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 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元帥,有勇有謀,有情有義,功成霸業,當之無愧

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元帥,有勇有謀,有情有義,功成霸業,當之無愧

中國上下五千年,將星如雲,湧現出了無數能征慣戰的良將。而良將之中,能成為主帥的,更是將中之將,百裡挑一。

歷史上,元帥一詞的出現,始見於《左傳 僖公二十七年》:冬,楚子及諸侯圍宋,宋公孫固如晉告急……於是乎蒐於被廬,作三軍。謀元帥。說的是魯僖公二十七年,楚國攻打宋國,宋國的大夫公孫固到晉國求救。晉文公聽取大臣建議,準備出兵援助而選取帶兵主帥的事情。這就意味著,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元帥即將登上歷史的舞臺。

當時晉國的軍隊設置,共分為中軍、上軍、下軍三軍,各置將、佐一名,共6名將軍,也就是後來的六卿。而中軍為上,中軍將是最高軍事統帥。在晉文公的患難哥們、連襟、大夫趙衰的推薦下,當時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元帥的,應該是郤縠。趙衰曰:郤縠可。及使郤縠將中軍。但是,郤縠運氣不太好。郤縠閱兵時,帥旗被狂風折斷,自知性命不保。果然,剛剛打了一仗,郤縠就戰死了,任主將不滿3個月。按現在話來說,還沒過試用期。於是,晉文公破格提拔下軍佐先軫為中軍將。

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元帥,有勇有謀,有情有義,功成霸業,當之無愧

先軫畫像

雖然先軫一開始是下軍佐,但陳辭利害、力主出兵救宋的主意,正是先軫給晉文公出的。因為晉文公在流亡期間,曾經受到楚成王的精心關照,所以不想以怨報德。但先軫認為:報施救患,取威定霸,於是乎在矣。報恩與爭霸,孰輕孰重?這才堅定了晉文公的決心。

先軫連升五級,擔任中軍將後,先後指揮了兩場著名的戰役。一次,就是上面提到的,因為援宋而引發與楚國的這次大戰:城濮之戰。另一次就是與秦國的大戰:崤之戰。而這兩場戰役,不僅奠定了晉國稱霸的基礎,更開創了古代軍事戰爭機動戰和伏擊戰的先河。

城濮之戰:接著上面說,晉文公派兵救宋,楚成王認為,晉文公賢明,手下賢士如雲,既然出兵救宋,恐怕與晉國交戰勝算難料,於是楚成王打算撤兵了。但是,楚國的令尹子玉不服,堅持要打。楚成王也沒有辦法,只好分兵給他。因為子玉家對楚國有恩,“毀家紓難”,平定了楚國內亂,並使楚國逐漸強盛起來,在楚國威信極高。

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元帥,有勇有謀,有情有義,功成霸業,當之無愧

晉文公退避三舍

子玉一開始也不想與晉國正面交鋒。晉國在援救宋國前,為了不與楚國直接衝突,採取了圍魏救趙的方式,攻打楚國的盟國衛國和曹國,想讓楚國來救,以解宋國的危難。誰知楚國沒來。這時,子玉就想了一個主意,派使者到晉國說:只要你晉國歸還曹國和衛國的土地,我就不打宋國了。晉文公也正想著就坡下驢,準備答應。結果,先軫識破了子玉的詭計,就說:不行。這樣一來,宋、曹、衛三國,都因為子玉的計策解除了危難,這三個國家以後必然靠近楚國而怨恨晉國,我們再爭霸中原就困難了。於是,在先軫的安排下,私下允許曹國和衛國復國,並要求他們不得再與楚國聯盟。同時囚禁楚使,激怒子玉出兵。子玉果然中計,親率大軍與先軫會獵於城濮。

在城濮大戰中,先軫首創“詭戰”戰法。先是藉著晉文公原來的承諾“退避三舍”,取得政治上的優勢;而後用虎皮蒙馬,使得楚軍戰馬自相踩踏,擊潰了實力較弱的楚國右軍。再又佯裝詐敗,引誘楚國左軍孤軍深入,派遣機動部隊將楚軍攔腰截斷,前後夾擊,取得大勝。子玉兵敗,回國自殺。這一仗,一改以往的派兵列陣的對打作戰模式。政治和軍事同舉,詭道與創新並行,成就了歷史上這第一位元帥的開門紅,同時也成為了《孫子兵法》中的重要思想。明代文學家馮夢龍讚道:

臨機何用陣堂堂,先軫奇謀不可當。

只用虎皮蒙馬計,楚軍左右盡奔亡。

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元帥,有勇有謀,有情有義,功成霸業,當之無愧

崤之戰

崤之戰:這是晉國對另一位恩人,晉文公的姐夫秦穆公的一場戰爭。當時,晉文公和鄭國的鄭文公都剛剛去世。鄭國有一個內奸,向秦穆公獻圖示好。秦穆公想借此機會攻取鄭國,從而避開晉國這個障礙,逐鹿中原。於是派遣孟明視、西乞術、白乙丙三位大將越過晉國,偷襲鄭國。鄭國和晉國走的比較近,而晉文公去世,有聯姻之好的秦國不但沒有來悼念,反而趁人之危,要削弱晉國的勢力範圍。晉國當然不幹了。

先軫等晉文公的心腹大臣,主張打擊秦軍,維護晉國的霸主地位。秦軍通過晉國邊境時,先軫故意讓秦軍過去,沒有任何要阻攔秦軍的跡象。而秦軍千里而來,被鄭國人弦高識破,假裝使臣犒賞秦軍,顯示鄭國有所準備。秦軍覺得沒有勝算,只好回撤。到了崤山,可就回不去了。先軫派兵在崤山兩頭設下伏兵,等待秦軍入甕。秦軍主將孟明視是秦左相百里奚的兒子,西乞術和白乙丙是秦右相蹇叔的兒子,都是名臣之後。但是,因為來的時候沒有看到晉軍,所以,回去的時候也麻痺大意,沒有任何準備就進入了包圍圈,全軍覆沒,一個都沒跑了。三位主將都做了俘虜。這一次,先軫又開創了麻痺敵人、圍而殲之的伏擊戰戰例。

經此一戰,晉國霸業得到了鞏固。但是,也造成了歷史第一帥的隕落。

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元帥,有勇有謀,有情有義,功成霸業,當之無愧

黎明版重耳

晉文公的妻子,是秦穆公的女兒懷贏。懷贏怕秦晉兩國交惡,就勸晉襄公把孟明視、西乞術和白乙丙給放回國了。這下可把先軫給氣壞了。先軫上朝,聽說晉襄公把秦國將領給放了,當場對晉襄公勃然大怒,不顧君臣之禮,破口大罵,狠狠地吐了幾口唾沫。但是為時已晚,孟明視等人已然回國,並且三年之後,再次捲土重來,一雪前恥,而彼時先軫已然不在人世。

先軫因為氣急敗壞而違背了君臣之禮,為此深深自責,在隨後的一次對夷狄的作戰中,在已然取勝的情況下,先軫獨自一人,摘盔卸甲衝入狄人中間,直到戰死,以此來贖己之罪。狄人敬重先軫,將其首級送還給了晉國。“免冑入狄師,死焉。狄人歸其元,面如生”。後人曾有“張巡須盡怒,先軫面如生”一聯,來比喻不惜殞身、忠貞報國的死節之臣。

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元帥,有勇有謀,有情有義,功成霸業,當之無愧

先軫與公子重耳一起流亡十餘年,忠貞不二,因為冒犯國君而戰死殉國,可謂有情有義。在晉國稱霸的過程中,創造了古代戰爭的經典戰例,擊敗了當時如日中天的秦、楚兩大強國,可謂有勇有謀。不論是政治觀念、軍事思想、品德節操還是戰功業績,都不愧為歷史第一元帥的稱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