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1 爾樂:三十年買碟記

現在聽CD的人是越來越罕見了。

從網上下載音樂,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

就像我這樣對音樂CD和黑膠唱片著迷的死硬分子,也會在隨身的包裡裝上一個貓王小收音機,想聽音樂時,手機連上藍牙,從網上下載喜歡的音樂,也挺便捷的。

但即便如此,獨處的時候,還會打開CD機,或是黑膠唱片機,只有在這個時候,才覺得自己是在真正地享受音樂。

最早接觸音樂,是從盒帶開始,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磁帶。

那應該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的事了。我還上初中。忘記了具體是哪一年,父親居然想方設法,託人買了一臺夏普的錄音機回來,而且還是當時最貴的雙卡錄音機。

父親文化水平其實不高,可是對新鮮事物的追求,真的是不亞於現在的年輕人。

要知道,那時這臺錄音機相當於我父親和母親半年的工資,得1000多塊錢。還要走後門,找人。

於是這臺錄音機就成了我的寶貝。

父親忙於上班,沒時間聽,我就今天聽高凌風的《熱情的沙漠》,明天聽個張薔的《愛在你心口難開》,還有王潔實謝莉斯的二重唱,蘇小明的《軍港之夜》,放了學,就在錄音機旁待著,把這首歌那首歌轉錄到空白磁帶上,不厭其煩。不過好景不長,因為這臺錄音機花費了家裡太多的錢,父親未經母親同意,就買了這臺錄音機,母親為此和父親吵了一架。不到半年功夫,這臺錄音機以超出原價的價格就被父親賣掉了,那年月,買大宗電器都是要憑票供應的。所以,這臺錄音機都成了搶手貨。

尔乐:三十年买碟记
尔乐:三十年买碟记
尔乐:三十年买碟记尔乐:三十年买碟记

錄音機不在了,卻在我的心裡埋下了喜歡音樂的種子。

上了高中後,有了新的朋友,朋友家裡有個很大的單卡錄音機。霹靂舞那會正在流行,我們也加入了跳舞的行列。放暑假,朋友就提著這個大單卡錄音機,再帶上一把掃帚,幾乎每天早上我們都到公園的亭子裡,把地掃乾淨,開始練習霹靂舞。

這時候,崔健也出現了。他的《一無所有》其實最早是成方圓唱紅的,和杭天琪範琳琳唱的《信天游》《我家住在黃土高坡》,還有孫國慶唱的《籬笆牆的影子》,等等,形成了一股中國西北風。同時伴隨而來的還有港臺音樂,譚詠鱗、張國榮、梅豔芳、BYEND、達明一派……這些音樂的“旋風”,將我們裹挾其中而不能自拔。

尔乐:三十年买碟记
尔乐:三十年买碟记尔乐:三十年买碟记

從開始買磁帶。到CD。

那時的我們真的是囊中羞澀。記得和朋友健宇買的第一盤進口磁帶是威猛樂隊的。湊了一個多月的錢,花了三十多塊錢,在銀川市外文書店買的。磁帶是透明的,能看見磁帶輪,歌名也是直接印在磁帶上的,而不是像一般的磁帶,印在紙上。

高中後到銀川上學,接觸到了打口磁帶,就一發不可收拾,銀川當時的打口磁帶店,都成了我們尋覓音樂的天堂。復興橋下的那家磁帶店,我們經常在那流連而不知返,每次去都要學莫半天,挑來挑去,記得第一張槍炮與玫瑰樂隊的 專輯就是在那買的。

有意思的是,多年以後,和這家磁帶店的老闆老黃還竟然成了朋友。當然,老黃現在早就做的很大,和老婆開了一家很有品味的時尚服裝公司。每逢遇上老黃,看他在那裡擺弄像個鍋一樣的樂器“手碟”如醉如痴,我會說,當年,你的磁帶店可是我們的錢可是賺美了。

尔乐:三十年买碟记
尔乐:三十年买碟记尔乐:三十年买碟记

從收藏打口帶到收藏CD,就是上世紀九十年代的事了。

從銀川上學,畢業後回廠上班。閒的無事,就和幾個都喜歡音樂的朋友湊錢在大武口開了家名為“金屬”的磁帶店。磁帶店需要進貨,尤其是打口磁帶,新華書店不批發。聽說天津有,就和哥們坐著硬席火車去了。

到了天津古文化街,滿街上都是賣打口磁帶的,原來人家這已經開始流行CD了。我們還在寧夏聽打口磁帶。這些CD的包裝精美,音樂種類特別多,著名的樂隊專輯一堆堆的。知道自己沒有CD機,我還是兩眼放光的買了好多CD。一旁的好友提醒著,別買了,再買咱們就沒回家的路費了。這才罷手不買。

CD買回來了,卻沒地聽。就到同學的剛結婚的哥哥家去聽。兩口子出去旅遊了,那時候結婚興買彩電、組合音響,家境殷實的,一般都要買個建屋和索尼的組合影碟機,唱唱卡拉ok什麼的。價格還挺貴的,要萬把塊錢。我們這些小青年根本買不起。於是就去結婚的人家蹭著聽。後來調到廠機關工會,去廣東出了個差,咬咬牙買了一個索尼隨身聽,至此,買的Cd才終於能夠自由地爽爽地聽起來。

隨著時光的流逝,物流的發達,文化屏障的打破,CD漸漸成為人們聽音樂主要媒介了。還有DVD等等。不過,等MP3、MP4這些將音樂轉化為電腦音樂格式更加便捷的介質出現,磁帶首先退出了市場,CD也一樣。它們留給人們的或許只有懷舊的情緒。至於黑膠唱片,就消失的更早了。以至於現在很多年輕人不知黑膠唱片為何物了。

但對於喜歡音樂的我們而言,聽CD、黑膠唱片不僅僅是為了所謂的懷舊,更多的還是心中依然留著那份對音樂的熱愛。CD和黑膠唱片在技術上的聽音表現比網絡聽音樂更本真那是不用說,還有就是我們從那一張張設計精美和充滿藝術氣息的唱片裡,在無盡的聆聽裡,能切身感受到這一位位音樂人在創作音樂時的心路歷程,那裡面有愛,有憂傷,有自信,更有面對世界時他們那滿懷激情和燃燒的渴求自由與飛翔的雙眼。

尔乐:三十年买碟记
尔乐:三十年买碟记尔乐:三十年买碟记
尔乐:三十年买碟记尔乐:三十年买碟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