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 西遊記中玉帝雖貴為天地主宰,可這四個地方他無權過問

看過央視86版《西遊記》電視劇的觀眾都清楚,孫悟空在天宮大鬧四方的時候,玉皇大帝做為三界至尊,竟被嚇的鑽到桌子底下,頭都不敢伸出來還大喊:“快去請如來佛祖!”

其實這是電視劇中的藝術效果想要突出的,真實的玉帝哪有這麼丟人。不管在哪個神話傳說中,玉帝都是至高無上的存在。而在《西遊記》的原著中,玉帝的身份被佛祖做了強有力的介紹:“你那廝乃是個猴子成精,焉敢欺心,要奪玉皇上帝尊位?他自幼修持,苦歷過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該十二萬九千六百年。你算,他該多少年數,方能享受此無極大道?”

西遊記中玉帝雖貴為天地主宰,可這四個地方他無權過問

能夠經歷這麼多的劫難,可見玉帝的地位和實力有多高。要不然也不能做到這三界之主的地位,讓靈山諸佛也前來朝拜。所以在原著中,孫悟空大鬧天宮,根本沒機會打到凌霄殿,在殿門外衝了兩次,皆被值守的王靈官擋了下來。然後玉帝下了一道宣書,召靈山的如來前來解圍。

宣書,也就是下的任務,跟調二郎神的方法差不多。不過二郎神因為自己的母親被壓在桃山下面,和玉帝產生了劇烈的爭執。導致了雖然在天庭任職,卻是處於“聽調不聽宣”的狀態。意思是可以由調令調到何地去履職,但是不會聽從臨時的命令去做事。

西遊記中玉帝雖貴為天地主宰,可這四個地方他無權過問

而玉帝向如來下的宣書,其實就是臨時的一道命令。這道命令下達到如來手中,如來也得乖乖前來降服孫悟空。這就是玉帝的實力,也是三界之主的權力和威嚴。

但是通過原著,可以得出的結論是:雖然靈山的佛教是聽從玉帝的調遣的,但本質上的掌控權在安天大會之後就來到了如來的手裡。在《西遊記》中,靈山的存在更像是一個主國下的附屬國,名義上是附屬,可是如果其實力達到一定的層次,就能夠脫離控制,實現獨立自主。而玉帝雖然身為三界的主宰,在處理靈山的事務上多有不便。因此對於佛教的事情,玉帝也只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西遊記中玉帝雖貴為天地主宰,可這四個地方他無權過問

​除了佛教的靈山,玉帝管不到的地方還有三處。其中一出便是當年孫悟空學藝時來到的靈臺方寸山。這靈臺方寸山乃是菩提祖師用大法力幻化,實力沒有菩提祖師強的人,很難對其產生影響。玉帝在不知道菩提祖師虛實的情況下,絕不會大動干戈前去叨擾。

另兩處,便是觀音菩薩的南海珞珈山和二郎神的灌江口。觀音菩薩的珞珈山是佛祖封下的道場,而觀音菩薩的信徒遍佈天下,玉帝也曾得到觀音的幫助。至於灌江口,還是由於舅舅和外甥之間的矛盾,使得玉帝將這灌江口劃給二郎神,做為他“聽調不聽宣”的根據地。

所以,即便是強如玉帝,也有手伸不到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