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劉邦的傻兒子劉肥為什麼會被李世民當成偶像?對此你怎麼看?

yybukn


劉邦在做亭長得時候,有一個情婦——曹氏;而且在那個沒有任何避孕措施得年代,自然而然得,曹氏就懷孕了,劉邦也就有了第一個兒子——劉肥。這個問題中得一個關鍵是——劉肥是不是傻?

後來劉邦娶了呂雉,曹氏去世,劉肥養在了外婆家,也有說是呂雉把劉肥養大得。劉邦建立了漢朝政權後,把劉肥接過去後。在後來劉氏封王得時候,劉肥被分封到了最大得最有實力得一個國——齊國。

劉肥到齊國後沒多少年,劉邦就去世了。這時候呂雉成為了呂后,漢惠帝劉盈即位,為了不讓權力旁落,呂后給劉盈安排了一樁婚事——讓他娶外甥女。但是劉盈始終沒有對他這個外甥女皇后下的去手。

呂后同時也在幹另外一件事——殺掉其封王得劉氏兒子。其中就毒殺了趙王如意(戚夫人得兒子)等,甚至把戚夫人做成了人彘扔在豬圈讓劉盈去看。

但是劉肥作為最大得封王得子嗣,始終沒有被呂后所猜忌——這就是劉肥裝傻示弱得智慧。劉肥一邊示弱——裝傻。另一方面頻頻把自己得封地要求獻給自己的妹妹魯元公主(呂后親生女兒)作為封地。呂后對劉肥得表現十分得滿意。劉肥也在呂后手裡逃過了一劫。

對於其他劉氏王,呂后就以為了他們下半生和下半身得幸福著想得名義,把呂氏女嫁過去,作為政治聯姻——其實就是赤裸裸得往家裡派間諜。這些劉氏王不要還不行,娶一個這樣得老婆,你敢跟她舉案齊眉?但是必須得忍,這就是請一個奶奶回家供著。但是也有忍不了得——劉友;劉友對呂后安排得婚姻不滿意,自己得寵妾和呂氏女不和,結果呂家女兒一怒,向呂后告發了。於是,呂后把劉友招到京城,幽禁在府邸裡面活活餓死了。

劉肥有一個很有名得兒子——朱虛侯劉章。朱虛侯劉章在後面得滅諸呂得過程中,朱虛侯劉章起到了極其關鍵的作用。當時滿朝沒有不怕呂后的,尤其是劉姓的——被殺怕了。但是,劉章除外。

有一件小事很能反應出劉章的性格,劉章曾經跟呂后一行人宴飲喝酒為酒吏,提議按照軍法行酒,並且含沙射影的對著呂后唱了一首種田曲,呂后默然。然後呂氏中有割人醉了,逃酒,劉章辦的也很簡單——直接提起劍把這人殺了!殺了!呂后也沒辦法。

劉章敢這麼幹是因為他得性格,呂后之所以容忍他這麼幹,是因為他老爹——齊王劉肥,通過以退為進獲得了呂后得信任,甚至讓呂后產生了愧疚感。

在剷除諸呂的過程中,朱虛侯劉章二話不說——直接又幹掉了呂產。這一下子才有了“太尉勃等乃得盡諸呂”。

至於李世民,這更是一代雄主。他誇讚劉肥是出於真心還是出於政治目的?這是值得拷問得一個問題,在這個問題上,不要忘記李世民是一個政治家。


嘟嘟讀讀


為什麼?還不是因為劉肥能忍!勾踐的臥薪嚐膽,韓信的胯下之辱,那麼劉肥是什麼事蹟呢?且聽我細細道來!

劉邦一生風流留下了八個兒子,按理說作為皇帝兒子享盡榮華富貴,然而劉邦還留下一個狠的女人-呂雉,毒死了劉如意,劉恢劉友也娶了呂雉的孃家人,一生受到牽制。



過得最好的是漢文帝劉恆,因為一直不起眼,讓呂雉忽視了他。那麼我們的主角劉肥到底是什麼情況,為何李世民會以他為偶像呢?

劉肥是劉邦的庶長子,因為早期跟隨劉邦流離失所,劉邦為了彌補他,就將他封到富庶的齊國。

後來劉盈即位,也一直按照家庭禮節對待劉肥!一次家庭聚會,劉盈讓劉肥坐上座,引來呂雉不滿,命人端來兩杯毒酒,想毒死劉肥。


不料劉盈也端起另外一杯,呂雉只好故意將酒打翻,劉肥聰慧,假借醉酒離去。劉肥後來得知呂雉想要殺他,於是採用手下人的建議,將一個郡的封地獻給呂雉,呂雉就這樣放過劉肥,讓其回到封地,最後善終!

劉肥為了保全性命,不惜一切,而李世民也是,在李建成與李元吉的聯手之下,自己勢單力薄的情況下,一直隱忍不發,積蓄力量,讓一切讓給李建成,這樣才成就玄武門的勝利!

而且劉肥本人並不無作為,他曾經率領十多萬大軍平定英部叛亂,立下大功,將齊國也治理的井井有條,這也是李世民做到之處,武能上馬平定天下,文能提筆治國安邦。




歷史微旅者


沒有證據表明劉邦的兒子劉肥傻,相反,他反而十分聰明,劉邦的幾個兒子下場都不怎麼好,除了漢文帝劉恆與劉肥,劉邦的好幾個兒子都是死於呂后之後,那劉肥又是怎麼躲過呂后的毒手呢?

劉肥是劉邦的長子,呂后的兒子劉盈是次子,但是劉肥是庶長子,劉盈是嫡子,劉肥的生母叫曹氏,而曹氏長得怎麼樣,是做什麼的,與劉邦是怎麼認識的,是死於劉邦起事之前,還是起事之後,這個都不得而知,因為史書都沒有記載。

劉邦稱帝之後,劉盈被立為太子,劉邦封了好幾個異姓王,劉邦實際控制的地方,其實只有兩個地方,那就是關中的秦地還有東邊的齊國,而其他的地方都封給了各個異姓諸侯王,比如楚王韓信。

劉肥被立為齊王,為什麼他能當齊王呢?因為劉邦的幾個兒子年紀都小,只有他年紀比較大,而有人向劉邦建議,齊地這個地方過於富庶,必須讓自己的親兒子去,而齊地有七十二城,是所有諸侯國裡面最大的。

劉邦死後,劉盈繼位,也就是漢惠帝,齊王劉肥做為諸侯王去覲見劉盈,而小時候兩個人的關係也比較好,所以劉盈雖然貴為皇帝,但還是像以前那樣把劉肥做為自己的兄長,呂后就不高興了。

其實呂后不單單因為如此,她看劉邦的其他兒子都不高興,都想殺掉,除了那個沒有存在感的薄姬與她的兒子代王劉恆,還有那個她親手養大的淮南王劉建。

呂后想要毒殺劉肥,可是劉盈也一同舉起了酒杯,呂后趕緊打掉,劉肥覺得不對勁,就藉故離開,後來找人打聽了一下,知道呂后想要殺自己,這時候他有個隨從,告訴他其中的原因,他的齊地七十二城太大,而呂后的女兒魯元公主也就才一個城。

呂后是很眼紅的,劉肥知道原因之後,就很大方的把城陽郡獻給了魯元公主,還尊魯元公主為王太后,要知道魯元公主是他的妹妹,他反而還得叫魯元公主為母親,劉肥確實是能屈能伸,逃過了呂后的毒殺。

而李世民為什麼會視劉肥為偶像呢?因為他的情況與劉肥有點像,李建成是嫡長子,所以是太子,而李世民是嫡次子,軍功大,所以被李建成視為眼中釘,李建成多次要害李世民,都被李世民避開了,最後通過玄武門之變,幹掉了李建成,成為唐太宗。


歷史簡單說


人家不是傻,是大智若愚,他要是真的傻就不會逃過呂后的迫害,早就嘻嘻哈哈的喝下呂后的毒酒了。

劉肥雖然是劉邦的長子,但是出身不好,他母親曹氏只是劉邦的情婦,所以他只能稱為庶長子。雖然古代講究立長不立幼,但這裡需要注意,這個“長”其實指的是嫡長子,所以劉肥在皇位繼承上要往後靠一靠,給呂后的兒子們讓讓路,誰讓人家是嫡子呢。



不過呢,雖然成不了皇帝,但劉邦對他也是真的好,將他分為齊王,佔據天下最富有的齊地,擁有七十二座城池。只是劉邦對他越好,劉肥的危險就越大 ,誰都知道呂后是出了名的小心眼,早就在心裡記恨上劉肥了。



等到劉邦死了,呂后的兒子漢惠帝劉盈登上帝位。在一次宴會上,劉盈讓自己的異母哥哥劉肥坐在上座,劉肥知道劉盈素來寬厚,也就坐了上去。但是呂后看到後,十分生氣,就計劃用毒酒謀害劉肥,不巧的是劉盈也端了一杯毒酒,呂后將劉盈手中的酒杯打翻在地。劉肥一看就不知道不對勁,於是藉口自己喝醉了逃過一劫,最後將自己封地內的城陽郡送給呂后的女兒魯陽公主做食邑,並尊稱魯陽公主為母后,才讓呂后對他的殺心慢慢平息下來。

李世民不是嫡長子,但好歹也是有繼承權的,這對李建成來說也是威脅。皇室的鬥爭是很殘酷的,如果不是玄武門之變,李世民可能也會遭到清算吧。



正因為如此,李世民對劉肥的經歷感同身受,明白委曲求全和明哲保身的不易,才會讓他比較“崇拜”吧。


歷史伶俜者


劉邦的傻兒子劉肥?我可以明確的說,劉邦的長子劉肥不僅不傻而且還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急流勇退、大智若愚的典範。李世民能將他作為偶像,就是對其能力的最大肯定。

劉肥獨善其身的能力是李世民崇拜的直接原因。

劉肥是劉邦與沛縣曹氏生下的孩子,其實按照當時的法律來講,他是屬於“黑戶”,因為劉邦和曹氏並沒有結為夫妻。不得不說劉邦也是一位奇男子,居然能在身無分文的情況下找上情婦,能力還是挺可以的嘛。

後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那就是劉邦被老岳父看中,娶了呂雉。呂雉是劉邦明媒正娶的正妻,自然不會給一個沒有名分的曹氏家庭地位。所以,曹氏只能帶著孩子苦苦等待這個“薄情郎”。劉邦也貫徹了自己“我全都要”的想法,在生活上還是對曹氏母子多有照顧的。

曹氏就在沒日沒夜的思念與煎熬之中鬱鬱而終,劉肥則娶了曹氏外婆家生活。這時候伴隨在劉邦身邊的一直都是呂雉,呂雉也為劉邦生下了嫡長子劉盈。劉邦建國之後,劉盈成為太子,而作為長子的劉肥則是受封稱為“齊王”。坐擁七十餘城的齊國是漢初封國之中地盤最大、經濟最富庶的。這也算是劉邦對曹氏的一點點補償吧。

劉邦死後,劉盈即位,呂雉成為皇太后。劉盈年幼,大權其實全部在呂雉手中。為了鞏固自己的勢力,維護自己的利益,呂雉基本上把有威脅的人都殺光了。尤其是劉氏皇族,呂雉一口氣就殺了四個,分別是趙隱王劉如意(毒死)、趙共王劉恢(被逼自殺)、趙幽王劉友(被殺)、燕靈王劉建(被逼死)。

劉邦一共留下了八個兒子,四個死在呂雉手裡,剩下的劉恆沒有威脅、劉長年齡小,兩人倖免遇難。令人驚訝的是,坐擁漢初最大封國的長子劉肥竟然安然無恙的度過了危險,順利在位十三年而死。這就是劉肥過人的能力——忍!

勾踐臥薪嚐膽是忍、韓信受胯下之辱是忍、劉肥亦然。

呂雉早就動過殺他的心思,在家宴之上劉肥一時疏忽,僭越禮制,呂雉生疑,便想賜毒酒給他。劉盈與劉肥共同舉杯,呂雉卻打翻了劉盈的酒杯,機警的劉肥瞬間認識到酒有問題,推脫自己喝醉了,沒法再飲,乘機離開。

可想而知,劉肥的忠厚形象都是裝出來的,要是沒有一個心眼,早就被呂雉毒死了。

劉肥知道呂雉已經盯上了自己,在內史的建議之下,他毅然決定奉獻城陽郡為皇姐魯元公主湯沐邑,畢竟呂雉需要的是不可撼動的權力,劉肥尊奉呂雉的親生女兒,就等於自願降級,等同於尊奉呂雉。呂雉果然滿意,劉肥安然無恙的回到齊國。

隨機應變,急流勇退,這就是劉肥的大智慧!

李世民崇拜劉肥的根本原因是與自身相似!

李世民也並非嫡長子。同樣是在一朝為臣,自己打下了大唐半壁江山,卻時時刻刻受到太子李建成與李元吉的威脅,這樣的命運是何其相似。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不同時代的兩個人很容易引起共鳴,那就是命運不濟只能韜光養晦。

劉肥選擇做一個“傻子”,事不關己不開口,一問搖頭三不知。最終得以存活。李世民的一再忍讓最終讓他到了退無可退的境地,只能造反,奪取政權。

兩人境遇何其相似,這不過是世事變化無常。最終,不同的決定產生了不一樣的結果。而這個過程,也只有親身經歷過的劉肥與李世民可以體會得到!


楚南青史君


這個問題應該有誤。查遍史料,沒有關於劉肥是劉邦“傻兒子”和李世民把他當偶像的記載。


劉肥非但不傻,還很懂得韜光養晦,有較強的治國理政能力,對劉邦取得天下,誅滅呂后家族起了很大的作用。


一、劉肥早年命運坎坷。

劉邦在與呂雉結婚前,與情婦曹氏生下了劉肥。所以,劉肥既是劉邦的私生子,又是庶長子。劉肥出生時,秦國還沒有滅亡,劉邦也只是一個亭長,正忙於與一幫狐朋狗友喝酒耍樂。所以,劉肥早年的日子過得並不輕鬆,青少年時代在家鄉務農種地。


二、劉肥深受劉邦喜愛。

劉肥在二十多歲時,跟隨父親劉邦起事,南征北戰,參加了入關滅秦、楚漢之爭等戰爭,立下了赫赫戰功,深受劉邦信賴和喜愛。漢朝建立後,劉邦封劉肥為齊王,而齊國是漢朝最大、最富庶的諸侯國。不僅如此,劉邦還委任名將曹參為齊王相國,輔佐劉肥治理齊國。


三、劉肥較善治國理政。

在劉邦鎮壓淮南王英布叛亂時,劉肥親率齊國兵卒十二萬人,與劉邦匯合,對迅速平定英布的叛亂起了重要作用。劉肥出身農家,深知農民嚮往什麼,在剛為齊王時,出臺合理政策措施,官府不打擾百姓的生活,讓百姓各安其業。齊國的局勢很快安定了下來,流亡在外的百姓紛紛返回故鄉,經濟迅速得到恢復和發展。


四、劉肥懂得韜光養晦。

呂后專權後,對劉氏皇族大興殺伐,皇室成員人人自危。劉肥差點死於呂后之手,最後死裡逃生。


漢惠帝劉盈即位後,非常敬重劉肥,這讓呂后非常不滿。在一次宴席上,呂后準備了兩杯毒酒,讓劉肥向她敬酒。按照禮節,劉肥必須先喝一杯,然後再向呂后敬另一杯。就在劉肥準備喝第一杯毒酒時,漢惠帝也端起另一杯毒酒,要一起敬呂后。呂后見狀,慌忙奪過漢惠帝酒杯,將酒潑掉。劉肥見狀,非常奇怪,不敢再喝了,藉口退席。


劉肥後來知道了那是呂后要毒殺他,非常害怕。他手下一名官員為他獻策,將齊國幾座城池獻給呂后的女兒魯元公主,來博得呂后歡心。劉肥依計行事,結果呂后果然很高興,放過了劉肥。此後,劉肥在齊國封地平安度過了餘生。


五、劉肥家教非常成功。

劉肥的次子劉章,在十四歲時就進了宮,還成了呂氏家族的女婿。劉章對呂氏家族操縱朝廷政權非常痛恨,借一次呂后宴請群臣的機會,藉機殺了一名呂氏族人。從此呂氏家族都比較忌憚劉章,皇族劉氏的威勢也為之一振。


在呂后死後,劉章和他的哥哥、弟弟聯合太尉周勃,平定了諸呂之亂,迎立漢文帝劉恆。


相悅公考


劉肥是漢高祖劉邦的庶長子,惠帝劉盈的同父異母兄長。劉邦於公元前206年登基,他吸取了周、秦兩朝滅亡的歷史教訓,既不打算像西周那樣實行完全的分封制,也不想像秦朝那樣實行純粹的郡縣制,他要實行的是一種分封制與郡縣制相結合的新的體制。

但那些開國功臣已經封了異姓王,而且這些人有的野心勃勃,可能會對後來的君主產生巨大的威脅。所以,劉邦在西漢開國之後,迅速除掉了所有的異姓王,大封劉氏骨肉。其中,他的長子劉肥就被冊封為齊王,得到了天下最富裕的一塊封地——齊國舊地。


卑微庶子

劉肥雖然是劉邦所有兒子中最年長的一位,但他卻不是呂后所生,屬於庶子,在家庭中屬於從屬地位。

其母曹氏是劉邦早年當亭長浪跡江湖時結識的一個情婦,姓曹。關於這個女人,我們今天所能知道的大致情況是,曹氏是劉邦早年的情婦,可能有幾分姿色,還給劉邦生了個兒子。

從劉肥的出生年月推算,她與劉邦是“老相好”,早在劉邦與呂后相識之前,劉邦就與曹氏同居過,而且生下了劉肥。除此而外,史書中對這個女人的籍貫、身世、生平沒有任何記載,所以我們今天也就無從知道了。

西漢開國後不久,劉邦的身體出現了問題,他自知不久於人世。為了給子孫後代建好“安樂窩”,他煞費苦心,耗盡心機,開始了大規模的誅殺功臣的舉動。

為了徹底清除掉這些異己分子,劉邦施用權謀之術,不惜強行採用逼迫手法,先後誅滅了韓信、彭越、英布、盧綰等所有異姓王,就連蕭何、曹參、灌嬰、周勃這樣的忠心耿耿的臣子都受到他的嚴厲打壓和控制。


在收拾了所有的異姓王,讓所有剩下的功臣們噤若寒蟬、不敢造次之後,他開始有計劃地把一些相對經濟富裕的郡國分封給劉氏子弟,讓他們輔翼王室,以便讓劉氏江山千秋萬代,永存於世。

公元前201年,劉邦頒佈詔書,大封劉氏諸王。其中22歲的劉肥受封齊王,建立齊國,定都臨淄,統轄七十三城。

原本齊國的封土並沒有這麼大,但因劉邦特別宣佈了一條規定,凡是當地方言講齊國話的城邑,都劃歸齊國管轄。故而齊國在一夜之間,成為了天下最大的諸侯國。

作為天下頭號封國,齊國疆域遼闊,人口眾多,相對較為富庶。而且劉氏宗人子弟稀少,劉肥作為庶長子,深得劉邦重視。劉肥封王后,劉邦任命平陽侯曹參擔任齊國相國,輔佐大兒子治理齊國。


由於齊國兼有山海魚鹽之利,經濟十分發達,所以劉肥就封之後,日子過得十分富裕。他坐擁嬌妻美妾無數,金銀財寶如山,所以雖然年紀輕輕,卻是子嗣眾多,人丁繁茂。

但好日子才過了五六年,一件大事發生:公元前195年十月,一向疼愛厚待劉肥的老父親劉邦去世了。即位的是呂后所生的嫡子劉盈,是為漢惠帝。惠帝為人性情柔弱,朝廷實權掌握在他的母親呂太后手裡。

劉肥對這位嫡母極為畏懼,聽聞父親的死訊,他頓時慌了手腳,今後的日子可怎麼過?


丟卒保車

自打劉邦死後,新皇帝劉盈雖然已經十七歲了,勉強算是成年,但朝廷裡完全是呂太后說了算。這個女人可是了不得,性情嚴毅剛強,做事手段狠辣,一向殺人不眨眼。她豈止是遠在山東的劉肥聞名喪膽,這普天之下,聞其名而不哆嗦的人還真沒幾個!

漢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年)秋,齊王劉肥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帶著大批貢品,從淄博出發,千里迢迢地進京朝見漢惠帝。

十月,劉肥抵達長安。惠帝劉盈聽說大哥來看他,喜出望外。按照朝廷禮儀,劉肥雖然是大哥,身份卻是臣子,劉盈雖是小弟,身份卻是皇帝。所以,按理劉肥要對劉盈下跪,行三拜九叩的君臣大禮。

但這個劉盈卻是個深受儒家禮儀教育的孩子,他見了大哥,為了表示孝悌之意,他不顧眾人勸阻,一定要對大哥以家人禮相待。朝見結束之後,劉盈興致勃勃地把大哥請到皇宮內院,擺下酒宴,打算要與其一醉方休。按照家人禮,劉肥是大哥,劉盈就讓他坐在上位,自己在下作陪。



劉肥雖然極力推辭,但拗不過兄弟的一番盛情,只好勉強答應。兄弟倆正在推杯換盞,暢敘手足之情,忽然呂后駕到,嚇得兩人趕緊叩頭接駕。呂后一見兩人所坐的位置,頓時勃然大怒,頓時動了殺機。

她命人準備兩杯毒酒,把擺在劉肥的面前,命令讓劉肥起身用此酒來為她祝壽。劉肥不知是計,趕緊起身敬酒。而漢惠帝也起身拿起其中的一杯酒,準備與劉肥一同向母后祝酒。

就在兩人都要飲下毒酒之際,呂后急忙起身,迅速撲上去後打翻了漢惠帝手中的酒杯。突如其來的變故,劉肥也嚇得面如土色,魂不附體。他再也對呂后的行為產生了懷疑,再也不敢喝這杯酒,遂假裝醉酒離席而去。

事後幾天,劉肥買通的宮裡的人,才知道是那杯酒確實是毒酒,劉肥感到十分害怕,覺得自己無法從長安脫身,整日裡愁眉不展,唉聲嘆氣。

齊國內史士得知此事後,向劉肥獻計說:“大王!勿憂,臣有一計,可脫此難。太后一生只生養有漢惠帝、魯元公主兩人,她對這兩個孩子無比疼愛。現在大王坐擁七十多座城邑的封土,而魯元公主卻只有屈指可數的幾座城邑作為食邑。

如果您能夠把一個郡的封地獻給太后,以此作為魯元公主的湯沐邑,太后必定開心,而您也就不會有什麼災禍了!”劉肥一聽大喜,為了保全性命,他斷然聽取此議,把齊國經濟最好的城陽郡獻給太后,請求太后將該地作為魯元公主的湯沐邑。而且不顧輩分,硬是要尊魯元公主為王太后。


呂后聽了果然十分高興,很爽快地答應劉肥的請求,於是在劉肥的府邸設宴款待劉肥,以此來表示謝意,眾人盡情地痛飲一番。後來呂后覺得劉肥還算老實懂事,也就不再追究劉肥當初的失禮之最,而且還痛快地答應放他回到齊國去了。

從劉肥的決斷來看,他這個人並不傻,他的一切作為,只不過為了活命而不得不這樣做罷了。

一花百葉

成為驚弓之鳥的劉肥倉惶回到齊國,從此收聲斂跡,再也不敢多說一句話。也許是這次的長安之行讓劉肥受了驚嚇,僅僅四年之後,到了公元前189年,劉肥就死了,總共在位13年,享年32歲。他死後被諡為“悼惠王”。其子劉襄繼任其位,是為齊哀王。

劉肥總共有九個兒子,除了嫡子齊哀王劉襄以外,其餘八個分別是:

城陽景王劉章、濟北王劉興居、齊孝王劉將閭、菑川懿王劉志、 濟南王劉闢光、菑川王劉賢、膠西王劉卬、膠東王劉雄渠。

在此後的幾十年裡,西漢的朝局發生了好幾次劇變。其中尤以景帝時期的“七國之亂”以及漢武帝時期的“推恩令”對劉肥的後人影響較大。

景帝時期,吳王劉濞帶頭髮動了“七國之亂”,此時劉肥早已死去多年,但他的幾個兒子或多或少參與了這次叛亂,事後也受到追究,原有的封國疆域被削減了不少。

後來,武帝為了防止諸侯王坐大,再次出現景帝朝的叛亂事件,遂又頒佈了“推恩令”, 把齊、吳、楚等大國變成若干個分別由其子孫繼承的小國。

於是,齊國這樣的龐然大物終於散開,猶如根老樹,分為多條分枝,最終形成了一花百葉的局面。經過幾百年的繁衍,到了東漢末三國初,山東境內大部分劉氏子弟都是劉肥的後人。

據說,後來唐太宗李世民曾一度把劉肥當做是自己的偶像,這可能與李世民的地位有關吧。與劉肥一樣,李世民並非嫡長子,按照正常情況,也是沒有資格即位的。

也許當時李世民受到了父親李淵的猜忌,以及兄長太子李建成、弟弟齊王李元吉的排斥,情況有點困苦,心情有點鬱悶。加之他好讀書,也許他是在讀了《漢書》中有關劉肥的記載,佩服劉肥的能伸能屈,這才把劉肥當成了偶像吧。當然,至於他後來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哥哥李建成、弟弟李元吉奪位成功,那是另外一回事了。


策神歷史


劉邦的長子叫劉肥,但是,劉肥並不傻。他不但不傻,反而很會明哲保身,下面我們就說說劉肥是如何明哲保身,躲得過了,來自於呂后的那一刀的。

劉肥是劉邦的私生子。在劉邦當了皇帝后,他就把劉肥封為了齊王。

從齊王這個稱號來看,劉邦對劉肥確實不薄。因為當時的齊國是天下最富庶的地方。且齊國的地牌最大,有七十多座城池。劉邦就是把這樣的齊國給了劉肥。



呂后對於有這樣實力的劉肥始終不放心,因為他的兒子劉盈是皇帝。他怕劉肥能影響到兒子劉盈的地位。

劉邦去世後,呂后趁著劉肥朝見天子的機會,就像給劉肥一杯毒酒,讓劉肥喝了毒死他。可是,皇帝劉盈見此狀況,也要陪劉肥一起喝。呂后看到兒子劉盈要喝毒酒,就把劉盈的酒杯打翻了。

劉肥看到這種情況,知道酒裡肯定有問題,他也沒有喝,就趕緊走了。劉肥很害怕,他知道呂后想殺自己了。他和自己在齊國帶來的大臣商量,如何讓呂后放自己一馬?



這些大臣給他出的主意,就是讓他拿出齊國的一個郡來,獻給呂后的女兒魯元公主,因為呂后很疼愛自己這個女兒。只要劉肥討好魯元公主,說不定呂后就會放過劉肥。

劉肥聽從了大臣的建議,他不但把城陽郡獻給了魯元公主,還認了魯元公主為乾媽。要知道魯元公主可是劉肥同父異母的妹妹,他竟然認了妹妹為乾媽。看來劉肥為了活命,也是豁出去了呀。

當呂后聽說劉肥為女兒做的一切後,她很高興,也不說要殺劉肥的事情了。呂后本來是想把劉肥軟禁在都城的,可是,當她看到劉肥做的這一切之後。覺得這樣聽話的劉肥,其實也是不錯的,隨後就把劉肥放回了齊國。



你說這樣的劉肥,忍辱負重的劉肥怎麼可能是個傻子呢?要知道無論什麼時候,性命都是最重要的。只有性命在的時候,才能享受當下的一切,劉肥是懂這個道理的,所以,他才選擇苟且偷生的活著的。

後來的唐太宗李世民,把劉肥當做是自己的偶像,這可能是和李世民的經歷有關吧。畢竟他不是李淵的嫡長子,皇位的繼承人本不應該是他,但是,最後他發動了玄武門之變,殺死了哥哥李建成,然後變成了皇位得繼承人。

李世民之所以把劉肥當做偶像,可能是他在當秦王的時候,處處受太子李建成的壓迫。當時他也是學習劉肥,選擇了隱忍。最後他忍無可忍,就把太子李建成給殺害了,也許李世民懂得隱忍的滋味不好受,劉肥竟然能受的了,僅這一點他可能就把劉肥當成了偶像,很佩服劉肥這個人能伸能屈。


史學達人


首先,唐太宗誇讚的是漢文帝劉恆(劉邦第四子),因為劉恆輕徭薄賦,與民休息,開創了封建歷史上第一個盛世——“文景之治”。他繼位之前確實很低調,剷除諸呂的功臣們因為他的“弱勢”或者“懦弱”才推舉他為皇帝,但是韜光養晦可不是傻啊!

其次,劉邦的長子劉肥可一點都不傻,只是也很低調罷了,並且可以說得上是“懦弱”。

劉肥是個可憐的孩子,史書對他的親生母親曹氏幾乎沒有任何記載,劉邦迎娶呂雉之後,劉肥也很少出現在史書中。而漢朝建立之後,作為庶長子的劉肥,被分封為齊王,統治者擁有豐富的資源以及大量人口的齊國。但是劉邦駕崩之後,劉肥就成了呂雉的眼中釘。

當年漢惠帝劉盈曾經組織了一場家宴,並且讓兄長劉肥坐在了主座上(孝惠以為齊王兄,置上坐,如家人之禮),而劉肥也覺得既然是家宴,也沒必要客氣。但是呂雉卻不高興了,她讓人端了兩杯酒,並命齊王劉肥給她祝壽。漢惠帝劉盈見狀,便也端起了其中的一杯,要和哥哥一起給母親上壽。沒想到呂雉卻非常生氣地將劉盈手中的酒杯打翻在地,劉肥見狀自然不敢喝了,便裝醉而去(太后乃恐,自起泛孝惠卮。齊王怪之,因不敢飲,詳醉去),後來得知,呂后準備的兩杯酒都是毒酒。

在劉肥參加這次宴會的不久之前,呂雉剛剛把趙王劉如意從趙國騙到了長安城,並將他處死。而此時,劉肥也在長安啊,他唯恐自己也無法安全脫身,便採用了內史的建議,把城陽郡獻給了妹妹魯元公主(呂后的親生女兒),並且尊妹妹為齊國的太后。如此一來,呂后高興了,便放劉肥回國。

劉肥受了這窩囊氣,回國不久之後便病逝了。

不過,劉肥雖然窩囊,但是他有兩個非常爭氣的兒子,其中最優秀的就是齊王劉襄了。劉襄在呂后死後首先起兵,與陳平、周勃一起剷除諸呂,在當時的情況來說,劉襄稱帝是板上釘釘的事,但是最終由於大臣的反對而沒能順利即位。


國史通論


歷史的味道我知道。

司馬遷在《呂太后本紀》篇中記載,呂雉為獨攬朝權肆意殘殺劉氏宗親。其中,劉邦的八個兒子就有六個死得不明不白,剩下的兩個就是惠帝劉盈和您問題中所提及的傻兒子。

其一,您問題中提及的劉肥是劉邦死得最早的一個兒子,李世民不可能把這樣一個角色當偶像。古來皇帝皆傲氣,更何況李世民也不會崇拜一個耍心機之人。劉肥為活命,讓劉盈和其妹妹擋子彈,李世民生來最恨此人。所以傻兒子劉肥是不成立的。

其二,惠帝劉盈生性膽小,也時不時成了呂雉施政的絆腳石,呂雉為防止兒子劉盈礙事帶他去觀“人彘”,想以此為警告,沒想到直接把劉盈嚇得一病而薨了。這下八個兒子就只剩一個“傻兒子”,我認為這是讓李世民拜他為偶像的第一個原因,呂后連親兒子都敢害,在這樣的局勢下,沒兩把刷子是不行的。

其三,史記中記載那個“傻兒子”是漢文帝劉恆,那是為取得呂雉的信任而裝瘋賣傻。在《二十四孝》中就記載著一個文帝劉恆的故事——文帝親嘗湯藥。劉恆以仁孝聞名天下,而李世民的貞觀之治也是善孝當為先。所以這也就成了拜他為偶像的第二個原因。

其四,“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這句話讚揚了四位皇帝,其中就有李世民。在李世民之前的秦皇漢武的功績最大的就是開疆拓土,讓很多民族都匯聚到一起。但在李世民看來,他的疆土比他倆還要遼闊,縱然漢武帝功績一身,對李世民而言這些都是打仗的本事,誰比誰厲害還不一定呢!能讓李世民佩服的就是治國。貞觀之治的精髓就是治國,如何將一個窮困潦倒的國家變得富裕,這一點就要向漢文帝劉恆看齊。所以我認為這一點是讓李世民拜為偶像最大的原因。

以上是我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