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為何建都西安都為盛世,而建都南京全是短命王朝?

天上安徽蟲地下陝西撈


您把問題本末倒置了:並非“建都西安就會成為盛世、建都南京就會成為短命王朝”,而是相反——只有強大的王朝才能在西安定都。

古代定都的條件主要有以下幾條:“天下之中”,即儘可能在統治地區的中心,離各個邊境的距離大體差不多;形勢險要可攻可守,進可取天下退可自保觀變;便於控扼最關鍵或最容易出問題的邊境;後勤保障方便可以供養大量脫產人口(皇室、後宮、官員、軍隊)。

西安(包括長安、咸陽等整個渭水兩岸城市群)在不同時期符合上述條件中的一些項:形勢險要這一條一直是穩的,關中南有秦嶺,東有崤、函之固,佔據高屋建瓴的形勝之勢,如果能控制河西、漢中,加上關中平原,就有一定的後勤保障能力和足夠的迴旋餘地、人口密度;中國傳統邊患主要來自西北和北方,關中正是這兩條大路的交集處,坐鎮關中方便在這兩個方面用兵。

但在後勤保障方面問題就比較多了。

即便在關中農業自給率最高、周圍植被最茂盛的先秦,這裡的糧食和物資供應也是有限的,因此周公才會“分陝”,把部分首都職能放到洛邑(洛陽),週中央軍隊總共14個師,靠近邊界、更需要重兵的首都豐鎬只有6個,洛邑反倒有8個,這當然不是因為後者更需要重兵,而是更容易養活。秦只有15年曆史,是“短命王朝”,而繼起的西漢原本是差點定都洛陽的,理由正是富庶、供應方便,只是劉敬提出“邊防和安全需要”說服了劉邦;此後隋、唐等幾個在西安定都的強大王朝都有兩個特點,一是王朝本身十分興盛且富有進取心,興盛可以不惜代價解決漕運問題(*隋唐都開鑿運河往西安運糧,更想出種種方法解決糧船過三門峽問題),富有進取心則會在西北對遊牧民族持續用兵,這兩條都讓定都西安成為需要和可能,但即便如此,這些興盛王朝也往往會“留個後手”,將洛陽發展為不亞於西安的第二個首都,以降低定都成本,並滿足“天下之中”屬性,隋煬帝后期改建洛陽城,大多數時間在洛陽辦公,唐朝皇帝每逢長安糧食短缺就率領六宮和朝廷去洛陽就食,武則天更是在洛陽的時間比在長安還長。

而倘若沒有上述條件,只是迫不得已選擇定都長安,所謂“定都西安必盛世”便不能成立:歷史上定都或試圖定都西安的政權有新莽、前後秦、李自成大順等短命的,它們共同的特點,就是或缺乏對關東的駕馭能力,或無力支撐需要“外哺”的關中後勤來源。因此簡單說,定都西安是隻有強盛王朝才“玩得起”的奢侈遊戲。

而南京則正好相反。

南京地處江南繁華地帶,後勤、人口這些都不是問題,幾乎不需要外來支援。它北有長江,東有鐘山之固,龍盤虎踞,地利上也有可取之處。但它最大的問題就是不在“天下之中”,而是僻處一隅,更要命的是,在陸防時代,中國國防最大隱患不是在西北、北方就是在東北,從南京往任何一個方面作反應都緩不應急。因此歷史上幾乎所有定都南京的政權都是割據政權,在他們的地盤裡南京就已經是“天下之中”了,這樣的割據政權當然不會長命百歲。

在這些政權中有三個例外:東晉是西晉的殘體,如果它還有效控制著中原是不會定都南京的,事實上不論東晉初桓溫短暫佔領洛陽還是東晉末劉裕北伐佔領洛陽、長安,都曾引發遷都之議;明朝是個大一統王朝,但定都南京時卻還是個割據政權,事實上在地盤變大後朱元璋曾先後考慮遷都開封、鳳陽、西安,之所以沒動是因為剛剛建國百廢待興、“鳳陽壓勝事件”和朱標太子考察西安後猝死等一系列意外所致,到朱棣即位屢屢用兵北方,很快就遷都北京了;孫/蔣記民國定都南京,則有複雜的政治考量,在當時就不無爭議。


陶短房


在西安建都的都是唐朝以前,從中國大一統算起,既有漢唐盛世,也有短命的秦、隋和西晉,西晉末年的五胡亂華和唐末的五代十國,把中國帶入分裂、割據的混亂,中華文明幾近湮滅,危難時刻,東晉和南唐在南京建都,留住了華夏文明,傳承了中原文化。

南京是六朝古都,十朝都會。晉室南渡建都南京史稱東晉,之後南朝的宋齊梁陳,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都是一脈相承,是換皇帝換國號沒換朝代,加上之前連續性很強的東吳在此建都,時間長達400年,南京稱為‘’六朝古都‘’,六朝文化傳承發展了中華文化,當時的建康城為世界第一大城市,這時的北方還在兵荒馬亂中。明朝建都南京的確時間不長,但是並非明朝滅亡南京被攻破城池,遷都北京是國防需要,南京京城地位保留,所以叫南京,在南京建都的明朝也不能說是短命。中國歷史上基本都是由北向南統一,僅有兩次北伐成功都始於南京,明朝、民國。

各朝各代,不論長短,都是中國歷史的一部分,西安、南京還有北京、洛陽、開封、杭州等等,這些古都都對中華文明的傳承起到重要的作用,沒有誰重誰輕,都值得我們尊重。


漂飄12


3.歷史上的巧合,在南京建都的很多朝代其實都有一個共性,就是屬於中國歷史割據的時期,這就導致很多王朝都是末世王朝,給人的感覺就是朝代時間短。


紅星閃閃耀秦川


為何建都西安都為盛世,而建都南京全是短命王朝?

提到中國的古代史,很多人都會想到西安,其實西安如今也是作為古都而備受人們的關注,不僅每年都有大量的國內觀光者前去參觀,還吸引了很多國外旅客的關注。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不僅僅是在西安現在還留存著大量的名勝古蹟,而是因為這裡是風水寶地,也承載著中國幾千年的發展史。查看中國古代史可以看出,很多帝王都會選擇在西安建立國都,而且在西安所建立的政權大多很穩固,西安也曾經是很多野心勃勃的人的首選。


很多選擇在西安建立國都的朝代都和繁榮,也可以延續比較長的時間。但是在古代也有很多政治人物將國都建立在南京,只不過在南京建立政權似乎都不大順利,而且很多政權都在短時間內就土崩瓦解了。因此人們在回望歷史的時候都會有很多感慨,究竟為什麼在南京建立政權就無法長時間的延續下去呢,這片土地難道有什麼詛咒嗎?其實想要探尋這個問題需要先從南京的地理位置來看。南京雖然合適建立政權,可是地理條件卻不是很理想。在古代,很多政權的爭奪都需要通過戰爭來解決,並不像現代社會這樣,而南京在作戰的過程中缺乏防守地帶,所以在發生戰爭時就容易失利。


明朝時期朱元璋在建立政權時一直都以南京作為首選,這是因為他在組建軍隊發動戰爭的時候都是在南京,所以對於南京有一份特殊的感情,也可以看做是他的發源地。朱元璋在登基之後可以說政權是比較穩定的,但問題是,一個朝代的延續需要由幾代帝王的努力,雖然明朝在朱元璋時期治理的比較穩妥,可是在朱允炆接手後,南京的地理缺點就暴露無遺 。雖然導致朱允炆失去皇位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朱棣之所以可以攻破明朝的軍隊取得勝利,還是因為南京很容易失守,發生戰爭時沒有防護。所以最終在作戰期間朱棣掌握了突破口,併成功篡位。


另外南京當地的資源比較匱乏,古代和現代不同,古代的運輸並不發達,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一旦發生作戰時就需要通過其他地方來保證糧食的供給,如果切斷這條線,就意味著沒有了作戰資本。所以古時候在南京建立政權無法長久,主要原因還是在地理環境特點和資源不足等原因造成的。


紫禁公子


西安所謂的十三朝分別是:西周、秦、西漢、新莽,東漢、西晉、前秦、前趙、後秦,西魏、北周、隋、唐。

其中秦十幾年,新莽十幾年,東漢一年多,西晉一年多,前秦十幾年,前趙十幾年,後秦七八年,西魏十幾年,北周十幾年,隋十幾年。

建都西安的所謂十三朝中,超過二十年的只有三個,不知道這算不算短命!


冬夜裡的暖


西安和南京的歷史想必大家都比較熟悉,各位大神已經介紹的很詳細了!

我想從別的方面來談一談看法。

在古代歷史上,政治文化中心一直在北方,黃河流域。這也造就了過去的封建王朝建都大多在北方,特別是西安。

有幾個原因:

過去的關中氣候很溼潤,有點像南方,不然不會有八水繞長安,水運發達,造成經濟繁榮。

早期的文化,特別是仰韶文化的重心在陝西,延到唐朝,才開始南移東進。

早期的朝代存續很長,如周朝800年,也客觀上造就盛世的感覺。

人口,古代人口,一直是北方佔大頭,南方稱之為蠻,在桑蠶紡織沒有發達以前,南方的經濟和發展一直是滯後的,不具備大規模建都的條件,這也是一個原因。

南方得益於大運河和紡織蠶桑,以及後來的南宋南遷,文化政治才發達起來,特別是人口迅速膨脹。

另一方面,由於古代海外幾乎沒有通商,所以沿江沿海反而是一個負擔,處於邊緣地帶,直到明朝的七下西洋,才有了對外的優勢。

隨著歐洲資本主義的發達,海運開始興旺,南方由邊緣變成了前沿,開始發達了,經濟重心大幅遷移。才有了以後南京的太平天國和中華民國的建都。但於此同時,外來的威脅也與日俱增,如列強和日本的侵略,註定了南京的政權不穩固。

同樣道理,幾千年來,中國的威脅都來自西部的遊牧民族,如匈奴等,必須要建都在靠近的地方,這也就同樣造就了西安歷史上多次被作為都城的原因。

歷史的發展不斷的加快,越來越快,導致後來的政權存續變短,這是歷史的必然。

沒有必要去非得說,一個是盛世,一個是短命,這也不公平,歷史的選擇,有她必然的道理和規律。我們就不要瞎猜了!


生活對我說


長安 洛陽 燕京 金陵是我國著名的四大古都。長安 洛陽尤其是長安是一千年前的中心,北京是近八百年的中心。

南京作為一個與民族患難與共,飽經滄桑的古都,理應得到人們的尊重。

南京這個四大古都中唯一位於長江以南的古都(南方的北方,北方的南方,不南不北)在政治中心常在北方的中國 有何獨特地歷史意義?有的人居然調侃南京是難京,簡直是因果顛倒,居心叵測,中國往往是因為華夏危難才遷都南京,而不是因為遷都南京才華夏危難,一味地詆譭南京。

在北方可以定都的地方很多,所以很多朝代都分散開了,分到每個頭上要少點,即使是這樣,多數朝代都歷時不長,甚至十幾年,二十幾年的也很多。中國上下五千年,歷時超過百年的大一統王朝絕對不超過8個。而南方呢,適合定都的地方屈指可數,所以給人造成了一種假象。如果將定都北方所有歷時不長的朝代做個統計,簡直是南京的無數倍。還有南方的政權為啥只要統一了南方就一直定都南京,這已經充分說明定都南京已經是當時最好的選擇了。

南京也承擔了巨大的政治風險,經常成為戰場。作為我國跨度時間最長的古都,一千七八百年前是重要首都,乃至近代仍是重大事件策源地的首都,不難看出此四都之中,文學之昌盛,人物之俊彥,山川之靈秀,氣象之宏偉,以及與民族患難相共,休慼相關之密切,尤以金陵為最。

洛陽 長安 北京當時的朝廷,好比是中國大家庭的老大,當家道中落時,然後南京小老弟莫名其妙升為老大當家長,由於家道中落,然後沒有完全止住頹勢,但好歹每次都保住了家,致使華夏五千年文化明沒有大的裂痕,更沒有斷絕,世上絕無僅有,獨中國此一家,其他如印度此一波與彼一波完全不是一波,連佛教都都快沒有了。大家都把氣都撒在南京這個厚道仔身上。南京本身是一個移民城市,而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南京就這樣被好多麻木地中國人誤解。 好多人是因果顛倒,有本事你在當時,在長安 洛陽 北京建個都試試,我發現中國這樣的無歷史觀和常識的人真是太多了。北方的都城 長安 洛陽 北京都淪陷了,建個啥啊,南方矮子中選將軍,只能南京,南京在長江最靠北邊,最有利於進取中原,選其他只會遲早覆滅。而中國自古受北方遊牧民族南下威脅,軍事中心和政治中心不可分離,所以常常要定都北方,就不難理解後面明朝的遷都。明朝歷時276年,南京做了54年全國唯一首都,220多年的南北雙京之一,何等豪邁,這還不算成功嗎,從南京從全國政治中心轉為經濟中心和政治雙星之一。 全中國歷史上做過全國首都的就4個,長安(包括秦咸陽) 洛陽 南京 北京。

不敢想象,要是沒有東晉南朝350年的抗擊,等來漢人主導漢化了的隋唐(由於遊牧民族長期無法滅南朝 ,還有可能被滅,尤其肥水之戰後,不得不改變了早期的野蠻方式,導致北方的漢人也跟著受到重用,最後不停迭代到隋唐),沒有岳飛擊敗金兵北逃的行都建康,沒有大明王朝的絕地反擊的南方第一個大一統王朝,沒有民國滅清建的亞洲第一個共和國。恐怕是大傢什麼樣人都不知道,華夏五千年文明絕對大拐彎或有斷點。 大宋的資治通鑑裡,可是以東晉南朝為正統,北朝無紀,這可是要給皇上治國看的東西。實話實說,任何大動亂的時代,南京一代還算是相對安穩的,五胡十六國 北朝 亂的跟一鍋粥一樣知道嗎,比南朝更要亂,亂的增加歷史考試的難度。所說的偽政權 割據勢力,就讓人哈哈大笑了。 漢族自古都是文化概念而非血緣概念,不管什麼民族,民族大融合,現在五十六個民族早已成為一家,和平共處,沒有壓迫,都是主人,歷朝歷代的華夏包括的範圍越來越廣。

南京的若干個政權裡,除了東吳和南唐是並列割據政權,其他都是當時的華夏唯一在世朝廷。其中東吳是三國中最後滅的,東晉比西晉長治,南朝比北朝(北朝更迭更快,一直到了唐朝,幾乎定都長安 洛陽全是短命王朝)安穩,南唐是五代十國中國祚較長和安定的(五代個個是短命王朝)。

明初54年復雲南 燕雲十六州 雲南,掃漠北和遼東, 踏安南,恢復晚唐前的魄力。明朝雖遷都只是出於抵禦北方的需要,明朝並未滅亡。北京為什麼叫北京,是因為當時的京師在南京,才有史以來第一次叫北京,整個明朝南京保有大部分首都職能。 太平天國使得漢族將領掌握兵權,清庭不得不大量起用漢將,為清的覆亡留下伏筆。 中華民國結束帝制,將歷史向前推進了一大把,啟民智,保住了沒滅亡,進了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

故曰,南京是華夏危難時的臨時政治中心和首都,無論是避禍圖存還是重新恢復華夏,南京都是繞不開的城市,無愧於華夏。

古語有云,名不正則言不順,南京作為中國古代一個可以稱帝建權之地,同時也承擔了巨大的政治風險,南京在中國歷史毀城多次,死難無數。南京一次又一次地在廢墟里浴火重生,生命力堪稱頑強。

當今的南京,在全國的城市格局中有所落寞,也受到不少人的無情調侃,但作為歷史上有過大起大落的首都,還是會有復興的那一天。


無限風光在險峰666666


天子守國門吧,首都既要能安內,也要能攘外,要能鎮的住整個中國才行。

自古得中原者得中國,西安位於關中平原,守著西北挺進中原的咽喉;北京又位於東北挺進中原的咽喉。中國的古代威脅從西北匈奴等變為東北的金人蒙古,從西安變為北京就很自然。

南京太偏南了,從來沒有南方的異族挺進中原,根本鎮不住整個中國。大國是講綜合實力,不僅經濟,還要軍事。只有經濟,只會是一塊沒有戰鬥力的肥肉,別人不搶才怪,所以沒辦法長久。


惰性元素2019


首先,在西安建都的王朝中也有短命王朝,秦,隨,新莽,並不個個都是頂盛的王朝,也有割據的小朝庭,前趙,前秦,後秦,北周等。只是在西安建都時間長達1200年,多達13朝。從概率上講,出現盛世幾率更大。

其次,建都西安從公元前1057年周到公元907年唐,歷時近兩千年,是中華文明從幼年走向少年,青年及至壯年的時代,在此形成了中華文明的核心,從文化上被認同為盛世是很自然的事情。

反觀南京建都王朝,從三國的吳起,大都是割據政權,一直面臨北方割據政權或遊牧民族的威脅。其次都南京的王朝處在帝國時代的暮年,文化優勢漸失,自然難出盛世。

值得一提的是民國,終結了帝制,開創了中華現代國家制度的新紀元,終結了自南方發起的統一戰爭必敗的宿命,但回看歷史從封建走向帝國的秦,從各民族割據走向各民族融合的隨,那個不是短命王朝!這是否昭示著中華將會出現一個新的盛世,中華人民共和國哪?


逍遙63610492


偽命題!

忽視了立朝的時代背景和當時的大環境,所謂的長的朝代的城市也有曇花一現的時候,進入新時代了,不能再宣揚風水迷信那一套東西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