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5 金堂鄉村教師:學生成績不是學校唯一!

學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為了激發和引導他們的自我發展之路。

——懷特海

教育的主旨是立德樹人,教師的天職是教書育人。在實際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幾乎所有老師都會認認真真教書,但不難發現,不是所有老師都願意或者都能夠實實在在地育人。所以,我認為教育的首要目的,不僅僅在於傳授知識,更在於培育人、塑造人。即讓學生學會做人,做一個合格的社會主義公民。

有一種說法,與美國相比,我國教育是“贏在起點,輸在終點”。贏在起點了為什麼反會輸在終點呢?

今年開學,在校園遇到一個多年前的學生,一個當年比較頑劣的學生。看見我,他顯得格外興奮:“張老師,幫我女兒報個名嘛。”我覺得很奇怪,我們大張旗鼓接受新生報名,還需要找我幫忙麼?細細一打聽,才明白,他們的戶口是鄰鎮的,不屬於我們的招生範圍。我開玩笑地說:“既然是XX鎮的,為啥不在XX中學讀書?”我那個學生一本正經滿臉誠懇地說:“你們學校管得嚴些,我們放心些。”

是麼?學校管得嚴,家長更放心?不是因為學校教學成績好?家長、學生選擇學校首先關注的是什麼呢?

一、學生成績不是學校唯一

質量是教育的生命線,提升教育質量是我們教育工作的永恆主題。以往傳統的教育質量觀就是學生的分數、學生的成績。但這種觀點很不全面,它只是片面強調了學生的學習成績就是教育質量。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深思。我們究竟應該怎樣認識教育質量、樹立正確的教育質量觀呢?

因為在乎社會影響,我們學校的老師也特別關注學生的升學率。每年中考成績發放後,街上老百姓問得最多的是:“你們學校考起好多個金堂中學?好多個淮口中學?”我們的老師總是很驕傲很自豪地說多少多少,然後老百姓總是豎起大拇指:“整得好,整得好!”

可是,重點高中升學人數多就能說明整得好嗎?老百姓為什麼不關心所有學生走出校門的整體發展呢?

靜心思索:學校不僅應該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更應關注學生的行為習慣,關注學生的道德品行,這才是學校的育人根本!

二、教育質量才是立校之本

教育質量是什麼?

《教育大辭典》這樣闡釋:教育質量“最終體現在培養對象的質量上”,是指“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優劣的程度”,其“衡量標準是教育目的和各級各類學校的培養目標”。前者規定受教育者一般的質量要求,亦教育的根本要求;後者規定受培養者的具體質量要求,是衡量人才是否合格的質量規格。

教育與教學不是一個概念。教學質量不能等同於教育質量!

“教育,是人類特有的一種社會現象,是培養人的一種社會活動”,它強調對人進行全面、全方位的培養和訓練,它幾乎包括了所有可能對人的成長產生影響的因素,如教育環境、學校各種氛圍、學生家庭條件、教學的基本保障等等。

“教學,是教育目的規範下的、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共同組成的一種教育活動”,教學的基本要素有很多種提法,總結起來離不開教師、學生、教學媒體。

教學是教育的一個重要部分,強調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提出:“樹立科學的教育質量觀,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適應社會需要作為衡量教育質量的根本標準。”由此可見,素質教育是一種更高的質量要求,其核心就是人的全面發展。教育質量的提高應體現在全體學生的素質提高上:每一位學生不一定同步發展,但都要發展;每一位學生不一定同等提高,但都要提高,這就是教育工作者的追求。

一直以來,很多教育工作者重“教學”而輕“教育”,忘記了教師“傳道、授業、解惑”之基本,忽略了“教書育人”乃是我們對“教育”的全面詮釋。

三、“以德立人”是教育之首位

孔子曾說:有才無德,小人也;有德無才,君子也;然德才皆具者,聖人也。按今天的話說,有德有才是賢人,有德無才是好人,有才無德是小人,無德無才是庸人。

做人德為重,做事德為先。道德,是一個人的行為準則,它決定人生的方向,方向一錯,全盤皆輸。少德之人,縱有經綸滿腹,也不能成就大事。因此有企業領導曾公開聲稱:“寧選才差德高之人,不取才優無德之輩”。

所以,作為成長中的青少年學生,品德修養是第一要務,要德才兼備,又要以德為先。“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務本”就是學會做人,學會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有這樣一個故事:

杜邦公司的一位面試官曾經碰到過這樣一個年輕人。這位年輕人經過多輪角逐超過了許多競爭者,可是在最後一輪面試的時候卻很遺憾地被淘汰了。雖然心裡十分難受,可是他還是沒有把沮喪寫在臉上,而是禮貌地向面試官們表示感謝。

當他起身離開的時候,椅子上一個突出的釘子把他的褲子劃了一道小口子,面試官並沒有發現,可是年輕人還是走上前去,把突出的釘子給釘了回去,然後給面試官鞠了一躬,轉身離開。

此時,面試官卻攔住了他,問:"為什麼你都已經知道自己被淘汰了,卻還會在意椅子上一顆小小的釘子?"

年輕人笑著說:“這和麵試毫無關係,我只不過是不想讓後來坐這把椅子的人和我一樣把褲子劃破了。”

面試官握著年輕人的手說:“恭喜你,你被錄取了!”年輕人正驚愕的時候,面試官解釋說:“專業知識的欠缺並不可怕,可以通過努力來彌補,可是職業道德卻是一個員工最寶貴的素質,這才是我們最需要的。”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彎腰撿起地上的一張廢紙,堅持去做,也許幸運就在你那一彎腰裡。作為學生,首先應該加強修養,認真學習,健康生活,從點滴做起,養成良好的道德風尚。每一個同學都能成為德才兼備大寫的人!

或許,“贏在起點”,是指中國的教育過於在乎學生的學習成績;“輸在終點”是指我們的教育忽略了學生的德體美髮展而導致我們的學生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缺乏應有的意志品質。“高分低能,高分低品”確實是真正的“輸在終點”。那麼,我們只要“以人為本”,關注學生全面發展,致力提升教育質量,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我們的教育就一定既能“贏在起點”,也能“贏在終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