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35歲過後選擇什麼行業更好呢?

極度無聊43


一名HR來談談個人的看法。

首先我們可以來梳理一下35歲左右的職場人所具有的幾個通用共性:

1、精通於某一至兩個行業。對行業的業態屬性、運作規則、發展趨勢有著深刻的理解與個人的判斷;

2、有著一定的個人人脈。在某一至兩個行業領域,有著企業、政府、事業單位以及上下游產業鏈一定個人人脈積累。

3、有著專業領域或者管理方面一定的經驗積累。能夠以個人專業技能指導他人或者能夠管理一個若干人組成的業務團隊。

所以,一般來講,當具備了以上幾個特徵後,個人不建議再換行業去接觸一個新的領域。

個人建議在個人熟知的行業領域沈根細作下去,如果對現有的企業不滿意,可以選擇行業內其他一些發展潛力較好的企業。同時做好個人下一步的職業發展規劃,可如下圖所示,一方面加強個人對產品業務的理解,另一方面加強個人在團隊管理方面的經驗。

當然,如果針對行業來說,目前來看有幾個行業在將來會相對比較火:

1、醫療大健康領域。隨著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收入的增長,人們在醫療大健康領域更願意做更多的投資。而這個領域數據技術領先型領域,因此掌握了核心技術的大健康細分領域的公司,可以成為你入行的方向。

2、教育領域。我們看到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18、19年整體經濟形勢不好,但教育行業卻欣欣向榮,下面一張圖就足以說明原因了。人們職場危機感的產生導致了人們更願意給自己增值以確保工作的穩定性,因此投身教育行業未嘗不是一種好的選擇。

3、智慧物流領域。不在物流行業的人或許很難想象。物流佔整個國民經濟GDP的比重超過了10%。2017年社會物流總費用佔GDP比重達到14.6%!物流成本每降1個百分點,就可以給社會帶來近萬億新增效益。目前我國在這塊和國外還有非常大的差距,也仍然沒有龍頭企業能夠對市場有著相當的話語權。因此這也未嘗不是一個好的方向。

4、人工智能領域。這也是當下最火的領域,通過人工智能實現人機交互,從而解放人的勞動力,在精細環節引入機器勞動,從而提高效率。人工智能的應用場景很廣泛,和金融、供應鏈、製造、醫療等各個領域都可以做有效結合,如果你是從事這個方面專業的,可以進入這個行業。

以上供參考。


職場HR老王


我一直堅信過了三十 自己熟悉的行業就是最好的行業 雖然現在哪一個行業都不好做 我一路走來還是感覺門路很重要 2015年五月份剛結婚 不想給人打工 自己創業做飯店半年虧完二十幾個 後來不甘心 借了錢又做淨水器還有電動車專賣又賠了三十多個 本來剛結完婚手裡有二十幾萬舒舒服服的日子到創業兩年多負債四十多萬 父母每天吃飯就說我沒出息 老婆也埋怨 我甚至半夜蒙在被窩自己都哭 這種生不如死的日子過了半年 可能也是我命好吧 人生中總有轉機 表哥帶我幹網絡 前後投資沒幾千塊 現在感覺我表哥就是人家說的貴人相助哈哈 做了一年半吧 一年多還清了外債 房貸還完 還投資了一套門面。 現在都三個工作室了 就算現在不做 手裡的錢理財 吃房租也夠生活了 我始終相信一句話 男人這一生 需要用錢去維護尊嚴的地方太多了 加油吧 朋友們!


酒杯裡沒酒呀


按照現在這個社會,我覺得35-45年齡段的男女,做實體銷售還是很不錯的,起碼我本身就是銷售出身的,有一定的社會閱歷,基本都有家庭,稍微對他們好點,多理解這些為人父母的人,很容易留住他們,因為我手下的業務員就有兩個38歲的,讓他們晚上班早下班接送孩子,現在已經3年了,相處的跟親人一樣,業績也非常好,我從來不排斥任何年齡段的員工,主要是看怎麼用人,年輕有年輕的優勢,年齡大有年齡大的優勢


汕頭房產百事通


35歲的年齡,是很多職場人的分水嶺。前段時間,華為辭退7000名老員工的消息,在網上引起了爭議。其實早在2017年的時候,華為中國區就集中辭退一批35歲以上的員工。過了35歲,在職場上容易被針對。


01.自主創業

給別人打工,就要面臨被辭退的風險。到了35歲的年齡,要是積累的一定的存款、人脈和資源等等,可以考慮自主創業,自己當老闆,其實現在的創業門檻是比較低的。各行各業,都有創業成功的例子。


可以選擇自己熟悉的領域,前期可以找幾個人合夥。一方面可以降低風險,另一方面有更多的資金,避免在創業的過程中,自資金不足。


02.銷售行業

銷售是需要時間沉澱的,35歲過後,一般都比較穩重,而且有社會經歷。在談客戶的時候,更有優勢,知道客戶喜歡什麼。而且銷售這個行業,相對是比較公司的。你有能力,就能拿到高抽成。


過了35歲,要承擔家庭的責任。房貸、車貸還要養孩子,要是每個月拿固定的工資,生活壓力是很大的。


03.自媒體行業

這幾年很熱門的自媒體行業,悟空問答就屬於自媒體行業的一種。通過自己經驗的分享,可以讓更多人少走彎路,而自己也能有一定的收入。對於自媒體行業,有個優點是比較自由。


在家裡就可以做,有的家庭,夫妻兩個人要有一個人照顧家庭。如果你是留在家庭的,可以從事自媒體行業,把它當成自己的一種事業。只要用心做,也是能取得成功的。


歡迎關注@討喜的魚,解答職場問題,與你共同成長!

討喜的魚


一個PM( Project Manager,項目經理 ) 的角度來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理清楚心態上的問題

1.大膽承認,過去的三十年,過得很失敗,甚至是荒廢

35歲的年紀,如果不是大災大難的普通人,應該也是老婆孩子熱炕頭,安安分分上班打卡,如果仍舊迷茫,那就只能說明對於自我以及自我的定位還不是特別的清晰或者是還想再折騰一把。

2.堅定相信,這個年紀,如果真正想幹,還是有機會再來一盤

什麼時候開始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開始之後,就要堅定的走下去。這個年紀拖家帶口,可能更苦,但沒有任何一個行業是容易的。任正非四十多歲才開始的華為,褚時健七十多歲又開始了自己的事業。只要你在選擇的行業堅持,就會變成專業,而專業才是你不可取代的價值。

其次,考量你現在的實際情況

1.覆盤你前三十年的經驗

失敗是成功之母,有時候失敗對我們的參考價值比成功更大,前三十年的經驗人情都是你相對於這個行業的毛頭小子最大的資本,年輕人有時間精力,而你有經驗,世事洞明皆學問,這是你最大的資本。

2.總結你前三十年的資源

儘量避免從零開始進入一個全新的行業。再失敗的職場,也有十幾年的職業生涯,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都會積累一些資源,用一段時間好好覆盤一下,分析清楚現在的實際情況。要什麼?有什麼優勢?缺什麼東西?

最後,將自己的優勢資源整合,藉助風口,趁勢而起

每一個時代都有其時代的標誌,將你前三十年的資源與新風口媒體結合,創造更大的價值。

舉個例子:

我有個朋友是老家傢俱廠的普通工人,沒長相、沒文化,但就是腦子活,學的快,在傢俱廠的這些年,雖然是學徒普通,但是卻跟著師傅學了傢俱製作的整套手藝。雖然放到那批老師傅裡邊還是一個小菜鳥,但是放到同齡人裡邊可就是大神了。

但是他特別瞭解微信、抖音的玩法套路,而且捨得本去學。現在他新媒體引流,微信賣手工藝品,小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如果真打算乾點事情,擺正好吃苦的心態,開始幹就對了,人生並不是等一切都準備好了才開始。


子厚師兄


35歲,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年齡。

一般人而言,在這個年齡,經驗和技能已經變得非常成熟,也擁有了相當的行業經驗。

如果35歲,再考慮選擇什麼行業,一定是當下的職業遇到了瓶頸。

不是說年齡偏大後,就沒有了選擇的權利,沒有了重新開始的權利,只是對絕大多數人而言,選擇應該再早一些。


當然有很多大器晚成的例子,比如:

——任正非,43歲失去了穩定的國企高管工作,才開始創立華為公司;

——若澤·薩拉馬戈,是葡萄牙作家,也是葡萄牙唯一一個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他的文學成步,可以說是很晚直到60歲了才開始寫作,此前他一直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

——齊白石,12歲學木匠,15歲學雕工,直到56歲才大膽突破畫風,名聲大振;


但他們並沒有在35歲時,因為自己當下的職業困惑而思考選擇做什麼?

這些成功的人,有很明顯的特徵:

深厚的積澱;

長期持續的自我批判和思維進步;

內心堅強,理想堅定;


但對於我們普通人,的確無數的人會遇到這個問題,不一定在35歲,可能在25歲、35歲、45歲,都有可能。

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特的個體,內在因素和外部環境,塑造了每個人的唯一性。

因此,要問,35歲選什麼行業好,註定是一個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

但只要記住一點:現在所處的行業,你到35歲了,不一定真的熱愛它,但如果沒有認真對待它,那不論選哪個行業,都是一種迴避困難的表現,是一種想尋找捷徑的表現,真的選中了一個當下覺得不錯的行業且進入其中,過不了多久,同樣的問題還是會出現。

老胡給幾點建議:

1. 其實不存在選行業,而是要考慮自己如何進入這個行業,能否接受一個全新的起點?

2.你是否還擁有足夠的好奇心和激情?如果沒有好奇心,不會去探索工作中的問題,不會有創新;如果沒有激情,就會被困難嚇退。

3. 你是否有能力去進入這個行業,你想要的,未必是你能做的,因此你需要投入什麼?你是否還願意花精力和時間來投入?

4. 不要人云亦云,有人說金融好,有人說IT好,但可能對於你都是最壞的。

5. 在沒有盡力做到自己最好的水準時,不要去想退路。

再次強調,問35歲選擇什麼行業,這個問題,除非你是投資人在選擇,否則你就應該沉下心思考,自己可以進入哪些行業?為什麼而願意進入?能否長期地去堅持?



胡浩老師職場問答


在職場上,35歲似乎就是一道坎。有些人早已做了企業技術骨幹,有些人已經踏上了中高層管理者的崗位,而那些還在基層工作的老員工,就很有可能被淘汰出局。前段時間,華為辭退7000名老員工的消息,在網上引起了爭議。

面對自己為之奮鬥很多年的企業要我們離開,很多人總有一番不捨的滋味在心頭,也不知道將來該往哪裡去發展?其實,35歲至45歲這個年齡段,正是人生的黃金時段。因為,你跟二十多歲的年輕人相比,你更加成熟了,交際能力更強了。而你們與那些在等待退休的50歲以上的老職工相比,卻顯得非常年輕。那麼,35歲過後,我們應該做什麼行業更好呢?

首先,可以自主創業,自己當老闆,在多數情況下比打工要強得多。剛開始創業,為了提高你的成功機率,建議大家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方面,有什麼好的項目,與別人一起合夥做。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而有了合作伙伴,大家共同出錢投資,就可以分攤創業風險。另一方面,創業要先易後難,先做做水果、乾洗、超市、開蔬菜小店等。等積累了一定成功經驗和資金後,再去做更大的事業。

再者,對於很多35歲以上的人來説,雖然工作了十多年,但是目前正處於上有老,下有小,中間有房貸的壓力之中。如果遇到35歲離職後,可以再謀一份銷售員的工作。因為,35歲以上的人,都可以輕鬆與人打交道,也有了很大的人生閱歷了。這樣的年齡段的人,很容易在銷售方面出業績。

筆者曾經在一家大型民營企業做過管理,20多年前有一大批下崗女工進入我們公司做銷售,這些人都在35歲左右,她們很珍惜這份工作,也願意吃苦做銷售,結果不出10年時間,她們都由原來的下崗女工蛻變成了身價數百萬甚至上千萬的銷售明星、女企業家。

再次,現在服務業這麼發達,35歲在原來的單位退下來後,有能力的人也不愁找不到工作。有些人會開車的,去做出租車司機或代駕。還有人可以做外賣小哥、快遞員等,這些行業是幹得多,錢也拿得多,只是服務性行業的工作比較辛苦,風裡來雨裡去,為大家提供便捷的服務。

最後,35歲的人可以選擇做做自媒體,有些人抄菜,色香味俱全,很有一套,就可以拍下來傳到網上,時間長了也可以成為網紅。還有些人,拍下自己家裡的萌寵、萌娃傳到網上,以博取流量和點擊率。當然,你也可以開個淘寶小店,銷售你喜歡的商品。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35歲的人更適合於自己出來做做自媒體,以及開個淘寶小店。

可能對於很多企業來説,人過35歲還在基層混,這説明你能力不強。所以,你這個崗位又需要年輕人來做,這樣更有活力和創新。所以,35歲的老職工就不得不離開他所一直工作的崗位。不過,對於老職工來説,樹挪死,人挪活,離開這個單位,還可以利用本年齡段的優勢,去做更多的事情,來實現自身價值。任正非在43歲時離開了他原來工作的國企,創建了華為。所以,離開往往是一種人生新的開始。


不執著財經


可以考慮做互聯網行業,因為這個行業是沒有年齡限制的。收入也高。有空閒時間可以多增加額外收入。積少成多。賺錢的方法多種多樣。我現在改用 今日頭條極速版 了

邊玩邊賺錢。內容和今日頭條一模一樣 輸入邀請碼 1230780971 領取32元紅包。立即可以提現。不填沒有紅包!堅持每天看看新聞。每天有300左右的穩定收入!!!閱讀三篇文章獲得3元現金獎勵,上不封頂,時間越長收益越高

一份工作的工資可能不夠。所以很多人都有在做副業。現在互聯網的風口到來。很多人足不出戶就可以賺的盆滿缽滿的。比如我們經常使用的今日頭條極速版。抖音。悟空問答。西瓜小視頻。火山小視頻等等一系列都可以賺到錢!

我就推薦一款看視頻就可以賺到錢的軟件,“今日頭條極速版”,邀請碼 1230780971

安卓和蘋果的用戶都可以玩:足不出戶 隨時隨地都能有收益,像平時無聊啊。看看新聞。視頻就有非常客觀的收益。裡面看新聞可以賺錢 搜索可以賺錢,走路可以賺錢,睡覺也可以賺錢等等。獲得了金幣之後就會自動兌換成餘額。可以隨時提現。而且裡面的內容和今日頭條一模一樣。可玩性更高。,這個軟件就是“今日頭條極速版”大家可以去下載嘗試一下。下載幾分鐘就可以提現幾塊錢了。每天都在躺賺

操作簡單。上手容易:下載“今日頭條極速版”開始你的躺賺之旅吧

① 找到“任務”--填寫邀請碼;1230780971

填了之後會有一個32元的紅包。不填的話沒有。填了現金金額裡面的錢可以立馬提現。你沒聽錯。可以立馬提現。而且可以每天打卡。收益客觀

複製填寫邀請碼:《1230780971》 之後直接提現即可!

賺錢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

還有喜歡玩抖音。可以下載《抖音極速版》

抖音極速版 邀請碼【85309555】

做什麼事情都好。需要持之以恆。才能有更多的收穫。希望大家在新一年裡可以賺到更多的錢哦。有時間可以下載賺錢哦。


結果沒結果2364


恭喜你,過了35歲還在考慮選擇什麼行業,代表了你基本上很難再從零開始就業了,因為幾乎所有的招聘信息上,都有這麼兩條鐵定的規矩:

  1. 對於新入行的初級崗位員工,應聘年齡在35歲以下。

  2. 對於放寬年齡要求的中高級管理崗位,一般需要同業五到十年的管理經驗和案例。

如果你是符合第二條的描述,也不用茫然過了35歲選擇什麼行業這樣的問題,大不了跳槽換個公司繼續幹就好。所以我首先的判斷就是這樣的狀況再就業的可能性幾乎為零,當然,選擇做保險、家政服務、快遞、嘀嘀打車等這樣的外包性質的工作還是可以的,那和創業有啥區別?只是拿著體力時間去換金錢的事,和推個板車出去賣水果邏輯一樣。

如果這樣說是不是代表著前途無望,也不能這麼說!只是說明單純靠職業發展獲得成功這條道路的比較難了,但我們可以迂迴一下也能獲得收入穩定增長的成功。邏輯很簡單:

  • 選擇一個建立在過去個人經驗積累的行業,並且能夠建立與更多人交流溝通的崗位,通過幫助他人獲得更多的認可。

  • 運用好不斷積累編制的關係網發展副業,與人合作提供更多的第三方有償服務。

舉個例子,我家樓下的老餘45歲被職場淘汰後也難發展了,於是找了個清閒的工作,同事發揮它常年象棋方面的天賦,現在成了網絡象棋自媒體達人,每個月的總收入不亞於當年職場做管理的總額。道理就這麼簡單。

關注我陸續發表的實體創業故事,希望能給您帶來啟發與收穫!


實體創業那些事


35歲作為職場生涯的轉折點和下半場確實值得我們深思,35歲以後如果不能在管理崗位不斷髮展很容易面臨淘汰的窘境。就算是所謂的技術崗位也會面臨精力下降和年輕人崛起的衝擊,職業生涯處於朝不保夕的階段。


當35歲開始思考選擇什麼行業的時候,我們說至少不是體制內人士了。體制內的人士只會考慮選擇什麼崗位了,35歲以後體制內外的壓力是完全不一樣的。體制外35歲的職業人士不得不面臨無法在一個公司幹到退休的問題,那到底該如何做哪?

35歲中年危機無法破解,只能考慮儘快緩解未來經濟壓力。

首先:35歲要考慮子女教育問題,對子女教育做出盡力安排,不要到眼前被動。

其次:對自生養老儲備做一個安排,社保只能做養老託底,補充養老儲蓄必須有規劃。

最後:不要考慮開源更多思考節流,儲蓄、儲蓄、儲蓄,降低負債到0是一個現實考慮。

35歲之後大多數人其實也不用擔心長期失業,短暫的職業調整雖然不可避免並不會出現長期失業的情況。不得不說的一點是35歲由於職場競爭力的下降,收入增長會逐漸停滯或者只能依靠通脹提高。節流儲蓄就是家庭日常主要議題,把存量流動資產滾動起來產生增值非常重要。

35歲時所有職場人都會面臨的問題,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壓力下做錯不切實際的思想浮動。比如說去創業,把家庭所有流動資產甚至是固定資產孤注一擲的投入。創業的風口早已過去,未來創業失敗概率可能會上升到95%。

如果有能力和條件35歲之後可以做轉型自由職業者的準備,這點未來會是比較好的趨勢。用自己的積累的知識、技能、資本轉型一些服務業,賺個幸苦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