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為什麼說不知足的人永遠都感受不到幸福?

拙筆淡靜


有句話叫做:知足者長樂。而不知足的人他永遠體會不到知足的樂趣。這種人你即使把他放在蜜罐子裡他也不覺的甜。他總覺的小到老婆孩子.父母兄妹,大到政府國家都欠他的。比如老婆孩子比他用的好了,他整日的缺吃少穿啦,比如父母偏心兄妹不幫著他了;比如政府對他的優惠政策還不到位啦,退休金什麼時候能漲到上萬啦,什麼時候能免費醫療啦等等。這種人還有一個特質,那就是不懂得感恩,別人在他最困難無助的時候幫了他一把,甚至可以說是救了他的命,而當他一旦翻身就把此事忘的一乾二淨。他覺的別人應該幫助他,甚至是當有恩於他的人需要他幫助的時候,他可以置之不理,甚至於再踹上一腳,典型的忘思負義了。在日常生活中這樣的例子真是太多太多了。其實這種不知足的人對自己也沒有什麼益處,你想.整日的沒個笑臉且又自私成性,誰願意跟這種人交往?!親朋好友更是有多遠就躲他多遠。所以做人要心胸寬廣,容納百川.知足常樂。








2689春天的花兒


心裡缺東西、空老老,裝不滿、填不足,老覺得別人欠他、虧他八百吊,心裡不實、總覺得有亊,十五個水桶打水七上八下,駱駝翻筋斗兩頭不著地。即使暫時滿足要求,還是會不知足,感到不快樂、幸福。因天高不算高、人心節節高,此山望著哪山高,吃在碗裡看在鍋裡,人心不足蛇吞象。只有心滿意足了、知足、裝滿了,心才會常樂。這裡知是關鍵,知是恰當好處、恰是程度、分寸,否則過滿則溢,過多則氾濫,會淹死在無窮盡的不滿足之中。議。謝謝。



姚華興


一個不知道知足的人,永遠都不會感受不到幸福,這樣的說法是有一定道理的。一個人對身邊的人和事,都是處於一種不滿意,任何人的做法都是看不順眼,知足者常樂,做不到這一點的人怎麼會幸福呢?

一個人,在家裡總是嫌這嫌那的,對什麼事情都心生不滿,這種人往往生活都很累,有些人往往總是喜歡拿自己跟別人做比較,總是覺得自己什麼地方都不如別人,在家裡又嫌自己父母給兄弟姐妹比自己多了,自己得得少了,在學校有覺得為什麼老師總是偏心於哪位同學,老師為什麼對自己總是不聞不問,在公司上班,又覺得自己的薪水總是比別人領得少,為什麼別人住別墅開豪車,自己什麼都沒有,對社會處處充滿了抱怨。

我們經常聽到老人常說的,“知足常樂”,知足才會幸福,不要去羨慕別人,自己腳踏實地,要想著自己比起那種身體有缺陷的人要好一百倍了吧。不要去抱怨生活,不去抱怨社會,以一顆平常的心去看待這個社會,以平常的心態去面對自己的生活,把事情簡單化,讓自己學會知足,知足者富有,知足的人才會過得幸福。


隔壁老王的經典故事


人心不足蛇吞象。

這山盼著那山高。

人心就是這樣,永不知足。

開始也許會想,有衣服穿,有糧食吃就行了。

但等到真的實現了這個願望,又會想,這衣服太醜了,衣料太土了,若能穿上千元萬元的高檔的衣服多好。這樣吃太沒營養了,能天天吃燕窩,海參,鮑魚多好。

能吃好穿好了,還會想,一個人做事太累,僱傭人做飯洗衣服,自己不動手多好。房子也太簡陋了,能住上豪宅多好。

有了傭人,豪宅,又會想,再找一個年輕貌美的妻子多好。

妻子有了,孩子有了,房子,車子有了,想法就更多了,多開幾朵桃花,嚐嚐左擁右抱多好。

……

就像《漁夫和金魚的故事》中的老太婆那樣,有了新木盆,還要木房子,有了木房子,還要華麗宮殿,當上了貴婦人,還要當女皇,當上了女皇。又要當女霸王……

人心就是這樣,永遠沒有滿足。有了這樣,還想要那樣,總有那麼多欲望。有了全部,還想要更多,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人心是個無底洞,總不滿足怎麼會快樂?怎麼會幸福?

所以,知足常樂,珍惜當下。不要太貪,要知道,地球不是為你轉的,世界不會迎合你,我們是紅塵過客,赤條條來,赤條條走,執著於那麼多幹嘛?

錢夠花就行,撐不著餓不死就得,大不了他天天海鮮美味,我天天粗茶淡飯,填飽肚子就行。

地位高低又如何?不同樣一日三餐麼,普通人自有普通人的安閒。

工作沒有貴賤之分,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犯法的事堅決不幹,眛心的錢堅決不掙,活他個堂堂正正。

破鍋自有破鍋蓋,啥人自有啥人愛。年輕貌美怎麼了,當吃還是當喝?既然決定在一起,就要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人無完人,多看閃光點。

人家開車我騎車,後面還有走路的呢!

無病就是福,無債就是富,無求就是貴,無憂就是仙。知足常樂!


曾是傻姑娘



劉道春6


☞本篇由婦專委特邀心理問答專家志願者翟穎老師回答。

幸福就是一種感覺。幸福的感覺是隨著滿足程度而遞減的,與我們的心境、心態有著密切的關係。所以古人云:知足常樂,知足的人總是會比不知足的人會快樂多一些。而從不知足的過程中,如果能一步步積累信心、不斷進取,終將會走向成功的,這又何嘗不是一種快樂、一種幸福呢?這個世界是辯證的。我們也要辯證的思考知足和不知足的問題。

我曾經接待過這樣一位來訪者,他是一名剛畢業的大學生,自恃自已條件好,應聘了多家有實力的機構,竟沒有找到一份合心意的工作,於是他越來越頹廢,甚至自暴自棄想到自殺。大家也許在感到震驚和為他惋惜之餘,自然想到:他是不是不知足,慾望太高了?當慾望太多太高實現不了時,便會覺得不幸福,甚至為此而痛苦。所以有的人之所以覺得不幸福,不是他擁有的太少,而是期望得到的東西太多。

知足的人是能在平凡生活中領悟人生樂趣的人,不去追求奢侈的生活方式,量力而行的支配自己的經濟,享受自己的勞動成果,不去攀比別人,哪怕是粗茶淡飯、粗布陋衣也會感恩生活,這樣的人就會從心底產生真正的幸福感。

如果說知足是為了當下好好地生活,不知足則是為了明天更好的生活。在事業上,不知足能讓人發奮圖強,能激勵我們不斷努力和奮鬥,找出自身的差距和不足,克服一個個困難和阻力,達成更高的人生目標。那麼這樣的結果是快樂、幸福的。但是,不知足是要有“度”的,當願望是我們的能力所不能及的時候,也不要自我否定、自我放棄,適時放慢腳步,調整心態,學會從知足中找回幸福感。

知足並不是讓人不思進取。在現實生活中,如果我們能懂得取捨,以知足的態度對待利慾,以不知足的態度對待事業,該堅持的堅持,該放棄的放棄,那我們就會擁有屬於自已的幸福。

★婦專委協會近期推出線上系列公益微課,每週一次,歡迎收聽,詳詢請發私信或留言。

☆翟穎,中國心理衛生協會會員,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山東省婦聯及工會講師團高級講師,濟南海峽美容整形醫院院長,心緣心理工作室首席心理諮詢師。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婦


答:因為人心不足蛇吞象!心可是個無底洞!不知足的人你即使給ta再多的東西ta始終也會覺得就只有那麼一丁點兒,因為是無底洞所以ta看不到東西,甚至還會怪罪別人太小氣太吝嗇!所以ta永遠都感受不到幸福!

謝謝!早上好!



cyhsagy


幸福就是來自知足,不知足的人永遠得不到幸福。

幸福來自,自足、自樂、自感,我的幸福我作主,快樂無比的感覺,誰能感受的到,誰就是幸福的大贏家。

幸福的基礎:衣食無憂,夫妻生活和諧,家庭成員滿志,人氣旺盛,沒有社會矛盾,與國家共享盛世經典家園。



春華745944080186


心比天高,命比紙薄比喻就是這些人吧。因為人這些人一味的索取。住上瓦房想高樓,住上高樓眼饞別墅。人知足長樂,你一味攀比永無修止,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你和自己比,我就這樣,想想去年什麼樣,五年乃至十年前什麼樣,自然就知足了,人生就應該滿足自己的奮鬥成果,日子過得才甜。日子過了今天就是明天,沒必要把自己壓的喘不過氣來!



長山紫雲1


如果現在的日子不滿足,那這個人就沒法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