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古代慈禧太后有多奢華?

用戶4252632204


慈禧是清朝末年真正掌舵者,她不但嗜權,而且奢侈。為了貪圖享樂,她不惜揶用軍費來彌補開銷開支不足。

1894年,慈禧迎來60歲的大壽,她擬“在和園受賀,仿康熙、乾隆年間成例,自大內至園,路所經,設綵棚經壇,舉行慶典”。也就是說,她以繕修頤和園為晃子,不但挪用了海軍經費,而且還收受了大量的貢獻。後來日本發動了中日甲午戰爭,朝中有大臣提出停止頤和園工程、停辦景點時,慈禧怒不可遏,說了句令人心驚膽寒的話:“今天你讓我不高興,等到日後我就讓你終生不高興!“

也正是因為慈禧挪用軍費,最終導致甲午戰敗。

慈禧的奢侈不但體現在生活上,還體現在“身後事”上。為了修建陵墓,慈禧不惜重金打造。

按等級來分,慈禧的身份、地位於情於理都應該比皇后慈安稍遜一籌,在陵寢規制上也應該如此。然而,慈禧的的陵墓無論在規制與質量上都與慈安難分伯仲,饒是如此,她仍不滿足,她要在陵寢的建築與裝飾上超過慈安,以顯示她的“唯我獨尊”。

光緒二十一年8月,“善解人意”的東陵守護大臣主動向慈禧示好,上奏朝廷說慈禧陵因連年雨水,損壞嚴重,急需修整。

慈禧立馬順水推舟批准修復,並且任命親信慶親王和兵部尚書榮祿為“工程總監”。結果,這一修,卻是大修特修,陵墓裡很多東西都是推倒重來。

這樣超級浩大的修復工程,所撥修復款都是以百萬兩白銀來計算的,陵寢僅三殿所用的金葉子就達4592兩,陵內的丹陛石,為高浮雕加透技法雕成,圖案為“龍在下,風在上”。隆恩殿周圍的69塊漢白玉板處處雕成“鳳引龍追”,74根望柱頭打破歷史上一龍一風的格式,均為“一鳳壓兩龍”,暗示她的兩度垂簾聽政。總之,慈禧陵建築材料的貴重、工藝的精湛、裝飾的奢華都是排在清朝陵寢中的首位。

歷時13年的重修後,才算完工。巧合的是,工程竣工後的第4天,慈禧便離世了。

慈禧死後,清王室為她籌辦了堪比皇帝規格的葬禮。1908年11月16日,慈禧太后蓋著金黃色柩布的靈柩被緩地移出紫禁城。送葬隊伍最前端是一隊身著新式軍裝、手拿長矛的騎兵,他們一個個裝束齊整,威威凜凜。緊隨其後的是一列排著縱隊、手牽馬匹的僕役。

再往後面,是幾百名身穿猩紅色綢緞衣服、帽上插著黃色羽毛的僕役,他們輪換著抬行慈禧的靈柩。在靈柩後方承擔護衛的戲色騎兵。行進在護衛騎兵之後的,是一排排穿著紅衣服的僕役,他們舉著綠、紅、紫、黃等各種顏色的旌旗和低垂的綢緞條幅。

就這樣,慈禧太后的靈柩從北京的紫禁城被抬送至距城有125公里遠的清東陵。

在清宮檔案中,關於慈禧隨葬品也只做了簡單、粗略的記載。而在民間,卻有一本神秘的筆記,記錄了慈禧墓中隨葬品的具體名稱、數量。民間傳說的筆記叫做《愛月軒筆記》。對於筆記作者,民間和史學界所懷疑的首要對象就是大太監李蓮英。李蓮英是慈禧最寵信的太監。慈禧死後,李蓮英親力親為、盡忠盡責地料理後事,並按照慈禧生前吩咐,將事先準備好的大量陪葬品,小心翼翼地逐一、有序地放人慈禧棺槨之中。

慈禧墓裡大量價值連城的陪葬品引來了眾多盜墓賊的目光,最終被盜墓大王孫殿英來了個“一窩端”,可悲可嘆也。


飄雪樓主的歷史課


慈禧太后有多奢華,先從吃上面來說,每次吃飯,必須齊齊整整的端上一百碗不同的菜來,每餐慈禧總是一個人坐著獨享,因為一百碗菜太多了,不可能都擺在慈禧面前,有一個專門服侍慈禧用餐的太監喚作張德,慈禧想要嘗試哪一道菜,便吩咐張德把菜端過來,這端菜的差使,一舉手,一移步,都得非常的鄭重!



慈禧太后有一次坐火車出行,用了整整四節車廂做御膳房,光爐灶就排了50個,廚子上手50人,下手50人,那些雜差就更多了,每個爐灶每餐只能做兩道菜,因為有許多菜不是臨時可以做出來的,要花好多時間去準備,就象燜蒸鴨子,必須兩到三天用文火煮,才會酥爛。還有備菜也很耗時耗人,比如慈禧太后要吃豆芽,就得有專人一根一根的摘豆芽,把豆芽根兒上的須全部摘掉,摘的時候還要十分小心,不能弄斷豆芽,不然就會被說遭蹋了有用的東西而受到處罰!出行都這麼大費周章,平時可以想見多奢華!

慈禧太后洗澡也特別繁瑣與浪費,每洗一次澡就得用掉40條毛巾,這些毛巾都是作工十分精美的御用毛巾,慈禧洗完澡這些用過的就都扔了,而這些毛巾,只是慈禧洗澡物件中最普通的一個,還有什麼鑲著金龍的洗澡椅,鑲著金龍的洗澡盆等等一些洗澡專用物品!

甲午戰爭前幾年,北洋海軍一直想添置新式戰艦,清政府就是不批,說什麼“時艱款絀”,這邊說沒錢,那邊對自己可是照樣奢侈的很,一天的生活費用就高達四萬兩銀子。一天四萬兩什麼概念?按照當時物價算,慈禧半個月的費用就可以買一艘日本吉野級巡洋艦,兩個月就可以買一艘超級主力艦,一年下來,都可以裝備一支先進的海軍艦隊!

不批銀子給海軍還不夠,還要叫李鴻章從海軍購艦項上扣款,到了夏季的時候,慈禧就到紫禁城外中海、南海、北海避暑,“三海”有數不盡的亭臺樓閣,海軍大臣醇親王還跟李中堂說太后無處乘涼,叫他稍助微款以修“三海”,李鴻章為表忠心只能撥款。

為了給慈禧太后過60歲大壽,光是壽宴的新衣服就花了23萬兩白銀,紫禁城到頤和園的道路兩側設了60多處的戲臺、牌樓,還有一路的景點設置與裝飾,這些花了240萬兩白銀,還有紫禁城各處的裝飾也都更換,各處宮殿修復,七七八八的算下來,慈禧太后為了她的60大壽花了600多萬兩白銀。還有為了給慈禧太后還政後休息的頤和園,花了3000萬兩白銀。而當初北洋海軍初建才花了700萬兩白銀。

慈禧的陵墓從1873年就開始修建,到1880年耗時六年完工,1895年,慈禧覺得不夠氣派,又重修了一次自己的陵墓,這次花了13年時間,到1908年10月18日才修好,耗銀估算總計1000多萬兩!

慈禧生前奢華,死後也要奢侈,根據李蓮英的記錄,她的屍體入棺前,棺底鋪了三層金絲串珠錦褥,上面鑲了一萬兩千多粒珍珠,紅寶石白玉等幾百塊,錦褥上鋪了兩千四百粒珍珠。頭部上首是個翠荷葉,慈禧頭上所戴鳳冠,冠上的大珍珠就值1000萬兩白銀。還有金、寶石、玉雕成的佛爺像27尊,腳下、身側放了各種奇珍異寶多達700多件,然後在這些珍寶空隙間倒入四升珍珠、紅藍寶石2200塊填滿!據估算,慈禧太后的陪葬品價值高達5000萬兩白銀!



慈禧為了一己私慾,不斷透支著大清的國運,使得中國在近代史中一直處於捱打的局面,被逼迫簽訂了一系列喪權辱國的條約!慈禧的奢侈也讓她在死後遭到了莫大的汙辱,在她死後20年,陵墓被軍閥孫殿英盜挖,所有珍寶都被洗劫一空,還將慈禧扒光,只剩下一條底褲和一隻襪子,隨後將慈禧屍體拋在墓中揚長而去。


歷史紅塵


慈禧太后是中國歷史上較為出名的女性。她統治了晚清50年。作為一個女人,他並不是從一開始就掌握了朝廷大權,但經過多年的權力鬥爭和朝廷陰謀,她站在了最高權力的頂峰。在得到這至高無上的權力之後,慈禧太后開始揮霍無度。

慈禧太后(1835~1908年),葉赫那拉氏,滿洲正黃旗人,安徽寧池廣太道惠徵之女。咸豐元年(1851年)入宮,封懿貴人,六年生子載淳,進懿貴妃。同治即位後,與恭親王等密謀殺肅順,垂簾聽政。光緒即位後,仍聽政。光緒親政後,因無實權,發動戊戌政變,被其挫敗,將光緒囚於宮中。光緒二十一年,光緒卒,次日,慈禧亦卒。葬於東陵。

對於慈禧太后來說,這種生活是太享受了,20多歲的時候,大多數女人還在編織,對丈夫言聽計從的時候,慈禧已經成為清朝的最高統治者,到了生活的頂峰,可以說享受一般人不能享受的榮華富貴。接下來我們來看看這個慈禧太后是多麼奢侈。

慈禧太后剛進宮,他就住在皇宮裡,十七歲的慈禧太后被皇帝封為蘭貴人,而慈禧則被安排在宮殿的後殿。慈禧被封為懿嬪後,遷出宮廷,後來慈禧對咸豐皇帝的眷戀就在宮廷裡,可以說慈禧對皇宮有著深厚的感情。

儲秀宮是慈禧生活中最重要的宮殿。這是一個非常安靜的庭院,位於西六宮的最北端,美麗別緻的御花園。整個儲秀宮都很豪華,裡面的每一個裝飾品都是無價之寶。鞋底上的地磚甚至都是金做的。

在儲秀宮裡面,包括慈禧太后用膳的宮殿。在桌子茶几那裡都會擺放新鮮的水果,因為水果新鮮,所以使整個宮殿都有一股馨香的氣息,當然這些水果慈禧都不會吃,最後都是直接白白的扔掉。

儲秀宮西梢間玉壺、燭臺

儲秀宮東次間玉洗、玉碗

在慈禧60歲大壽的時候,他給自己花足了白銀,據統計,總的白銀是一千多萬。相當於當時整個北洋艦隊的軍費,而也就是因為她自己過60大壽,沒有加強軍防,使外國列強長驅直進!

慈禧太后不僅生前榮華富貴,而且在死後也受到了高度的尊重。據報道,慈禧皇后的壽衣上面全是珍珠。聽說有420顆大珍珠,1000顆珍珠,1500顆小珍珠,頭上有42顆珍珠,頭上最大的珍珠四兩重,脖子上有三串朝珠。不僅如此,嘴裡面還含著一顆價值連城的夜明珠,她手裡還握著雞蛋大的珍珠。

慈禧太后的生活極其奢華,但這種揮金如土的生活,是建在清代老百姓貧窮的生活之上!揮霍百姓的血汗,魚肉百姓,讓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





鄉下曹十一


統治中國近48年,中國皇室的鐵腕人物,但作為女人她,也有對鏡修花黃的柔情一面,上朝前一定要在象牙雕花鏡奩前細細打量自己一番,披上金絲禮服,蹬上朝靴。打開琺琅瓜形胭脂盒輕拍脂粉,戴上雙龍點翠頭簪,和每日必帶的碧玉朝珠,最後是金鏨古錢紋指甲套。  

  她能書善畫,但也是一位誤國殃民的奇才。吃穿用度極度奢侈,一生搜刮天下極品,號稱“皇室珠寶狂”,死後都恨不得天下財寶,都鑽進她的墓裡!有人說,她的奢侈,不是一個人的奢侈,是以整個大清的滅亡作為代價,大清才是她的陪葬品!

  你以為這些個“奢侈”的殉葬沒有個數兒?當然不是。慈禧太后最心腹的太監李蓮英,慈禧棺內葬寶時,他是參加者。他和侄子合寫的愛月軒筆記詳細記錄了隨葬品的種類、數量、位置價值。看看,真是死也要拉一批“殉葬”的,還心裡門兒清!

  現在就讓我們來扒一扒這位大清太后的奢侈後宮生活吧!

  【天價殉葬單】

  慈禧棺內底部鋪的是金絲織寶珠錦褥,厚7寸,下面鋃大小珍珠12604粒,紅光寶石85塊,白玉203塊,錦褥之上再鋪一層繡滿荷花的絲褥,上面鋪5分重的珍珠2400粒。

  蓋在慈禧屍體上的是一條織金的陀尼經被。被長280釐米,寬274釐米明黃緞底,捻金織成。經被上綴有820粒珍珠。在經被之上又蓋一層綴有6000粒珍珠的網球被。

  圖為由捻金線織成的陀羅尼經被,經被約三米見方,明黃緞底,被面上織有眾多佛經、佛像、佛塔、花紋等裝飾,既有佛教的神聖,又不失皇室的威嚴。

  頭戴鳳冠,冠由珍珠寶石鋃嵌而成,冠上有一顆重4兩大如雞蛋珍珠,當時價值白銀約1000-2000萬兩。口內含夜明珠一粒。

  脖頸上有朝珠三掛,兩掛是珍珠的,一掛是紅寶石的。

  身穿金絲禮服,外罩繡花串珠褂。足蹬朝靴。手執玉蓮花一枝,頭前方有蚌佛18尊,頭頂一翡翠荷葉。

  頭兩側有金,翠玉佛10尊,手邊各置玉雕馬8匹,玉羅漢18尊。在其屍體旁或足下共有金佛、玉佛、紅寶石佛、翠佛108尊,每尊佛重6兩;翡翠西瓜四枚,白皮黃籽粉瓤者兩個,綠皮白籽黃瓤者兩個,翠桃10個,翡翠白菜兩顆,綠色的菜葉旁有兩隻典色的馬蜂。

  棺內最珍貴的是座率紋花,煙雲流動,用白玉雕琢成的九玲瓏寶塔。其屍體旁邊還放滿了寶石、玉石、紅珊瑚樹、墨玉荸芥700多件,當寶物殮葬完畢,發現棺內尚有孔隙,又倒進四升珍珠(8分大珠500粒、三分珠2200粒,二分珠1000粒);紅蘭寶石、祖母綠寶石2200塊。

  【日常開銷】

  《頤和園慶壽圖》

  老太后60歲的生日時為自己的生日準備的首飾合黃金1萬兩,白銀38萬兩;置辦衣服花去黃金23萬兩;從頤和園回紫禁城所經道路的景點設置與裝飾,花去白銀240萬兩……太后這個生日,約花了白銀1000萬兩,相當於整個北洋艦隊的經費。

  吉羊麻將

  慈禧太后進藥底簿

  畫琺琅開光花鳥手爐

  按摩器

  紫檀百寶嵌福祿壽文具盒

  據清王朝最後一任總管太監小德張回憶:慈禧當年一天的宮中費用大致是紋銀四萬兩。這意味著清宮半月之費可購甲午海戰時日方吉野級巡洋艦一艘;兩月之費可購一超級主力艦;一年之費可裝備一支居當時全球六七位的海軍艦隊。

  【衣食住行】

  衣遠超一節車廂!

  慈禧的服飾很多。她乘火車去奉天時,有專門一節車廂載運她的服裝。她並不預備在那邊耽擱太久,因此所帶的衣服只是晚春時適用的一部分。但這已足以使她的御前女官裕德齡驚歎:“它的偉大和富麗幾使人目為之炫,神為之奪。除卻你能看見的一片彩雲似的錦繡之外,你就不用想細細鑑別它們。因為它們委實是太多了,太美麗了!”衣服大概有2000件,鞋子不能算多,也有三四十雙。

  太后身高中等偏低,喜歡穿高跟的鞋,有的高達6英寸。她有一款大典時才穿的繡花鞋,鞋底很高,四周綴有小珍珠串,如同穗子一樣。

  慈禧與多數女人一樣,喜歡檢閱和欣賞自己的衣物。有些衣服雖是從不再穿,卻因有紀念意義,如數十年前她為貴妃時穿過的衣服,時常要叫太監取來把玩,追念往日的綺年玉貌,美景良辰。

  即使在出行途中,“每隔四五天工夫”,也“總要把所有的衣服等等查看一番”由兩個太監抬到慈禧面前,全部看完,不啻上千百人的隊伍。

  女為悅己者容,

  慈禧花在“梳妝檯”的時間,

  也十分的驚人!

  織錦多格梳妝盒

  象牙雕花鏡奩

  髮式——“大拉翅”

  據說是她自己所創,後來官宦命婦、民間女子紛紛效仿,一直流傳到今天的戲劇舞臺上。慈禧的“大拉翅”髮髻,實際是一個高約一尺有餘、內以鐵絲為骨架、外包青緞青絨布做成的兩把頭冠套。摘戴自如,又可美飾頭髮。兩把頭的頭飾有扁方、簪、頭花、流蘇等。

  碧玉朝珠

  折花壽字鈿子

  銀鍍金嵌珠雙龍點翠頭簪

  慈禧夏天最喜歡戴的扁方是六十整壽時張之洞進貢的,用檀香木、金絲和小珠子鑲成。頭花是“大拉翅”髮髻的主要首飾,大多以珠寶鑲嵌而成。慈禧許多畫像、照片中,都能見到她“大拉翅”髮髻正中的大朵珠


叨王爺


正是因為慈禧的腐敗奢侈,才有了清朝末年朝廷的腐敗!這叫,上樑不正下樑歪!下面,我以慈禧西逃時為例,看看老佛爺有多“節儉”。

慈禧西逃的時候,一開始很狼狽,吃碗小米粥,吃幾個雞蛋就滿足了。但是,等她一路攤派勒索到了西安行宮後,慈禧的一切吃喝開銷又開始向以前看齊。

在行宮中,設立了葷局、素局、飯局、茶局、點心局等十來個負責慈禧飲食的“局”。每個局分太監一人,廚師10人。也就是有100多人負責太后的飲食。這個標準就是太后日常飲食標準。一桌飯菜上百道菜,很多隻是充場面,看看樣子。

慈禧在西安行宮的開銷是每月29萬兩銀子。等慈禧回北京的時候,各地官員給慈禧送的禮金就高達700多萬兩,慈禧回京的車隊有3000多車,隨從人員數萬人之多。

要知道,日本向英國定製的海軍主力艦“吉野號”巡洋艦的價格是30萬英鎊(約合120餘萬白銀,一英鎊等於4兩多點白銀)。一百多萬兩銀子,的確不便宜了。但是,慈禧四個月的開銷,就夠買一艘吉野號。她西逃時搜刮的錢財,就夠買五六艘吉野號了!

(文|勇戰王聊歷史)


勇戰王聊歷史


慈禧太后奢侈這個是人盡皆知的,但是具體有多奢侈就不是所有人都瞭解的了,下面我們就從衣食住行來介紹一下慈禧太后的奢侈。

每個人都要穿衣服,慈禧太后格外不同,因此慈禧的衣服上除了布料之外鑲滿了金銀珠寶,帽子上掛有珍珠,至於一些髮卡耳環之類的更是不用說了,無不是世間罕見之物,就連十個手指頭都經過精緻的加工,更重要的是慈禧太后換衣服換的也勤,一件這麼貴重的衣服鞋子什麼的也僅僅穿不幾回,有的甚至穿一回就不穿了,所以慈禧的穿衣放到現在夠在北京買幾套樓的了。


跟穿衣相比,飲食往往更能展示出慈禧太后的奢侈,每日一滿漢全席是對慈禧太后飲食方面最好的寫照,先不多說,說幾樣菜品,掛爐鴨子、掛爐豬、燕窩八仙湯、拌鍋燒鴨絲、口蘑熘魚片、青筍晾肉胚、肉片燜玉蘭片、碎熘雞、煎鮮蝦餅,等等,這樣的菜一百多道,由於就可見慈禧太后有多奢侈了。


一個人哪能吃那麼多菜,所以慈禧太后很多菜僅僅是吃一口,甚至有的時候一口不吃,所以更多的是浪費了,說到浪費慈禧是浪費之祖,光說吃西瓜,慈禧太后一天就要吃350個西瓜,慈禧吃西瓜僅僅是吃西瓜中間的一小勺子,剩下的均扔掉,所以慈禧太后真是奢侈之祖!

要說吃穿可以浪費,住怎麼也沒什麼可以浪費了的吧,畢竟每天都住在一個地方,也不可能一天換一個地,但是慈禧太后不愧是浪費之祖,住也能給你住出個花樣。慈禧住的地方很文雅,房子不是金碧輝煌的那種,可能是咱們的慈禧老佛爺顯得這樣有點俗,但是咱倆慈禧老佛爺裡面裝修的可不一般,全都都是用奇珍異寶點綴的,裡面隨便拿出一樣,即便是放在當時也是國寶級別的,這樣的寶貝擺了一屋子。


除了這些慈禧太后的房間還有一個重要的裝飾品-蘋果,有人問蘋果有什麼稀奇的,蘋果不稀奇,稀奇的是怎麼用,慈禧太后一年用掉15個上好的蘋果,平均一天也是400個,因此慈禧太后不是吃,而是喜歡聞蘋果的味道,所以不停的往自己的房間裡放新鮮的蘋果,待慈禧感覺他沒有了味道之後則再換新的,就這樣一天就要用掉400多個蘋果,你說浪費不浪費,也不知道她是怎麼聞的。


慈禧出行,咱們用一個老照片就可以看出排場有多大,前前後後簇擁著數十人只為慈禧太后一人服務,慈禧坐的轎子有多麼的奢侈咱就不說了,單單是這些服務人員,大大小小的太監宮女們一天就是不小的開銷。若是放在現在,一個人身邊每天僱傭這麼多的保鏢和隨從,光工資就是一筆鉅額的開銷。

洗澡

在這裡咱在額外說一個慈禧太后的洗澡,慈禧太后雖然人老,但是卻十分的愛乾淨,每天都要洗兩到三回澡,但是慈禧太后的洗澡也不同於其他人,慈禧洗澡只需要往一個椅子上一坐,身邊左右有十幾個宮女進行著照料,慈禧太后喜歡花瓣,於是便在水中放上很多的花瓣,以增添洗澡的氣氛於洗澡水的香氣。更重要的是咱們的慈禧老佛爺一次洗澡竟然要用40天上好的毛巾,並且用過一次就扔掉,在當時的社會生產水平,一條上好的毛巾也是不便宜的。


慈禧太后的奢侈是人盡皆知,但是有這麼的奢侈還真是令很多人意想不到,以上說的這些還都只是日常生活,還不算特殊情況呢,據說慈禧太后過一次生日所要消耗的白銀在當時都要夠買一條戰艦的了,可以說大清的整個江山都快要慈禧給吃空了,除了慈禧的奢侈外,慈禧還引起了一股奢侈之風,滿清後期大大小小的官員都十分的奢侈腐敗,不看誰的政績多,而看誰的排場大,這樣的大清國怎能不亡。

歷史時刻錄,每日一歷史,分享歷史時刻,品味歷史時光,感謝您的觀看,歡迎您的評論,動動手指點個贊呦!

不喜歡吃白菜


慈禧老妖婆奢侈揮霍無度,直接將大清江山斷送在她的手裡。

第一,慈禧老妖婆每頓飯要吃三百道菜,每道菜吃不到一口,名副其實的浪費無度。一頓飯三百多道菜少則花費白銀幾百兩,多則花費白銀上千兩,吃空了皇家的國庫。

第二,慈禧老妖婆有潔癖,春夏秋每日洗澡,對於普通人來說本來沒有什麼。但是到了慈禧老妖婆這裡那就變得令你想象不到的揮霍浪費。每次洗澡要幾十人伺候,每次用掉浴巾上百條,擦了洗,洗了擦,簡直令人髮指。

第三,好面子,鋪張浪費,過生日過節一頓宴席要花掉白銀幾萬兩。最出名的一次就是老妖婆過六十大壽,花掉白銀上千萬兩,吃喝種類繁多,一群廚子多達幾百人,還不算其他雜役。這些銀子都是挪用的北洋水師的軍費,後來甲午海戰失敗,都是拜這老妖婆一手所賜。

慈禧老妖婆的鋪張浪費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令人噁心作嘔!




執筆寫春鞦


這是個有趣並且值得探討的問題,相信我們都聽說過慈禧太后,也知道她對我們近代中國的走勢產生了多麼大的影響,也相信一定聽過她的生活有多麼奢華,也知道她曾經為了給自己祝壽甚至剋扣了北洋水師的軍費等等,下面就讓我們走進這位太后的奢華生活吧。

吃得好豐盛

慈禧太后每次吃飯,要上80-100盤的菜。100盤菜擺開是什麼陣勢?一般人估計要配備一個“飯用”望遠鏡。還有一次慈禧太后坐火車去奉天,火車上光爐灶就排了50個,每個爐灶上配一個大廚,每個大廚每次就做兩樣菜。因為有時候一個菜都需要兩至三天才能做成。慈禧喜歡鴨子,大廚燉一隻鴨子就需要兩至三天才能做成。每個爐灶還要配一個小廚,這小廚是專管生火的。所以太后一說自己餓了,50個小廚拿著芭蕉扇就開始扇風點火。當然,每個爐灶還要配雜廚若干。可以說真的出門都帶幾個排的炊事班了。


生日也要好好過

甲午戰爭前六年,北洋海軍一直想添置新式戰艦,可政府就是不批准,理由是“時艱款絀”。那當然了,慈禧太后一天的生活費用就是4萬兩銀子,加上一堆的條約賠款,這清政府能有錢才奇怪呢!

1894年11月7日,是老太后的60歲生日。慈禧太后為自己的生日準備的首飾合黃金1萬兩,合白銀38萬兩;置辦衣服花去黃金23萬兩;從頤和園回紫禁城所經道路的景點設置與裝飾,花去白銀240萬兩……太后這個生日,約花了白銀1000萬兩,相當於整個北洋艦隊的經費。除此之外,為了給太后修退休後休息的頤和園,花去白銀3000萬兩。反觀當時,英國和德國最先進的戰艦價格約為25萬兩白銀(不算武器設備)。也就是說,慈禧太后這半個月就花掉一隻巡洋艦。她裝修頤和園的錢,可以組建三支北洋艦隊!


總結一下

其實慈禧太后的一生,奢侈的地方又何止在這裡呢?包括其死後更是攜帶大量奇珍異寶入墓,但是她可能真的忘了,古往今來不都是誰的墓財富多,來盜的人就多嗎?後來,軍閥孫殿英洗劫清陵,更是重點關照了慈禧墓。

以上便是我的回答,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有更多想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進行進一步討論。


蘑菇雅說


甲午海戰正打的激烈著呢,她就用買軍艦的軍費在自己60大壽那天大肆揮霍,導致北洋艦隊因軍費不足而全軍覆沒,那你覺得呢?


MC宇宙獨立團反迷你


應該沒有用過LV吧!喝酸奶應該沒有舔蓋子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