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1 利用村民不識字“巧”計侵吞補助金 ——山東省陽信縣洋湖鄉葉家村黨支部原書記葉振奎違紀問題剖析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我真後悔啊!”在山東省陽信縣紀委談話室裡,陽信縣洋湖鄉葉家村黨支部原書記葉振奎低頭自語。同時,在隔壁另一間談話室,拿到12000元危房改造補助款的葉家村村民葉振堂對紀委工作人員說:“真是太感謝你們了,我以前太糊塗了!”

危房補助現蛀蟲:外出務工村民領取的補助金少了10000元

2016年1月,陽信縣紀委在排查危房改造補助資金落實情況時,發現葉家村村民葉振堂的補助金在發放過程中可能存在違紀問題。

調查人員馬上聯繫葉振堂詢問情況。葉振堂隻身一人在天津打工,常年不回家。他在電話中說,自己的危房改造補助金是由村黨支部書記葉振奎給他領取的,一共是4000元。由於他以前欠葉振奎1000元,葉振奎後來又給過他1000元補助金,所以目前葉振奎還欠他2000元錢。

但是,調查人員掌握的情況是:危房改造補助資金應該是14000元,而不是葉振堂所說的4000元。

調查取證遇迷霧:收條上簽字手印均齊全

調查人員立刻找到葉家村黨支部書記葉振奎。葉振奎則拿出了一張收條,上面寫著“收到金額為壹萬貳仟元(12000)的補助款”,並有葉振堂的簽字“葉”和手印。

葉振奎說,之前葉振堂欠他1000元錢,後來他又給了葉振堂1000元補助金,扣除這2000元錢,補助金14000元已經全部給了葉振堂。葉振奎還說,由於葉振堂是文盲,只會寫“葉”,所以收條上的簽名才只有一個“葉”字。

經調查,葉振堂確實為文盲。為核實這張收條的真實性,調查人員找司法機關進行鑑定,也證明“葉”字和手印確實是葉振堂本人的。這張收條讓調查人員感到一頭霧水。

精心策劃謀對抗:村民說法前後矛盾 背後隱藏一個“約定”

調查人員再次給葉振堂打電話核實,葉振堂卻說,他記錯了,葉振奎的確已經把14000元全部給他了,還說不用紀委再來調查這件事了。

葉振堂的說法前後矛盾,其中一定有隱情。調查人員兵分兩路,一組去洋湖鄉政府瞭解葉振奎背景和工作情況,二組繼續給葉振堂做工作,爭取讓他說出實情。

很快,一組調查到,原來葉振奎還在處分期內。去年他因為其他違紀問題,被洋湖鄉黨委給予黨內嚴重警告處分。二組調查也有了很大突破,據葉振堂陳述,當時紀委找到葉振奎談話後,葉振奎就利用與他的私人關係訂立了攻守同盟,並保證歸還他剩下的12000元補助金,但是要私下給他,條件是他要跟紀委說,補助金已經全部給他了。

真相水落石出,但還有一個疑點:那張“收到金額為壹萬貳仟元(12000)的補助款”的收條上為什麼會有葉振堂的簽字和手印呢?

費盡心思留後手:利用村民不識字偽造證據

很快,調查人員對葉振奎進行談話,葉振奎依然不承認自己侵吞了葉振堂的補助金。當調查人員把常年在外地務工的葉振堂帶到葉振奎面前時,葉振奎終於低下了頭,交代了整個事實經過。

原來,早在葉振奎交給葉振堂1000元補助金時,他就想到了如果以後紀委工作人員進行查證該如何自圓其說。首先,他將寫有“壹萬貳仟元(2000)”字樣的收條交給葉振堂,謊稱是欠葉振堂2000元補助款的欠條。由於葉振堂不識字卻能看懂阿拉伯數字,他就在這張字條上籤了字按了手印。之後,葉振奎再把字條上的數字“2000”改成了“12000”。葉振堂以為這樣做就可以瞞天過海了。

天網恢恢紀難容:侵吞補助金、對抗組織審查受懲處

2016年3月,因侵吞危房改造資金、偽造證據對抗組織審查,符合加重處分情節,陽信縣紀委給予葉振奎開除黨籍處分。

危房改造資金被蛀蝕,使黨和國家的惠民政策卡在“最後一公里”,這樣的違紀問題,損害群眾利益,社會影響惡劣。再小的權力失去監督,都有可能釀成腐敗。因此,必須切實加強對基層幹部權力的制約和監督,完善惠民資金的流程管理,充分滿足基層群眾的知情權和監督權,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