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5 交情鄭重金相似 中哈首部合拍故事片《音樂家》首映

“一帶一路”倡議打開了中國和哈薩克斯坦兩國友誼的記憶寶庫,人民音樂家冼星海與哈薩克斯坦音樂家拜卡達莫夫在戰爭歲月結下患難友誼的故事便是沉澱其中的一顆“明珠”。四月十三日,中哈首部合拍故事片、二〇一七年度陝西省重大文化精品項目《音樂家》作為開幕影片亮相第九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那段七十多年前的友好佳話也就此拂去歷史的塵埃,走上大銀幕。

原題:交情鄭重金相似 ——中哈首部合拍故事片《音樂家》首映會側記

交情郑重金相似 中哈首部合拍故事片《音乐家》首映
交情郑重金相似 中哈首部合拍故事片《音乐家》首映

影片《音樂家》劇照。資料照片

電影是造夢的藝術,也是追夢、圓夢的藝術。

4月13日14時19分,北京市朝陽區三里屯北路太古裡廣場的美嘉歡樂影城5號廳內座無虛席卻鴉雀無聲,中哈首部合拍故事片《音樂家》剛剛在這裡完成了首映。影院的工作人員已經打開了安全出口的大門,觀眾們卻久久沒有起身離開。

“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在《黃河大合唱》的歌聲中,電影片尾字幕在銀幕上持續滾動,觀眾們噙著淚水的眼中映襯出光影的明暗變換。

“啪!啪!”2分24秒後,影廳的燈光被開啟。有些觀眾難為情地迅速用手掌抹了抹眼角的淚水,有些在擦拭著被淚水模糊的鏡片,還有些則俯在朋友的肩頭輕聲啜泣。

“這張電影票我得保留著,《音樂家》果然沒讓我失望。在我心裡,冼星海已經不僅僅是名人畫像裡的一個英雄符號,他是一名真正的戰士,音符就是他抗擊敵人的子彈。”來自北京化工大學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的大二學生唐邵勇告訴記者。

67歲的北京市民馮嵐是跟老伴兒一起來看的,她告訴記者:“可以說,我就是在冼星海作曲的《黃河大合唱》的旋律中長大的。電影帶給我們滿滿的正能量,比如他舍小家為大家的精神,比如哈薩克斯坦那個作曲家對他的無私幫助。”

交情郑重金相似 中哈首部合拍故事片《音乐家》首映

中哈兩國工作人員在《音樂家》拍攝現場。資料照片

使命:

用光影致敬

見證中哈友誼的動人往事

4月13日,第九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開幕式在風景如畫的北京市懷柔區雁棲湖國際會展中心舉行。

18時41分,夜幕中的紅地毯被裝點得璀璨耀目。在影片《音樂家》中飾演冼星海的演員胡軍和飾演冼星海妻子錢韻玲的演員袁泉攜手向觀眾和記者走來。

“這畫面真讓人感動!在電影裡,冼星海和妻子最終沒能團圓,現在看到兩位演員一同出現,也算是彌補了我心中的遺憾。”下午剛看完首映就趕來參加開幕式的胡婷玉告訴記者。

“當年,《黃河大合唱》的曲作者冼星海在異國他鄉隱姓埋名、飢寒交迫,無法與中國人民一起投身到反法西斯戰爭前線,這讓我以及所有熱愛和崇敬冼星海的人都深感遺憾。”在現場,《音樂家》項目發起人和製片人、北京閃亮影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沈健向記者表示。

幸運的是,歷史與現實的巧合可以讓這些遺憾和紀念通過影像的形式,完成一次對這段跨國往事有溫度、有力量,真實而深沉的致敬。

“4月13日,是第九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開幕的日子,講述冼星海故事的‘天壇獎’入圍影片《音樂家》作為開幕影片進行全球首映。巧合的是,1939年4月13日,也就是80年前的今天,《黃河大合唱》在延安首演。一個故事、兩個國家、幾代人,在不同的時空場景裡交相呼應,這是一次對話,一次致敬,更是這段故事賦予這部影片的光榮使命。”沈健說。

完成這一光榮使命的起點,要從習近平主席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發表“一帶一路”倡議的首篇演講說起。

2013年9月7日,習近平主席在演講中深情講述了中國近代著名音樂家冼星海與哈薩克斯坦音樂家拜卡達莫夫在蘇聯衛國戰爭期間結下的患難友誼。

沈健告訴記者:“2017年6月8日,習近平主席第三次訪哈期間,在兩國元首的見證下,中哈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哈薩克斯坦共和國政府關於合作拍攝電影的協議》,《音樂家》成為該協議的啟動項目。”

交情郑重金相似 中哈首部合拍故事片《音乐家》首映

中哈兩國工作人員在《音樂家》拍攝現場。資料照片

孕育:

傾盡全力再現

冼星海輝煌人生的最後歲月

無國界的音樂不朽,一個個音符便可串聯起無限的家國情懷。

在《音樂家》中飾演冼星海的胡軍出生於音樂世家,他告訴記者:“影片中那些冼星海拉小提琴、彈鋼琴的鏡頭,都是我自己出演的。只有這樣,才能真切體會他心裡跨越國界的音樂夢想與家國之思。”

“一網之隔,一邊是回不去的祖國家鄉、望不見的家人,一邊是流落的異國他鄉。邊境線上冰冷的鐵網,將家鄉的落日緊鎖在對面。這實在太讓人難過了,他離開自己的女兒時,女兒才8個月大,最終也沒能再見面。”4月13日,在《音樂家》首映結束後,記者見到了專程從天津趕來觀影的觀眾胡博,他告訴記者。

這個鏡頭只是冼星海從1940年赴莫斯科到1945年去世這段漂泊異鄉的日子裡一個小小的片段,他就是這樣懷揣著深沉的家國情懷度過了輝煌人生的最後歲月。

4月13日,在影片中飾演拜卡達莫夫的哈薩克斯坦著名演員別裡克·艾特佔諾夫專程來北京參加電影節開幕式。他表示:“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冼星海仍念念不忘音樂創作,他讓蘇聯友人帶些五線譜到醫院,以便將創作靈感隨時記錄下來。去世的時候,他才40歲,真令人感到惋惜。”

“我們被人民音樂家冼星海心中的那份家國情懷深深打動,這也是我們完成這部影片拍攝工作的一個重要動力。”沈健表示。

沈健介紹:“2014年,我們開始進行這個項目的策劃、籌備。這期間,我們多次輾轉中哈兩國進行實地採訪、資料收集等。2017年6月8日,在習近平主席訪哈期間,這個項目在哈薩克斯坦阿斯塔納舉行了開機儀式。”

據瞭解,自2017年8月起,該片攝製組在中國、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等地進行了艱苦的拍攝製作。影片於2017年12月殺青,將於今年5月在全國上映。

交情郑重金相似 中哈首部合拍故事片《音乐家》首映

影片《音樂家》主創團隊亮相第九屆北京國際電影節。 記者 王國星攝

傳承:

匯聚成一股

民心相通的巨大暖流

悲歌可以當泣,遠望可以當歸。

“手拿小刀槍,衝鋒到戰場。一刀斬漢奸,一槍打東洋!不怕年紀小,只怕不抵抗!吹起小喇叭,噠嘀噠嘀噠。”影片中,冼星海當時住的阿拉木圖一友人家的小女孩卡麗婭哼唱著由冼星海譜曲的抗日戰爭時期的革命歌曲《只怕不抵抗》。

隨即,電影畫面閃回到了延安,冼星海的女兒冼妮娜也同時哼唱起同一首歌。這是一次父女間跨越時空的感情互通,這也是一次兩國人民之間感情互通的音樂迴響。

不僅如此,阿拉木圖早在1999年就專門設立了以“冼星海”命名的大道,拜卡達莫夫大道與之毗鄰,以紀念兩位中哈音樂家的友誼。

“伊布拉耶夫是一名哈薩克斯坦的年輕人,他就曾在冼星海大道上一直住到16歲。他跟我說,當時他家所在的弗拉基米爾大街改名為冼星海大道,隨後他在大道旁的冼星海紀念碑上了解了冼星海和拜卡達莫夫的故事。當時伊布拉耶夫是我們劇組裡的片場經理,他說這也算是他與冼星海的緣分。”沈健講述道。

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民相親在於心相通。

“冼星海用音樂在兩國人民之間架起了一座友誼的橋樑,讓我們永遠銘記他的名字,願中哈友誼世代相傳。”這句話已永遠鐫刻在阿拉木圖冼星海紀念碑上。

“《音樂家》開啟了中哈兩國合拍電影的歷史。此次能與中國合作,對我們來說是期待已久的事。中方帶來的理念、技巧、設備,都讓我們受益匪淺,更加深了兩國人民的文化交流。”此前,《音樂家》哈方製片人朱班德闊夫曾對媒體表示。

在沈健看來,這也是一次互學的過程。他說:“哈方工作人員的敬業、細緻,尤其是演員紮實的功底、謙遜的態度,給中方演職人員留下了深刻印象。”

記者瞭解到,近年來拜卡達莫夫的女兒拜卡達莫娃和冼星海女兒冼妮娜書信不斷,親如姐妹,他們延續著父輩的友誼。如今,哈薩克斯坦人民慷慨幫助冼星海的故事已成為中哈兩國人民之間廣為傳頌的佳話。

交情郑重金相似 中哈首部合拍故事片《音乐家》首映

影片《音樂家》劇照。 資料照片

記者手記

是什麼在五線譜上緩緩流淌?

4月13日,第九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上,由中國和哈薩克斯坦聯合出品的中哈首部合拍故事片《音樂家》被定為開幕影片。

影片講述了冼星海在哈薩克斯坦生活的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1941年,冼星海在莫斯科參加紀錄片《延安與八路軍》的後期製作工作,遇上蘇聯衛國戰爭爆發。為躲避戰亂,他幾經輾轉來到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得到拜卡達莫夫等人的幫助,從而繼續音樂創作。

記者在電影節的現場,聽到了來自《音樂家》主創團隊分享的一些故事。他們對記者說,當時在蘇聯生活比較困難,拜卡達莫夫一家能領到的食物非常少,但全家仍把冼星海當家人,和他分享有限的食物。在一次訪談中,拜卡達莫夫的女兒拜卡達莫娃回憶道,冼星海為人謙和,經常給她吹口琴,拉小提琴。冼星海不忍心連累拜卡達莫夫一家,為了購買食物,他將隨身攜帶的所有值錢的東西變賣一空,甚至變賣了被子和視之為生命的音樂書籍。

究竟是什麼在五線譜上緩緩流淌?那不僅是可以哼唱的旋律,更是值得永世歌頌的奉獻精神。

首映式結束後的幾分鐘裡,記者和其他觀眾一樣,久久沒有起身離開,彷彿被影片裡的友誼、愛情牽絆住了手腳。

在觀影現場,記者看到大部分觀影者都是年輕人,這讓人感到驚喜和欣慰。採訪中,觀眾們還沉浸在影片的情節中,描述著令他們感動的一些片段。比如,冼星海因為戰爭而丟失膠片的憤怒與無奈;寄住在哈薩克斯坦一友人家中的尷尬與窘迫;在木質桌子上練習彈奏留下的淺淺小坑;懷抱著遠在延安的女兒已經泛黃的照片獨自流淚;用改編樂譜掙來的錢補貼生活困苦的友人家庭;被哈薩克斯坦小姑娘稱呼為闊克(哈薩克斯坦人對最親近長輩的稱呼)時的幸福……

一次觀影就是一次深情回望,那一件件感人至深的歷史事件如在昨天,那一個個生動鮮活的人物如現眼前。

跟所有觀影者一樣,看完該片後,記者心潮澎湃,感觸頗深。以樂會友,冼星海譜寫的每一句旋律都流淌著心中對國家、對親人的思念;以樂為武,他創作出的每一個音符,都是對法西斯的抵抗和鬥爭。

通過了解冼星海的這段經歷,記者對信仰一詞的含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們應該紀念,我們應該立起一塊保存著重要史實且緘默不語的石碑,我們更應該用冼星海的故事加深我們的記憶並傳承下去。

在影片中那個中哈邊境的小鎮上,冼星海所居住的房間牆壁上貼滿了樂譜。影片重現了冼星海修改《黃河大合唱》的全過程——他趴在牆上聚精會神地修改、修改、再修改。《黃河大合唱》這部作品由八個樂章組成。它以豐富的藝術形象,壯闊的歷史場景和磅礴的氣勢,表現出中國人民抗擊侵略者的英雄氣概。

影片結尾處,在哈薩克斯坦音樂家們的協助下,胡軍飾演的冼星海強忍著病痛的折磨,完成了他人生中最後一次對《黃河大合唱》的指揮後,便病倒在異國他鄉的舞臺上,病倒在自己譜寫的慷慨激昂、永世傳唱的偉大旋律中。

“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

每當記者聽到《黃河大合唱》雄壯、熱烈、澎湃的旋律時,總會血脈僨張、情緒激昂。歌曲的感染力讓我們更欽佩這位偉大的音樂家,更珍惜革命先輩為之奮鬥一生才換來的美好生活。(記者 王國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