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9 VSCO 完整指南:這是我 5 年的經驗

從我開始用 iPhone 拍照起,VSCO 就一直伴隨著我,至今已五年有餘。由於 VSCO 獨一無二的濾鏡,良好交互體驗的調整工具,加上多年以來穩定可靠的品質,使其擁有著非常高的人氣與口碑。如果你希望利用手機產出好照片,那麼 VSCO 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這篇文章不僅是 VSCO 的完整使用指南,同時也是一篇較為完整的後期入門教程,只要你對手機攝影感興趣,那麼這篇文章就很可能對你有幫助。

注:

  • 本文基於 VSCO v102.1(10229) for iOS 版本撰寫。
  • 社區功能由於在不同網絡環境下有所區別,本文主要以常規網絡環境下為例。
  • 為了便於理解,文中的濾鏡即指 VSCO 裡的預設。

基礎準備:認識 VSCO

VSCO 是提供在 iOS 以及 Android 端的一款免費應用程序,你可以免費使用其中大部分功能和少許濾鏡,如果想享用全部濾鏡以及功能,則需要訂閱會員。

VSCO 完整指南:這是我 5 年的經驗

在特定網絡環境下,VSCO 底部會有 5 個欄目,從左到右分別是:動態、探索、工作室、個人主頁、商店。

其中動態、探索以及個人主頁均是圖片社區的功能,但是在常規網絡環境下,我們的 VSCO 底部僅有動態、工作室和商店這三個頁面。

VSCO 會員

VSCO 完整指南:這是我 5 年的經驗

VSCO 會員是按年訂閱,每年 138 元,提供所有濾鏡,除此之外,你可以解鎖一些會員專屬功能。目前會員專屬功能有:視頻編輯、10 個自定義配方(非會員為 1 個)、HSL、邊框。

會員是否值得購買我認為取決於個人的使用需求。VSCO 會員提供 7 天試用,你可以在看完本文並試用體驗後再看是否需要購買。(Android 版用戶可借用 iOS 設備購買會員,會員是跟隨賬號同步的。)

社區頁面

VSCO 完整指南:這是我 5 年的經驗

圖片社區是 VSCO 目前發展的一個方向,在社區頁面裡,你可以看到一些不錯的推薦文章以及圖片。通過這些文章和圖片,你或許可以為自己的拍攝找到一些靈感。

在社區頁面的右上角是設置入口,在這裡面你可以進行一些相關設置,默認情況下這裡是不需要調整的,除非你有著一些自己的特定需求。

工作室頁面

VSCO 完整指南:這是我 5 年的經驗

工作室頁面是默認情況下打開的首頁。點擊頂部的「工作室」可以佈局方式以及顯示的圖片類別進行調整。

VSCO 完整指南:這是我 5 年的經驗

在工作室頁面裡,長按圖片進行預覽,雙擊圖片進入到詳情頁面,選中圖片則可以進行其他操作。

值得一提的是,VSCO 提供了複製/粘貼編輯功能,可以將某個圖片的編輯內容(裁剪、拉直、傾斜除外)直接複製到其他圖片上。利用這個功能,我們可以快速完成同場景裡一組照片的編輯工作。

頁面左右上角兩個按鈕分別會進入到相機和添加照片頁面,你也可以通過向右以及向左滑動快速進入到這兩個頁面。

相機頁面

VSCO 完整指南:這是我 5 年的經驗

VSCO 內建了一個非常完善的相機系統,你可以通過這個相機來拍攝 RAW 格式相片,以及對相機參數進行自定義調整。自定義調整包括:曝光、白平衡、對焦、ISO、快門速度等,在構圖輔助方面,還提供了九宮格以及水平儀功能。

由於 iOS 本身系統的限制,這套手動相機系統快門最慢僅能調到 1/3 秒,所以整體來說除了 RAW 格式拍攝、手動對焦以及白平衡調整以外,作用不是很大,且 iPhone 通常也無需調整白平衡,所以並沒有必要用這個相機替代系統自帶相機來作為默認相機使用。

不過,這的的確確是一個免費提供在 iOS 上的全功能手動相機系統,當你有一些特定拍攝需求時,不妨一用。

調整頁面

調整頁面是本文的重點,也是 VSCO 作為一款優秀攝影工具的核心所在。調整頁面裡分為四個主要功能:濾鏡、工具、歷史、整理。

VSCO 完整指南:這是我 5 年的經驗

濾鏡頁面是進入調整頁面後默認顯示的第一頁。個人建議在平時使用時,也先進行濾鏡挑選,隨後再做一些細微調整。

在濾鏡頁面點擊左下角濾鏡按鈕,可以選擇濾鏡的佈局模式。此外,VSCO 提供了一個簡單的默認分類,包括全部、收藏、最近、專題、暖、冷、活力、黑白等。這樣的簡單分類對我們使用會有一定幫助,但在上百個濾鏡裡,最重要的還是需要靠自己辨識和整理,關於這點,我們後面再展開說。

VSCO 完整指南:這是我 5 年的經驗

這是調整工具與歷史操作頁面。調整工具裡提供了多個調整項,由於數目眾多以及內容相對重要,在文章後面會詳細展開說,此處暫時略過。

VSCO 完整指南:這是我 5 年的經驗

在歷史操作頁面裡,你可以看到當前照片都進行了哪些更改。

向左滑動調整項可以進行編輯或刪除,長按調整項可以看到去掉當前調整項後的畫面效果。如果你想查看整個照片調整前後的對比效果,在調整頁面的任意頁面里長按圖片大圖即可。

將調整項列表滑動到最後,你可以看到撤銷以及全部清除選項,常駐在最底部的是配方,你可以將自己本次的編輯保存為一個配方,或是為當前圖片使用之前保存好的配方。

VSCO 完整指南:這是我 5 年的經驗

最後一個是整理頁面。在這裡你可以整理預設、工具和配方。

在預設項目裡,你可以快速收藏自己喜歡的濾鏡,以及調整收藏濾鏡的排序,還可以隱藏掉自己不需要的濾鏡。除此之外,在濾鏡頁面里長按某個濾鏡也可以進行收藏。在工具和配方項目裡,你還可以調整工具和配方的展示順序,以及刪除掉自己不需要的配方。

我這裡顯示的工具順序是根據我個人的使用習慣和邏輯理解調整過後的,之後工具的講解順序也是按此順序展開。

百裡挑一:濾鏡的選擇與整理

VSCO 目前擁有 130+ 濾鏡,面對數量如此龐大的濾鏡,我們如何快速挑選出適合自己的濾鏡就顯得尤為重要。

VSCO 完整指南:這是我 5 年的經驗

在使用濾鏡時,我們可以選擇濾鏡應用的強度,此時你可以看到當前使用濾鏡的完整名稱。這些完整名稱可以幫助你大致判斷當前濾鏡的用途。在談濾鏡的選擇與整理之前,我們先來看看何為 Film X 濾鏡。

何為 Film X 濾鏡

VSCO 完整指南:這是我 5 年的經驗

Film X 是 VSCO 推出的一系列模擬膠片風格的濾鏡。相比普通濾鏡,主要區別體現是:除了強度調整以外,還提供了字符和溫暖兩個調整項。

字符

字符的官方英文名稱為 Character,按官方的說法,這是模擬了膠片曝光不足或是過曝時候的情況。從觀感上來看,較多的字符通常會產生更鮮豔明亮的色彩,而較少的字符通常會導致褪色,柔和的色調。

溫暖

溫暖的官方英文名稱為 Warmth,這是模擬色溫的調整,往左是偏冷,往右則是偏暖。例如,在城市夜景裡,我們就需要一些偏冷的色調,而在日落時分,我們則需要一些偏暖的色調。當然,這並不絕對。

濾鏡的選擇舉例

相比 Film X 濾鏡,我個人使用較多的還是普通濾鏡。其中 00、B、C 這幾個系列使用得較多。VSCO 的這些系列濾鏡首先會有一個整體針對的風格,不同濾鏡編號則會對應不同的環境情況或色調等。

通常來說,我會先確定照片是需要調整為黑白色調還是彩色色調,隨後確定照片所需的風格是偏柔和還是強烈,最後再在這樣較為確定的風格里挑選相適合的濾鏡。

VSCO 完整指南:這是我 5 年的經驗

00 系列名稱是 Legacy(遺產) ,Legacy 是 VSCO 最早期推出的濾鏡,彩色與黑白濾鏡皆有,適用範圍比較廣。

例圖中雪景使用的 06 濾鏡會加強畫面對比度,在暗部添加一些偏綠的冷色調,與我所想要的環境氛圍表達比較契合。

VSCO 完整指南:這是我 5 年的經驗

B 系列的完整名稱是 B&W Classic(經典黑白),很顯然這是一套實用性比較強的黑白濾鏡。其中 B1 - B3 是畫面偏柔和的黑白濾鏡,而 B4 - B6 則是強對比的黑白濾鏡。

例圖中使用的 B4 濾鏡是明暗對比較為明顯的一款黑白濾鏡,這款濾鏡可以很好表現出圖中荷葉場景的明暗關係。

VSCO 完整指南:這是我 5 年的經驗

C 系列的完整名稱是 Chromatic (色),C 系列有著良好的色彩表現,適用於一些色彩豐富突出的場景。

例圖中選用的 C9 濾鏡恰好在當前場景中表現較好,C 系列濾鏡的整體風格較為一致,但不同編號濾鏡會適用於不同的色彩場景。

挑選濾鏡的方法

VSCO 提供的濾鏡眾多,但選擇多則意味著容易糾結,而且如此多的濾鏡我們也很難記住各自特性。於是,如果你對濾鏡的依賴比較大,濾鏡整理就很有必要了。

VSCO 完整指南:這是我 5 年的經驗

瞭解,但無需記住

這些濾鏡相對應的特性並不需要你全部記住。

我們可以通過濾鏡全稱結合官方解釋建立一個大致印象,除了上述提到的濾鏡外,再比如 A 系列的濾鏡全稱為 Analog(類似物),官方描述為受到模擬膠片的啟發而推出的濾鏡,這樣一來,我們就知道這個 Analog 指的是類似膠片的風格。

如何看到濾鏡相關信息

每個濾鏡在使用時可以看到完整名稱,通過濾鏡的完整名稱,你能大致瞭解到這款濾鏡的特性。而更為詳細的信息,則可以在會員頁面裡查看對應濾鏡的官方介紹,那是快速瞭解一款濾鏡最為可靠的方式。

整理與收藏

在大致瞭解完濾鏡風格後,對於一些你認為風格類似或你不喜歡的濾鏡,可以在整理頁面對其隱藏。同時,對於常用或者較為喜歡的濾鏡,你也可以進行收藏。

在實際使用時,你還可以利用默認提供的分類來快速找到一些濾鏡,對於冷、暖、黑白這些明確風格的濾鏡還是比較好用。

作為一個工具,花一些時間來整理好濾鏡是很有必要的,這可以提高你使用 VSCO 的效率,而避免在上百個濾鏡裡進行盲目嘗試和挑選。需要注意的是,儘管官方有為我們提供一些對於濾鏡的介紹和分類,但具體來說,濾鏡是講適合度,你完全可以根據自己喜好而選擇。

掌握主動:全面瞭解調整工具

VSCO 目前提供了 15 個調整工具,基本滿足我們平時修圖所需。合理使用調整工具,可以使得我們的相片在對應濾鏡下擁有著更好的表現,甚至,你可以完全不使用濾鏡,僅利用調整工具來調出你所想要的照片風格。

所以,這部分既是 VSCO 調整工具的介紹,同時也是一篇後期修圖的入門教程。根據我個人的使用和邏輯理解,調整工具的介紹順序有做調整,以調色靠前,細節修理靠後排序。

曝光:直接影響畫面觀感

VSCO 完整指南:這是我 5 年的經驗

曝光最直觀的感受就是調節畫面亮度,但這與我們調節屏幕亮度不同,曝光對於觀感的影響遠不止亮度這一項。畫面色彩、環境氛圍、場景明暗細節等都會因為曝光的不同而不同。

所以,對於一張照片的曝光調節來說:準確曝光並不一定是合適曝光,根據照片所需表達的內容不同,畫面曝光可缺失可準確可過度。

對比度:柔和與強烈

VSCO 完整指南:這是我 5 年的經驗

對比度也是對畫面影響較大的一個調整項。較低對比度的畫面看著柔和,明暗反差小,色彩相對較平淡,而較高對比度的畫面看著強烈,明暗反差大,色彩相對濃烈。

另外,從觀感的體現來說,對比度還會對畫面亮度有著較小的影響。對比度較高會使得畫面偏暗,而對比度較低會使得畫面偏亮。所以在實際調整時,曝光和對比度可以配合調整。

調節:二次構圖的工作室

VSCO 的調節裡將裁剪、旋轉(這裡稱拉直)、透視糾正(這裡稱傾斜)整合在了一起,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整合,更方便我們使用和調整。

裁剪 + 拉直

VSCO 完整指南:這是我 5 年的經驗

拉直,通常用於糾正拍攝時水平線傾斜的畫面。例如左圖的場景裡,我的構圖要求這些柱子是完全豎直的。

裁剪,則是用於二次調整畫面內容使用,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工作,我們可以在此重新考慮畫面的主次元素,去掉一些不必要的內容,選擇出我們需要的畫面以及合適的畫面比例。在右邊例圖中,我不需要畫面底部的內容,同時希望以偏長的畫面比例來表現內容的層次感。

傾斜

VSCO 完整指南:這是我 5 年的經驗

傾斜,當你拍攝一個非常正的場景時不小心傾斜了,或許就要用到這個功能。傾斜調節分為 X 和 Y 軸兩個方向,如果你拍攝時鏡頭左右環動了,就可能需要調整 X 軸,如果你拍攝時鏡頭上仰下俯了,就可能需要調整 Y 軸。

例圖裡我在拍攝時控制水平和 X 方向儘可能對齊,最終僅需調整 Y 軸。在 VSCO 的傾斜調節裡,X 軸調節對於畫面內容的影響是比較大的,所以我建議儘可能在拍攝時做好工作。

與此同時,傾斜有時候需配合拉直來反覆調整,以達到滿意的狀態。這也是我為什麼說這幾項調整整合在一起,我們使用會更方便的原因之一。

如果你仍然不太理解上述有關拉直和傾斜的描述,現在請將你的頭部視為鏡頭:

  • 當你左右偏頭時,你看到的畫面相對來說便是水平線傾斜的。
  • 當你左右環視時,你看到的畫面相對來說便是 X 軸傾斜的。
  • 當你抬頭仰視或低頭俯視時,你看到的畫面相對來說便是 Y 軸傾斜的。

其實,當畫面拍歪的時候,我們並不一定需要調整,甚至有時候為了更為準確地表達畫面情緒,我們更需要將其歪得明顯。

飽和度:色彩調整的重要一步

VSCO 完整指南:這是我 5 年的經驗

飽和度影響著畫面的色彩表現。飽和度越高,畫面色彩越鮮豔,反之畫面色彩則越灰。

VSCO 的飽和度調整有一個特性是:即便是飽和度降至最低,色彩也不會趨向於呈完全黑白色,這與常規的飽和度調整工具不同。一方面,如果你需要將相片調為黑白色調,只能使用濾鏡將相片轉為黑白色;另一方面,在飽和度降至最低後,你仍然可以調整畫面的白平衡來控制畫面色彩表現。

色調:高光和陰影的一分為二

VSCO 完整指南:這是我 5 年的經驗

色調調整裡分別有高光和陰影調整。在 VSCO 裡,這兩項分別對應的是高光減弱和陰影補償。

從例圖中可以看到,調整高光會使得畫面裡較亮的部分暗下來,使得亮部的細節顯現;而調整陰影時,會使得畫面裡較暗的部分亮度提高,使得暗部的細節得以顯現。

對於這張例圖來說,當我們同時調整高光和陰影時,會雙向使得畫面明暗反差減少,整體觀感看起來更為柔和。

膚色:皮膚色彩的調整

VSCO 完整指南:這是我 5 年的經驗

膚色,顧名思義,主要是調整人物的皮膚色彩。

膚色調整時,往左滑動會使得膚色偏紫偏紅潤,而往右滑動調整會使得膚色偏綠偏冷。儘管這是針對膚色的調整工具,但有時候還是會以較小的幅度影響著畫面的整體色調。

白平衡:控制畫面的傳達情緒

VSCO 完整指南:這是我 5 年的經驗

在白平衡調整裡,有色溫和色調兩個調整項,兩者的調整方向主要與相片內容以及你所想表達的情緒有關。

從不同調整項對應的滑桿顏色我們可以看到,色溫是調整畫面冷暖色調的,而色調則會使得畫面偏綠或者偏紫。在實際使用時,色溫調整相對色調調整來說會更為明顯。我通常會先調整色溫來為畫面色彩定一個基調,隨後再通過色調來進行微妙調整。

色調分離:獨立存在的色彩

VSCO 完整指南:這是我 5 年的經驗

在色調分離調整項裡,我們可以對陰影和高光分別添加一些色調,這裡添加的色調是分離的,不受其他調整項(例如飽和度、對比度、曝光)的影響。

色調分離有助於我們對畫面色彩進行進一步的微調,以達到自己想要的氛圍。像例圖裡這樣極簡畫面的極端情況時,你甚至可以利用色調分離功能直接更改場景的顏色。

HSL:色彩的獨立調整

VSCO 完整指南:這是我 5 年的經驗

HSL 是單類色彩調整工具,利用這個工具,你可以調整單類色彩的色度、飽和度以及亮度。

在例圖裡,我選擇了調整紅色,並改變了紅色的色度以及飽和度,你可以看到圖片中的紅色色彩與對應調整隨之變化。

暗角:讓四周暗下來

VSCO 完整指南:這是我 5 年的經驗

暗角調整,可以使得畫面四角的亮度暗下來。在實際使用時,如果畫面四周偏泛白,可以使用暗角來進行調節,或者有時候為了相片風格化而添加一點點暗角。

無論如何,對於暗角的添加,我個人建議是:要自然。

顆粒:模擬膠片風格

VSCO 完整指南:這是我 5 年的經驗

顆粒會給畫面添加一些質感獨特的顆粒,這是一種模擬膠片風格的效果。

對於一些場景畫面,適當添加顆粒有著獨特的風格表現。此外,對於一些畫質不太好或噪點較多的照片,也可以通過添加顆粒來緩解畫質問題。但特定特用,不建議盲目添加。

褪色:另一種模擬膠片風格

VSCO 完整指南:這是我 5 年的經驗

同樣,褪色也是一種模擬膠片風格的效果。在增加褪色後,會給照片蓋上一層灰色蒙版。這是一個風格化的功能,請根據個人喜好酌情使用。

銳化:讓該銳利的畫面銳利

VSCO 完整指南:這是我 5 年的經驗

銳化,會使得畫面看起來更銳利。

並不是所有圖片都需要銳化調整,也不是所有圖片都需要銳利的畫面表現,我們需根據實際畫面的不同以及畫面的表達需求而定。同時,在調整銳化時也避免過度銳化,否則會使得畫面觀感糟糕。

清晰度:讓該顯現的細節顯現

清晰度和銳化有一些相似,但實際上清晰度是使得畫面整體細節表現更好,同樣,這也是需要根據實際畫面的不同以及畫面的表達需求而適度考慮的調整項。

整體來說,銳化和清晰度調整都屬於比較細節的調整工作。當畫面內容需要,或者畫質較差時,我們可以利用這兩個功能進行一些調整改善。

邊框:個性表達與畫質彌補

VSCO 完整指南:這是我 5 年的經驗

利用邊框功能,我們可以給相片添加各種顏色的邊框,並且調整邊框與相片的比例。

合理使用邊框功能,也有利於畫面的情緒表達。除此之外,由於 VSCO 的邊框功能是基於原圖畫質而生成的,在圖片畫質較差的情況下,我們也可以利用這個功能,通過縮小畫面來緩解照片的畫質問題。

最後

當你看至此處時,你並不是完成了有關 VSCO 的學習,而是剛剛開始這個軟件的使用。

修圖這件事,花時間動手嘗試遠比看更重要。這背後原因不僅僅是因為我們需要熟練操作、熟悉各個濾鏡特性以及各個調整工具之間的相互牽連影響,更重要的是:我們修圖是為了更準確表達出我們想在相片裡表達的情緒,而這個情緒,是我們自己的,需反覆練習嘗試,在別處學不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