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為什麼說武松是梁山好漢之中少有的精細之人?

理集


哈哈,這個問題很有意思~與其說是武松精細,倒不如說是施公在刻畫人物方面著實厲害~今天邏輯文史姨就舉兩個例子說下武松的精細吧。

首先,武松在流放途中路過十字坡,在孫二孃的酒店裡差點被麻翻。首先孫二孃這黑店雖然名聲在外,但基本不欺負老實人以及張青規定的“三類人”,而武松到店就是要戳戳孫二孃的銳氣,於是在明知是人肉的情況下和孫二孃較起勁來。常理來講這明知山有虎咱就不往山中行了,但武松偏不,不但戳穿了她的謊言,還假意被麻倒,再以暴制暴,制霸十字坡。常理來說我們知道饅頭有貓膩立即發作就行了,但施公偏不,非讓孫二孃常常被“反殺”的痛苦,這點放在武松身上是再合適不過了。

第二個就是醉打蔣門神了,雖說施恩這快活林本就不是什麼光彩的地方,武松的出手相助也有黑吃黑之嫌,但武松之前可並不知道這些,他只是覺得要幫助弱小罷了。那麼到了快活林武松大可把蔣門神拉出來胖揍一頓完事,畢竟二人未曾相識,就算幫忙也未免太直接了(換作李逵直接就拿父子拆店了),武松並沒有直接採取毆打蔣門神的方式,而是先如一個客人般一樣去品酒。為什麼說他是“品酒”而不是單純的“喝酒”,因為起初的幾碗酒並不合武松的口味,直到第三碗他才開始稱讚此酒不錯,如果武松是要單純的碰瓷,那麼快活林再好的酒對於武松而言也是喝水,但武松是真正的品酒之人,對於美酒他還是忍不住要誇讚的,說小點這叫嗜喝,說大點這就是品位。

酒品的差不多了,該做主要工作了,先激怒了愛慕虛榮的新老闆娘將其扔進酒缸,再痛打了身體虧空的蔣門神,打完還明確的告訴他我為什麼要打你,你為什麼該捱打,這一頓操作一氣呵成,也是水滸中經典片段之一了。


在人物的塑造上最能體現大師和小說家的差距了…


邏輯文史游


武松的精細體現在哪裡?

第一次,是在他殺潘金蓮的時候。

武松出差回到家中,發現哥哥死了。他問潘金蓮哥哥是怎麼死的,潘金蓮話語中有些含糊,武松立刻產生了懷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身邊藏了一把尖長柄短背厚刃薄的解腕刀。

潘金蓮與他有殺兄之仇,但是武松對於潘金蓮不是直接一刀宰了,而是先找藉口把四鄰都請到家中吃酒,然後逼問王婆與潘金蓮,問出口供讓鄰居們都畫押,最後才殺潘金蓮與西門慶。

正是武松的這一行為,為他贏得一線生機。他掌握了潘金蓮謀殺親夫的確鑿證據,引起縣官的同情,因此縣官改了口供,將謀殺改為鬥殺,判了個刺配流放。


第二次,是他在大樹十字坡下吃酒的時候。

大樹十字坡下是張青、孫二孃兩人開的黑店,慣常謀財害命,不知有多少英雄好漢被他二人放翻成了包子餡,魯智深也差點被他們害死。

唯獨武松識破了孫二孃的伎倆,反殺了孫二孃。

第三次,是在飛雲浦的時候。

武松識破兩個押送公差的奸計,以帶枷之身反殺四人。與之類似的林沖,卻一步步走入公差設下的圈套,如果不是魯智深及時出現,林沖早被害死了。


武松為何如此精細?我認為與他常走江湖有關。江湖上人心險惡,如果武松不精細,早就成了刀下冤魂。比如他識破孫二孃的伎倆,就是因為走江湖時聽說了十字坡黑店,因此小心提防。

魯智深性格與武松類似,卻沒有武松這麼精細。因為魯智深是軍官出身,沒走過江湖,不知道江湖上有這麼多魑魅魍魎。


當然武松也有不精細的時候,那就是他喝酒之後。比如他景陽岡喝醉酒後,不聽小二勸阻,不信官府公文,偏要上山,險些命喪虎口。還有他搶孔亮的酒肉吃得大醉,結果醉倒在溪水中,被孔明抓住。如果不是宋江及時出現,武松也早死了。


夢露居士


武松是一個心細如髮,邏輯思維很強、智商很高的人。在梁山泊108人之中,幾乎是沒有幾人能比他強的。

武松做事縝密,不像魯智深、李逵,還有史進等人,很少有莽撞行事,而不思後路的時候。雖然打死老虎是因為常規的思維而惹的“禍”之外,只要一遇到意外,馬上就會迅速的做出反應,以清醒、正確的判斷,來化解突如其來的險境,以達到致勝又能全身而退的目的。


我們從武松常規思維的“錯誤”開始分析:武松是怎樣來收拾自己因”莽撞”而“惹禍”的呢?

武松是一個非常“精細”的人,這在書裡是經常提到的。但整個《水滸傳》的“武十回”章節裡,描寫武松“不精細”的地方有兩處:一個是”武松打虎”,另一個是”鬥殺西門慶”。當然鬥殺西門慶那段是有驚無險,武松輕鬆拿下;但”打虎”這處卻是生死攸關。為什麼這麼說呢?武松喝了十八碗酒之後,店小二提醒他說是景陽岡上有老虎。武松按以往的經驗,沒有信。“這個崗上我已經走了幾十遭,並沒有什麼老虎”,並且戲謔店小二要“謀我錢財,害我性命”等。大踏步的只顧走上崗。當看了官府的告示,想打退堂鼓,又怕小二笑話。這就是武松可愛之處。武松是人,他怕老虎,他知道老虎的厲害!但更怕店小二“那廝恥笑”。臉面,在年輕的武松心裡勝過生命。所以他心存僥倖,藉著酒勁,一步步”捱到崗子上”,僥倖未必能遇見老虎。“看著那日頭漸漸落下……酒卻湧了上來”,便躺在青石板上要睡。老虎來了,老虎把武松的酒嚇成了冷汗。而武松也從驚慌失措中,恢復了冷靜。老虎的一撲、一掀、一剪。武松馬上就判斷出老虎“氣力”銳減。啾準這個機會,用哨棒當頭打下。由於高度緊張,竟打在枯樹上,哨棒被打成兩截。老虎大怒,繼而一撲,武松向後一躍。這一躍,足見武松的“輕功”有多麼厲害!武松向後一躍,退有十多步,恰好比老虎向前一撲的距離多半步。武松就勢用神力按住老虎的頭,一頓拳頭腳尖,把老虎打做一堆。武松打虎的智慧就是臨危不亂,迅速做出反應,“閉其銳氣,擊其惰歸”的體現。先在老虎銳氣正旺時,閃、轉、騰、挪,找出老虎的破綻,然後“擒賊擒王”,按住老虎的腦袋,也就是命門,狠踢猛打。據說老虎的皮就像沙皮狗一樣很鬆,一抓就滑倒一邊,根本抓不住。而武松正好抓住的是老虎的頂花皮。因為頭部肌肉很少,皮包骨,所以武松的神力“半點放鬆不得”,死死按住,然後用腳尖踢它的眼睛。眼睛是所有動物的“心靈的窗戶”,也是所有動物最嬌氣、最柔軟的地方,武松先打傷它;再騰出右手打了五六十拳,然後至它與死地;怕它不死,又用折了的哨棒打了“五七十下”才助手。這就是武松做事“精細”之處,絕不給對手喘息之機。而且事後馬上離開現場,“潑柰再來一隻大蟲如何對付得了”。

武松在做每一件事,都會有一個縝密的邏輯思維,只不過中國古典小說不善於描寫表達人物內心的心理變化。但是在情節描述上則以顯影似的,逐漸清晰展現。就拿“武松殺嫂、逼問團頭何九叔、鄆哥和鬥殺西門慶”等等一系列的故事來說,武松的邏輯思維有多“精細”!

武松感覺哥哥死的蹊蹺,懷疑嫂嫂不良,便仔細盤問得病、吃藥,入殮和燒化等經手人的情況。然後一一查對。且看武松是如何查對的。
武松先是找到入殮燒化的丐幫團頭何九叔。這場戲的開端:武松拔出刀,紮在桌子上,這是從心理上先嚇他一嚇,使團頭何九叔想藏奸都不敢藏奸;不過,何九叔有充分的準備。如實講了情況,並拿出了早已準備好了武大郎的“骨殖”,還有西門慶所送的“十兩銀子”,於是引出了鄆哥。找到鄆哥後,又拿出五、六兩銀子,細心的安排鄆哥父親能”盤纏得三五個月”,讓他安心的陪自己打官司。安排妥當後,帶著證人,拿著證詞和證物狀告其嫂嫂和西門慶通姦。知縣由於受賄,託辭“拿賊拿贓,捉姦捉雙”不準。武松也十分了解官場上的“汙穢”,決定自己申冤。武松對這起通姦謀殺案找證據排查的縝密程度,足以證明他是一個成熟的而又有謀略的偵探。在問案和鬥殺西門慶時,更顯現出他的智勇雙全。首先他營造了一種沉悶足以讓人窒息而死的氣氛的“霸王請客”。把三鄰五舍請來,然後攻心:在心理上以絕對的優勢使對手失去反抗的心態;進而記錄口供和殺人摘心的程序。這不算完,精彩還在繼續。


武松包裹著潘金蓮的頭顱,查明西門慶所在。先把人頭拋向西門慶面前,又是在心理上給對手一個措手不及。然後提刀剁向西門慶,西門慶大驚失色,想要跳樓,又懼怕樓高有所閃失。西門慶定一下神,看到武松徑直奔將來,右腳早飛起,武松一個疏忽,刀被踢掉。雖然西門慶覺得已經化險為夷,但怎經的起武松神力,攜腰帶誇,被扔下幾預想跳而又不敢跳的獅子樓下,被摔成了“發昏章第十一”,然後頭被割下。如此說來,武松在前翻的“逼供”,和這次的打鬥,都事先做一個縝密心理攻勢,使敵人在心理上頹然,然後下手報仇,水到渠成!

“路遇十字坡”故事裡,武松的“精細”,更是體現的非凡。武松開始還沒有提防之心,想要喝點酒,解解乏。叫酒保“不必問多少,只顧燙來……”。當“一籠饅頭上來”武松掰開一看,便覺蹊蹺。便問“……是人肉的,是狗肉的?” 進而調戲孫二孃,”……你丈夫怎的不在” ,使 孫二孃怒心頭火起。更想“痳翻那廝”。這種“欲情故縱”的手段,著實不凡,輕易地漏孫二孃下手,以達到制服她的目的。

武松在醉打蔣門神時,也是算計的十分準確到位。蔣門神何許人也?自誇”三年在泰嶽爭交,不曾有對,普天之下,沒我一般的了。”雖是有點自吹,但是沒本事也不敢如此妄言,可見其勇武之一斑!武松雖然在沒打之前,大話連篇,似乎也很狂妄。仔細想一想,武松要打之前的每一步,都算計的十分“精細”。首先,抓住常人午飯後,嗜睡懶惰的習慣,選擇中午飯後打;然後以醉酒的方式麻痺對方;砸店打人,激怒對手;使蔣門神在憤怒之下倉促應戰。最後使出平生絕技“玉環步,鴛鴦腳”,把蔣門神打翻在地,迫使他答應毫施恩的條件。

在大鬧飛雲浦的章節裡,武松的“精細”體現的更是淋漓至盡、滴水不漏。在第一次被刺配孟州時,武松對那兩個解差十分客氣,張青夫婦送給的銀兩都分給解差,臨分別時還送給解差許多銀兩,足見武松的豪傑之氣。可此時的武松卻十分小氣,對解差視而不見。用走十里路程的時間,細嚼慢嚥的吃兩個肥鵝。因為武松在別離施恩時,已經感覺到這兩個解差“不尷尬”,再加上施恩的提醒。此時的武松是在給自己添加能量,儲精蓄神,以應對一切不可預料事情的發生。當走到“飛雲浦”,看見兩個解差與路旁的兩個拿著朴刀挎著腰刀之人在擠眉弄眼,更是警惕百倍。裝作問一些小兒都能回答的話,來分散解差的精神;又裝作解手來麻痺對方,漏他們下手。然後一腳一個踢他們下水;運用神力扭斷枷鎖,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打死兩個解差。然後又跳下水裡,殺掉一個殺手,留下的一個活口,問明情況,“留他不得,一刀又結果了這廝”,然後又在那些死了的解差、殺手身上又補幾刀,“眼見得不能夠活了”。發狠道“叵耐不殺張都監、蔣門神和張團練,怎能出了這口恨氣”!一個回馬槍,順原路返回孟州城,直奔都監府,血案就比發生!

武松的“回馬槍”,自信必能成功。來到孟州城都監府,進門先是問明情況,不留活口,且在門後藏一把刀備用;然後一路暗影中殺去,把能驚動“鴛鴦樓”上的人,都一一殺掉,掃除障礙,徑奔“鴛鴦樓”。上樓後,程序有條不紊:先剁翻離門最近蔣門神,再砍死假仁假義的張都監,然後再殺掉頗有武藝的張團練。仇人一一除掉!最後把都監府不明真相出來的人全部殺掉,以警示他人不要冒險出來!然後不聲不響的逃出孟州城。

有人說,武松忒殘忍,不該殺的人也殺。這樣說的人,是從現代人性的角度講是沒錯。但是,這個故事是八九百年前事情,不能用現代人的人性觀來衡量古人。從逃生自保的角度講,武松做的絕對沒錯!武松的精細,就是不連累更多的人,殺掉能報信喊冤的的人。為什麼這樣說呢?如果都監府人都出來,那能禁得起武松一頓亂砍亂殺?而且要是驚動孟州城裡的官軍,武松也跑不了,那孟州城兵丁死的人會更多!所以說武松殺掉的那些看似不相干的人,實質上他們的死,警示別人,使別人知險而退。換句話說,保護了那些不敢出來人的性命,也保住了武松自己的性命!

武松在“夜走蜈蚣嶺”的章節故事裡,其“急智”與“精細”也體現的非凡。首先武松沒有像魯智深在瓦罐寺那樣,明明看見和尚、頭陀摟著婦人吃酒,是佛家大忌,還要回身去問那幾個老和尚長短,給惡僧和頭陀準備反擊的時間。留下遺患,自己險些罹難。武松是見一個殺一個。遇到最後一個,以“我的本事不用從箱裡取”的自信,只十多合就取了那道人的頭。對沒有還手能力的婦人,網開一面,而又自信的“不怕你算計”的走進墳庵裡大吃酒肉。還把財寶送與其人。這也足見武松凌強扶弱的善良一面 。

在醉打孔亮的章節裡,有人說是武松滋事打架。我則有另一番理解。首先,武松對店小二,那種一樣的顧客,不一樣對待產生反感。看見酒保大魚大肉的給孔亮等不住腳的上,惡氣油然而生,打了酒保。其次,孔亮的言語不遜:“你那鳥頭陀……正是來太歲頭上動土”的惡霸語言,心生怒氣!別說是武松這樣的硬漢,就是在下也會不饒人!三拳兩腳打了孔亮。那幫“長張三,矮李四”們,抬了孔亮一溜煙跑了,或者是叫人去了。武松把孔亮一行人的酒肉吃了八分,醉飽。這次武松是真醉了。對一條大黃狗的狂吠,大怒。抽出戒刀劈大黃狗。由於大醉,捉腳不住,載倒水裡。正好被孔明兄弟帶一幫人捉住。鮑鵬山先生說是施耐庵老先生對武松由偏愛到厭倦,是“虎頭狗尾”的結尾。我則認為此一描寫是“虎落平陽被犬欺”的詮釋。即使是最後的結局,雖然斷了一臂,但是出家六合寺,八十而善終。這在《水滸傳》中算是和魯智深一樣有了身達命之處。

金聖嘆曾評價武松:”武松天人者,固有魯達之闊,林沖之毒,楊志之正,柴進之良,阮七之快,李逵之真,吳用之捷,花榮之雅,盧俊義之大,石秀之警者也。”金嘆聖老先生對武松的評價,可謂是《水滸傳》里人物的評價是最高的人之一!


理集


要誇到武松的精細之處,就不得不提一下宋江,毫不誇張的說,宋江算是武松人生路上的第一個啟蒙導師,武松獨特人格魅力的形成有宋江的一份功勞。

遇到宋江之前,武松其實比原來李逵在江州時的日子過得好不了多少,都是性格魯莽,做事衝動,愛喝酒,一喝就醉,然後闖禍,闖了禍就跑路,讓各自的哥哥代自己受過。

兩人在柴進莊上相遇時,武松正是因為在老家清河縣犯了事,以為自己失手打死了人才跑到柴進這兒來避禍的。

但是,經過和宋江短暫的朝夕相處相處,武松再出現在眾人面前的時候,有了脫胎換骨的變化。

至於宋江和武松之間具體談了些什麼,討論了什麼,宋江怎樣引導武松形成“三觀”的雛形,我們不得而知。

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倆絕不僅僅只談怎樣泡妞,怎樣殺人越貨成為一個心狠手辣的強盜,要麼武松不會從一個愣頭青直接蛻變成一個說話辦事得體,心思縝密,精細的人。

宋江一眼就看出武松是個天大的人才,只是目前還像是一塊璞玉,需要雕琢一下才能成器,如果有一天能為自己所用,那就需要下點功夫。

所以他不惜放下身段,費盡心思的和武松談理想,論人生,聊為人處世的道理。

武松是個極聰明的人,一點就透,原來只是苦於沒有正確的思想作指導,所以過得渾渾噩噩。

現在經過宋江的點撥,如捅破了窗戶紙一樣把事物看得通透。


武松和宋江分別後不久,開始了自己開掛的人生。

他在不斷社會實踐的過程中,又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所以在“菊花大會”上,他又是第一個站出來和宋江唱反調的人。

至於他在做事上精細的具體表現,他乾的每件事情都可以表現出來,無需贅述。

“三山聚義打青州”大家同上梁山後,魯智深和武松去少華山邀史進等入夥,當魯智深得知史進被華州知府抓進大牢後,執意要一個人去救,眾人苦勸不住。

魯智深走後,武松言道:不聽我言,此去必然有失。

後來果然魯智深被抓。

通過這件事可以看出,此刻的武松,在心思縝密,做事精細方面已經比梁山泊的大部分人不知高出了好幾個檔次。


田獲三狐


我不想敘述過程,只想從為兄報仇這件事講幾點:一,敏銳的觀察力,發現孝服裡的紅襖。二,準確的邏輯思維能力,找何九叔取鐵證,三,冷靜獲取大哥被毒的調查能力,找鄆哥。四,為別人考慮問題,解除別人的後顧之憂的能力,五,用答謝鄰里的辦法,找證人的細心六,關鍵時下手穩準狠,王婆,潘認罪,七,讓大家劃押證明!(前面鄰里不參與不讓走)八,敢作敢當,懂法度,又不得罪官府,還保全了自己性命,但又報了兄仇。心思慎密,心細如髮,心中不亂!怎不令不佩服!!!


行至水窮處67288616


武松哪裡稱得上是精細的人?最精細最厲害的人,在《水滸傳》的封面上。他的名字叫施耐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