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如何培養中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唐雲春



培養一個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這幾乎可以說是整個中小學階段我們在培養孩子上唯一要達到的目的。


從社會發展的角度講,獲得知識將會變得越來越輕而易舉,知識的流動速度會越來越快。而人與人之間的競爭將不再是誰的知識更豐富,誰懂的道理更多。而是誰的學習能力更強,誰獲得知識更迅速,誰能快速將知識消化並轉化成能力。這些,其實就是要通過自我學習,不斷成長獲得的。


未來的社會是一個終生學習的社會,因為時代的發展會越來越快,知識的更新也會越來越多,不時時刻刻保持學習的狀態,就會輕易被時代拋棄,而我們想擁有終身學習的能力,這要在中小學時就打好終身學習的基礎。這就是自主學習的能力。


那麼,如果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


首先,是從他律到自律的培養。剛開始孩子需要他人的督促與安排,包括學習任務,學習時間。之後,要讓孩子學會自己安排學習的方法與時間。這裡面最有效的方法,我認為不是在課本的不上,而是在生活上,儘早讓孩子安排自己的生活,學習自理,處理自己的問題,而不是事事要家長安排。通過生活上的自理能力的培養,來增強他的自主學習能力。


其次,自主學習好的孩子,不僅僅是記憶力好,在短時期內,記憶力的作用會很大,但從長期來看,學習方法才真正有效提升了學習能力。而學習方法的掌握,一定是一個嘗試與探索的過程,沒有主動性,永遠不會掌握適合自己的方法,永遠只是別人怎麼學,自己就怎麼學。這樣的學習,也永遠超越不了別人。


再次,自主學習能力最重要的是體現在思想的獨立性上。如清華國學大師陳寅恪所講,擁有“自由之思想,獨立之精神”。唯有如此,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學者。我們不期待孩子成為一個大師、學者,但是我們一定要培養孩子成為一個有獨立思想與見解的人。


這裡面家長能做的,一方面是培養孩子的廣泛深入地閱讀,另一方面就是參與到孩子感興趣的話題與內容的討論中,通過提問,通過假設,通過舉一反三,來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讓他們由此形成自己的見解與主張。這才是長遠之計。


我是林老師,如果文章對你有所幫助或受益,請點贊或轉發支持。任何有關孩子寫作與閱讀的問題都可以與我交流。我將竭盡所能幫助家長朋友。


林老師講作文


春天來了,星期六我們帶小孩去踏青,一定會看到小草、樹木、花朵、山、水,我們要引導孩子的注意力去觀察:小草怎樣冒新綠,樹木怎樣著嫩芽,花朵顏色、形狀怎樣,山在如何變,水是怎樣流……。讓孩子有了自己的觀察和感受,回到家可讓孩子暢所欲言談一談,然後要求他把所看到的和想到的寫成一篇“踏青日記”。第二天星期日詢問孩子對日記感覺怎麼樣,有沒有把自己的感受沒有表達出來自己不滿意的地方?然後讓孩子知道,其實在古詩詞和現代文中有不少描寫春天的名句和錦段,例如你的語文課本上的就是。你還想不想知道有哪些想要學習的?讓孩子帶著虛心學習的好奇心去閱讀古詩詞,去翻閱有關資料。有了這樣的自主學習,孩子對認識春天、表現春天這一塊,還需要多說嗎?

孩子八年級數學會學習勾股定理,a平方十b平方二c平方,直角三角形兩直角邊(勾、股)邊長平方和等於斜邊(弦)邊長的平方,這是數學裡最主要的一個定理之一。孩子學會了最基本的勾三股四弦五規律,那麼勾股定律還可不可以運用其它方法或者其它數字來證明呢?它在實踐中會有哪些運用呢?引導孩子去探索,嘗試性作一些深入思考和了解,雖然它是一個深奧問題,孩子此時的能力有限,不可能出什麼成果,但一定會培養了他的探究精神,比一般學習會有獨道收穫。

英語學習,光靠死記硬背,很難有好的成效。例如第一大硬功夫記憶單詞吧。我們要讓孩子自己去尋找一些規律和派生方法,就會收到舉一返三、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孩子樂學其中。我們以基數詞變序數詞為例吧,如果讓孩子通過歸納、比較,自己編出這樣類似的“順口溜”:基變序,有規律,1、2、3要全記,其餘詞尾加th,八減t,九減e,f要把ve替,ty把y變成i,記住th前有個e……,他一定會享受到自主學習的樂趣,一輩子想忘也很難。

以上三段,蜻蜓點水、以點帶面,旨在說明學生自主學習,除了目標、習慣、方法等以外,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一個探究式學習的好奇心與自覺性,這是我們老師和家長要下功夫培養的。


錢德鑄


學習都是有載體來實現能力培養的,自主學習的能力範圍還是比較廣的,我們可以從小切口入手。

我們都知道越是往高層走,自主查閱資料,使用資料的能力是學習的重要能力。但是,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會查閱資料,很多人遇上問題,都是喜歡選擇問別人,希望能夠從別人口中立即得到答案,其實,更好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問題,解決問題,還是得從查閱並使用資料入手,那麼我們就得提升這樣的學習能力。

首先,我要讓孩子們知道,參考資料是有用的,那就是採取作業練習的方法,作業練習中所遇到的問題,都可以從參考資料上獲取解答,只要學會從提供的資料裡,進行檢索。當孩子發現,他的解答是可以得到認可的,並且因此而獲得成就感,那麼,他下一次,還會使用這樣的方式,因為這樣的方式,讓他感受到舒服,讓他獲得安全感、成就感,時間一長,便有了習慣,有問題查資料。

其次,就可以進入第二層次,資料所提供的解答,並不能一五一十,一字不落地使用,提供的是要點,那麼,孩子就得學會藉助現有資料,進行有效組織,適當加工來提升解答的正確性,例如一個反向問題,或是一個變式問題,都可以達到相應的訓練效果。

最後,是第三層次,那就是自主的創造,讓學生在資料參考的基礎上,進行自主學習的自由創造,例如一段話的仿寫,或者就是根據資料,來提升自主的理解與感想。

這三個層次不是完全的分隔,他們都是互相交融的,在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上,都會起到不同的作用,但是都在朝著自主學習使用參考資料的能力提升目標而前進。


六和麥田


中小學,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是靠自已鍛鍊學習出來的!靠誰培養全是空話!!!

自主學習,則是自學!

一個肯學習的學生,一般都是別人讚賞與鼓勵產生動力!自己有自信心,把讀書學習當作一種喜愛與樂趣!學習樂在其中,沒有學不懂的難題,比如老夫當初上微信,什麼都不懂,連黑白手機,都不識用,寫條信息也不會發,連怎樣打字都不懂!自己想學,讀書是了應用!學了就會用手機,發信息,於是便向自已的學生請教!不恥下問,工夫不負有心人!全學懂!有了微信也是什麼都不懂,自學,向小孫女學,向大學的同學請教!現不但懂玩微信,還上《頭條》發表文章!這自學的威力靠什麼動力?靠興趣!靠恆心!靠一股牛勁!沒有學不懂的,在這近兩個月來,天天寫文章發上《頭條》有近190來篇被推上《頭條》首頁!日日發三四篇!有時全被推上首頁!

自學,靠自已,靠勤奮,靠堅持,一定有所收穫!

我教的學生絕大多數靠自學奪高分!靠自學自己總結學習經驗,多多的不是死學習!多是好動份子,各種娛樂總是頭名獎!!!

自學之人絕不是書呆子!

這種學生一生自己受用無窮!!!

出社會工作,還得自學!學習一輩子!!!

自學,活到老,學到老!

如老夫古稀之年……!!!

天天學習!





用戶5828747596


中小學生缺乏自主學習的能力或動力,主要表現在缺乏把事情做完做好的樂趣,雖然大多都想強烈的擁有目的,但在興趣、難度、持續性、獲得感、方法上造成了困惑,要做的就是對症再治。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中小學生自主能力大多不夠,有內在也有外在的原因,作為家長和老師,為了培養和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積極性,必須做到先調查再分析後引導培養,否則極大可能是南轅北轍。

每個孩子的現狀和成因不一,無法針對性回答,僅希望略有幫助或啟發。

1:興趣的激發與轉化。

2:從小事物中也能收穫成就感。

3:從有效的作習習慣開始。

4:適當降低對孩子的要求。

5:先讓孩子做拿手的科目。

6:“請將不如激將”。

7:母親(父親)對兒子(女兒)的激勵也許有不一樣的收穫。

8:偶爾用懇求的語氣和孩子交流。

9:表揚與批評相結合。

10:不在孩子挫敗時指責批評火上澆油。

11:時刻注意孩子的思想動態,引導、幫助的方式靈活多樣。

12:建立親子互相信任。

13:多與大自然親近,親子間多互動。

14:改變孩子先從改變家長自己開始。

15:告訴孩子:成功不像你想的那麼難!

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不是一天兩天可以養成,需要家長的配合與改變,更需要調查清楚現狀與原因後受用一些小技倆,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清風教與育


現在的中小學生很多一部分是非常厭倦學習的,課上不認真聽講,課後對待作業馬馬虎虎,這樣直接導致成績持續下滑,作為家長是很頭痛的,都希望自己孩子能夠有一個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那麼接下來我給大家說幾點怎樣去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1.明確目標,為自主學習提供方向,學生如果在學習中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就如同航船在大海中迷失了方向所以制定學習目標是必要的,目標首先一定要先設定近期的並且容易實現的,孩子只要稍加努力便可以實現,這會使孩子的學習熱情逐漸高漲,證明自己可以學,可以進步。

2.適當評價孩子並給予獎勵,在孩子取得進步時家長應當適當的對孩子進行評價,不能過分表揚,使之產生驕傲的心理,也可以給孩子一個小小的獎勵,孩子就會有動力,才會繼續去努力。

3.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良好的的學習環境有利於引導學生自定學習目標,有利於幫助掌握自主學習方法,更有利於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

有了這些方法還要善於歸納總結,這樣才能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


培優講堂


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涉及到學校、家庭、社會等各方面的因素,這裡,我想重點從學校的角度就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明確學習目標,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方向指引

學習目標是學習的出發點,也是學習的最終歸宿。

首先,確立明確的學習目標,這是每位學生的首要任務,也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指明瞭方向。學習上沒有動力的學生,相當大的原因是他們的心理年齡幼稚,許多中學生的心理表現是好動、自控能力差,隨意性玩耍,沒有時間概念。其實學生學習不主動,成績差,往往是因為缺乏積極上進的目標或慾望很弱,學生心目中追求的形象的清晰程度模糊,因此,導致了學生主動的學習精神的缺失。

其次是循序漸進完成目標。 美國哲學家、詩人艾默生說過,“一心向著自己目標前進的人,整個世界都會給他讓路”。如果一個人的內心有明確的目標,他就會由這個目標而引導,全力以赴去實現,我們不能說有一個目標就一定有成就,但沒有目標則很難達成相應的成就。具體做法是:把大目標形象化,分割成一個一個近、小、低的目標來完成。目標近,容易達到;目標小,容易實現;目標低,容易攀登。與遠期的學習目標相比,近期的、具體的學習目標更容易讓學生較快地體驗成功。隨著一個個近期的可操作性目標的完成,學生會越來越堅信自己有能力完成整個任務,會對自己越來越“滿意”,學習的熱情會逐漸高漲,自己的學習動機不斷增強。

心理學家通過實驗得出了這樣的結論:如果人們的行動有明確的目標並能夠不斷將行動與目標加以對照的話,那麼他們就清楚地知道自己與目標之間的心理學家通過實驗得出了這樣的結論:如果人們的行動有明確的目標並能夠不斷將行動與目標加以對照的話,那麼他們就清楚地知道自己與目標之間的距離,這樣人們行動的動機就會得到維持和加強,就會自覺地克服一切困難,努力實現目標。學生的自主學習也應該如此。

二、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為了學生的終生學習做準備

學習習慣是學生為達到好的學習效果而形成的一種學習上的內驅動力。好的習慣是決定學生能否“堅持學”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旦養成,將對學生的終身有益。  

1、要培養學生“學會讀書”的習慣。要求學生嚴格按照學習程序進行自學,課前預習要有預習筆記,課後要做小結,課上精讀教材,要認真勾劃重點,標出不懂之處,在有體會、有來源內容之處要加旁註。要特別注意引導學生克服片面追求進度,一口吃一個胖子的心理。

2、要培養學生“聚精會神”的習慣。要求學生學習時專心致志,心無旁騖。天鵝飛過,欲往箭之,是永遠達不到學習目的的。

3、要培養學生“善思多疑”的習慣。教師教學生會思考,首先要讓學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裡”。 只有獨立思考才能產生見解,有見解就有交流的願望,有交流又可激起新的思考。學生有了思考的興趣,就會逐漸形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4、要培養學生“溫故知新”的習慣。可以說一切智慧的根源都在於記憶,而記憶的最好手段就是及時複習。複習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它不僅關係到舊知識的鞏固,還關係到新知識的學習效果。“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5、培養學生“反思性學習”的習慣。教師要引導學生在每個學習環節中不斷提問、追問自己的學習狀況,使學生在這些環節中,或質疑問難,或自我展現,讓他們對自身活動進行回顧、總結以及具有批評性的再思考,就能求得新的、深入的認識或提出疑問作為新的教學起點。從而他們的思維得到了碰撞,總結反思能力得到了培養。

三、培養良好的學習方法,交給學生學會學習的鑰匙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師提供給學生學的方法,猶如交給學生打開知識大門的鑰匙。學生掌握了方法,才能真正把握學習的主動權,真正屬於學習主體位置。

1、要制訂科學合理的學習計劃。科學合理的學習計劃是使學習緊張、有序、高效地進行,實現既定目標前提和保證。

2、掌握預習與聽課的方法和技巧。預習可設置“導學提綱”以設計一系列問題的形式,在“學什麼”、“怎樣學”兩方面加以引導;聽課儘可能的是自己保持積極的聽課狀態,抓住學習重點、難點、疑點認真思考,學習突破,不能鬍子眉毛一把抓。

3、不懂則問,不要不懂裝懂,不吝向同學詢問,不啻向老師請教,不恥同任何“三人行”中的人交流。多與人學習溝通,取長補短。不面有愧色,不固步自封。

4、要合理安排學習時間。學習計劃一旦確定,就要堅持合理的時間計劃不動搖;同時注意勞逸結合。如果一味讓學生去學習,只會讓學生更疲勞,學習效率下降。

5、藉助課外書籍材料給充實自己 。選取一些與課本知識有關的資料和正能量的書籍,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厚重自己的知識底蘊。

四、培養濃厚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具有持續的內驅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求知的內在動力。激發起學生的興趣,學習就會積極主動,學得輕鬆而有成效。但是學習興趣不是天生的,主要在於教師如何引導學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求知的內在動力。激發起學生的興趣,學習就會積極主動,學得輕鬆而有成效。但是學習興趣不是天生的,主要在於教師如何引導學生,充分調動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進而能創造性地學,最終達到優化課堂教學和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

1、以靈活的教學技巧生趣。教師應精心設計課堂引言激發興趣,注重新課導言的藝術性,善於利用情景教學法,巧妙地選擇課本知識與外在內容的聯繫點,用生動的描繪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使之進入最佳求知狀態。

2、以巧妙設置問題激趣。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善於設疑,巧於設疑,通過設疑創設情境,讓學生感到新奇有趣,學生就能隨著設置的疑點,不斷地自主合作探索下去,自己找出問題的答案來。

3、以和諧師生關係添趣。要使學生學好知識,必須尊重愛護學生,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和諧的師生關係。古人云:“親其師而信其道。”可以說,師生關係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生學習興趣的高低。

4、以多彩教學活動誘趣。教師可以根據課文內容邀請學生以角色表演,課本劇、小遊戲、小辯論等形式誘發學生興趣。通過這種既有主角又有全班同學參與的活動,不但活躍課堂教學氣氛,更能使學生知識得以鞏固。

5、以創設競爭情境增趣。不妨利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小組合作探究等形式在課堂中設置一個競爭的情境,為學生創造展示自我,表現自我的機會,促進所有學生的求知慾望。

6、以多媒手段運用成趣。恰當的利用多媒體新、奇、特、動的特點,能呈現形象的視聽覺刺激,能起到突出重點,集中學生注意力的作用。生動活潑的畫面以多媒手段運用成趣。恰當的利用多媒體新、奇、特、動的特點,能呈現形象的視聽覺刺激,能起到突出重點,集中學生注意力的作用。生動活潑的畫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對學習內容的印象和理解;通過多媒體課件生動有趣的演示,往往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之,學生的自主學習的培養是多方面合力作用的結果,教師一定要遵循一切為了每一個學生終身發展的理念,讓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有一個新的提高。


思想的園丁


一般情況下,孩子天生就有對知識的好奇心。

與其說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還不如說保護孩子的好奇心。

在我們身邊能聽到很多例子就是家長從來沒有花過多時間去培養孩子學習甚至都沒有怎麼管過孩子的學習,但孩子每天自己卻自覺完成作業。

很多人一聽就會說,學習也是有天賦的,孩子不學就是沒有天賦。

學習確實是有天賦。但也不全是靠天賦,也要靠後天的努力。孩子能自覺主動的努力就再好不過了。

那孩子厭學的,不學的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對知識的好奇心被扼殺了被破壞了。

其次,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一些情感需求沒有被滿足。

還有就是孩子的價值觀在成長過程中受到了壞的影響。

所以,孩子的對知識的好奇心還在,情感上得到滿足,有正確的價值觀念,培養孩子自覺學習是很容易的。有的不需藉助外力外人的幫忙,孩子自己就做到了自主學習。


化學姐話教育


"如何培養中小學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這個問題是教育界的探究課題,也是教研活動的重點內容,更是中小學老師"獲知施展"摸索積累的"終身大事"。因為,學生的"自主學習"越來越艱辛,越來越深邃。

一,作為一位老師,把自己所學的知識亳無保留地"奉獻"給學生,這是老師的"天職共有",深情妙算。特別能夠使自己的學生"自主學習","滿園開花"是最大的心願。而讓學生"自主學習"的成功經驗也是"各有千秋"因人而宜。尤其現在的學生更是難以"自主\

喜205409161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古人曾經告訴過我們類似的一種自主學習的能力,也就是說能夠主動積極的學習才能夠使我們自主學習,關於學習的能力方面,既然有了興趣,讓人就會學習各種方法來提高自己的學習技能和技巧。

所以我覺得如果要培養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最關鍵的第1步也就是對於學習的起點問題,仍然還是對於學習的內容有的興趣,我們無法讓每個孩子對於所學習的知識都有了興趣,可是我們可以引導孩子對學習感到一些樂趣,不行的話,我們可以給孩子制定一定的學習目標,讓孩子主動的完成目標體驗到成功。

第二步,應當培養孩子,掌握一定的基礎知識,無論對於任何學習有著豐富的興趣,有著多高的積極性,需要解決的第1個問題還是基礎性問題,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講,一個孩子對於編程非常有興趣,對於編程的作品非常有興趣,可是如果不靜下心來對於基礎知識進行學習,那麼他的所有想法都是空中樓閣,將無法實現,同時也提醒我們興趣可以幫助我們學習,樹立積極性,但卻不一定能夠滿足我們的基礎知識的奠基基礎知識的學習,需要一個痛苦的長期的堅持。

最後一步,還是應當培養孩子對自主學習的一種毅力,我們知道一個人的成功肯定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王安石在傷仲永這篇文章中描述了,即使一個最聰明的人,如果失去了後天的學習,失去了後天的堅持學習,那麼最後也會變得和普通人一樣,這一個簡短的故事告訴了每一個人,即使有興趣,即使有天資,即使對某一領域非常有天賦,也應當在後天加強學習,並且要堅持學習,否則的話到最終也不會有任何成績的。

在這裡,還是希望每一個能夠希望孩子自主學習的家長有一個清醒的認識,自主學習對於孩子來講是一個非常高的要求,成年人都不一定能夠實現的問題,所以對於孩子只能是儘可能的為孩子佈置一定的目標,幫助孩子逐步實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