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5 觀史|“年年畫出葫蘆樣”——清代官樣文章一瞥

點擊上方“社會科學報”關注我們哦!

观史|“年年画出葫芦样”——清代官样文章一瞥

李伯元

我們常說幹事業要出實招,辦實事,而不要搞形式主義,不要搞官樣文章花架子。形式主義、官樣文章,是自古以來的一種社會頑疾,特別是衙門官場中的一種頑疾。它是官僚主義的伴生物,是事業成功的障礙物。不克服這種社會頑疾、官場頑疾,一切美好的夢想都難以實現。

原文 :《“年年畫出葫蘆樣”——清代官樣文章一瞥》

作者 | 北京 李喬

圖片 |網絡

讀史使人明智,歷史教訓可以作為鏡鑑。清代的官樣文章就可以作為反面的史例,時時提醒我們不要複製這種弊端。

观史|“年年画出葫芦样”——清代官样文章一瞥

所謂官樣文章,即徒具形式、照例敷衍的虛文濫調,包括公文和措施等。清代官場上,官樣文章極為盛行。清末有人寫了一卷諷刺官樣文章的書,書名就叫《官樣文章》,其小序稱:“官場之笑柄極多……非競尚浮文,即虛應故事。”清人皮錫瑞雲:“中國官場所務,唯在奉行故事。”曾國藩曾說到清朝外官有兩大通病,一是敷衍,二是顢頇。晚清李伯元《官場現形記》說:“在官場上歷練久了,敷衍的本事是第一等。”從這些議論和描述中可以看出,清代有識之士對於官樣文章已有較清醒的認識,而且對其深為厭惡。

观史|“年年画出葫芦样”——清代官样文章一瞥

官樣文章的具體表現很多,略舉幾個方面的例子來看。

一、文牘方面。清代官場上的許多文牘是標準的官樣文章。這些文牘,或是空洞無物的陳詞濫調,或是乾巴無味的套話習語。如清代文牘的套語有所謂“四此”,即對上級用“等因奉此”,平級用“等由准此”,下級用“等情據此”,皇帝用“等因欽此”。因之,人們稱官府中辦理文牘的地方為“四此堂”。有位在衙門中辦事多年的幕友寫了一首仿鄭板橋《道情》的詩,說到了“四此堂”中那些依樣畫葫蘆的官樣文章:“苦埋頭,四此堂。勒文移,草奏章,年年畫出葫蘆樣。”

观史|“年年画出葫芦样”——清代官样文章一瞥

很多官場公文,都是例行公事,其中許多照例寫的話,並不真的去實行。晚清李伯元《官場現形記》對這種情形描寫道:“凡是初次出來做官的人,沒有經過風浪,見了上司下來的札子,上面寫著什麼‘違於’、‘未便’、‘定予嚴參’等字樣,一定要嚇的慌做一團,意思之間,賽如上司已經要拿他參處的一般。後來請教到老夫子,老夫子譬解給他聽,說,‘這是照例的話句,照例的公事,總是如此寫的。’頭一次他聽了,還當是老夫子寬慰他的話,等到二次、三次弄慣了,也就膽子放大,不以為奇了。”一個起初對官樣文章看得很認真的“雛官”,經過老官油子的解說,便也不拿這種文章當真了。

二、規制方面。新官到任有一套儀注和例行公事,如接印、行香、放告(接待告狀)、閱獄、巡城、點卯、盤庫等,但往往不真心務實,而是敷衍一下,成為官樣文章。李伯元《文明小史》寫道:新任知府傅祝登“行抵府城,發出紅諭,定了吉日接印,一切點卯、盤庫、閱城、閱獄,照例的官樣文章,不必細述。”點卯即按名單驗查出勤人員,促其按時到職,但多成具文。點卯時,往往到者不多,唱名時,到者竟替不到者答應。

清末京官的上班制度有時也成為徒具形式的官樣文章。清代佚名《清稗瑣綴》記道:光緒、宣統年間,國事紛擾,京官頹唐,“其供職各部者,惟每晨到署畫到,近午即歸,謂之‘上衙門’”。所說“畫到”即點卯,“上衙門”就是上過班了,至於上多長時間班,幹不幹事也就無所謂了。

观史|“年年画出葫芦样”——清代官样文章一瞥

三、治民方面。光緒年間,浙江宣平縣令接到一份胥吏呈報的材料,上面說某處住著三個災民,安分乞食,並不滋事。縣令的助手取來舊文書檔案一查,發現這說的是嘉慶年間的事,距當時已有百年,於是將這份檔案材料註銷。奉行故事竟到如此荒唐地步。

四、執法方面。甘肅某縣令最善迎合上司,上司命其捕劇盜數名,他捕不來,便與上司的幕友合謀造假,出資另外購買了數名“劇盜”,申報塞責。

五、治軍方面。綠營兵搞訓練最重虛文而不重實用。湘軍將領左宗棠說,他們教的都是“花法”,“如演戲作劇,何裨實用”。《官場現形記》譏之為“比耍猴還要好看”。民國將領馮玉祥曾評說,清末陸軍擺樣子、敷衍塞責的訓練狀態與綠營的“花法”一模一樣,完全是綠營作風的復活。

观史|“年年画出葫芦样”——清代官样文章一瞥

六、交際方面。官場中遇到不願辦的事情,常以打官腔敷衍推託。晚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寫道:“那姓傅的倒還圓通,不過是拿官場套語‘再商量’三個字來敷衍;那姓高的卻擺出了一副辦公事的面目,口口聲聲,只說‘公事公辦’。”這“再商量”和“公事公辦”二語,是典型的官話、官樣文章,是使用率很高的推脫之詞,一些昏官、庸官靠了這兩句官話不知耽誤了多少公事、民事、正事。

清王朝自中期以來,國勢逐漸衰頹,外敵侵凌,貧弱不堪,最終亡於辛亥革命。原因有多種,其中之一便是官府衙門大搞官樣文章。昏庸、無能、推諉、敷衍、低效、花架子、不作為,充斥官場。這使得清中期以後特別是晚清的國家機器近於荒廢無用的破爛兒,國家能不危殆乎。“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話中的水常釋為民眾,其實官員何嘗不是水?好官能使國家政治平穩運行,彷彿載舟之水,而劣官則只能敗壞國家政治,如覆舟之惡浪也。這一點,古今同理。

文章原載於社會科學報第1627期第8版,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文中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文章

观史|“年年画出葫芦样”——清代官样文章一瞥观史|“年年画出葫芦样”——清代官样文章一瞥
观史|“年年画出葫芦样”——清代官样文章一瞥

社會科學報

做優質的思想產品

官網

http://www.shekebao.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