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1 射鵰英雄傳中,完顏洪烈為何去花剌子模求援,而不是去西夏?

在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之中,金庸先生以蒙古崛起吞併天下的歷史為背景,借用江湖武林恩怨,講述了金國和南宋之間的冤家仇敵關係。在歷史上,金國消滅北宋,宋高宗趙構南渡之後建立南宋,與金國又對峙了將近一百多年,可誰也滅不了誰,最終先後被蒙古所滅。在射鵰英雄傳中,金國六王爺完顏洪烈為了救難於危亡,千方百計想要找到武穆遺書,以抵抗蒙古大軍的入侵,後來又遠赴西域的花剌子模國請求援助,共同抗擊蒙古。

射鵰英雄傳中,完顏洪烈為何去花剌子模求援,而不是去西夏?

或許很多人不明白,在當時蒙古大軍入侵的情況之下,完顏洪烈為何捨近求遠,要去花剌子模求援而不去西夏求援呢?這就要從金國和西夏的關係說起了。公元1115年,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在上京會寧府建都立國,以摧枯拉朽之勢滅亡了存在兩百多年的遼國。在金國滅遼的過程中,西夏逐漸開始依附於金國,後來和南宋一樣成為金國的臣屬。歷史上的金國和西夏雖然有不少小摩擦,但總體上還算是和平相處的。

射鵰英雄傳中,完顏洪烈為何去花剌子模求援,而不是去西夏?

但是到了公元1206年,也就是成吉思汗鐵木真建立蒙古帝國的當年,西夏襄宗李安全目光短淺,不懂得毛之不存皮之焉附的道理,一改此前與金國修好的統治政策,開始轉頭依附不斷強大起來的蒙古。更為嚴重的是,西夏襄宗李安全還為虎作倀,發動了與金國長達十多年的戰爭,金夏兩國戰端一起兵連禍結,在使兩國均逐漸衰弱的同時,也就徹底撕破顏面,成為了仇敵。

射鵰英雄傳中,完顏洪烈為何去花剌子模求援,而不是去西夏?

俗話說,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在金國與西夏大交兵的同時,坐山觀虎鬥的蒙古則趁機漁利,先後佔領了金夏兩國不少的領土。可悲的是,金夏兩國都覺得自己的損失都是由於對方的緣故,仍舊相互攻伐不斷。到了西夏獻宗李德旺在位時期(公元1223年至1226年在位),當蒙古大軍包圍西夏都城興慶府的時候,西夏這才晃過神來,打算與金國重修舊好,但此時的金國已經自身難保,根本無力救援。結果,到了公元1227年,西夏末代皇帝李睍被迫出城投降,被蒙古滿門屠滅,西夏就此滅亡。

射鵰英雄傳中,完顏洪烈為何去花剌子模求援,而不是去西夏?

講到這裡,有人或許會說,射鵰英雄傳中完顏洪烈到花剌子模請求援助的時候,西夏已經滅亡了。其實,從蒙古攻打花剌子模的時間上看,當時是公元1219年,此時西夏還處在與金國的戰爭之中。各位讀者,在蒙古崛起吞併天下的歷史時期,金國、西夏、南宋三國關係錯綜複雜,也非常的可笑,三國均想不明白到底誰才是真正的敵人,或許直到滅亡的那一刻才恍然大悟,這麼多年打來打去的原來都是難兄難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