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事業編制考上公務員之後,之前的工齡可以算提拔年限嗎?

亮雖不才


事業編考上公務員以後,之前的工齡是不可以算為提拔年限的,僅僅在定工資的時候有用。

大家知道,事業編是可以再繼續考錄公務員的,不論是國家公務員考試還是省公務員考試,事業編都可以參加,這也是基層事業編比基層公務員有優勢的地方。但是,事業編制考錄公務員以後,任職年限會重新計算,之前的工齡可以計算為工作年限,也可以在計發工資的時候予以考慮,但是在提拔職務的時候是不會計算的。

比如,一名事業編制幹部,已經在事業單位工作4年,按照事業單位管理崗位任職規定,此時是符合提拔為管理八級條件的,也就相當於公務員副科級領導職務。但是如果此時又考錄了公務員科員崗位的話,科員任職年限只能從公務員一年試用期滿後重新開始計算,之前事業單位任職經歷不會計算為科員任職年限。也就是說,如果你想提拔為公務員副科級領導幹部,必須在考錄公務員後再繼續工作4年,即從你參加工作到符合提拔為公務員副科級領導幹部,需要8年時間。

但是,事業編制之前的工齡是計算為工作年限的,在計發工資的時候也是計算在內的,只不過比同等條件直接考錄公務員的人員多一年試用期。比如,一名事業編制幹部,參加工作兩年後又考錄了公務員,那麼,這兩年的工齡是計算為工作年限的,並且在計算試用期工資時,這兩年經歷也會計算在內,也就是比之前沒有工作經歷而考錄公務員的人員工資要高。

總之,事業編制考錄公務員後,之前工齡不能計算為提拔任職年限,任職年限需要重新開始計算,但是會被計算為工作年限,套改工資時也會考慮在內。

歡迎關注中省直遴選,有問題歡迎隨時交流。


中省直遴選


事業單位在崗在編人員參加公務員考試並上岸,成為公務員身份,其在事業單位工作的工齡如何計算?首先,按時《勞動法》規定:工齡是指以工資收入為生活資料之全部或主要來源的工作時間。同一單位工齡計算是從參加工作到退休或者離開工作崗位之間連續的工作時間,不同單位工齡計算,有連續計算法、合併計算法,以及人事特殊工程的工齡折算法。

事業單位在崗在編人員參加公務員考試,進入公務員單位工作,其工齡適用於“連續計算法”:其進入事業單位工作的工齡時間有案可查並清楚計算,考入公務員機關的時間也非常清楚明白。事業單位和公務員人事管理機關相同,工齡計算方式相同,因此,其在事業單位工作的時間,在進入公務員機關後,是連續計入本人工齡的。也就是說,在事業單位工作三年後,考上了公務員,公務員工資套算時,其工齡是連續計算的,是從其進入事業單位工作時間計算,並非是從考入公務員崗位開始計算,有特殊規定的除外。

工齡連續計算,不僅體現在工資計算,也適用於其要求工齡的其他事務,比如晉升提拔。按《組織人事管理條例》規定,提拔副科級領導職務,要求參加工作三年以上並且考核合格。如果考上了公務員工作表現優秀,馬上面臨提拔,組織部門可以延伸考察其在事業單位工作的表現,以及年終考核結果。

當然,對於已經在事業單位提拔為八級管理人員,重新參加公務員招考,其管理級別能否對應核算為公務員副科級職級,則完全看其參加考試的崗位要求和性質。如果考的是一般公務員崗位,其管理八級並不算數,考上了也只能按辦事員或者科員重新起算;如果考的本身就是有職務的崗位,也就是參加公務員職務公考,只要符合參考條件,考上副局長職務,就是副局長,身份、級別、工資待遇等都按職務套算。


職言管語


盟主曾在體制內混跡多年,輾轉多個單位,對這種情況見得比較多。

首先,事業編制考上公務員,工齡這塊是沒有問題的,可以連續計算。在公務員登記時,只要你之前的工作單位交養老保險,你的工齡都可以連續計算,哪怕你之前在企業工作,也是一樣的。

其次,你問的是提拔年限,按照規定是可以計算在內的,但是實踐操作中,單位講究先來後到的,除非你後臺硬,否則必須乖乖排隊。

最後,盟主覺得,進入公務員單位,還是踏踏實實先把工作幹好。至於提拔問題,輪到你時再盡力爭取吧。


公考面試觀


你說的這種情況比較特殊,但也很常見,主要是錄用後首次定級(副科)的問題,定了副科後再提拔就不用再考慮之前的工齡了,一切都按新的定級時間來算。

那麼,像你這種從事業編考上公務員後之前的工齡能不能作為提拔定級依據?

根據小公的工作經驗,只能這麼答覆你:視情況而定。

首先,要看你的學歷,如果你是碩士研究生畢業,根據《新錄用國家公務員任職定級暫行規定》,獲得碩士學位的研究生,可任命為副主任科員,定為十二級。也就是說,只要你是碩士學歷,考上公務員,一年試用期轉正後,即可定級為副主任科員,這與你此前在事業單位的工作年限就沒什麼關係了,主要看學歷。

而如果你不是碩士學歷,就要看情況了。根據新錄用公務員任職定級暫行規定第五條第二款規定,新錄用的具有一定工作經驗的人員,根據本人德才表現、學歷、工作經歷和原任職務,比照本單位同等條件人員任命職務、確定級別。根據這一解釋,像你這樣從事業單位考入公務員的,之前的工齡是可以作為定級的參考依據的。如果有領導願意幫你,試用期轉正後,其實也可以定級副科。

當然,這只是理論上的依據,先前的經歷能否作為定級依據,除了領導關照,還要看平臺。假如你是在縣裡,副科也是相當要緊的職級,像這樣半道考入的公務員想直接定級副科(碩士研究生除外),基本不太可能,一切還的從頭開始;而如果是市級以上單位,就相對容易多了,只要單位同意,定個副科不是什麼難事。

小公以前有個同事,也是從縣裡的農機局(屬於事業編)考入我所在的單位的,此前,他已在縣裡工作了四五年,試用期轉正後,他找了領導打招呼,直接就定了副科,參照的就是上面的條款。

我是小公,專注公務員考試、任用、提拔等體制類問答,感興趣或有疑問諮詢的,可以關注私信我,我將提供全方位的權威解答。


80後小公


職級並行改革已經接近尾聲,具有公務員身份的人都完成套改和首次晉升。首次晉升結束後,大家都期待下一次晉升的機會。在這裡有一個基本的問題,新的職級從什麼時候開始計算任職時間,是很多人比較迷惑的地方。今天具體給大家分析一下。

班子會議研究通過的時間,就是新職級的任職時間

職級並行後,職級晉升的步驟和方式仍然延續之前的辦法。第一步是醞釀和推薦,初步提拔方案出來後,單位組織大家進行匿名投票,投票結束後,邀請每一位參與投票的人進行口頭談話,投票和談話的最終結果交給領導,由領導班子研究確認,這個步驟的主要目的是確定計劃考察的人選。第二個步驟是考察談話,抽調可靠的人員組成考察談話組,形成考察報告,再次交由領導班子研究確定最終提拔人選。這次會議的時間就是新職務的任職時間。

投票和考察推薦後被擱置,新職級時間不能超過1年

按照幹部職級晉升的規定,推薦考察的有效期是一年。如果因種種原因被擱置,在一年期間之內,仍然是有效的。只要考察組進行認真考察,提交班子會研究通過的時間就是新職級的任職時間。

需要說明的是,任命文件的時間不具有參考價值,任命文件一般是在7到10天的公示結束之後才會下發,或者推遲更長的時間。最具有認定價值的時間是幹部任命審批表上的時間,表格上明確標註了領導班子研究通過的時間。

任職時間是理論上的參考,實際晉升要看很多因素

體制內的職級晉升,一般是按照月份進行計算的,月對月的時限足夠後,意味著可以晉升,這只是理論上的晉升時間。實際晉升工作中,需要考慮職位空缺,也需要吻合領導的意圖和計劃,最重要是幹部個人要表現過硬。沒有過硬的資本和條件,即使你的條件完全吻合,也不一定必然會得到晉升。


史海心


隨著事業單位的改革,一些事業單位開始申請公務員,並留在制度中。一旦進入公務員隊伍,管理方式也將發生變化。

首先,我們在同一單位工齡的計算是從參加工作到退休或離職的連續工作時間。計算不同的單位工齡,有連續計算方法、組合計算方法,以及人員特殊工程的服務年限折扣法。

在職額事業單位職工通過公務員考試進入單位工作,他的工齡比較適用於"連續計算方法"。事業單位與公務員人事管理機關相同,計算服務年限相同,因此,他們進入公務員機關後在事業單位的工作工齡也會一同計入工齡的。但是有特殊情況除外。

連續計算工齡不僅反映在工資計算中,而且也適用於其他需要工齡的事項,如晉升和晉升。根據"組織人事管理條例"的規定,應提升副部門領導職位,並要求參加工作三年以上而且考試合格。如果你立即進入公務員隊伍並面臨晉升,組織部門可以延長其在公共機構的業績和年終考核結果。

果對於已經在事業單位晉升為第八級的人員,在參見公務員考試後,他的級別職稱如何安排,完全取決於他們參加考試的職位要求和性質。如果公務員考試考的是一般公務員職位,也只能按文員或部門重新計算。如果公務員考試考的有職務的崗位。並且獲准擔任領導級別的職務,則身份、等級的職稱、薪金等均按其職責計算。


中公教師網


關於"事業編考上公務員之後,之前的工齡可以算提拔年限嗎"的問題?

謝謝《悟空小秘書老師》邀請。

不可以算提拔任職年限,但參加工作時間經批准認定為養老保險視同繳費時間,和巳經繳納了社會基本養老保險費的時間及額度,同時會成為公務員的養老保險個人繳費時間和個人帳戶儲存額。

公務員是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管理的。設25級11個序列。

事業編考入出務員,如果是高中畢業生,直接定為公務員行政25級,職務定為辦事員級; 如果是專科、本科畢業生考入公務員,專科生定為公務員行政24級,本科23級,職務定為科員級; 如果是碩士畢業生考入公務員,定為行政22級,職務定為副主任科員級; 博士畢業生考入公務員定為行政21級,職務定為主任科員級。

公務員的提拔任職年限從考入公務員錄用轉正後計算。

如辦事員任職三年後晉升為科員,科員任職四年後晉升為副主任科員,副主任科員任職五年晉升為主任科員等等。這是法定,但必須達到公務員年度考核合格條件。

另外,公務員職務分為領導職務和非領導職務,可以從領導職務到非領導職務,也可以從非領導職務到領導職務。公務員的最高領導職務是國家主席(正國級、行政一級),最低領導級是副科級,行政22級; 公務員的非領導職務最高級是巡視員(正廳級),最低非領導職務是辦事員級,行政25級。

因此,由事業編專入公務員的提拔任職年限,是從轉正之日起計算。

但只要考入公務員隊伍(除專業技術類),注意力應放在勤勉工作做出成績和領導職務晉升上,只要時時勤勉,處處優秀,廉潔奉公,一心為民,不做"兩面人″,公務員晉升還是很快的。

我們國家不缺公務員,但缺優秀公務員。

管見了。


商世好


這個事情分兩種情況,第一種你是非參公事業編制的話,那就不會算,因為這是兩個體系。你的工齡從考上公務員的時間算,不管你以前工作多少年,都會有見習期的。和應屆畢業生生考取一個待遇。

第二種如果你是參公型事業編制的話,這個各個省市的規定有所不同,需要自己去諮詢組織部門,就是過去的公務員管理局。

因為現在國家級公務員不允許事業編制人員參考。所以部委不存在這種現象。


情願花火


作為一個過來人,很確定的告訴你,算的。


花生228


您好,事業編考上公務員後,之前的工齡可以連續計算,但是不能算提拔時的任職年限。

以提拔副科級為例

按照《公務員職務任免與職務升降規定(試行)》的有關規定,提拔副科級領導職務或者非領導職務,都需要任科員職務滿三年。

科員是公務員特有的職務,事業單位的職務設置中沒有科員,目前在事業管理崗稱為科員的,實際職務是九級職員。

事業單位人員(假設本科學歷)考上公務員後成為試用期公務員(沒有職務和公務員級別),一年後轉正,定科員職務和公務員級別(一般是25級),這個轉正定級的時間就是他任科員職務的時間,提拔副科的任職年限從這天開始起算。

《新錄用公務員任職定級規定》對試用期滿轉正時定為科員、副科及以上職務進行了規定,這裡並沒有把事業單位的職務和工齡排除在外,可以視具體情況綜合考慮,但這僅指轉正定級時的那一錘子買賣,一旦定了職務級別,下一個職務職級的提拔年限就從定級這一天開始起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