要了!黑海出海口,西望歐洲,南看中東,絕對是地緣政治的一個重要交匯點。

作為雄才大略的普京,不重面子只重實利的普京,他在克里米亞問題上會秉持何種態度?

用屁股想也知道!必然窮盡一切手段也必須在克里米亞插入一腿!

所以說呢,咱們沒必要去指責人家俄。在克里米亞問題上,所謂的俄羅斯族,歷史淵源,民族自決等等,統統都是藉口,是政治家在談判桌上扯嘴皮子的玩意兒。真正的原因只有一個,國家利益。

作為一個有擔當的優秀的掌舵人,一定要有一種覺悟。

千夫所指又如何?為了國家和民族的利益,哪怕被本國之外的所有人,罵作戰爭罪犯,罵作惡人魂淡,那也無所謂。一個掌舵的,你應當是被本國人誇,至於是不是被他國人罵,你應當一笑置之。


99隨便


克里米亞問題有其歷史經緯,也有現實的政治經濟軍事的地緣政治搏弈,克里米亞問題並不是孤立產生,而是美國北約全面削弱遏制俄羅斯,希望全面擊敗俄羅斯的一系列手段搞得俄羅斯忍無可忍,退無可退,即將陷入絕境之際奮起反抗之舉,事關俄羅斯生死存亡。

收復克里米亞對於俄羅斯來說,在大戰略佈局上可圈可點,把暴露在北約利刃前面的軟腹部重新護住,為保衛俄羅斯最有價值的歐洲部分建立了可靠屏障。否則不但俄羅斯血戰百年奪得的黑海權利盡失,而且從波羅的海沿立陶宛愛沙尼亞拉脫維亞波蘭烏克蘭一直延伸到格魯吉亞亞美尼亞一線被北約全線封死,再鼓動俄聯邦內部分裂勢力反叛,那麼俄羅斯就會重演新一輪蘇聯式解體,俄羅斯崩潰成不入流國家,從此美國北約在歐洲再無對手,大功告成後,就直撲東方,輪到誰挨刀就不言而喻了。

現在有人糾結俄羅斯“吞併烏克蘭領土克里米亞”,是俄羅斯一慣的領土擴張意識重演,給世界帶來不穩定因素,覺得俄羅斯就是天生壞蛋,用了很多血統論,野蠻論,慣犯論去論證,而恰恰是忽略了西方殖民拓展時期的野蠻,說實話,西方人在這方面誰都不比誰高尚,殺光土著佔地建國還叫囂別人“滾回你的國家”,請問大家這算什麼?所以用這種說法是站不住腳的,因為人人都有“原罪”。

也不必說什麼“自古以來”,因為“自古以來”是需要力量保證的,大家都是亂哄哄的打來殺去,拿破崙希特勒都橫掃歐洲,拿破崙成了法蘭西驕傲,希特勒成了千古罪人,他們侵犯西歐算是罪惡還是功績不說,侵犯俄羅斯難道是替天行道?土耳其奧斯曼帝國曾經統治大半歐洲幾百年,沒什麼人說它們罪不可赦,俄土爭戰幾百年奪得克里米亞反而是有罪?“自古以來”只是說說而已,否則印地安人有無數理由叫現代美國人“滾回你的國家”!否則土耳其是不是也來一番“自古以來”,蒙古人更應該來一番“自古以來”,所以在二戰後確定的疆域就是歷史經緯和依據。那麼...!請先搞弄什麼是蘇聯?

可以明白無誤地說, 蘇聯就是俄羅斯,這是歷史共識無須強辯,有無數的歷史資料佐證,全世界都認可,蘇聯就是推翻了沙皇統治,在俄羅斯帝國版圖上建立了不同政治經濟制度的新俄羅斯,翻閱歷史就能明白“加盟共和國”的由來,不是“加盟共和國”自願加入或者強行併入組合成蘇聯,而是蘇聯根據列寧的民族解放民族自治理論“造就”了一個個“加盟共和國”。所以三百多年前僅存在的哥薩克這種逃亡農奴和自由民組合而成的半遊牧半軍事的部落首領和俄羅斯帝國答訂了“佩列亞斯拉夫和約”後,1654年烏克蘭這塊土地就屬於俄羅斯了,此時請問前三百年後三百年有獨立主權國家烏克蘭嗎?沒有吧!真正的獨立主權國家烏克蘭共和國是在1991年蘇聯解體後才成立的。而克里米亞屬於俄羅斯,則是1776年奪得,1783年正式併入俄羅斯,比烏克蘭併入俄羅斯還晚了150餘年,請問那個時候烏克蘭連國家形式都不存在,怎麼能說克里米亞屬於烏克蘭?而克里米亞對於俄羅斯的重要性超過了向外擴張,所以在克里米亞戰爭中落敗,俄羅斯寧願賣掉阿拉斯加也要保有克里米亞。這是歷史經緯。



好!既然每一個國家的疆域基本上都是二戰以後確定的,那麼根據蘇聯解體後一系列條約和協定確定的原來蘇聯各加盟共和國的疆域就應該保持不變?是的,克里米亞地位也是由俄烏兩國條約確定的,不講赫魯曉夫把克里米亞劃給烏克蘭是一個統一國家內部行政區劃調整這個因素,因為克里米亞州跟哈爾科夫州敖德薩州基輔州列寧格勒州一樣是沒有什麼區別的,都是蘇聯的一個州,那獨立後的烏克蘭繼承了所有蘇聯時代的行政區劃理應獲得尊重。問題是烏克蘭的政治格局發生了根本改變,從統一國家蘇聯的一部分變成了獨立國家,猶如一個大家庭分家了,變成了長房二房三房和其他相互有關聯但是又獨立的一個個家庭,那長房二房就是大毛二毛俄羅斯烏克蘭,本來兩家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分割的兄弟,但是問題來了,出在哪個地方?問題就出在葉利欽天真幼稚地認為,站在美歐北約一邊不搞對抗全身心地投入西方,那不是可以過上幸福生活了嗎?葉利欽是非常努力地想溶入西方,所以沒必要搞什麼軍工沒必要搞防禦,嘿嘿嘿,大家都是一家人了嘛,所以什麼用來打架的傢什都拆了扔了,那黑海艦隊母港也不重要了,關鍵是那個時候大毛二毛兩兄弟還親密著呢,所以把黑海艦隊軍艦你一艘我一艘分了以後,然後付點租金就共同使用克里米亞和塞爾斯托爾軍港,反而是克里米亞的俄羅斯人覺得哪裡不對勁了,鬧著要回歸俄羅斯,烏克蘭則是好言勸慰一番,給了個“自治共和國”的名頭,那麼克里米亞就留在烏克蘭了。但是風雲驟起,烏克蘭從好兄弟變成了鬧憋拗的兄弟,到了後來竟然變成了反目成仇的“敵人”,這個也不奇怪,我們不是也有分家分出冤家的事情嗎?所以俄羅斯經歷了從幻想,忍耐,受辱,受騙一路被西方騙慘害慘的過程中,逐漸醒悟過來,呵呵,原來美國人是饒不了他們的,很會記仇,而且不管你怎樣“改過自新”,你都是天生的壞蛋,這個就是傻逼們一而再再而三宣揚的血統論,野蠻論,慣犯論最好的證明,所以俄羅斯要麼自宮自殘留你一條性命,要麼就是絕地求生奮起反抗爭得一線生機,除此無他。而恰恰是烏克蘭自尋死路讓人當槍使來對付自己的兄弟,那大毛就不客氣了,我給你的土地我自己種了,收回克里米亞,關鍵又是大毛力氣大,重新又來個“自古以來”。所以沒有力量,縱然你喊一千次“自古以來”也沒有用,因為“自古以來”多著呢,土耳其奧斯曼帝國,奧匈帝國,第三帝國,蘇聯不是說散了就散了嗎?還是近在眼前呢!


沒事閒逛的野狼


如何正確看待普京吞併克里米亞?需要理清一些基本事實。

克里米亞的來龍去脈

克里米亞最早屬於拜占庭(東羅馬)帝國。

13世紀,被橫掃歐洲的蒙古人攫取,歸於蒙古4大汗國之一的金帳汗國。

14世紀未,克里米亞脫離蒙古統治,獨立為克里米亞汗國,由伊斯蘭韃靼貴族控制。

18世紀,沙皇俄國為搶奪黑海出海口,與奧施曼帝國(拜占庭帝國繼承者)進行了9次戰爭,於1783年將克里米亞收入了俄羅斯。

二戰勝利後,斯大林以克里米亞韃靼人曾與希特勒勾結為由,將他們驅入中亞,由俄羅斯族人接管。今天克里米亞有250萬人,俄羅斯族佔了60%,烏克蘭人僅佔24.%。

1954年,為紀念俄羅斯烏克蘭合併300週年,蘇聯蘇維埃主席團下令,將克里米亞劃給烏克蘭蘇維埃共和國管轄。這屬於國家內部的行政區劃調整。

1991年蘇聯解體,烏克蘭獨立,考慮克里米亞的歷史特殊性,將其設為唯一的自治共和國。

2014年,親美勢力策動烏克蘭衝突,軍隊倒戈,烏克蘭親俄總統亞努科維奇逃亡俄羅斯。克里米亞人民隨即舉行(留烏?回俄?)公投,公投結果;回俄!3月18日,普京和克里米亞議長、總理、塞瓦斯托波爾市市長簽署克里米亞入俄條約。


克里米亞劃入烏克蘭後,一直不穩定。

①、黑海艦隊分家後,俄艦隊堅持單獨駐守塞瓦斯托波爾市,俄議會還表決過收回該市決議。後來一有機會,就有議員提收回克里米亞議題。從國家層面溝通,如何既尊重歷史、又妥善維持現狀,並處理好主權和管理權的矛盾,滿足雙方關切,一直存在問題。

②、克里米亞俄羅斯族不滿烏克蘭將烏克蘭語定為國語,對他們生活學習就業晉升造成的了歧視性障礙。他們堅持說俄語,看俄羅斯電視報張,抵制烏克蘭化,懷舊俄羅斯。克里米亞一直是烏克蘭最不穩定的地區。

③、懷有大蘇聯夢的俄羅斯民眾,對失去克里米亞非常痛心,例如有人詛咒,將克里米亞送烏克蘭,是“赫魯曉夫喝醉了酒作出的決定”。這種民族主義情緒,無疑將影響到俄烏兩國發展正常關係

下面表明我的看法!

——力挺普京的行為!

第一、普京收回克里米亞代表了俄羅斯人民的意願,與個人貪得無厭無關。這也是今天俄羅斯雖然極端困難,人民仍對他保持高支持率的根本原因。

普京若對烏克蘭反俄的行為熟視無睹,對俄失去在克里米亞駐軍的後果(俄為爭奪黑海出海口的數百年奮鬥將毀於一旦)無動於衷或束手無策,他不配當俄羅斯總統。

第二、收回克里米亞是對北約東擴的頑強抵抗,彰顯戰鬥民族的頑強不屈。當國家面臨生死攸關考驗,雙方殺紅了眼時,條約文件就是一疊廢紙!真理在大炮射程範圍之內,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第三、你不仁、我不義!蘇聯將克里米亞禮送烏克蘭,源於紀念俄烏長達300年友誼,但烏克蘭過河撤橋、翻臉不認,還反目成仇、為虎作倀;俄羅斯為何不可反悔?

第四、任何條約都不是一成不變的東西,不能拿違反國際法一味譴責普京。在國際法實踐中,由於簽約雙方關係的改善或惡化、實力的此長彼消原因,修改不合理條約,終止過時條約,廢除不平等條約的事常常發生。這點,過去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最有體會。


諶人


我挺欣賞普京乾的這件大事,有魄力有氣概,果敢堅決,不給敵人一絲喘息機會,不懼怕西方制裁,不費一槍一彈,兵不血刃,搞個全民公投,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俄烏結盟交好,俄羅斯才把克里米亞作為禮物送給烏克蘭的,現在俄烏交惡,烏克蘭要轉向西方,俄要回克里米亞吞併克里米亞並不過份,應予以理解。打個比方,男方向熱戀的女方贈送婚戒金錶房子,現女方不想嫁了,男方難道不能要回來嗎?!就算女方不想還也可以向法院起訴追討彩禮的!法院也會支持的!可能有人說那我們中國能要回曾經割讓給俄羅斯的廣大領土嗎?我們現在不可能要回了。一是年代久遠,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絕大多數是俄羅斯族人了,換了主人了,中國的影響力甚微不起作用了!二是中俄實力相當,不是相差很懸殊,不通過戰爭能要回來嗎?戰爭只能兩敗俱傷,劃得著嗎?三是中俄現在關係很好,是全面戰略伙伴關係,共同應對美日在亞洲搞小北約,也沒有必要提這個領土問題影響中俄關系,不能被敵人挑撥離間乘機加以利用l唯一能做的是鞏固中俄友好關係,不能讓俄羅斯倒下!另一方面加快自身發展,迅速強大起來,趕超俄羅斯,追上美國!


文刀者


普京“呑並”克里米亞?這是一個國家利益面前大是大非的問題!\n1954年,烏克蘭尚屬蘇聯聯幫的時候,時任蘇共中央總書記赫魯曉夫將本屬於俄羅斯的克里米亞“贈送”給了烏克蘭,作為一國內的所謂“贈予”也就是左手換右手。\n1991年東歐聚變,蘇聯解體。當時作為互相友好的鄰居,俄羅斯當然也不好意思開口要回,加之國內經濟政治諸多事件複雜混亂,克里米亞也就“自然而然”成了烏克蘭的領土。\n但作為一個地理位置,戰略地位極其重要的克里米亞,俄羅斯未必沒有上心!\n北約東擴,一波又一波。此時俄羅斯已經被逼得心急如焚,尤其是2013年烏克蘭解放廣場的一陣槍聲,西方的魔爪已經伸到了俄羅斯的家門口了。而烏克蘭內部的一些親西方政客更是發動政變,不顧一個急紅眼的北極熊鄰居再三聲明,一轉身倒向了歐美。當然,作為主權國家這是他們內部的事,但國際社會從來就不是弱國可以任性而為的!\n俄羅斯在獨立後有了普京才算走上了正途,經濟政治軍事都穩定發展。此時的烏克蘭給普京上眼藥分明是“找死”!\n無論從地緣政治還是國家戰略來說,一個不友好的鄰居,一個一心想加入北約的烏克蘭,完全就成了橫在俄羅斯門前的極大障礙。收回克里米亞,一方面是俄羅斯的心願,另一方面給烏克蘭無法加入北約,因為有邊界糾紛的國家是北約不會接受的基本條件。\n一箭三雕,為了俄羅斯的國家利益,收回克里米亞。普京的一手好棋終於讓烏克蘭的親西方政客賠了夫人又折兵!


哥自信自己是個正能量


關於克里米亞的歸屬問題可以說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俄羅斯的觀點是:克里米亞本屬俄羅斯領土,只是蘇聯時代俄、烏是一家,出生烏克蘭的赫魯曉夫將克里米亞劃歸烏克蘭。既然蘇聯解體後兄弟分家,俄羅斯要回本屬自己的東西有何不可?
烏克蘭的觀點是:世界各國的領土都有其形成的過程——克里米亞既然已劃歸烏克蘭自然就是烏克蘭領土,如果俄羅斯以克里米亞歷史上曾歸屬俄羅斯為由要回克里米亞,那麼昔日蒙古人西征歐洲打下了遼闊的疆域,難不成克里米亞還是蒙古領土?

好在克里米亞到底屬於誰和咱們沒半毛錢關係,所以就不必深究克里米亞的歸屬問題了,下面我們看看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對國際局勢究竟有何影響:

俄羅斯控制了克里米亞意味著烏克蘭變成了實際上的內陸國,從上圖我們不難看出:失去克里米亞的烏克蘭雖然還有一部分海岸線,但已全部處於由俄羅斯實際控制的克里米亞的封鎖之下,實際烏克蘭已失去通過黑海溝通聯繫歐盟、北約的出海口。

克里米亞被併入俄羅斯實際上對烏克蘭東部以俄裔居民為主的地區起到了刺激作用,他們有可能會效法克里米亞要求加入俄羅斯。北約吸收成員國的其中一個重要條件是: 申請國不能與別國有未解決的領土爭端。克里米亞問題的實際存在以及未來可能出現的東部地區的分離主義傾向將阻礙烏克蘭加入北約,這樣北約就難以利用烏克蘭為跳板威脅到俄羅斯西部地區,相反控制了克里米亞的俄羅斯實際上將自己的防線推進到了黑海地區。

當然目前歐盟、北約都在積極東擴,所以歐盟、北約自然不樂意見到這樣的局面,但俄羅斯畢竟是大國,歐盟和北約也不能直接將其怎樣,但在國際上封鎖圍堵孤立制裁俄羅斯是可以做到的。恐怕俄羅斯和西方之間圍繞克里米亞展開的博弈將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這世界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不管合不合理,凡事都離不開“淵源”和“利益”這兩個驅動因素。很多人都詬病俄羅斯對克里米亞的“兼併”,視俄羅斯此舉為“貪婪”和“霸道”。但俄羅斯依然我行我素,甚至不惜承受西方國家的經濟制裁。究其原因離不開“淵源”和“利益”的驅動。從淵源上說,克里米亞歷史上曾屬於俄羅斯,只是在蘇聯時期“劃歸”了烏克蘭管理,且克里米亞民眾絕大多數人屬於俄羅斯民族,不能否認他們有“迴歸”的情節。而俄羅斯“接納”克里米亞,在狹隘的民族情感上似乎也“順理成章”。從利益上講,擁有了克里米亞就等於“佔有”了黑海的天然出海口,其戰略意義不言自明。這才是重中之重,這才是俄羅斯“兼併”克里米亞的真正目的。從人類的的發展史來看,領土擴張是大國強權的“標誌”,當我們詬病俄羅斯的同時,有沒有想過當今所有的大國、強國的領土是從哪裡來的? 美國沒佔領過印第安人的領土嗎?美國沒“吞併”過墨西哥人的領土嗎?這世界本就奉行著是“弱肉強食”的叢林規則,人們可以同情烏克蘭這樣的“弱者”,但誰也改變不了“生存”規則,更不應該“過分”解讀,跟風西方的“觀念”。那樣會嚴重束縛自己的“思想和手腳”!不利於自己未來的“統一”大業和強盛。這一點尤其要“深思”,以免因所謂的“普世觀念”而自廢武功!


人生觸底反彈


回答這個問題,我們不需要長篇大論,刨根問底的再去挖俄羅斯,烏克蘭、蘇聯時期的各種錯綜複雜的關係,我就這個問題簡單回答一下!

首先、從普京的眼光和角度來看克里米亞問題題,普京認為克里米亞不是吞併而是迴歸。因為,克里米亞曾經就是俄羅斯的領土,只是在蘇聯時期被蘇聯領導人送給了烏克蘭。因此,在普京和俄羅斯民眾眼中,克里米亞是迴歸俄羅斯,而不是被吞併。



其次、如果普京不收復克里米亞,俄羅斯面對美國和北約的戰略壓力將越來越大。試想,如果普京不把克里米亞併入俄羅斯,那麼克里米亞就會隨烏克蘭加入歐盟。加入歐盟後很快就會加入北約,一旦烏克蘭加入了北約,俄羅斯的黑海艦隊就會蕩然無存,而北約卻把矛頭時刻對準著俄羅斯,可想而知俄羅斯的處境是多麼危險和被動。由此可見,克里米亞併入俄羅斯,不但為俄羅斯減輕了很多壓力,而且還增強了俄羅斯的自信!


再次、克里米亞問題顯示了普京的強勢性格,既打了美國的臉又教訓了烏克蘭。普京的這種做法也給美國和北約傳遞了非常明確的信號,那就是不管是誰只要威脅到俄羅斯的利益,俄羅斯絕不會善罷甘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