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5 又是一年清明節:死亡教育除了教會孩子離別,更會讓孩子懂得珍惜

又是一年清明節:死亡教育除了教會孩子離別,更會讓孩子懂得珍惜

又是一年清明節,學校或是家庭一般都會帶孩子們去給掃墓、祭祀,覺得這是對死者的一種尊重,更是對孩子的一種教育。但是,過了清明節,我們卻很少會與孩子提及死亡,就更不用說對孩子進行的死亡教育了。這是怎麼回事兒呢?

又是一年清明節:死亡教育除了教會孩子離別,更會讓孩子懂得珍惜

掃墓祭祀是對孩子的一種教育

其實,這與我們對待死亡的態度不無關係,在中國人的觀念裡,死亡是一個很讓人忌諱的詞語。誰要是在生活中,說什麼"我要死了"之類的話,那麼一定會有人站出來,讓他"呸呸呸",覺得實在是太不吉利了。

而且,當我們年紀尚輕,身體健康的時候,我們很少思考死亡,總覺得死亡離我們很遙遠。所以,我們更是不願意去想一件很久很久之後才會發生的事情。

可是無論如何,有一個事實,我們總是無法避免。那就是不管我們是否避諱死亡,它都不會因為我們的態度而消失。相反,它會以各種各樣的形式出現在我們以及孩子們的生活中。

又是一年清明節:死亡教育除了教會孩子離別,更會讓孩子懂得珍惜

孩子也會思考死亡

迴避或是粉飾死亡,對孩子有害無利。

很多父母都認為,不與孩子談論死亡,是對孩子的一種保護。

"媽媽,人死後會去哪裡?"

"爸爸,人為什麼會死?"

很多孩子在小時候,都會有這樣的疑問。尤其是面對親人去世,或是自己的小寵物死亡的時候,都會引發孩子對死亡的思考。

但是,父母是怎麼做的呢?我們會搪塞回避、胡亂回答,又或者是幫孩子編一個故事。

"奶奶就是睡著了"。

"爺爺變成天上的星星了"。

"小貓出去旅行了,去找它的好朋友了"。

我們以為這是對孩子的一種保護,讓孩子不必面對死亡這個殘酷的事實,不用因為死亡而感到痛苦,殊不知,這樣的做法才是對孩子最大的傷害。

因為孩子無法理解死亡,他以為睡著的人還會醒來,變成星星的人也會一直存在,死亡從此對於孩子就不再具有殺傷力,但是也正是因為這樣,才讓孩子對死亡產生了誤解,形成狹隘的死亡認知,從而也不懂得珍惜生命。

所以,如果我們在網絡上搜索,就會發現很多這樣的新聞。

烏魯木齊一個5歲的女孩,因為想要模仿動畫片撐傘跳樓的情景,從11樓跳下,摔成重傷進了ICU,命懸一線;

連雲港一名9歲男童模仿《喜洋洋與灰太狼》裡"烤全羊"的情節,將同村兩名5歲8歲小夥伴,綁樹上點火燒成重傷;

雙胞胎兄弟受到動畫片《熊出沒》的啟發,互相用打火機在對方的衣服上燙洞,結果衣服一下子燃燒起來,導致哥哥中重度燒傷。

7歲男孩趁著爺爺在屋裡午休,模仿動畫片裡的人物改裝風扇,拆下正在運行的電扇外罩,導致左手掌及食指絞進高速旋轉的風扇葉片。

又是一年清明節:死亡教育除了教會孩子離別,更會讓孩子懂得珍惜

盲目模仿動畫片中的情節,導致孩子的生命受到威脅

類似這樣的案例,舉不勝舉。孔子在《論語》中說:"未知生,焉知死。"其實,未知死,焉知生。

如果我們想要讓孩子學會珍惜生命,那麼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讓孩子認識什麼是死亡,加強對孩子的死亡教育,這樣他們才會對生命有所敬畏。

著名心理學家歐文亞隆就曾經在《直視驕陽》一書中說過,死亡就像驕陽,難以直視卻又無處不在。

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人生有開始就會有結束,這個規則任何人都無改變。

又是一年清明節:死亡教育除了教會孩子離別,更會讓孩子懂得珍惜

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

而死亡對於孩子來說,也不僅僅意味著失去,因為當孩子能夠開始理解死亡、面對死亡的時候,他就會明白如何對對待活著的每一天,而生命的意義也不僅僅在於長短,而是在於內涵與寬度。

喬布斯就曾在接受了死亡教育之後,決定"向死而生"。

他曾在斯坦福大學演講的時候說過:

"從那時開始,過了33年,我在每天早晨都會對著鏡子問自己:如果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後一天,你會不會完成你今天想做的事情呢?"

"死亡是生命的最偉大發明。死的意義就在於讓我們知道生的可貴。一個人只有在認識到自己是有死的時候,才會開始思考生命,從而大徹大悟。不再沉溺於享樂、懶散、世俗,不再沉溺於金錢、物質、名位,然後積極地去籌劃與實踐美麗人生。"

又是一年清明節:死亡教育除了教會孩子離別,更會讓孩子懂得珍惜

經歷過死亡教育之後,喬布斯決定“向死而生”

而且,誰也無法確定死亡與意外哪個先來,既然如此,我們能做的就是通過死亡教育,讓孩子懂得珍惜活著的每一天,這是死亡帶給孩子的禮物,父母無權剝奪。

所以,我們能做的就是教會孩子正確地對待死亡,讓活著的每一天因為死亡而變得有意義。

讓孩子面對死亡,是全社會都應該努力去做的事情。

目前,很多高校都已經開設死亡課,不同的老師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在為學生們講述死亡的意義。

北京大學哲學教授王一方就曾經在課堂上向學生提問:"我今年55歲,你們今年25歲,你說咱們比起來,誰離死亡更近?"臺下的學生鬨笑一片。王一方接著說:"你們都笑了。我比你們老,好像我比你們更接近死亡。可是,死亡的偶然性決定,我們跟死亡的距離是一樣的。"

又是一年清明節:死亡教育除了教會孩子離別,更會讓孩子懂得珍惜

目前,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開設死亡課程

而且,就在前不久,一條"代表建議全民開展死亡教育"的話題也登上了微博熱搜榜,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大學腫瘤醫院主任醫師顧晉建議從中小學生開始開展死亡教育,讓人們尊重死亡尊重生命。

又是一年清明節:死亡教育除了教會孩子離別,更會讓孩子懂得珍惜

代表建議全民開展死亡教育

根據統計,每年約有5000萬人死亡,換算下來,每1秒鐘就會有1.8個人死亡。其實,死亡是隨時都有可能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的。而且,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在高速公路上行駛,在高聳的山巔眺望,我們曾經無數次與死亡擦肩而過。

所以,讓孩子瞭解死亡,才是我們所有人對孩子生命負責任的一種表現。

但是,相較於學校和社會,最應該對孩子進行死亡教育的地方應該是家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將對孩子產生巨大的影響。

不過,與孩子談論死亡,的確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但是,如實地告訴孩子死亡,遠比孩子一個人琢磨,等到不得不的時候再去面對要好得多。

父母應該如何對孩子進行死亡教育呢?

首先,關於死亡,父母要有正確的生死觀。

北京協和醫學院人文學院教授張新慶強調過家庭在死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他認為,"父母首先要有正確的死亡觀,還要學會利用真實的生活經歷去教育孩子。相比於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家庭教育是最基本的。"

為了讓孩子能對生命有正確的認知,父母本身就要去了解死亡,懂得死亡對於生命的意義,從而將這種觀念傳遞給孩子,這才是我們對孩子對大的保護。

其次,面對死亡,父母要與孩子坦誠相待。

"睡著了""變成星星了"這些都是父母在與孩子解釋死亡的時候,常用的一些詞語。我們覺得這樣的描述會讓孩子覺得死亡並沒有那麼恐怖。

又是一年清明節:死亡教育除了教會孩子離別,更會讓孩子懂得珍惜

文學作品中也會有對死亡的粉飾,但是我們更應該與孩子開誠佈公

但是,這正是因為父母對死亡的粉飾,讓孩子對死亡並沒有一個明確的認知有研究表明,當涉及到解釋時,用更加現實化的詞來描述死亡,對整個哀傷的過程都是更有利的。而且,這樣也更有利於孩子去理解死亡。

尤其是家裡有親人去世的時候,父母更應該告訴孩子。我們可以直接地與孩子說,"親人離開我們了,再也不會回來了"。

當然,如果孩子問的問題,父母真的覺得無法回答的時候,那我們也可以坦誠地說,我不知道,這樣也好過為孩子編造一個故事,讓孩子永遠"矇在鼓裡"。

第三,當孩子瞭解死亡之後,父母要注意時刻關注孩子的情緒。

當孩子瞭解的死亡之後,的確有可能在一段時間裡,出現情緒低落等情況。所以,這個時候,父母要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注。

又是一年清明節:死亡教育除了教會孩子離別,更會讓孩子懂得珍惜

讓孩子瞭解死亡,我們也要關注孩子瞭解之後的反應

但是,我們沒有必要要求孩子馬上就振作起來,更不要告訴孩子諸如"沒關係的,一切都會過去的"之類的話,而是讓孩子慢慢地消化。

如果孩子出現了比較嚴重的反應,諸如做噩夢、失眠或是尿床等等,並且持續的時間比較長,父母可以帶孩子去專業機構求助。

面對死亡,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為自己和孩子補上這一課。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首與死亡有關的詩,如果大家有機會,可以念給自己的孩子聽:

我好愛你,我也好想你。

可是我再也見不到你了,

我會永遠記得你。

因為我知道,在你心中,我是最特別的。

就像在我的心裡面,你也永遠是我最親愛的。

陸北老師專業解密青春期,做你最溫暖的陪伴。歡迎在下面留下你的育兒煩惱,陸北老師將陪你一起面對解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