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6 [情感・TABS]你真的喜歡貼上“少女感”標籤嗎?

“小鮮肉”“小仙女”“少女感”這些詞已成為這兩年的熱門代名詞,形容顏值高、皮膚鮮嫩、一臉稚氣的年輕新生代,逐漸也成了判斷一個男人、女人是否還有價值的“唯一標準”。

各行各業都有對顏值有要求的潛規則,最明顯的行業是娛樂圈,演員藝人的顏值要求是明規則,39歲的陳喬恩,50歲的許晴最近備受關注也因為觀眾討論她們的少女感。

[情感・TABS]你真的喜歡貼上“少女感”標籤嗎?

被譽為“偶像劇女王”的陳喬恩因出演2008年《命中註定我愛你》中的便籤女爆紅,到了2018年還在演偶像劇,得益於她一直保持“少女感”。最近熱播的《老中醫》希望弘揚傳統中醫文化,觀眾沒太多討論劇情,反而在感嘆出演的許晴“太有少女感”。

很多人會覺得誇女性有少女感就是一種禮貌,其實不以為然,已經37歲的孫儷在接受採訪時明確表明對“少女感”這個讚美感到牴觸,並覺得這是對已有閱歷的女性一種侮辱。

[情感・TABS]你真的喜歡貼上“少女感”標籤嗎?

[情感・TABS]你真的喜歡貼上“少女感”標籤嗎?

1 、你真的喜歡貼上“少女感”標籤嗎?

總能聽到周圍的人感嘆青春不再,很想回到20歲,但打開20歲的相冊,沒幾秒就急得合上,不敢直視自己的20歲,為什麼呢?

20歲的青春,膠原蛋白滿滿,皮膚光滑細嫩,我們在感嘆青春,卻不想再成為那個沒有人生閱歷,臉上只有稚氣、迷茫、無知的自己。

[情感・TABS]你真的喜歡貼上“少女感”標籤嗎?

2 、每個年齡層都有該有的個性標籤

我們不應該拿年齡來說事,但卻只有年齡才能證明你經歷過的事。不想回到那時的自己,因為現在的自己更有自信,更有底氣地面對人生。

20歲的純真不再,但30歲收穫了性感;30歲後皮膚失去了彈性,卻彙集一身的知性美。在什麼年齡擁有什麼樣的標籤,無需過分追求不符合自己年齡的標籤。

[情感・TABS]你真的喜歡貼上“少女感”標籤嗎?

當全社會都在強調女性的少女感的時候,大家認同的是中年甚至老年的無趣、固化;認同年齡是人類最大的敵人,人應該屈從於生理年齡、隨波逐流。都2019年了,居然還能有這種不開明的觀念。

一個叫張茜的女孩在今年的三八婦女節帶87歲的外婆拍了一組寫真,她的外婆是個很講究的人,即使已到臉上滿是皺紋的87歲,每天出門依然要噴“摩絲”,

外婆說:“雖然過了一輩子,但我覺得自己還年輕。”

[情感・TABS]你真的喜歡貼上“少女感”標籤嗎?

而張茜給外婆拍寫真的原因也是為回應外婆:“主要你覺得自己還年輕,那你就是年輕。”讓外婆穿喜歡的衣服,吃喜歡的食物,擺喜歡的動作,用自己喜歡的顏色,這不是少女感,是一個女人應該活成的樣子,按照自己的意願而活。

3 、“少女感”只是滿足男權的慾望

網紅臉、美圖修成少女感,看似為滿足女性愛美的心,但怎麼愛美也是為了取得男性的愉悅。少女崇拜正是男權社會的產物,在從前那個很講究男權的社會,生育價值是女性重要又唯一的價值,少女被歌頌喜愛,擁有至尊地位,於是,少女從一個名詞變成了形容詞。

[情感・TABS]你真的喜歡貼上“少女感”標籤嗎?

要給自己貼標籤的話,我更喜歡在自己的標籤上寫著“知性”,踏過迷茫的青春,不流失女性該有的感性,經歷過故事自己有了理性,自己正處於理性和感性之間,這樣的結合才是最美。

[情感・TABS]你真的喜歡貼上“少女感”標籤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