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這麼多關於大連的冷知識,有人可否知道?

1、大連叫什麼名字?

大連有很多歷史上用過的別名,比如最早叫青泥窪,然後是大連灣,旅大市,旅大特別市等等。但是這是國內常用的名字。

在美國,旅順軍港被稱為“Port Arthur”(亞瑟港),因此大連城區有時候也被稱為“The citytown of Port Arthur”(亞瑟港城區)或者直呼“Town Arthur”(亞瑟城)。這是因為在甲午戰爭期間(美稱日清戰爭),西方報紙主要引用的是這個名字,而後來一直沿用到今天。

所以如果你搜索旅順大屠殺,不能有“旅順”,要搜索“Port Arthur massacre”(亞瑟港大屠殺)。

當然這個名字主要是在軍事領域,和歷史領域用的比較多,民間還是以大連為主,但是如果你接觸的美國人恰巧是軍事歷史愛好者,那麼使用這個名字會極大的顯示出你的“專業性”

同樣的,在部分英國老式地圖中,大連灣被稱為“Victoria Harbour”(維多利亞灣),這和香港的那個維多利亞灣重名,當然今天是沒有人用這個名字了。

不過考慮到曾幾何時大連也被譽為“北方香港”,可能就是有緣吧~~

2、中山廣場的誤解。

如果你和老大連人聊天很多人會告訴你,中山廣場上的八個建築是當年八國聯軍建的,所以樣式各異,為八棟建築。

但是實際上中山廣場和八國聯軍一點關係都沒有。最早中山廣場作為大連市規劃的中心,仿製巴黎廣場輻射的模型,所以中山廣場四周的被各色俄國設計師建造了諸多充滿俄式風格的建築(比如大連賓館)。後來俄國人戰敗,一把火燒了在中山廣場上的老市政府,就留出了好大一片沒有完工的廣場。

而接手的日本人一看,大連的城市佈局充滿了不規則的,被廣場輻射的斜插道路,所以在日本內國內國內的設計師們乾脆就著俄國人的風格看是仿造各國建築風格,拼湊起了他們腦海中的西方世界。

所以好好的一箇中國城市,從俄國人開始,被日本人活脫建成了“世界之都”……

3、大連=巴黎=東方之都。

剛剛說了,大連最早被俄國人規劃為巴黎的式樣,就是因為俄國需要在遠東地區有一個堪比西方的政治文化經濟中心,所以就按照當時西方最美麗的城市巴黎的式樣來設計大連的未來。希望將大連(時稱:“Дальний”達理尼市)建成“東方巴黎”。這是有據可查的,不是吹噓。

而後來的日本人雖然倒是沒有那麼大的野心,但是也覺得大連是個好地方,就繼續按照俄國人留下來的方案繼續設計了。

時至今日,你還可以找到很多對應巴黎的設計。如果你去現代博物館,你會看到一張老大連的地圖,你可以比較一下巴黎地圖,就一目瞭然。

4、大連名字的由來。

刨去曾經在鴉片戰爭中被英國短暫佔領被稱為“維多利亞灣”以外,大連名字的來源還是很曲折的。

大連最早被本地人叫做“褡褳灣”,因為本地有兩個外島像褡褳。

後來俄國人來了就根據當地人的說法叫了達理尼市。

再後來日本人來了就根據俄國人的發音叫了大連市(發音類似“dai二聲lian一聲”)。

再後來俄國人又來了(這段待會講),將大連和旅順合併叫做“旅大市”,同時民國政府也是這個叫法,之後新中國也沿用這個名字。

直到1981年,旅順大連分開建市,大連這個名字才正式被啟用。

所以“大連市”是中國大城市中唯一“非本國常用語言諧音而來的”的城市名稱。而自然,幾乎所有市內地點都有著對應的日語和俄語舊稱……

說來也是挺悲催的……

5、大連是中國大陸唯一一個從來沒有被民國政府有效行使主權的城市和唯一在1949年之後還存在過成建制外國駐軍的城市。

與東北其他城市在1945年蘇軍交給民國政府不同,大連地區的主權一直由中國共產黨和蘇聯政府共同行使,直至1955年,蘇聯全部撤軍。從來沒有過一個國民黨兵或者民國政府官員在大連市內實現過駐軍和管理。即便是國共內戰時期,民國政府也沒敢踏入大石橋以南一步。

所以民國政府從來沒有行使過大連的主權,而大連有外國駐軍直到1955年。

不過如果算上北京的美國海軍陸戰隊使館衛隊的話,那麼大連就不是唯一的了。但是問題是,中國官方不承認他們是軍人,美國官方也不宣佈他們是駐軍……所以法理上也就只有大連在新中國成立之後 還有過駐軍……

還是挺悲催的……

6、其實大連話也是分片的。

很多人都知道大連話在網絡上是最火的“小”地域方言,前幾年“倒鴨子”和“大連老師”火得一塌糊塗的時候其實很多人都不知道大連話也是分片區的。

綜合來講,市內四區的發音比較像。由於外來人口的不斷遷入和城市發展的原因,中山區的大連話是最淡泊的,除了個別發音以外,基本上少出現大連話的痕跡。

相對來講沙河口區和西崗區就要濃郁一些,但是仍然大量與普通話銜接。發音上也不是很濃郁,用詞語法也只保留了最“精華”的部分。所以“大連老師”(來自沙河口區七十九中學,我們那一屆四班,我是一班的)的大連口音有,但是基本上都還能聽得懂,還是含有少數地方化專用詞彙的,比如“外不流精神頭”,意思是“不正經的,沒有用在本來方向上的時間精力”。

甘井子區的發音是最濃郁的。整個用詞,發音全部和普通話有所區別,甚至部分語法倒置,後裝。所以“倒鴨子”,就是典型的甘井子區大連話的錄音,因此平安保險的話務員完全聽不懂,其實也是情有可原的……

當然了,這四個區的大連話,加上旅順和金州區開發區都是屬於大連話小岫巖片範疇,除了這個區域以外,大連還有莊河市,普蘭店市和瓦房店市的地方大連話不一樣,統稱為“大岫巖片”,還有長海縣的“澄海片”大連話。

大連本地老人,其實很多都能聽出其中的區別。

比如我就聽出來坐我對面的姑娘是普蘭店人……:)

7、大連長海縣是全國唯一的邊境海島縣。

中國有960萬平方公里土地,還有三百多萬平方公里海域。在這些海域上,分佈著數十個海島縣,幾乎每一個沿海城市都有海島縣。

但是由於地理、歷史和政治原因,只有大連的長海縣,是唯一的海島邊境縣,意識就是說,在這個海島上,旁邊就是領過海域了——朝鮮。

即便是在設立了三沙市的今天,長海縣還是保有著這個名號,是因為,別的海島要麼離邊境太遠,超過12海里,要麼是沒有設立縣級行政區域……

8、大連有軌電車是全國唯一的商用盈利性質的城市有軌電車公共交通(我不知道是不是這麼分類的)

大連有軌電車已經有了百年曆史,大連的有軌電車是全國頭一號的。有幾個唯一:

首先是這個有軌電車仍然作為城市公共交通的一部分,而不是遊覽觀光專用。

其二是有軌電車仍然保留使用了百年前的部分設施設備和整體規劃,算得上是原汁原味,其中部分車體一直沿用1930年的DL3000型車體,近百年曆史。

其三是仍然保持盈利狀態,不需要額外的政策經濟補貼,實行包車制度,定期更新車輛和設備。

其四是運營線路貫穿全城,里程數最長,23公里日均運載乘客58萬人次。

這麼多關於大連的冷知識,有人可否知道?

日治時期的電車地圖

來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2722445/answer/13461515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