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世界上最“碉堡”的國家,每17人就擁有一座,還把碉堡當牛棚?

世界上最“碉堡”的國家,每17人就擁有一座,還把碉堡當牛棚?

世界上最“碉堡”的國家,每17人就擁有一座,還把碉堡當牛棚?

我怎麼也想不到,“世界上最碉堡的國家”這個稱號竟然會被一個東歐小國奪走,而且完全不接受反駁。

位於歐洲東南部的阿爾巴尼亞,面積還沒有海南省大,與意大利隔海相望,人口不足300萬,卻擁有大大小小几十萬座碉堡,是人均碉堡數最多的國家。

世界上最“碉堡”的國家,每17人就擁有一座,還把碉堡當牛棚?

▲羊群與碉堡

為什麼一個彈丸小國需要這麼多碉堡呢?

無他,因為作。

阿爾巴尼亞地處被稱作“火藥桶”的巴爾幹半島,常常與“世仇”南斯拉夫因科索沃問題而產生糾紛,又經歷了獨裁者霍查長達40年的高壓統治。

世界上最“碉堡”的國家,每17人就擁有一座,還把碉堡當牛棚?

▲霍查本查

游擊隊出身的霍查,在當領導方面很有一套,領導阿爾巴尼亞人抵抗二戰侵略者,又領導阿爾巴尼亞建立了社會主義國家,擔心人民飽暖思淫慾,為了保持黨內團結,他選擇——瘋狂樹立外敵

在霍查的帶領下,阿爾巴尼亞先反美后反蘇,70年代與中國短暫交好又迅速崩壞,一度失去了所有盟友,可以說是當時世界上最孤立無援的國家。

世界上最“碉堡”的國家,每17人就擁有一座,還把碉堡當牛棚?

▲可惜這份友誼很快就破碎了

在被害妄想症患者霍查的眼中,阿爾巴尼亞腹背受敵,國家危在旦夕,修建碉堡運動也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的。

在20年間,阿爾巴尼亞修建了超過17萬座碉堡,外界相信,一座碉堡的造價相當於一間兩居室公寓。修建碉堡花掉了阿爾巴尼亞80%的軍費,也使得阿爾巴尼亞成為了歐洲最窮的國家之一。

世界上最“碉堡”的國家,每17人就擁有一座,還把碉堡當牛棚?

如今,這些碉堡仍然散佈在阿爾巴尼亞國土境內,成了一道奇特的風景線。


世界上最“碉堡”的國家,每17人就擁有一座,還把碉堡當牛棚?

▲羊與碉堡

雖說阿爾巴尼亞人對這些勞民傷財的碉堡深惡痛絕,卻也盡了最大努力變廢為寶,這些碉堡被用作了牧人小屋、牛棚、咖啡館甚至紋身工作室。

世界上最“碉堡”的國家,每17人就擁有一座,還把碉堡當牛棚?

▲馬廄


世界上最“碉堡”的國家,每17人就擁有一座,還把碉堡當牛棚?

▲牛棚


世界上最“碉堡”的國家,每17人就擁有一座,還把碉堡當牛棚?

▲咖啡館


世界上最“碉堡”的國家,每17人就擁有一座,還把碉堡當牛棚?

▲紋身店

曾經用來抵禦核武器的超高戒備碉堡還被年輕人彩繪一新,改造成了藝術中心開門迎客,盛情邀請曾經的“敵人們”入內參觀,正視歷史的態度也是讓人舉雙手點贊。

世界上最“碉堡”的國家,每17人就擁有一座,還把碉堡當牛棚?

▲碉堡博物館

不過,阿爾巴尼亞給人的驚喜遠不止於此。

雖然國土面積小,但阿爾巴尼亞地形多山,還擁有南歐最大最古老的數個淡水湖,一次性能看遍高原、山谷、平原、峽谷、湖泊和洞穴景觀,

著名的阿爾巴尼亞藍眼睛泉更被稱作“上帝遺落在人間的寶石”。

世界上最“碉堡”的國家,每17人就擁有一座,還把碉堡當牛棚?


世界上最“碉堡”的國家,每17人就擁有一座,還把碉堡當牛棚?


世界上最“碉堡”的國家,每17人就擁有一座,還把碉堡當牛棚?

▲我正在看著你看著你目不轉睛

曾是希臘殖民地,又先後被東羅馬帝國和斯拉夫人佔領,還曾被奧斯曼帝國統治,阿爾巴尼亞融合了古希臘、古羅馬、保加利亞文明,在這裡你能找到歐洲中世紀的各式古建築,許多教堂、古堡中還藏有近千年歷史的珍貴壁畫。

世界上最“碉堡”的國家,每17人就擁有一座,還把碉堡當牛棚?

▲夕陽西下的羅扎發城堡

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不輸法意瑞,關鍵是,物價還超!便!宜!這樣的阿爾巴尼亞,你難道不心動嗎?

更棒的是,阿爾巴尼亞對中國實行旺季免籤政策,3月1日到10月31日之間,中國公民可以免簽證進入阿爾巴尼亞旅遊。

Tips


碉堡博物館BunkArt

地址:Rruga Abdi ToptaniTirana, Albania

門票:500阿爾巴尼亞列克,約合人民幣24元。

官網:http://bunkart.al/2/home

藍眼睛泉

交通:從Sarande市的公交站出發,乘坐開往Gjirokastra的大巴車,車費約300列克,約合人民幣18元,車程30分鐘,下車後根據路標步行2公里左右抵達。

門票:1.5歐,約合人民幣15元。

羅扎發城堡

地址:Rruga Rozafa, Shkodër, Albania

門票:200阿爾巴尼亞列克,約合人民幣12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